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剖析(共9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剖析(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剖析(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自评报告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评估工作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36号)和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暂行办法,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认真自评,现将自评情况报告如下。第一部分 基本情况一、历史沿革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是1999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教发199986号)批准,在豫西师范(建于1946年)教育机构和三门峡电大(开办于1979年)教育资源合并基础上成立,由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举办、省教育厅实施业务管理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迄今
2、,已有70年的办学历史和17年的高职办学历程。二、办学定位长期以来,学院把“为学生提供最好的职业技术教育”“办人民满意的高职院校”作为价值追求,提出了“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发展目标和“瞄准一个目标、实现两大转变、坚持三位一体,突出四个学会、强化五种意识”的整体工作思路,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立足三门峡、面向金三角、服务大中原”的办学定位。三、取得成绩学院在2006年、2010年两次全面通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目前,学院是国家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骨干高职院校
3、建设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河南省职教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基地、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卫生先进单位和河南省园林单位。先后获得河南省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优秀院校、全国高职院校科研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和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高职高专院校等百余项荣誉称号。 第二部分 办学基础能力基础能力是高职院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开展社会服务的基本保障。在办学基础能力建设过程中,学院重点围绕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图书资料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制度建设开展了系列工作。一、完善实训基地建设,营造创新、创业、就业的实践环境学院本着教学为主、兼顾创新、创业的实训
4、基地建设原则,对原有的校内实训基地进行了改建、扩建和新建。依托“河南省全民振兴工程项目建设”,改建、扩建和新建了一批校内实训室,目前,建有校内实践基地数123个,其中,建筑技术、机电一体化2个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电工电子技术、生物技术、机电技术、商务应用、软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电子商务7个实训基地为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日益完善的实训基地,为专业教学、技能鉴定和创新创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目前,学院专业实训室的利用率均在85%以上,各专业毕业生职业资格获取率均在96%以上。在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同时,学院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开拓校企合作的新途径、新方式,加强校外
5、实训基地的建设,在确保每个专业都有不少于一个稳定的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不断开辟新的校外实训基地,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目前,学院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数101个,为学生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提供了充分保障,也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二、加强图书资料建设,丰富教学、科研资源学院重视图书资料建设,将图书资料购置费用纳入学院的年度经费预算,保证图书的购置。每年投入80万元用于图书资料购置。不断增加、日益丰富的图书资源为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效支持。三、加大信息化建设,实现服务与管理的现代化学院以打造智能校园为目标,以数字化校园建设带动学
6、院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一)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学院在陕西师范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省内外专家的指导下,编制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数字校园建设规划方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以国家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建设为依托,以需求为动力,以应用为导向,坚持设施建设与资源开发同步进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建设功效,有效服务于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目前,学院已全面完成了河南省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建设任务,并于2015年12月9日顺利通过了省级验收,2016年1月通过了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验收。(二)完善基础设施,夯实数字化校园基础近年来,学院通过网管中心改扩建、基础网络改造、出口核心设备升级、教
7、科网智能光网络建设大幅提升了学院教学、科研、办公、安全监控、一卡通等网络带宽,实现“百兆到桌面、千兆到楼宇、出口支持万兆”的高速、稳定、可控的数字校园网络,为后续无线校园覆盖、网络教学改革、各类应用扩展提供坚实基础。(三)加强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学院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整合学院以教育部2015年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标准为依据,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管理、统一评价,实现学院管理应用系统集成整合,为数字校园打造打下了坚实基础。通过指定相应的集中认证技术规范,提供统一的应用系统用户管理接口,最终实现所有新建系统用户认证的统一集中化管理,做到真正意义的集中认证。学院逐步完成了将原有教育管理应用服务由独
8、立应用服务器架构转变为虚拟中心服务器架构。充分利用高性能的虚拟计算中心,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收费查询、网站、继续教育平台、电大、社区医院等14个应用服务迁移到虚拟服务器上,大大降低了设备采购成本和功耗,提高了应用服务的计算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学院加强校园一卡通系统建设,建成了包括餐饮及消费管理、机房管理、校园迎新、图书管理、银行圈存、考勤管理、会议签到、巡更管理等子系统为一体的校园一卡通系统,实现了 “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为师生的工作生活学习提供了便利,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服务的水平和效益。(四)加强资源平台建设,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新模式学院吸纳了各行业信息资源,融
9、合了学院的专业教学资源库、教育超市培训资源库、其他系统资源(学院的心理咨询中心、专业资格认证中心、技能检测中心、实用培训中心、众创暨创业孵化基地)等,建成了主动式、协作式、研究型和自主型的信息服务和学习平台,全方位提供区域内社会服务。目前,学院已建设了机械零部件测绘与CAD单片机实践与仿真技术发酵技术3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现代酒店经营与管理ASP.NET2.0 web应用程序开发动画造型数据库技术市场营销技术等30余门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总点击量超过七万人次,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学院还充分利用继续教育学院网上学习考试平台和电大开放式教育平台,积极为区域社会提供网络开放课程。四、加大经费投
10、入,保障持续发展学院为市属公办院校。三门峡市财政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积极创新财政管理机制,探索财政投入新方式,发挥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引导作用,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通过一般公共预算安排用于支持高职院校发展的经费。按我院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折算的平均水平,2015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达7483.83元/生,按照河南省财政厅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生均拨款制度加快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豫财教2015100号)文件,2015年我院年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已达到文件要求,并超出483.33元/生。2015年,学院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达到10323.92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
