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邮电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共17页).doc
《2011年中级经济师邮电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共1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级经济师邮电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共17页).doc(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1年中级经济师邮电专业知识与实务考试大纲邮电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一、通信业发展概述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产业的概念、有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通信业的产业属性,通信业的产业经济特征,通信业经济特征对通信业经营和发展带来的影响,信息化的含义及社会信息化的测算方法,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和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通信业的产业属性产业和通信业的含义,现代通信业所包含的内容;产业分类理论的发展,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理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内容,四次产业分类法及其提出背景;通信业的产业归属。(二)通信业的产业经济特征通信业的产业经济特征;生产的网络性及其表现形
2、式;产品的服务性的表现形式及其现实意义;规模经济性的具体含义及其现实意义;范围经济性的意义及在通信业的具体表现;网络外部性的意义及特点;通信业的普遍服务性及其表现;通信业的基础设施性及其意义。(三)通信业与社会信息化信息化的内涵,信息化包含的层次及企业信息化、产业信息化、国民经济信息化与社会信息化的含义;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测算方法及其重要意义;波拉特的劳动力结构法及其特点;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法以及该指标体系所包含的4个个体指标的含义、具体内容;信息化指数法的特点及现实意义;我国信息化指标体系的建设情况和具体内容。信息化发展战略,美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的主要内容及其提出的背景及重大意义;日本的eJap
3、an、uJapan计划的基本内容;韩国的国网家信息化基夺汁划;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和十七二大对发展信息化的要求 我国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日标和当前及未来信息化发展的几大战略重点、现代通信业与社会会信息化之间的关系;通信业在信息化中的地位及其贡献。二、通信市场及竞争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结构以及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测算市场集中度的主要方法和相关指标并会结合实际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行为及其影响,评价市场绩效的方法和相火指标,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我国通信市场进行分析。考试内容
4、(一)通信市场结构通信市场的核心功能是通信产品和服务的交换,通信市场的两个核心要素是产品要素和地理区域要素。界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商品)市场的两种方法,包括从需求替代角度或者供给角度界定相关商品市场方法和假设垄断者测试分析法;地域市场的概念。市场结构是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经济学巾市场结构的四种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和退出壁垒、产品差异化,各因素的基本含义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行业集中度和HHI指数的计算方法;市场结构和市场运行效率的关系;有效竞争的概念。发达国家电信市场结构的变化和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我国电信市场结构及竞争状况;邮政通信市场结构的
5、变化趋势。(二)通信市场竞争行为分析市场行为的基本慨念,企业的市场行为受到企业所处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的制约,反过来,市场行为也作用于市场结构,影响和改变市场结构的状态和特征;电信网络运营企业,在定价行为、销售行为以及企业兼并等方面采取的竞争行为及各种竞争行为对市场竞争状况的影响;交叉补贴、垂直价格挤压、掠夺性定价、限制性定价、价格卡特尔、价格战、搭配销售和捆绑销售、广告行为、锁定客户等概念的基本含义;企业兼并的基本含义和企业兼并的三种主要方式、(三)市场绩效评价产业组织理沦中,哈佛学派在认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上经历的三个过程。长期来看,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
6、绩效之间的关系。市场绩效指的是在特定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条件卜市场运营的效果,也表示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目标的程度.、产业经济学在评价市场绩效时采取的主要指标;评价产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主要指标。利润率指标、勒纳指数和叭恩指数的基本概念、运用条件及其运川局限性;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衡量方法和具体内容;企业内部效率以及“x-低效率”的含义,造成“x-低效率”的原因和表现形式;产业技术进步是指产业内发明、创造和技术转移,反映的是一种动态的经济效牢,企业规模对产业技术进步影响的不同观点,市场结构卡产业技术进步的关系;通信市场绩效的综合评价。三、电信管制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电信管制的概念、管制的原因、目
