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大纲分析(共29页).doc
《岩土工程勘察大纲分析(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勘察大纲分析(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工程编号:K12-091 浙江省公共租赁房工程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大纲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2012年 12月5日专心-专注-专业工程编号:K2 浙江省公共租赁房工程 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大纲 审核: 工程负责: 编 写: 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 2012年11月5日目 录一、概况1(一) 任务依据2(二) 车站与地质概况2(三) 执行标准3(四) 勘察范围3(五) 工作方法4二、勘察工作量预计5(一) 勘探孔平面布置与终孔原则5(二) 工作量预计6三、勘察组织、人员及设备8(一) 组织机构10(二) 拟投入设备13四、进度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五、工期、质量、安全保证措施13
2、(一) 工期保证措施13(二) 质量保证措施14(三) 安全保证措施16六、对分包单位工作质量的监控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七、技术要求17(一) 一般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二) 地质调查错误!未定义书签。(三) 钻探要求18(四) 取样要求18(五) 原位测试19(六)工程物探20(七) 水文地质试验错误!未定义书签。(八)室内试验20八、提交成果资料22(一)文字报告22(二)附图23(三)附件23工程编号:K2012-091浙江省公共租赁房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大纲1 概况浙江省公共租赁房工程建设场地位于杭州市城北路与墩路交叉口的东北角(杭州市拱墅区祥符单元地块),用地面积1.02公顷。场
3、地东西长约165m,南北长约77m,征地面积为11531m2,其中代征绿地921m2,规划道路506m2,实际使用面积10134m2。本工程建设单位:浙江省教育发展中心,设计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勘察外业见证单位:浙江省化工工程地质勘察院。根据建筑物平面图显示及设计资料提供,本工程建筑内容为:3幢23层公共租赁房、1幢23层社区服务用房及在建筑用地范围内设整体地下室1层。公共租赁房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最大轴力约为3300 kN/m,最大单柱荷载约为15500kN;室外地下室单柱最大轴力为3500 kN,地下室基底埋深6.8m,总建筑
4、面积约29280m2。拟采用桩基础形式。根据现场踏勘与调查,本工程拟建场地原为农田及村庄,历史上无大型人工建筑,场地东部和南部有河流。场地现除南侧有施工临时活动房存在外,其余大部分为平地。场地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在85国家高程的4.903.40m之间。场地具备勘探施工条件,勘探设备可直达施工现场。1.1 勘察任务依据(1)浙江省高校人才公共租赁房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建设工程勘察合同(合同编号:K2007-091);(2) 业主提供本工程建筑物平面图;(3)设计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与要求(包括勘探平面布置参考图、勘察技术要求等)。1.2 场地地质概况本工程根据场地周边的地质资料,场地地貌单位为第四
5、纪滨海湖沼相沉积平原区,拟建建筑场地地层以第四纪覆盖土层为主,地层大致如下表(以地表起算): 表1.2-1 地基土特征及分布 层号岩土层特征大致分布深度(m)填土:灰黄色、褐灰色,稍湿,松散,含少量砖瓦、碎砾石及植物根茎,呈粘性土性。01.5粘土(或粉质粘土):灰黄色,软可塑状,含云母、氧化铁质。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中等。1.53.0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富含有机质、腐殖质、云母碎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3.06.01粘土:灰黄夹青色,可塑,含氧化铁,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韧性高。6.010.02粉质粘土:褐黄色,软
6、塑可塑,含氧化铁,局部夹粉土薄层,无摇震反应,切面略粗糙、基本无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10.013.0淤泥质粘土:灰色,流塑,富含有机质、云母碎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13.015.01粘土:黄褐色,可塑,含氧化铁,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15.0122.02粉质粘土夹粘土:黄褐色,可塑,含氧化铁,无摇震反应,切面稍光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高,韧性中等高。22.028.0 续上表层号岩土层特征大致分布深度(m)灰色粘土:灰色,软塑,含有机质、云母碎屑,无摇震反应,切面光滑,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28.030.0粘土:黄绿色,饱和,