11、备值达到7615.76元。通过加大经费投入,保障了学院持续发展。学院现占地.05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71.55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辅助、行政办公用房面积.1平方米,生均教学行政用房20.16平方米,生均学生宿舍面积7.66平方米。校内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五、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一)完善管理制度,规范管理行为提升管理水平是促进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现实要求,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学院编制出台了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章程,坚持依法、按章治校。学院以完善管理机制为前提,以完善管理制度为基础,以管理服务年活动为抓手,以干部执行力提升力工程建设为保障,不断提高各项管理的规范化、
12、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学院通过认真梳理,修改完善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和资产管理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和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效益。(二)创新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学院引入绩效评价理念,对各教学院部实施绩效考评。学院出台了院部教学绩效考评办法,对各教学院部的教学绩效进行学年考评。教学基本状态、教学建设与成果、科研与服务和人才培养质量4 个一级考评指标,27个二级考评指标,134个观测点的考评体系,全面反映了各教学院部的各项工作。I借助信息化手段,日常性的填报考评,将过程评价与终结考评有机结合,促使各教学院部以教学工作为中心,明确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严抓教学过程管理、重视管理绩效,
13、提高管理效益。第三部分 “双师”队伍建设学院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把师资队伍建设放在事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重点建设,优先发展。学院根据发展需求,从实际出发,以全面提高教师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双师型”教师为重点,以优化结构为目标,以内培、外引、互联为途径,以建立激励机制为保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开展岗位培训、教学竞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坚持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岗位培训和教学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院每年都选派教师参加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各种形式的高职院校教师培训,促进教师进一步了解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状况、发展前景,掌握高职教育发展规律,提高专业素质;对所有新进教师开展以高职教育教学
14、的基本理论、教学基本规范、现代教育技术等为主要内容的岗前培训,帮助新教师迅速适应高职教学;出台了教师“结对”培养管理办法,为每位青年教师和新进教师都安排一名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对其进行教学指导,加快青年教师成长;经常开展教师粉笔字、多媒体课件制作、说课程、说专业、说项目活动和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为青年教师的脱颖而出提供平台。内容丰富的培训教育和多种形式的教学竞赛活动使我院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评教满意率在90分以上者达95%。二、通过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学院出台了教师到企(行)业顶岗锻炼管理办法。充分利
15、用寒暑假的时间,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专业教师到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去顶岗锻炼,在实践中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同时,加强对教师顶岗锻炼的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评聘的重要条件之一。目前,学院的523名专任教师中,有专业教师467名,“双师型”教师335人。三、实行外引互联、专兼结合,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学院通过外引、互联等方式,积极聘请或柔性引进了一批具有行业、企事业单位工作经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等到学院担任相关专业的专职或兼职教师,与校内教师一起组建“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开发、教材建设、教学改革
16、与研究等工作。充分发挥兼职教师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安排其重点承担指导学生的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或毕业设计指导等实践教学任务。学院重视外聘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养与管理,建立了外聘和兼职教师资源库,出台了外聘教师管理规定等管理制度,实行外聘或兼职教师与校内正式教师同等待遇,相同管理标准。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目前,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964人,其中,校外兼职教师224人,占学院教师总数23.24%。校内专任教师523人,占54.25%;校内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124人,占校内专任教师的23.71%;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57人,占校内专
17、任教师的49.14%。四、实施科研策进、名师培养,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院把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突破口之一。以教科研立项为抓手,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教师申报各级教科研项目和发表学术论文。学院制定出台了教科研工作条例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成果奖励及优秀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条例,对获得教科研立项、出版著作的教师进行资助或奖励,并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的标准中加入教科研项目研究、论文发表的要求。激励机制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十二五”以来,学院共获得科研成
18、果2675项,先后搭建了6个市级以上科研服务平台。学院获得了河南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多次荣获省社科联课题研究先进组织单位奖。学院积极推进名师工程建设,制定了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培养管理办法教学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等制度,对选拔出来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团队的业务进修、科研等给予政策和建设经费的倾斜、补贴,以此带动整个教师队伍的素质提高。第四部分 专业人才培养一、加强政行企校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一)搭建合作平台,拓展合作范围,实现“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学院在各专业普遍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委员会、部分专业实施订单培养、与企业合作建立“冠名学院”的基础上,面向区域产业、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发展
19、,积极搭建新的合作平台、拓展合作范围,促进学院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学院先后通过与三门峡市教育局成立“三门峡市基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与三门峡市产业集聚区等合作成立工程中心,构建基础教育、技术研发平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院通过与行业协会合作,加入河南省建筑、制造大类等行业指导委员会,密切与行业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学院还与广东永顺集团、中青旅等企业合作成立冠名学院,与“东风日产”“亚宝”“天津明阳风电”等实施订单培养,实现人才的校企对接。合作各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技术服务,共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目前,学院已建成了河南省高校节能照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门峡 职业技术学院 适应 社会 需求 能力 评估 报告 剖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