7、标和原则,我旧电信管制的发展变革历程,电信管制的主要内容,我围对普遍服务、市场准人、网间互联等主要电信管制问题所采用的管制方式和措施,并能够运用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电信管制概述电信管制的概念,在电信市场从垄断走向竞争的过程中,仍有必要实施电信管制的原因;电信管制的目标和原则;电信管制的主要任务是处理电信业中一些不能依靠市场机制解决的问题,以及涉及消费者权益和国家利益与安全的问题,管制手段包括行为干预和结构干预两个方面;电信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普遍服务管制、市场准入管制、网问互联管制、电信资费管制、电信资源管制、电信服务质量管制、电信安全管制、电信技术标准与设备准入管制;我
8、国的电信改革历程及改革措施对电信发展的意义。(二)电信普遍服务管制电信普遍服务的概念和目标;对电信普遍服务内容的定义包括接入类型和业务类型两个重要方面;世界各国采用的促进电信普遍服务的机制主要有4种:强制普遍服务义务、交叉补贴、接入亏损补偿和普遍服务基金,其中电信普遍服务基金通常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有效的电信普遍服务基金的共同特点;我国在垄断时期和竞争时期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的内容和实现方式,我国电信普遍服务政策的新发展。(三)电信市场准入管制电信市场准入管制的目标是寻找规模经济和竞争活力的合理协调点;电信市场准人管制主要通过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制度实现,许可证可分为单个特定经营许可证和总体授权型
9、许可证两类,许可证发放程序大致分成资格审定和选择程序两个步骤;许可证制度实践中需要注意的主要问题;我国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类别和发放程序。(四)电信网间互联管制电信网间互联的概念,电信网间互联对于用户和电信运营商的重要意义,电信监管机构需要实施网间互联管制的原因;电信网间互联管制的目标是促进不同企业之间实现网络互联,并监督和维护互联通信质量;网间互联管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电信网间互联的发展情况和主要管制措施。(五)其他管制内容我国电信资费管制、电信资源管制、电信服务质量管制、电信安全管制、电信技术标准与设备准人管制的内容。四、邮政管制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邮政管制的基本知识,我国邮政
10、管制机构的发展历程,当前邮政管制机构的组成和职能,国外邮政管制的机构设置情况,邮政普遍服务管制、邮政专营管制、邮政市场准人管制、邮政资费管制和邮政服务质量管制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并能够运用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分析邮政管制的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邮政管制概述邮政管制的概念和目的;邮政管制的必要性;我国邮政管制机构的组成及职能;国外邮政管制机构的形式及主要职责;邮政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邮政普遍服务管制、邮政专营管制、邮政市场准入管制、邮政资费管制、邮政服务质量管制、政策引导管制、通信安全管制和特殊服务管制。(二)邮政普遍服务管制各国通用的邮政普遍服务的定义以及邮政普遍服务的4个基本要素;我国邮政普遍服务
11、的特点;邮政普遍服务的范围;邮政普遍服务的管制主要涉及邮政普遍服务的种类、范畴和质量标准,控制普遍服务类业务的资费,以及建立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我国邮政普遍服务的管制措施。(三)邮政专营管制邮政专营制度的定义;我国邮政专营的法律规定以及实行邮政专营的必要性;国外邮政专营的管制方式;我国邮政专营的管制措施。(四)邮政市场准入管制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WTO服务贸易分类表中对邮政业寄递服务的分类;公共邮政服务的市场准人承诺内容;快递服务的市场准入承诺内容;国外邮政市场准入管制模式和部分国家市场准入管制情况;我国邮政市场准入管制的具体内容。(五)邮政资费管制邮政资费的内涵;部分国家邮政资费管制的情况;我
12、国邮政资费管制的内容。(六)邮政服务质量管制邮政服务质量的内涵;邮政服务质量管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定邮政服务标准,建立邮政服务质量指标体系,以及测评邮政用户满意度,受理用户投诉等。五、电信通信网络与业务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电信网的概念、组成、分类、功能结构和发展趋势,电话网的概念、组成、结构和主要业务,数据通信网的概念、分类,互联网的概念、特点、地址结构、典型构成、发展趋势和主要业务,移动通信网的组成、结构、主要技术和业务,电信业务与网络运营的主要环节、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的主要组成,以及结合实际问题应用相关知识。考试内容(一)电信通信网络概述电信网的基本功能和组成,一个完整的电信网由硬件和
13、软件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主要功能。电信网的功能结构。电信网可从垂直和水平的角度分析其功能结构,从垂直结构上,可以把电信网分成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网,此外电信运营支撑系统提供保证电信网有效运行的控制和管理能力;从水平结构上,可分为用户驻地网、接入网和核心网。电信业务与网络的发展趋势;全业务经营的概念与特点;三网融合的概念;下一代网络NGN的概念与特点。(二)电话通信网络与业务电话网的概念与组成;我国长途电话网的结构,两级长途交换中心的功能;本地电话网的概念和服务范围;国际电话网的概念和构成;电话网的发展;主要电话业务的功能和实现方式。(三)数据通信网络与业务数据通信网络的概念,分组交换网、DDN、
14、帧中继网各自的主要特点;互联网的概念与特点;FCP/IP协议的结构;互联网的地址结构、常用互联设备、互联网的结构、典型构成及其发展;分组交换网、DDN和帧中继网提供的基本数据业务;互联网接入业务的几种实现方式,主要的互联网应用业务和服务支持类业务。(四)移动通信网络与业务移动通信系统的一般组成,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类型;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和一般构成;GSM与CDMA的技术特点;3G的基本概念、目标、技术标准类型及其发展;移动通信的基本业务、主要智能业务及其特点,移动数据业务的类型,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应用。(五)电信产业价值链电信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电信产业价值链演变的动力;在提供简单话音通信