7、硬可塑,含氧化铁。无摇震反应,切面较光滑,干强度高,韧性高。30.040.0含砂粉质粘土:灰绿、浅灰、褐灰色,饱和,软塑-可塑,含少量氧化亚铁。无摇震反应,切面较粗糙,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40.045.01含砾粉细砂:浅灰色,湿,中密状,含氧化亚铁质,含砾石约1025%,一般粒径25cm,成份以凝灰岩、石英砂岩为主,呈次棱角形。45.048.02圆砾:青灰色,很湿,中密,圆砾含量约45%55%,粒径一般为0.52cm,最大的可见5.0cm,砾石呈次棱角状,成分以石英岩、凝灰岩为主,其余由25%30%的中粗砂及10%左右的粘性土充填。48.052.0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可塑,岩性结构已
8、完全风化成土状,风化裂隙十分发育,所取岩芯风化呈柱状,钻进时钻机平稳,采用直径89合金钻钻进,钻进速度约为510min/m。 52.053.0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次坚硬状,母岩成份与结构大部分已风化,节理裂隙十分发育,所取岩芯风化呈碎散或碎块状,胶结度差,锤击易碎,击声沉闷,采用直径89合金钻钻进,钻进速度约为1020分钟/米,钻进时钻机平稳。53.055.03中等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坚硬状,母岩成份与结构部分已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所取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呈碎块状,胶结度好,击声较清脆,干钻难钻进,采用直径89合金钻钻进,钻进速度约为2030min/m。该中等风化岩层岩石天然单轴
9、抗压强度值在2.0-6.0MPa之间,属极软岩或软岩。55.01.3 勘察执行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 50585-2010);工程建设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 33/T 1065-200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01);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CJ 83-91);建筑软土地
10、基基础设计规范(浙江省标准DBJ 10-1-9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7-2011);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9-92);建筑工程地质钻探安全技术规程(DB 33/1020-2005);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 87-92);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23-1999) ;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术语标准(JGJ 82-9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 33/1001-200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 S99:98);岩土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标准(浙江省标准DBJ 10-5-98);1.4 勘察目的、勘察重点
11、与勘察方法根据本工程规模和建筑特征,以及场地与地基的复杂程度,并根据业主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要求,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综合判定本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等级为乙级。勘察目的是通过本次详勘,提出详细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下室基坑的开挖与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条件)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为本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设计提供相关的技术依据。根据本工程建筑特征和荷载情况,结合区域场地的地质条件以及类似工程建筑经验,对拟建建筑物基础方案主要考虑采用以中等风化基岩为桩端持力层的桩基础。因此,本
12、次详勘在详细查明场地地下水与浅部、中部地层性质和分布变化的同时,应重点查明场地下伏风化基岩地层(尤其是中等风化岩层)性质和层面分布变化情况,勘察深度均应准确确定中等风化基岩层面,并要求勘探孔应钻进场地下伏中等风化基岩达一定深度(一般钻进中等风化岩层深度58m)的考虑,满足设计要求。本次勘察外业拟采用全孔取芯钻探、标准贯入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波速试验等测试手段,以获取第一手的岩土工程信息。内业试验进行常规物理性土工试验指标、土的力学性土工试验指标、固结试验指标、并进行岩样鉴定、岩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及地下水水质化学简分析试验。2 勘察工作量2.1 勘探孔布置与勘探深度本次详勘根据建筑物平面图,
