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说明(共15页).doc
《道路设计说明(共15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设计说明(共15页).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凯里市北京东西路、韶山南北路人防项目配套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专心-专注-专业1.工程概况拟建的凯里市北京东西路、韶山南北路人防项目配套市政工程位于凯里市大十字。其中,北京路全长574.446米,路面宽度21米;韶山路全长777.42米,K0+000-K0+060段路面宽为26米,K0+060-K0+777.42路基宽度21米。路面结构采用一块板形式沥青砼路面。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电力、通信及其他管线均采用下埋方式。2.道路设计依据1、1:500测量地形图2、工程设计合同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4、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
2、12)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5、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6、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8、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9、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10、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13、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14、其他有关技术标准、规范3.业主委托设计内容及沿线地质状况3.1业主
3、委托设计内容及测设情况业主委托设计内容:1、道路部分设计。2、道路给排水设计。3、道路电力、通信工程土建部分。4、道路照明工程设计。3.2沿线地质状况根据本项目的工程的地质评价结论:工程地质整体性较好,路基地质稳定性较好;施工时应及时开挖及做好封闭处理,应注意正常排水,避免浸泡路基。回填时应控制好回填料的材料含水量及材质,路基回填后保证能够达到其压实度要求。4.1主要技术指标道路主要技术指标如下: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道2、设计速度:50km/h3、路面结构设计年限:15年4、道路最小纵坡:0.307%(韶山路)5、道路最大纵坡:1.608%(北京路)4.2平面线形设计道路平面按照基本按照规划
4、线形,本工程无平曲线设置,路线平面设计技术指标满足国家相关规范要求。4.3纵断面设计按行车条件、土地开发、路网规划整体竖向、路面排水、管线敷设的要求,道路纵断面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1、力求线形平顺,起伏和缓,保证行车安全、舒适与设计车速;2、保证路基稳定,又尽可能减小土方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3、保证与相交道路的顺适衔接。4、保证道路排水通畅,特别是道路交叉口不能积水;5、满足各种管线的埋设要求;6、满足道路起终点、各交叉路口、桥涵净空等标高控制的要求。本工程道路坡度满足规范要求。同时对主要交叉路口作竖向设计。4.4路幅宽度采用现状道路横断面形式,不改变。4.5注意事项本图采用北京坐标系,
5、黄海高程系统。施工过程中应妥善保护控制点、导线点和水准点,并定期复测,精度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对于施工中增设的临时测量控制标志,其埋设和测量均应满足有关规范要求,所有测量标志必须经过监理人员同意后方可使用。5.路基设计5.1技术指标路基的设计是在对道路沿线地质,水文,地形等自然条件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使路基获得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抗变形能力,保证路基路面的综合服务水平,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等相关规范的要求,路基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在填方路段,填方材料的强度(CBR值)应满足规定要求。路基压实应力求先慢后快、先轻后重、均匀一致
6、,压路机速度最快不宜超过4km/h,路基填料的强度要求和压实度见下表。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强度要求(CBR值)(%)压实度(%)挖方030-95填方0308.09530805.095801504.0931503.092注:、列表数值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重型击实试验方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粗粒土(填石)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压实度厚度的2/3。5.2一般路基设计说明路基填料:宜采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如砾类土、砂类土)作为填料,不得采用淤泥、泥碳、冻土、强膨胀土及易溶盐超过允许限量的土作为路基填料,如采用细粒土作为路基填料,最好采用塑性指数在1218之间的土。对天然稠度小于1
7、.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作为路基填料或当土的含水量超过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时,应采用各种措施(如晾晒、掺石灰等)进行处理,然后填筑,当用不同填料填筑路基时,应分层填筑,每一水平层均应采用同类填料,土质较差的细粒土可填于路堤底部。在路基工程施工时,路基应分层填筑、均匀压实。在路基填筑过程中,还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施工季节等因素确定是否采需用晾晒、掺石灰量等技术处理措施以降低含水量、加快施工进度。土基模量选用:参考当地其他工程,土基顶部回弹模量采用30Mpa。5.3特殊路段路基设计说明本段道路无特殊路基。5.4边坡处理本道路采用现有道路边坡形式。6.路面设计6.1设计原则因地制
