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门式钢管脚手架(共2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四章--门式钢管脚手架(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门式钢管脚手架(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章 门式钢管脚手架1. 表B.4.1 施工方案 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进行设计计算 设置要求:依据建质20098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门式钢管脚手架符合如下1、2点情况的,需要编制专项方案。并应按JGJ 128-2010规范要求进行设计计算,同时附计算书。另外,门式脚手架的搭设高度除应满足设计计算条件外,应符合如下第2点的规定。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悬挑式脚手架工程。2、依据JGJ 128-2010规范,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应符合下表,表B.4.1。 表B.4.1 门式钢管脚手架搭设高度序号搭设方式施工荷载标准值Qk(
2、kN/m2)搭设高度(m)1落地、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3.05523.0且5.0403悬挑、密目式安全立网全封闭3.02443.0且5.018注:表内数据适用于重现期为10年、基本风压值w0O.45kN/m2的地区,对于10年重现期、基本风压值wo0.45kN/m2的地区应按实际计算确定。 专项施工方案应按规定审核、审批设置要求:1、门式钢管脚手架施工前应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 87号)及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的实施细则(粤建质(2011) 13号)文件规定,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的,由施工
3、企业技术负责人签字,加盖单位法人公章后报监理企业,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并加盖执业资格注册章。2、相关技术用表可参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11版)GDAQ21101、GDAQ21102、GDAQ21103。 架体搭设超过规范允许高度,专项施工方案应组织专家论证设置要求:1、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门式钢管脚手架符合如下情况的, 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2、相关技术用表可参照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11版)GDAQ4314、
4、GDAQ2314-1。2. 表B.4.2架体基础 架体基础平实,符合专项施工方案要求 架体底部应设置垫板,其规格符合要求设置要求:1、架体基础必须平整压实,平整是确保垫木与地面及垫木与底座接触紧密,无分离,地面与立杆垂直。地基土质、材料、压实度及承载力需符合专项方案要求,土质及材料可通过现场观察确定,密实度可通过灌沙法、环刀法等试验确定,地基承载力可通过轻便触探及压板法确定。2、 搭设时,根据不同地基土质和搭设高度条件,应按JGJ 128-2010的规定在门架底座下设置垫木或通长垫木。表B.4.2 地 基 要 求 搭设高度(m)地基土质中低压缩性且压缩性均匀回填土高压缩性或压缩性不均匀24夯实
5、原土,干重力密度要求15.5kN/m3。立杆底座置于面积不小于0.075m2的垫木上土夹石或素土回填夯实,立杆底座置于面积不小于0.10m2垫木上夯实原土,铺设通长垫木24且40垫木面积不小于0.10m2,其余同上砂夹石回填夯实,其余同上夯实原土,在搭设地面满铺C15混凝土,厚度不小于150mm40且55垫木面积不小于0.15m2或铺通长垫木,其余同上砂夹石回填夯实,垫木面积不小于0.15m2或铺通长垫木夯实原土,在搭设地面满铺C15混凝土,厚度不小于200mm注:垫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通长垫木的长度不小于1500mm。 架体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底座设置要求: 按JGJ
6、 128-2010要求,底部门架的立杆下端宜设置固定底座或可调底座。可调底座和可调托座的调节螺杆直径不应小于35mm,可调底座的调节螺杆伸出长度不应大于200mm,不应用可调托架(顶托)代替底座。 架体底部应按规范要求设置扫地杆扫地杆设置 参考图例B.4.22 设置要求: 门式脚手架的底层门架下端应设置纵、横向通长的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固定在距门架立杆底端不大于200mm处的门架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宜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门架立杆上。 应采取排水措施 设置要求: 门架基础应采取排水措施,防止基础受雨水浸泡,建议基础面碾压成一定坡度(大于0.5%且小于1%),同时在基础四周设置截水沟,防止场外
7、地表水流入架体基础。 3. 表B.4.3架体稳定 架体与建筑物结构拉结方式或间距应符合要求设置要求: 连墙件设置的位置、数量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确定,除应满足JGJ 128-2010的计算要求外,其最大间距及覆盖面积尚应满足表B.4.31的要求,在门式脚手架的转角处或开口型脚手架端部,必须增设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不应大于4.Om。连墙件应靠近门架的横杆设置,距门架横杆不宜大于200mm,应固定在门架的立杆上。连墙件宜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低于与建筑结构连接的一端,连墙杆的坡度宜小于1:3。 表B.4.3-1 连墙件最大间距或最大覆盖面积序号脚
8、手架搭设方式脚手架高度(m)连墙件间距(m)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m2)竖向水平向1落地、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403h3Z4022h3L273404悬挑、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403h3L40540602h3L276602h2L20注: 1、序号46中的“脚手架高度”为悬挑架体最高点距离地面高度; 2、按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选择连墙件设置时,连墙件的竖向间距不应大于6m; 3、表中h为步距;l为跨距。 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剪刀撑设置要求:剪刀撑应按JGJ 128-2010规范构造要求设置。 门架立杆垂直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设置要求: 按JGJ 128-2010规范8.2.5,门架立杆垂直偏差允许值及检测方法
9、如下表B.4.32项次项目技术要求允许偏差(mm)整体1垂直度每步架h/500、3.0经纬仪或线坠、钢直尺检查整体h/500、50.0经纬仪或线坠、钢直尺检查 交叉支撑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交叉支撑安装 参考图例B.4.3-5-1 交叉支撑安装 参考图例B.4.3-5-2 设置要求: 按JGJ 128-2010规范要求,门架的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销锁牢,交叉支撑与门架必须配套使用,不允许不同规格混用,质量符合要求,无弯曲变形。 4. 表B.4.4杆件锁臂 应按规定组装或漏装杆件,锁臂设置要求: 按JGJ 128-2010规范要求,门架的两侧应设置交叉支撑,并应与门架立杆上的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 钢管 脚手架 2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