富祥煤矿矿井防治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doc
《富祥煤矿矿井防治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祥煤矿矿井防治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贵州未来矿业有限公司富祥煤矿矿井防治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时间:2011年6月20日 编 制: 乔 英 奇 为进一步加强煤矿防治水工作,有效防治水害事故发生,结合我矿实际,特制订本防治水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一、矿井水文地质情况1、(1)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富强煤矿地处长江上游的乌江流域上游的化冲河支流,区内的第四系和含煤地层,其岩性多为泥岩、粉砂质泥岩,粉砂岩,有一定的隔水性,大气降水不易渗入地下,地表水系不甚发育,矿区地表水大多为“V”型冲沟水。冲沟流程短,流量受季节性控制明显,大多在雨季时增大,旱季时减小甚至干涸。(2)主要含(隔)水层类型矿区内主要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
2、有茅口组(P1m),龙潭组(P21)、大隆长兴组(P2c+d),飞仙关组(T1f)、第四系,现由新到老叙述如下:1)茅口组灰岩(P1m)强含水层:茅口组距上覆30煤层底界约52m,茅口灰岩水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当自然流场受到破坏后,茅口灰岩可能对矿井造成突水危害。2)龙潭组(P21)弱含水层:以粉、细砂岩、泥岩为主,夹石灰岩及煤层,厚290米,含水层由数层石灰岩及砂岩组成,厚约30m,属层间裂隙水。3)大隆长兴组(P2c+d)中等含水层:由硅质岩,石灰岩夹砂岩组成,厚34m,沿山坡陡坎分布,富含岩溶裂隙水。下距6煤层顶界约35m。4)飞仙关组(T1f)弱、中含水层: 飞仙关一段(T1f1)弱含
3、水段:岩性为钙质粉砂岩,钙质泥岩,厚100m,分布于煤系顶部山坡上,地下水补给条件差,泉眼稀少,浅部见风化裂隙水,深部裂隙不发育,富水性弱。 飞仙关组二段(T1f2)中等含水层:由石灰岩夹泥质灰岩组成,漏斗发育,地下水补给条件好。地下水为裂隙、溶洞水,水量丰富,动态变化与大气降水密切相关。5)第四系弱含水层:由坡积、残积粘土等松散沉积物组成,厚一般515m,含孔隙水,渗透性强,含水性弱。(3)矿床水文地质条件1)地下水补给、迳流、排泄该区雨量较丰沛,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除14月份降水量过少,蒸发量偏大,引起地下水消耗,其余月份均可获得适当的补给。区内地形较复杂,山高谷深,含水岩组被切割,
4、基岩裸露面积较大,植被稀疏,不利于地下水积聚。区内地形高差大,切割较深,有利于地下水排泄。区内含水性中强的含水段有灰岩及煤系下伏的茅口组灰岩。它们中间隔着较厚的碎屑岩弱含水段,中强含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相间分布,地下水径流、排泄自成系统运动,各层之间水力联系差。2)主要构造破碎带对矿井充水的影响矿区位于阿弓向斜中段,阿弓向斜为一不对称向斜,轴向北东南西,煤矿位于南东翼北段,为一简单单斜。矿区内断层有AF7、F85、F14、F86、F15A及F8388等,以落差小于10米的小断层为较发育,对煤矿开采有较大影响的大、中断层不发育,矿区局部地方见有节理裂隙面,节理裂隙弱发育,因此矿区断裂对矿区开采影响较
5、大。3)充水因素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地表水排泄条件尚好。从目前生产矿井和老窑调查的结果看,矿坑的充水水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和老窑积水。矿坑的充水主要是大气降水、老窑积水通过裂隙进入矿坑,裂隙发育地段矿坑充水会有所增加,4)水文地质类型根据矿井多年开采实践,煤层上部大隆长兴组(P2c+d)(中等含水层)距离煤层间距达35m,矿井在煤层中回采、掘进时受其影响较小。综上所述,矿区内无较大地表水体,大气降水是地下水主要的供给水源,大气降水、底板灰岩和老窑积水是矿坑的主要充水水源。2、废弃的矿井、小窑老塘积水情况富祥煤矿属整合矿井,矿井范围内已形成的采空区主要有:原富祥煤矿开采16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原