15、业务时,电信产业价值链的参与者主要是网络和终端设备供应商、电信运营商和用户,呈现简单的直线形结构,表现出网络为中心的特点,运营商居于主导地位;在提供信息与通信服务时,产业价值链中增加了内容提供商、专业应用提供商、软件开发商等新的参与者,各类企业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以运营商为中心进行价值链整合,也可以构成分散型的价值链,也可以是多种合作方式的结合,并呈现出网络化的发展趋势。(六)电信运营支撑系统电信运营支撑系统(oss)的概念和作用;广义的OSS既包括面向电信网络和设备维护的后台支撑系统,又包括面向业务和客户的前台支撑系统,涵盖电信运营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OSS的构成一般而言包括网络与
16、资源管理系统、营业系统、计费账务系统、客户服务与客户管理系统以及经营分析系统,各个组成系统的主要功能;OSS的新发展。六、邮政通信网络与业务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邮政通信网、邮政实物传递网、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金融计算机网和网络管理的知识,邮政通信三流合一的优势、未来发展战略和发展趋势,邮政业务体系的构成,邮政物流、电子邮政业务的发展情况,邮政通信服务水平管理所包含的内容,以及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邮政通信网络管理邮政通信网是邮政系统的物质技术基础,是实现邮政服务的技术手段,邮政通信网是由实物传递网和综合计算机网两部分组成的,从功能层次上可划分为物理网络、业务规
17、范和运行控制体系三部分。邮政实物传递网是由邮政营业、投递局所及设施、邮件处理中心和邮路,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式组织起来的,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遵循一定运行规则传递邮件的网路系统;目前我国实物网实行的是邮区中心局体制,并以此为基础组成分层次的邮政网,实行三级管理;各级邮政实物传递网的组织工作。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是采集、处理、传输、应用、存储信息的智能网络,它由物理网络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邮政综合网的组网原则;邮政综合计算机网的广域网的各级节点的构成.各层网络的构成;邮政综合网应用系统具有全部邮政业务功能,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分为邮务类、金融类、电子商务类、经营管理类和速递物流类;建立功能强大的网
18、络管理系统,保持综合网运转的稳定性。邮政金融计算机网是在综合网通信平台和公用电信网的基础上,由邮政金融业务专用的终端和各级业务处理中心组成的专用业务网络,拥有两级处理中心;业务主要包括全网性基本业务和区域性中间业务。(二)邮政通信三流合一及未来发展趋势邮政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围绕着贯穿邮政业务的三条主线一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进行,针对这三条主线,中国邮政拥有相应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邮政金融计算机网和邮政实物传递网三大支撑网络,依托行业优势,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使邮政业务步人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三)邮政通信业务管理邮政业务体系包括邮务类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邮政金融类业务三大板块;邮务类业务主要包
19、括函件、包裹、电子信函、机要通信、报刊发行、集邮和代办信息业务;速递物流类业务和邮政金融类业务属于竞争激烈的业务。邮政物流基本业务根据用户需求可分为一体化物流业务和环节性物流业务,结合邮政开展物流业务的优势,邮政介入物流服务,应采取以综合物流代理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电子邮政是指在邮政实物传递网、邮政综合网和邮政金融网“三网”的基础上,采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向社会提供的新型邮政服务;电子邮政系统分为网络平台、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应用系统二三层框架结构;根据我国的情况,电子邮政具体包含传统业务电子化和邮政电子商务新业务两部分,形成五类具体业务邮政通信服务水平的管理具体包括服务网点、经办业务
20、种类和对外营业时间、服务方式、通邮条件和投递深度、邮件传递频次和时限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七、通信成本考试目的测查应试人员是否掌握成本的一般概念,通信行业研究成本的不同角度,通信业常用到的成本概念和内容、通信企业成本特点、通信成本测算的目的、通信成本测算的途径和通信企业常用的成本测算方法,并能够应用相关成本概念和测算方法分析实际问题。考试内容(一)通信成本概述成本的一般概念;通信行业研究成本的不同角度;会计成本、经济成本、工程成本的含义和内容;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的差别;流量敏感成本、流量不敏感成本、增量成本和长期增量成本的含义;通信业务成本、接人成本、网元成本的概念;通信接入成本包括的内容,网元成
21、本的作用,非绑定网络元素概念和划分非绑定网络元素的原因。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租用成本和资金成本的概念。(二)通信企业成本特点通信企业成本特点主要体现在没有原材料耗费项目,固定成本比重相对较大,单项业务成本核算困难,服务区域及用户密度对成本影响大。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结合这些特点分析通信企业运营中成本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三)通信成本的测算通信成本测算的目的;通信成本测算的三种途径: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以及标杆法或从外向内;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通信企业成本测算的主要方法包括完全分摊成本法和长期增量成本法;国际上常用的完全分摊成本法(FDc)的基本原理:FDc法中公共成本分摊的三种标准以及分摊系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年中 经济师 邮电 专业知识 实务 考试 大纲 17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