8、宜、科学选材、技术可行、造价合理、方便施工、利于养护、使用寿命长。6.2路面设计参数本路段路面结构设计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结构计算采用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作用下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进行计算。路面设计采用标准轴载为BZZ-100,设计年限为15年。沥青混凝土的马歇尔试验密度为标准密度时, 压实度应达到95%;当以试验段的密度为标准密度时,应达到98%的压实度。6.3路面结构组成全线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层厚按重型交通量设计,其路面结构采用三层结构体系(面层、基层、底基层)。6.3.1行车道:本道路路面结构层总厚度为68cm,具体如下:上面层:5cm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6-C)(掺3聚丙烯腈纤
9、维)下面层:7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面层撒热熔沥青粘层)热熔沥青透层(面层加铺格栅8080)基 层:36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掺5%水泥)级配碎石层底基层:20cm级配碎石底基层压实土基根据计算,填方段路面各结构层及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 第 1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8.6 (0.01mm) 第 2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2.5 (0.01mm) 第 3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8.5 (0.01mm) 第 4 层路面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229.6 (0.01mm) 路基顶面交工验收弯沉值 LS= 310.5 (0.01mm
10、)6.3.2人行道:见景观部分施工图。6.4路面防滑措施本工程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防滑措施如下:(1)面层采用磨光值不同矿料掺配,可获得长期微观粗糙表面。(2)对已形成沥青膜的光滑路面,可采用适当粒径的碎石(经筛选,粒径均匀,强度较高的)在温度较高时铺撒在路面,用压路机强行压入。(3)保持路面的清洁和粗糙度,对路面抗滑极为有利。下面3个表提供混凝土矿料级配及其马歇尔技术标准、沥青用量范围参考值,提高路面防滑功能。7.材料组成及性能要求7.1面层面层受到行车荷载和自然环境的综合作用,因而沥青路面不仅要考虑耐久性,而且要考虑抗车辙、抗裂、抗滑和抗渗等要求。根据工程特点,结合以往设计经验,设计空隙
11、率4%,材料级配见下表。级配类型粗粒式中粒式AC-25CAC-16C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31.510026.5901001970901001660829510013.2517370929.5406556764.75244830502.36143220361.18102416280.671810200.36148160.154106130.0753748沥青混合料采用马歇尔设计法进行设计,要求设计的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施工性能,其马歇尔试验技术要求符合下表。技术指标要求马歇尔稳定度MS(kN)流值FL(0.1mm)击实次数(双面)试件尺寸(mm)空隙率VV(%)81.5475次1
12、01.6mm63.5mm35矿料间隙率对沥青混合料强度、耐久性和高温稳定性有很强的敏感度,是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沥青混合料的剩余空隙率和沥青用量过小都可造成矿料间隙率偏低,以至部分矿料颗粒的表面仍未被沥青完全裹覆,混合料过于干涩,抗疲劳能力弱,使用寿命短,施工和易性差。有水分作用时,沥青与矿料容易剥离,使混合料松散、解体,耐久性较差。在实际施工时,必须保证沥青混合料的最小矿料间隙率。沥青饱和度是有效沥青部分的体积在矿料间隙率中所占的比例,沥青饱和度过大或过低都会对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矿料间隙率和沥青饱和度的要求按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规定
13、。为了提高路面使用质量,对于次干路的表面层,需要在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对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水稳定性进行检验,不符合要求的沥青混合料,必须更换材料或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技术指标要求马歇尔残留稳定度( %)80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757.1.1沥青(1)道路石油沥青根据全国公路自然区划图,该地区属于3西南潮暖区,中面层和下面层采用重交通道路石油沥青AH70型,其各项指标应符合下表要求。试验项目技术指标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6080T 0604针入度指数PI-1.8+1.0T 060415延度不小于(cm)40T 0605软化点(R&B)不小于()44
14、T 0606闪点不小于()260T 0611含蜡量(蒸馏法不大于(%)3T 0615密度(15)(g/cm3)实测记录T 0603溶解度不小于(%)99.5T 0607TFOT后质量变化不大于(%)0.8T 0610残留针入度比(25)不小于(%)58T 0604残留延度(15)不小于(cm)15T 0605注: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工程(JTJ052-2000)规定的方法执行;未尽事宜参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第6768页表8.1.7-1相关规定。(2)改性沥青为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里面的使用寿命,上面层采用改性沥青,制造改性沥青
