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共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名称: 酒店管理专业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项目申报单位: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联合申报单位: 申报单位主管部门: 广东省教育厅 申报单位负责人: 张连绪 项目负责人: 饶雪梅 申报日期: 2007年12月15日广东省教育厅制目 录一、 基本情况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2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情况二、 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建设目标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3实施项目的人员、资金和基础条件4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5可共享基地院校的描述6项目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实施后的效果分析7向社会提供服务的功能描述8项目实施
2、的风险预测分析三、项目实施方案的保障机制1人才培养发展规划2项目资金的具体用途3基地建设的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项目可行性报告一、 基本情况1申报单位基本情况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学院占地2180亩,校舍建筑面积18.4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00余万元,图书馆面积11000平方米,
3、藏书(含电子图书)112万册,中外期刊1500多种,建有46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和128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381余人。学院设有软件学院、珠宝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系、旅游管理系、应用外语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械与电子系、基础课部等二院六系一部,开设38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其中,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专业。有2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目前,学院拥有4门国家
4、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市级精品课程。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35%以上,青年教师中5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71.5%。近几年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各类教材83部,18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学院坚持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强化质量意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03年以来,共有15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州市教学成果特
5、等奖1项、一等奖5项。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玩具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学校,广州市模具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已先后成立了23个职业技能鉴定站、考试中心或培训点,开展了34个工种(模块)的鉴定或培训。学院围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自2001年广东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
6、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更是连续两年位居全省所有本专科院校第一位,2006年又以99.63%的就业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情况1993年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广州大学开始招收第一批“宾馆管理”专业三年制的学生,迄今为止专业设置15年并连续招生,毕业生累计630人;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效显著。2002年被学院列为两年制改革的试点专业。经过5年的试点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2006年4月被评为广州市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同年5月该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被评为广州市级精品课程,2006年12月被列为国家教育部高职示范性院校重点建
7、设专业。2007年 被列为省级高职示范性重点建设专业。以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为特点的“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已初步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院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青年旅馆、中西餐服务实训室、调酒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4个主要实训室,由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担任青年旅馆总经理,学生参与青年旅馆的日常服务与管理。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训练,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专业基本技能。到2007年12月止,本专业先后与珠三角地区的酒店建立了稳定、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15个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其中包括亚洲国际大酒店、科尔海悦酒店、长隆酒店、广州新珠江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学院通过与酒店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
8、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2005年10月旅游系与广州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系,成为调酒师职业资格鉴定点。2004级开始,酒店管理专业将职业资格考证纳入到教学计划中,调酒与酒吧经营课程以证代考,要求专业学生考取中级调酒师资格。2004级、2005级、2006级本专业学生在资格考证中通过率达100%。学院认真落实国家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的前列,2001年就业率98.21%,名列同类院校第二位;2002年一次性就业率94.17%,名列同类院校第一位,2003年就业率为99.14%,名列同类院校第一位,2004年为99.73%,位居广东
9、省本专科高校就业率第一名,2005年为99.85%。其中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100%以上,专业对口率在75%左右。二、 项目实施必要性和可行性1项目建设目标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学生顶岗和职业素质训导五位一体的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室;学生在中餐厅、茶艺馆和酒吧各岗位顶岗并轮岗,参与产品的生产、销售、成本核算、市场推广、对客服务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在校内生产经营性实训室引入企业文化建设,按照职业标准和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营造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环境;加强与政府(行业主管部门)、酒店行业协会、酒店企业的合作,建立并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运
10、行机制,制定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章制度,使校内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范化。通过一、二年内的分期建设,承担起广州市酒店从业人员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训导的集教学实践、社会服务和技能鉴定考核为一体的任务,为2010年广州亚运会培养高素质的服务人才。2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分析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酒店业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截至2005年12月底,全国共有星级饭店12024家。中国目前已拥有世界上最为集中的符合国际标准的星级饭店群,星级饭店已经成为中国旅游产业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生产力,是中国旅游产业的形象。珠江三角洲是全国酒店最密集的地区,酒店业已成为广东旅游业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广州筹
11、办亚运、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工程的启动,珠三角城市群掀起了新一轮的酒店投资热潮。为迎接2010年亚运会,今后3-4年内,广州市在建和拟建的豪华酒店30余家,2010年广州星级酒店总数将达到300家,同时珠三角城市群特别是东莞市近几年酒店数量的猛增以及国外酒店管理集团香格里拉、凯悦、六洲等大举进入,急需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广东酒店行业对专业人才十分迫切的需求以及珠三角丰富的酒店资源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十五”以来,广东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也日益突出。多年来,广东的旅游创汇、旅游业总收入、入境旅游人数等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稳居全国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大
