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共4页).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对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共4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的对比(共4页).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摘要:由于认知的共性,英汉民族在色彩词的认知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是受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它们对于颜色词的认知又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展示了英汉民族颜色词的隐喻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了产生差异的原因。关键词:英汉;颜色词;隐喻;认知Abstract:Due to the cognitive commonness,considerable similarities can be easily perceived in the cogniti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But affected
2、 by various nonphysical factors,the cognition show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By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for metaphorical use of color words in the two languages are displayed. And the reasons for such differences are further explored.Key words:English and C
3、hinese;color words;metaphor;Cognition一、颜色词与隐喻认知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是语言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层的认知机制。其核心并不在语言本身,而在于通过了解一个语义域(domain)的经验,来认识另一截然不同的语义域 ,即一个由“来源语域” (source domain)到“目标语域” (target domain)的“映射” (mapping)。在人类语言中,颜色词表现出独特的魅力,令人刮目相看。颜色并非物体本身固有,从科学的定义来说,它是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一定光波所引起的视觉现象,即人眼通过借助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的程度获得的色觉。正是由于颜色的这种特性
4、,在人们对这种自然现象进行描绘时,不得不借助于具体可感的实物,这就是常说的“借物呈色”。比如汉语中的“橘黄”、“草绿”;英语中的“snow white”、“sky blue”。人类认知发展到高级阶段后,开始由“借物呈色” 发展到“托义于色”。3人类用颜色域的经验或感知去理解表达其它经验域的事物或者概念,颜色隐喻因此而产生。比如,汉语文化中的红色源于古代人们对太阳的一种本能依恋和崇拜,因为烈日如火,其色赤红,给人温暖,与人光明。后来对红色的认知经验被映射到其它非颜色领域,红色的喜庆和吉祥之意油然而生。喜庆的日子要挂大红灯笼;男婚女嫁要贴大红“喜” 字;热闹的地方叫“红尘”;生意兴旺叫“红火”。而
5、在英语中,红色被认为是“血”与“火” 的颜色。这一认知经验映射到其它经验域,便产生了“残酷”、“狂热”、“血腥”、“灾祸” 之意,如“red hands”(血腥的手,杀人的手)、“red headed”(狂怒的)、“red ruin”(战祸)、“red battle”(血战)等词便是由此产生的。可见,人类对颜色的认知是人类对外部世界认知和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基本的认知范畴之一,对颜色词的研究是探讨语言与认知关系的一座桥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展示英汉民族颜色词隐喻异同,并进一步探讨产生各种差异的原因。二、英汉颜色词的隐喻认知共性1具体颜色词呈现隐喻共性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机制和
6、视觉神经系统,对颜色刺激的感受从理论上讲应无质的区别,由此而产生的比喻有相近之处实属情理之中。比如在西方文化中,黑色(black)是基本的禁忌色,象征魔鬼、邪恶、痛苦与不幸。因此黑色用在比喻中总是给人一种可怕的,甚至邪恶的感觉。如: “black mail” (讹诈,勒索)、“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a black letter day” (凶日,倒霉的日子)、“black art” (妖术)、“blackhearted”(黑心肠的,歹毒的)等。在汉语中,黑色的隐喻义跟英语非常相似,派生词总是与坏的、不光彩的、不幸、灾难、邪恶等意义相联系。例如, “黑帮”、“黑名单”、“黑
7、市”、“黑店”、“黑幕”、“背黑锅”等。由此可见,中英两种文化中,人们对黑色的认知比较相似。又如绿色,隐喻“和平”、 “友善”、 “希望” 和“生机”。无论是在英语或者汉语中,绿色这一象征意义都是一致的。如世人公认的和平象征,是一只口衔绿色橄榄枝的鸽子。同时,绿色又是植物王国的颜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隐喻“生命” 和“青春”。英语中有“green old age”(老当益壮)、“keep the memory green” (记忆长存)、“the green years” (青春)等。汉语中也有类似的表达方式,如, “红男绿女” 中的“绿女”隐喻年轻美貌的女子,“绿窗” 隐喻闺阁。
8、2颜色词隐喻呈现功能共性颜色词除了可以从字面意思上特指某种颜色之外,也可以隐喻性地叠加某些文化内容而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体现一定的感情价值和社会功能,使颜色词表现出强烈的社会属性。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都可以隐喻权势、荣誉、地位。在中国,黄色是帝王之色,为皇室专用;红色则隐喻富贵, “朱门”被用来喻指古代达官贵人的住宅;紫色是祥瑞、高贵的象征,吉瑞之气被称为“紫气”、“紫电”,皇帝居住的皇宫叫“紫禁城”。无独有偶,英语中紫色也有“高贵”、“皇权” 的隐喻意义。对应的英语表达方式有“the purple” (帝位、王权),“be born in the purple” (生在王侯贵族之家)
9、,“ marrying the purple”(嫁到显贵人家)。蓝色在英语中也有“高贵”、“荣誉”之意,如“blue blood” (名门望族),“blue ribbon”(蓝绶带,最高荣誉)。“颜色不仅能刺激人的视觉神经,而且会触发人的不同情趣,给人以冷暖、兴奋或压抑等不同感受。”4所以颜色词还常被用来喻指人的情绪。汉语中常把红色隐喻喜庆,白色隐喻丧礼。在传统京剧中,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品质,有忠奸善恶之分。“自眼狼” 被用来指那些缺乏良知忘恩负义之人。颜色隐喻情感,英语中也有大量的例子,如“look green”(脸色不好)、“feel blue”(情绪低落)、“yellow look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英汉 颜色 隐喻 认知 对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