6、兴源煤矿开采16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原核桃坝煤矿开采16煤层形成的采空区;区域上老窑形成的采空区。区域上已封闭的小窑,均为当地村民开采生活用煤所形成,主要开采16煤层,多沿煤层露头掘进,斜井开拓,开采深度一般50m,形成了一定范围的采空区,前几年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煤窑被强行关闭,浅部部分废弃巷道及采空区已积水。由于老窑均为乱采乱挖,没有图纸资料可查,加上关闭时间已长老窑井口垮塌封闭,难以取得煤矿系统资料。3、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矿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地表水排泄条件好。根据矿井已掘巷道实测的涌水量,正常涌水量15m3/h,雨季最大涌水量45m3/h,考虑到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涌水量增加
7、,选择水文地质比拟法,预测其矿区正常与最大涌水量,整合后矿井正常涌水量取23m/h,雨季最大涌水量取70m/h。二、矿井水文地质特点、水患类型及威胁程度分析、可能发生突水的地点和突水量预计。1、矿井水文地质特点矿井为顶底板进水的裂隙充水矿床。2、矿井水害类型本矿水文地质条件属复杂类型,矿井水害类型主要有岩溶水、老窑及采空区积水。 水患威胁程度表水患类型特征威胁程度备注小窑水、老空水浅部小窑和老空,采空客观存在主要水患突水底板岩溶水强含水层茅口组距煤层底界约52m主要水患突水顶板裂隙水采掘活动形成顶板裂隙,形成充水通道次要水患顶板岩溶水渗入矿坑而造成涌水量增大因此,矿井在采掘过程中要坚持“预测预
8、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以及“有疑必停”的原则,防治突水事故的发生。 三、防治水方案 1、精心组织,为了加强防治水工作的管理,确保矿工生命安全和矿井正常施工,特成立富祥煤矿防治水机构。防治水机构成员如下:组 长:康俊林(矿长)副组长:戴建光(总工程师)、何友书(生产矿长)、卢 祥(安全矿长)、赵明刚(机电矿长)成 员:孔祥新、蒋槐毅、付明胜、姜红卫、孙 虎、王建民、 郑舟洪、张 明。我矿现已配备了ZDY-800探水钻4台,3台工作,1台备用。钻机的最大钻进深度75m,开孔直径90mm,终孔直径55mm,钻孔角度范围0360,配备动力4.0kW。2、建立完善矿井疏水、防水及排水系统。
9、3、必须对全矿区小窑进行全面的调查,对其分布范围、老窑的积水性及积水量做出调查及预测并标注在矿井采掘平面图及井上下对照图上,以指导矿井实际防治水工作。4、雨季到来前必须对防治水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完善各相关设施,配备足够的排水设备,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5、地面防治水措施、必须及时查清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统的汇水、渗漏情况,疏水能力及有关水利工程情况,掌握当地历年的降水情况和最高洪水位资料,建立疏水、防水、排水系统。、对地表可能渗入井下的积水及容易积水的地方必须修筑沟渠等进行疏排水,修筑沟渠时应避开煤层露头、裂隙及导水岩层,对较低洼地点、塌陷区及地面裂隙应及时进行充填压实;排到地面的矿井水,
10、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对可能与井巷连通的地表裂隙及塌陷地点必须进行填平、堵塞等工作,以防止地表水通过裂隙渗入井下。、每次降大到暴雨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隙、老窑陷落、塌陷等现象,如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处理。、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冲刷到的地段。、井口上方,地面工业广场建筑物周围修筑排截水沟,进行防排水。、地面排水沟必须随时进行清理,保持畅通,确保正常排水。 四、井下防治水措施 1、我矿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并结合实际情况,特别规定以下地界留设煤柱,严禁超出各种防隔水煤柱进行采掘活动。、矿区边界防水煤柱留40m,即每侧20m。、含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矿井 治水 方案 安全技术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