12、省。2005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1880亿元,占全国的24.5,居全国首位。广东省政府提出了“十一五”旅游发展目标:到2010年要把广东省建设成为辐射全国、影响亚太地区、具有一定国际水准的旅游目的地,成为中国出入境的客流中心和集散地;全省旅游业的总体规模、速度、质量和效益领先全国,国际竞争力位居前列,继续发挥在全国旅游发展中的排头兵作用。广东的旅游业在全国居于前列,经济发展程度和科技水平也都居于前列,因此,广东有条件、也理应在酒店管理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学校针对珠三角地区酒店业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努力把本专业的学生培养成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
13、职业道德、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3实施项目的人员、资金和基础条件(1)现有人员条件截至2007年12月,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总人数17人,其中专任教师7人,企业兼职教师10人。有2名专业带头人,4名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4;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100%;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占本专业教师数的42.86%;实习指导教师中高级工以上的比例为80%。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情况一览表序号姓 名性别年龄职称学位双师素质类型1饶雪梅女44副教授硕士高级茶艺师专业带头人2杨 结男50副总经理硕士南沙大酒店工作8年
14、专业带头人3王明景女36讲师硕士高级调酒师骨干教师4潘小其男43副教授硕士中级调酒师骨干教师5张 萍女28助教硕士中级调酒师骨干教师6张玉冰女32讲师硕士企业工作4年骨干教师7郑淑莲女22助教中级茶艺师实训管理员酒店管理专业校外兼职教师情况一览表序号姓 名性别职称或职务单位1张少珍女高级技师广东省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赵之强男客房高级考评员广东省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3王 萍女经理(企业培训师)麦茜哥饮食企业管理有限公司4徐利国男调酒高级技师广州市旅游学校5梁 粤女招聘主管长隆酒店人力资源部6贾 臻男培训主管花园酒店7陈惠清女客房部经理豪悦酒店8梁雪簪女前厅销售部经理豪悦酒店9冯达汉男餐厅经
15、理顺德新君悦酒店10陈志斌男人力资源部经理南沙祁福酒店现有教师从事多年的餐饮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会展管理等专业的教学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行业实践经验,有2名专业教师获得了“广州市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近三年该专业教师公开发表论文28篇,出版教材6本。已形成层次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较高,科研力量较强,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骨干的、雄厚的师资队伍。(2)资金条件学校近三年每年拨出1000万元用于教学设备、实施建设。目前该专业已列为广州市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教育部国家高职示范性院校重点建设专业、广东省省级高职示范性建设专业。共获得教育部、省教育厅、市教育局、番禺区
16、扶持的相应配套经费297万元用于共建此基地。(3)基础条件学院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起了青年旅馆、中西餐服务实训室、调酒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4个主要实训室,由酒店管理专业教师担任青年旅馆总经理,学生参与青年旅馆的日常服务与管理。通过在校内实训基地的实践训练,学生可以获得较好的专业基本技能。到2007年12月止,本专业先后与珠三角地区的酒店建立了稳定、运行良好、并有保障机制的8个校外教学实训基地,其中包括亚洲国际大酒店、科尔海悦酒店、广州新珠江大酒店等高星级酒店。学院通过与酒店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奠定了基础。2002年就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02年
17、就成立了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由行业著名企业,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及高校教师组成。专委会开展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研讨、课程设置咨询、联合办学、校企合作等项活动,实施对教学工作的指导。酒店管理专业创办于1993年,2002年被学院列为两年制改革的试点专业,学制改革走在全国高职院校的前列。经过5年的试点探索,酒店管理专业建设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果。2000年4月被评为广州市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同年5月该专业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专业核心课程)被评为广州市级精品课程,以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为特点的“前店后校”人才培养模式已初步形成,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04届、05届、06届毕业生当年一次就
18、业率均为100%,社会声誉良好。已广泛开展劳动部酒店行业职业技能培训考试认证工作,04级05级06级酒店班学生中级调酒师考证通过率为100。4在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改革的具体措施和成效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为了适应珠江三角洲地区酒店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受教育的成本,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2002年7月根据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酒店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以及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在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我院酒店管理专业改为两年制。为适应两年制改革,减学时不减质量,我们以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确定两年制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高星级酒店
19、、餐饮企业,培养能从事酒店餐饮、前厅、客房、康乐等一线接待服务与相应的中基层管理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技能人才。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我们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结合我院实际,进行了一系列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1)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两年制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是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由公共课、酒店通识能力课、酒店服务能力课、酒店管理能力课、综合技能训练课、全院选修课组成的)立体式课程体系。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能力体系,使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互沟通与衔接
20、,做到课程内容能够覆盖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餐饮服务与管理、康乐服务与管理、调酒与酒吧经营、茶艺与茶馆经营、会议服务与管理。学生学完这些课程可根据兴趣选择考取中级餐厅服务员、中级客房服务员、中级茶艺师、中级调酒师等资格证书。整个专业教学标准中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之比为11。鉴于学制缩短,首先在进行课程编排时参照职业资格标准,对某些课程进行综合化,做到既拓宽学生知识面,又避免课程内容重复,从而加强了原学科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在组织课程内容时,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课程内容充分反映酒店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
21、新工艺和新方法。(2)实践“工学”交替,保证实践教学质量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校内实训、校内实习和校外顶岗实习。校内实训是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单一技能培训,如前厅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服务等,按照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进行考核;校内实习是安排学生在学院对外经营的青年旅馆进行专业轮岗实训,在真实的对客服务中,学生做中学、学中做;校外顶岗实习是学生在校方的统一安排下去校外实训基地的酒店带薪顶岗实习。为了解决一方面学制缩短导致课时减少,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学生的技能达到中级工熟练程度的矛盾,我们充分利用珠江三角洲地区酒店密集的优势,选择各种类型的酒店如商务型、会议型、度假型、经济型酒店以及一些品牌餐饮企业
22、安排学生带薪顶岗,一年中可利用的时间如:双休日、黄金周、寒暑假、广交会等,保证每个学生在两年内累计有7-8个月的时间顶岗实习并在前厅、客房、餐饮、酒吧等岗位轮岗。五年来我们积极探索各种产学合作形式,和酒店企业一起研讨如何对实习活动的全过程进行综合管理。为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使“工学”交替能够顺利有序规范地进行,我们采取了以下管理措施:组织管理:强调实习的组织保障,从机构建立到专人负责,构建了实习管理工作的平台。计划管理:重点确定实训课程、实训内容、实训课时以及实习计划的细节安排等。过程管理:强调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标准、师资的结构比例、实习规章制度、测评体系的制定以及如何进行质量控制作了明确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 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 基地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