13、参考设计提供的勘探孔布置图,并按规范与实际要求进行勘察工作量的布置。勘探孔布置原则、类型及工作量总体如下:1)勘探孔均采用钻孔,孔距一般为1025m,若局部出现地质复杂地段,必要时宜适当加密布孔。2)本次详勘在建筑场地内共布置钻孔46个,其中控制性钻孔16个,一般性钻孔30个。控制性钻孔的孔深按揭露场地下伏中等风化岩层8m考虑,预计孔深63m。一般性钻孔按揭露场地下伏中等风化岩层5m考虑,预计孔深60m。3)按勘探孔类型,布置取土钻孔16个,标贯试验钻孔14个,重型圆锥动探孔15个。取土孔数量占勘探孔总数的1/3以上。4)布置单孔法剪切波速试验孔3个。5)场地各层土的土工试验取样样品不少于6组
14、进行数理统计;对在地下室开挖及影响深度范围内土层取样12件进行室内渗透试验;对场地下伏基岩,取中等风化岩样进行室内鉴定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样品不少于6件(组)进行数理统计。6)拟在场地钻孔取浅层地下水(潜水)样4组,取深层地下水(承压水)(若有)样1组,并在场地周边(东侧)河道取河水(地表水)1组,进行水质化学简分析试验。7)各钻孔量测初见及稳定地下水位。 2.2 勘察工作量预计本次详勘预计勘察工作量详见下表(表2.2-1):表2.2-1 本工程详勘预计工作量序号工作内容预计工作量单位数量1机钻孔钻孔m/孔2808/462原位测试标准贯入试验点次168重型圆锥动探试验m32单孔法剪切波速试验m/
15、孔180/33取样原状土样件180扰动土样件40水样组45岩样组84室内试验常规土工试验件180三轴不固结不排水剪(UU)试验件6渗透试验件12水质化学简分析试验组45岩石鉴定与抗压试验件85放样测量勘探点孔位放样孔46勘探点孔口高程测量孔46地下水位测量点463 工程进度计划本勘察工程的目标工期是本工程勘察合同工期,合理的组织工程机技术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辅以充裕、良好的设备、机具、仪器,对本工程场地分别拟投入6个勘探机组进行外业施工,钻孔、原位测试、波速试验等外业在施工期内同时进行,以确保计划20天内完成勘探外业工作。作业程序上采用交叉作业, 同时进行。土工试验及其它各室内试验与野外钻探同
16、步进行,土样及时运送,及时开土试验。内业资料整理工作与野外作业同步进行,合理安排工期,以确保开工后总工期30天内完成并提交详细勘察成果报告。具体工作进度计划如下表:表3-1本工程详勘工程进度表时间(天)工作项目 24681012141618202224262830踏勘、准备、放样、进场钻孔、取样及原位测试岩、土、水试验资料整理、报告编写制图装订、提交报告4 勘察工作流程我院本着“精心勘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服务宗旨,严格按照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各道工序,从本工程的组织机构、资源配备、计划周期、对外联络协调、后勤支持、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工程勘察的圆满完成,为
17、业主提供贯穿建设全过程优良的勘察服务。为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设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制的工程管理班子,严把质量、安全关,重点作好岩芯编录、取样、室内数据整理及报告的审校工作,为业主、设计及施工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勘察资料。具体流程详见下图:勘察方案编制 勘察方案审核及修改向施工机组下达施工任务书、安全交底测量人员进行勘探点 放 样场地施工条件联系协商勘察技术人员现场管理施工机组进场施工外业勘探、取土样、岩样、水样波速试验进场施工内业技术分析,反馈至现场室内各项试验保持外部联系内业资料整理校对审核审定报告成图、提交报告后续服务5 勘察组织、人员及设备本着我院“精心勘测、安全第一、质量至上”
18、的勘察宗旨,我院愿为业主提供贯穿建设全过程优良的勘察服务。针对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我院着重从本项目的组织机构、资源配备、计划周期、对外联络协调、后勤支持、安全生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工程勘察的圆满完成。5.1 组织机构为保证本工程的勘察质量和施工进度,设立以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制的工程管理班子,组织结构如下: 项目领导小组 项目负责人质量安全监督组测量组钻探组室内试验组后 勤 联 络 协 调 组勘察技术员组物探组高程测量钻孔放样5.2 勘察人员表3.2-1 领导小组成员序号姓名职务、职称拟任本工程职位1院长(教授级高工)总指挥2勘察分院院长(高工)副指挥3副总工程师(国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委员、
19、注册岩土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审定审核4教授级高工、注册岩土工程师校对5勘察分院主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校对表3.2-2 项目负责人序号姓名职务、职称拟任本工程职位1高级工程师、注册岩土工程师项目负责人2助工现场负责人表3.2-3 测量组人员序号姓名职务、职称拟任本工程职位1勘察分院副院长、高级工程师测量技术负责人2助工测量技术员表3.2-4 勘探组人员序号姓名职务、职称拟任本工程职位1高级工机长、记录员2高级工机长3高级工机长4高级工机长、记录员5高级工机长、记录员表3.2-5 室内试验组人员序号姓名职务、职称拟任本工程职位1工程师试验成果负责2工程师试验成果审核3工程师试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岩土 工程 勘察 大纲 分析 2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