15、的基质沥青应满足上表中道路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并与改性剂有良好的配伍性;改性沥青应符合下表的技术要求。技术指标SBS改性剂EVA、PE改性剂试验方法针入度(25,100g,5s(0.1mm)4030T 0604针入度指数PI-1.2-1.0T 0604软化点(R&B)()4548T 0606运动粘度135(Pa.s)3.03.0T 0625闪点()230230T 061125弹性恢复(%)55实测记录T 0662延度5(5cm/min)(cm)20实测记录T 0605贮存稳定性离析,48h软化点差()2.5无改性剂析出、凝聚T 0661溶解度(%)99实测记录T 0607RFOT后残留物质量变
16、化(%)1.01.0T 061025针入度比(%)5050T 06045延度(cm)15实测记录T 0605注:试验方法按照现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工程(JTJ052-2000)规定的方法执行;未尽事宜参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第72页表8.1.7-4相关规定。(3)液体石油沥青在粘层和透层施工,可以采用乳化沥青、液体石油沥青和煤沥青和热熔沥青,但是煤沥青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具有毒害作用;鉴于本地区多雨的气候特点,难以控制乳化沥青的施工质量,因而推荐采用液体石油沥青或者热熔沥青。液体石油沥青采用针入度较大的石油沥青,使用前先加热(基质沥青加热温度严禁超过
17、140,再掺加煤油或轻柴油等稀释剂,经适当搅拌、稀释制成。)液体石油沥青的技术要求可参考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第71页表8.1.7-3的规定。7.1.2粗集料沥青面层用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近立方体、表面粗糙有棱角,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耗的性能,应选用石质坚硬、抗冲击性能好的石料。粗集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中74页表8.1.76之规定,各项指标见下表:指标次干路试验方法上面层其他面层石料压碎值不大于(%)2628T 0316洛杉矶磨耗损失不大于(%)2830T 0317表观相对密度不小于2.602.
18、50T 0304吸水率不大于(%)2.03.0T 0304坚固性不大于(%)1212T 0314细长扁平颗粒含量不大于(%)1518T 0312其中粒径大于9.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215其中粒径小于9.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820水洗法0.3mm)部分%12砂当量%60棱角性(流动时间)s30含泥量(小于0.075mm的含量)%3亚甲蓝值g/kg25由于天然砂缺乏棱角性,其用量不得超过细集料总量的20%。7.1.4填料集料中的填料部分必须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憎水性石料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该干燥,洁净,原石料中的泥土杂质应除净,其技术标准应符合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
19、范(CJJ 1-2008)中77页表8.1.7-11的规定,各项指标见下表: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次干路表观相对密度t/m32.50T 0352含水率%1T 0103粒度范围0.6mm%100T 03510.15mm%901000.075mm%75100外观无团粒、不结块亲水系数1T 0353填料的塑性指数%4T 0354加热安定性实测记录T 03557.1.5纤维稳定剂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加适量纤维,可以起到吸油和加筋作用,提高路面的抗疲劳特性和耐久性,常用的纤维稳定剂有木质素纤维、矿物纤维和聚合物纤维。本设计中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中掺加进口聚丙烯腈纤维,纤维在沥青混合料里要拌和均匀,与混合料融合
20、粘结良好,有足够的耐腐蚀、耐老化和耐热性能,主要技术指标见下表:项 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纤维长度,不大于mm1.5水溶液用显微镜观测灰分含量%185高温590600燃烧后测定残留物pH值-7.51.0水溶液pH试纸或pH计测定吸油率,不小于-纤维质量的5倍用煤油浸泡后放在筛上经振敲后称量含水率(以质量计),不大于%5105烘箱2h后冷却称量纤维稳定剂的掺加比例以沥青混合料的总质量百分率计算,一般不低于0.3%,纤维掺加量的允许误差不宜超过5%。纤维应在250的干拌温度下不变质、不发脆,符合环保要求,不危害身体健康。纤维应存放在室内或者有棚盖的地方,纤维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应避免受潮,防止结团。
21、7.2基层7.2.1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中集料级配采用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表3.2.2的3号级配(见下表),水泥剂量应不大于6%,设计初步推荐配合比为,水泥:碎石=5:100,施工单位应根据材料的来源和品质,做混合料组成设计的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上报批准后执行。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应达到34Mpa。通过下列筛孔(mm)的质量百分率(%)筛孔37.531.519.09.54.752.360.60.075基层1009010060802949153262005底基层10093100759050702950153562005(1)水泥水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道路 设计 说明 15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