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实践报告--打工子弟教育现状及社会关注情况分析(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思政实践报告--打工子弟教育现状及社会关注情况分析(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政实践报告--打工子弟教育现状及社会关注情况分析(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打工子弟教育现状及社会关注情况分析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现今义务教育新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这些孩子常常难以得到同城市子女同样的教育,他们的受教育现状需要我们关注。因此我们以关注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现状为切入点对其社会关注现状做了探究,本文主要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以及社会群体对打工子弟教育的关注情况,指出了在教育体制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解决对策。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爱心,公平,社会关注;正文1实践背景2009年10月2011年1月,我在北京昌平区平西王府附近的打工子弟学校信心小学做志愿者义务支教,当我们迈
2、进他们学习的校园时,眼前的一切引发了我们的思索:低矮老旧的房屋,狭小凌乱的校园,以及围在身边天真活泼的孩子。而在他们的不远处,正是城市的车水马龙,万丈高楼平地而起,似乎这些繁华与他们已经有些绝缘,他们不属于那些光鲜的颜色,只能躲在黑暗的角落。当时我就想,也许我们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尽管微不足道,也应该会给他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在这个打工子弟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的6个年级挤在一幢教学楼里,一切设施都很简陋,但是当我面对这里的学生时,他们的眼神没有流露出自卑、怯懦,而是出奇的自信和活力,他们有着和很多同龄人一样的天真灿烂,可是他们却承受着本不属于这个年龄困难与压力。近年来,随着大量农村剩余劳
3、动力涌入城市,农民工子弟不断增多,他们所面对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师资教学水平低、硬件设施落后、校舍经常关闭、搬迁,这些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子弟受教育的质量,甚至给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教育任务,主要还是由民办学校,甚至由未获准的民办学校在承担,流动儿童的入学需求,与流入地学校利益之间是有冲突的,由政府全额拨款的非盈利性公办学校,其自身没有额外的经费来承担流动儿童的就学的成本,所以不愿意接收流动儿童,很多中小学校拒绝接收非本区域户籍的生源,以各种借口加收高额的借读费,这导致许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公办学校。 与城市本地儿童一样,农民工子女同样是祖国的花朵,他们的教育应当
4、受到重视,但是他们作为流动人口中的脆弱人群,权益容易被忽视。再过十多年甚至更短的时间,这些民工子女都将逐渐长大成人,因此,关注他们的教育问题,不仅是对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更是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负责。2调研概况通过对实践单位的实地调查以及对城市居民的问卷调查,我们掌握了一些与打工子弟生活状况及学习环境等相关的资料,以接受调查的民众的观点代表了社会对打工子弟的关注状况。2.1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被调查者的受教育背景及人生阅历等的差异都会造成他们有不同的价值观、社会观,因此我们对调查问卷的发放情况进行了统计(表2-1)表2-1.问卷发放情况统计表调查地点地铁五道口站、华联商场附近发放问卷总数200份收
5、回有效问卷份数188份收回有效率94%发放对象社会各界人士受调查者性别情况男:87人;女:101人受调查者的年龄组成30岁以下:107人; 3050岁:61人;50岁以上:20人受调查者的户籍状况农村:75人 ;城市:113人 图2-1.调查对象的受教育背景数据来源分析:在接受调查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绝大多数,这可能与所调查地区靠近高校有关,并且由于调查问卷数量及受调查群体构成比较单一,所以观点数据与整个社会群体观点并不能完全吻合。与城市学生相比,打工子弟学生在学习、生活、心理健康等方面更容易出现问题,关于打工子弟由于缺少良好的教育而走向违法犯罪道路的实例也屡见不鲜,基于这种现状,我们做了:
6、“打工子弟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的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图2-2。图2-2.打工子弟在学习、生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调查统计柱状图 选项说明:1-学习成绩较差的问题 2-生活经济来源的问题 3-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 4-孩子自身缺乏安全感 5-综合素质较差 6-其他分析:在被调查者中,超过一半的认为农民工子弟学习成绩较差是比较严峻的问题,其次认为是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导致的心理问题,再者为由于其父母因经济来源不稳定给孩子带来的经济来源问题。一般来说,城市打工族工作强度大、时间长,再加上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因此他们对子女的学习及生活的关心、指导都没办法和城里人相比。因此,我们调查
7、了群体对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的相关性的看法,统计结果见图2-3。图2-3.农民工子女的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的相关性的调查统计柱状图分析:一半被调查者认为打工子弟的学习成绩与家庭教育的相关性不是很大,只有不到10%认为学习成绩与家长的教育非常相关,这个调查结果也能很好的解释打工子弟及农村学生中也有成绩优秀的佼佼者的事实。由于农民工受到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他们在教育子女方面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合理的办法,这会对孩子的心理发育造成影响,儿童的教育问题也一直是社会讨论的热点。关于农民工不能合理对其子女进行教育原因我们做了调查,结果如图2-4。图2-4.农民工不能合理教育其子女的原因的调查统计分析:因
8、为考虑到对子女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不止发生在农民工家庭,城市居民同样存在不合理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们把这个问题设置成了一个不定项选择。被调查者认为农民工不能正确教育子女的主要原因主要是学历低和有代沟两个方面,但是学历低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2.2问卷调查数据分析在问卷调查问题中,我们只统计了几点和本课题研究相关性较大的进行了分析。在统计数据时我们也发现了一定的问题,大致如下:问卷数量太少,因此调查结果有很大的局限性;调查地点单一,造成受调查群体构成比较单一;在接受调查者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绝大多数,这可能与所调查地区靠近高校有关,由于以上缺陷,所以观点数据与整个社会群体观点并不能完全吻合。根据问卷调查显
9、示,绝大多数人认为农民工子弟在受教育条件方面与城市学生有较大差距,在个人成长情况方面也存在较大弱势。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样的,但总起来可归结为:一是进城农民工家庭普遍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农民工子女缺乏良好的生活环境;二是农民工家长们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正确教育子女的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式。3存在问题3.1户籍壁垒打工子弟在就学时具有“弱势”身份。城里的打工子弟是因为“流入”到城市里,没有城市户口而在受教育问题上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在他们选择学校时有着城里同龄人不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碍。3.2公办学校容纳量有限由于我国教育资源的紧缺性,在流动人口密集的地区,特别是大城市,民办(简易)学校的出现
10、不可避免。众多农民工子女无法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借读,只好选择农民工子弟学校。3.3打工子弟学校缓慢无论在民工子弟学校的经费保障、师资配备还是在办学条件的改善等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因为财政压力往往都疏于扶持、管理和监督,使民工子弟学校的教学质量长期停滞不前,导致农民工子女无法接受正常的、良好的义务教育。3.4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保障制度缺失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权利要有一定的制度来保障,然而当前相应制度及、法规的空白与缺失,造成了城市农民工子女教育状况的窘境。4解决对策教育公平被视为社会公平的基础,出身寒门也该得到阳光,这些出身贫寒的打工子弟能否真得得到阳光的照耀?这既有赖于社会的努力程度,也有赖
11、于政府以怎样的态度来对待最基础的“公平”。4.1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教育管理进城务工人员流入地政府在对待其教育问题上,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目前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坚持以输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这就要求当地政府政府要足够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把他们的教育问题放在与城市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同一个重视水平,制定相应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工子弟受教育的权利,让进城务工农民其子女享有城市居民同样的入学待遇,以体现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平等性。公办学校应该对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践 报告 打工 子弟 教育 现状 社会 关注 情况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