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查表.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1 -附件:南阳市2015 年创建省级生态村的卧龙区 蒲山镇杨营村等 14 个村预验收情况的报告2015 年 9 月,我局对照省级生态村创建标准,对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村等 14 个村的生态村创建进行了预验收。现将14 个村的基本情况、现场核查情况、指标达标情况及我局的预验收意见报告如下:一、卧龙区蒲山镇杨营村杨营村位于蒲山镇西南部,属于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第二批移民村,全村共有 4 个村民小组,人口 812 人,218 户,生产用地 1037.4 亩。村庄整齐干净,道路美化绿化,村部、教学点、文化广场、医疗卫生室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建设生态农业近 200 亩,全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6150
2、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杨营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二、宛城区红泥湾镇四和社区四合社区隶属于宛城区红泥湾镇,位于南阳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宛城、方城、社旗两区两县结合部,许平南、南邓高速和 S103 线、S333 线省道在此交汇,是两条高速的出入市口。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交通便利,位置优越,是镇区所在- 2 -地。四合社区总面积 7.9 平方公里,拥有耕地 3000 亩,常驻人口 1 万余人,经济发展以农业和商业为主,已初步形成了小辣椒、甜玉米、青豆等特色蔬菜、
3、温室蔬菜、畜牧养殖、苗木花卉、食用菌等优质、生态、高效的农业格局。2014 年社区人均纯收入 25618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四和社区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三、新野县城郊乡袁庄村袁庄村位于城郊乡南部,全村辖 8 个自然村,13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4800 人,耕地 3900 亩,2014 年全村农民纯收入 8750 元。该村以省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为契机,充分利用宛绿无公害蔬菜创建工作申请的绿色食品认证的作用,通过创建“豫绿”、 “宛绿”蔬菜品种,
4、形成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袁庄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四、镇平县枣园镇杨家村杨家村包括四个自然庄,338 户,1380 人,耕地 1940 亩。全村以中药材、烟叶、传统农业为主导的无公害农业产业为支柱,村主要经济来源,来自于务工经商、中药材、烟叶种植- 3 -及传统农业,2014 年人均收入 5800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杨家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
5、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五、方城县拐河镇辛庄岭村辛庄岭村位于拐河镇中部位置,辛庄岭南 300 米处有黄庄水库一座,山岗绿化率和森林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高。全村共有 5 个自然村,1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322 人,总户数 344 户,耕地面积 1443 亩,林地面积 3150 亩。人均耕地面积 1.08 亩,人均山林面积 1.6 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无公害林果种植、中药材种植、高效生态农业种植、经商和外出务工收入,201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9320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辛庄
6、岭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六、内乡县大桥乡郭河村郭河村位于大桥乡政府西边,全村 8 个自然村,13 个村民小组,566 户,2281 人,全村耕地面积 1170 亩,林地面积1275 亩。全村以种植粮食作物、发展柿树、核桃树为主要收入来源,无公害、绿色环保、有机农产品基地比例达3%,2014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 4800 元,高于全乡平均水平。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 4 -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郭河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
7、验收。七、唐河县大河屯镇王老庄村王老庄村位于集镇南 1.5 公里处,全村 14 个村民小组,786 户,3403 人,耕地 5789 亩,辖 8 个自然村。王老庄村素有种植蔬菜的传统,被誉为唐河东菜园。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精心扶持引导下,该村特色蔬菜产业规模不断扩大,被农业部认证为无公害蔬菜基地,依托基地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游已初显规模。2014 年村人均收入 6700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王老庄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八、桐柏县产业集聚区石家楼村石家楼
8、村位于县城东北 6 公里处,辖 17 个村民小组,24个自然村,共有群众 586 户,1896 人。村域总面积 4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2280 亩。主要作物有水稻、小麦、玉米,有蔬菜基地 200 亩左右,花卉基地 300 余亩,养殖专业户 26 家,分布企业有江记食用油厂,方欣米业厂,精米加工厂,工艺品厂,金达物流公司及淮源驾校等,有西气东输汽站一座并有全县闻名的金果园社区,人居环境优美,社会治安良好。2014 年人均纯收入 4500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 5 -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石家楼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
9、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九、社旗县赊店镇兴隆社区兴隆社区成立于 2005 年 5 月,地处县城中心,辖区面积 1.6 平方公里,总人口 10506 人,现有 6 个居民小组,辖区单位 37 个,其中:一级单位 14 个,二级单位 23 个,有社区服务站 1 个,县级医院 1 个,集体企业 8 家,集体年经济收入 70 万元。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 18000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兴隆社区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十、南召县马市坪乡白果树村
10、白果树村位于马市坪乡东部,距乡政府所在地 6 公里,距县城 14 公里,素有马市坪乡东大门之称。全村共有 11 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 960 亩,山林面积 31536 亩,总户数 627户,总人口 2036 人,人均耕地面积 0.5 亩。村民主要经济收入以花卉苗木袋、料香菇为主,201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7670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白果树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 6 -十一、方城县券桥乡贾李庄村贾李庄村位于券桥乡西北部,社旗快速通道横穿全境,东临城关
11、镇三里河,南临券桥乡姬庄村,西临券桥乡黄庄村搭界,北与城关镇卫庄村接壤,交通便利,环境优美,境内绿化率和绿地覆盖率较高,生态环境质量较高。全村共有 10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 1865 人,总户数 538 户,区域总面积 3786亩,具体是耕地面积 2197 亩、绿地面积 300 亩、贾李庄社区规划面积 300 亩。人均耕地面积 1.3 亩,人均绿地面积 100平方米。村民主要经济收入来自无公害蔬菜林果种植、高效生态农业种植、经商和外出务工收入,2014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8000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贾李庄村的污水处理
12、、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十二、西峡县丹水镇袁庄村袁庄村位于丹水镇北部,村域面积 6750 亩,林地面积2870 亩,全村共 16 个村民小组,467 户,1763 人,耕地面积2475 亩,人均耕地面积 1.4 亩,人均山林面积 1.6 亩,中药材 326 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2014 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 6500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袁庄村的污水- 7 -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十三
13、、西峡县丁河镇简村简村位于丁河集镇东 4 公里处,距县城西 12 公里,312国道、沪陕高速公路、宁西铁路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辖6 个自然村,13 个村民小组,752 户 2739 人,耕地面积 2500亩。已建成猕猴桃生态示范区 2250 亩,年均种植袋料香菇230 万袋,有菌果专业合作社 7 家,猕猴桃专业合作社 3 家,2014 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2800 元,菌果两大产业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80%以上,为群众增收致富奠定坚实基础。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简村的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十四、西峡县西坪镇西岗村西岗村位于西坪镇北部,村域总面积 5.3 平方公里,林地面积 3.3 平方公里,全村共 15 个村民小组 795 户 2700 人,耕地面积 1200 余亩,人均耕地面积 0.4 亩,袋料香菇是村民收入主要来源,2014 年人均纯收入达 6500 元。对照省级生态村申报及规定(试行)中的 14 项指标要求,各部门均出具了相关证明材料,经核查,西岗村的污水- 8 -处理、垃圾处理等情况基本符合创建指标要求,具备了验收条件,我局原则同意通过预验收。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