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5诗歌鉴赏含解析(共33页).doc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5诗歌鉴赏含解析(共33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5诗歌鉴赏含解析(共33页).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5诗歌鉴赏含解析_年_月_日_部门1【2017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后面小题。木兰诗(节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
2、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答案】(1)C(2)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可以根据“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木兰的心愿即可。【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20xx年中考甘肃庆阳卷】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3、。【注释】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B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B(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解析】(1)试题分析:这是一首词,“如梦令创作中,一般用叠字或叠句”,“秋雨,秋雨”运用叠词,所以词牌名是“如梦令”。故选:B【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无尽的怀念,胸中充满惆怅。暮雨潇潇,秋风乍起,“秋风秋雨愁煞人”,吹得去这般情思,这首词写得细致清新,委婉自然。【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译
4、文:窸窣飘零的透着微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上。那晓风吹动,西天残月,某一个地方,同是弯弯的新月和初秋的寒风,牵挂的人,你还好吗?秋雨被西风吹散,就像我的一半心思,也被西风吹走了,也随远方的人儿。3【20xx年中考湖北省鄂州卷】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完成910题。过 零 丁 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这两句诗。(2分)10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3分)【答案】9运用比喻的
5、修辞手法。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2分。修辞1分,赏析1分)10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作者的民族气节。(3分。抒情方法15分,内容分析15分)【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的浓厚感情,喷然勃发,荡气回肠,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贵品质。【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
6、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20xx年中考湖北省咸宁卷】阅读杜甫望岳,完成12小题。(6分)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请赏析“割”字的好处。(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
7、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答案】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景象。A【解析】【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2)试题分析:A全诗紧扣“望”字,由近及远,。【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5【20xx年中考湖南省长沙卷】古诗文阅读(共24分)折 杨 柳杨巨源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注释】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
8、,字景山。 西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答案】(1)写了杨柳、春风等意象。(评分说明:只要写出了此两者就给2分)。表达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感。(意思相近便可。) (2分)(2)拟人:作者将“春风”当做人来写,使得本是无情的春风,看上去也变得有情了,更好地表达了情感。 (2分)比喻:诗人巧妙地以春风和柳枝的关系来比喻送者和行者的关系,更生动形象、新颖别致地表达了情感。 (2分)【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意象也就是诗中描写的景物。写出即可。
9、【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6【2017年中考湖南省郴州卷】古诗鉴赏(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今日听君歌一曲”中的“君”指的是 ,“暂凭杯酒长精神”中“长”的意思是 。(2分)(2)本诗中颔联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1)白居易(乐天) 振作(2)写作手法:用典(1分)情感:表达了作者对旧友的怀念之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1分)
10、【解析】(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理解,题目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乐天是白居易的“字”。故“君”是指乐天。【考点定位】识记诗歌的基本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2)试题分析:做这类题,学生应了解常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审清题目,分析这里所用艺术表现手法的类型。总结为:这首诗运用了某一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此处诗人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表达自己被贬谪回归之后的恍如隔世、人事全非的愤愤不平的心情【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7【2017年中考湖南省株洲卷】论诗 (南宋)戴复古飘零忧国杜陵老,感遇伤时陈子昂。近日不闻秋鹤唳,乱蝉无数噪
11、斜阳。(1)根据全诗,作者推崇的是 的诗歌。(从诗歌内容角度作答)(2分)(2)诗歌三、四句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请简要分析。(4分)【答案】(1)忧国伤时。(2分)(2)作者将忧国伤时、关心国计民生的诗歌比作高亢清亮的鹤鸣,将大量与之相反的诗歌,则贬为残阳下群蝉乱哄哄的聒噪,(2分)对比鲜明,分别表达了作者对这两类诗歌的推崇与厌恶之情。(2分)【解析】(1)试题分析: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作者推崇杜甫和陈子昂的诗,结合前面定语。“忧国”杜陵老,“伤时”陈子昂,故应填“忧国伤时”。【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感情。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20xx年市初
12、中毕业暨升学卷】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6-8题。一剪梅 舟过吴江蒋 捷一片眷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注】词作于南宋亡后作者飘零于姑苏太湖之滨时期。帘招,指酒旗。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意思是调弄有银字的笙,点熏炉里心字形的香。6上阕中词 人是如何渲染他的愁绪的?请简要分析。(3分)7“洗客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期待?(2分)8说说你对“红了樱桃, 绿了芭蕉”的理解。(3分)【答案】6直接写愁多:“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言愁闷之多;“待酒浇”,以酒排解愁绪,表现愁绪之浓。以景物渲染
13、愁绪:“风又飘飘,雨又萧萧”,“飘飘萧萧”描绘了风吹雨急的景象,以风雨渲染其愁。(3分)7作者期待归家后“银字笙调,心字香烧”,过上安定和美的生活。(2分)8这是时序的暗示,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的形象化诠释,抒发了岁月无情、年华易逝的感叹,流露出一个亡国遗民的愁闷。(3分)【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中重点词和重点语句的理解,起笔点题,指出时序。“一片春愁待酒浇”,“一片”愁闷连绵不断。“待酒浇”,表现了他愁绪之浓。【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精彩语句的能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用的是对
14、比手法,用颜色的变化暗示时光的流逝、季节的交替;以实写虚,借乐景写哀情,抒发了亡国遗民的深沉感慨。【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9【20xx年中考甘肃盐城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8题。(6分)送日本国僧敬龙归韦庄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注释】敬龙:日本来唐朝学佛求经的和尚。扶桑:传说中的日出之处。与师谁:指敬龙法师,“与师谁”即“谁与师”8(1)诗歌第二句中的“东更东”意在强调什么?(3分)(2)诗歌三四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1)“东更东”:东面还要往东。运用叠词,强调了朋友此去归家路途之
15、遥远。(2)表达了诗人对敬龙法师远归的不舍和留恋;对其归去一帆风顺的祝愿;对其清风明月般品质的赞美。【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词语的理解“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说敬龙此番归国,行程辽远,“东更东”又没有了边际;不能定指,则其“远”的意味更可寻思。首句“已在”是给次句奠基,次句“更在”才是意之所注处。说“扶桑”已暗藏“东”字,又加上“东更东”,再三叠用两明一暗的“东”字,把敬龙的家乡所在地写得那样远不可即。【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谁”字先垫出“与师共到”之人,由下句的朗月、顺风再为挑明,并使“风”、“月”得“谁”字而人格化了。“共”字,一方
16、面捏合“风”、“月”与“师”三者,连同“船”在一起,逗出海行中美妙之景、舒畅之情;另一方面,又结合“到”字,说“共到”,使顺风朗月的好景贯彻全程,陪同直抵家乡。两句十四个字,浑然一体,表达了良好的祝愿与诚挚的友情。【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0【20xx届中考辽宁沈阳卷】阅读下面两首诗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别夔州官吏 唐刘禹锡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青帐联延喧驿步,白头俯伛到江滨。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惟有九歌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注释】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
17、所作。青帐:指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步:码头。白头俯伛:指当地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九歌:这里指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故称当地供奉的是蛮神。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动人。B别夔州官吏写于诗人调任之际,三、四两句通过写人们送行的场面,表现他们对诗人的惜别之情。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花落尽子规啼”和别夔州官吏中“峡水秋来不恐人”都是写景兼写时令。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别夔州官吏则流露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答案】D【解析】考点:鉴赏
18、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1【20xx中考山东德州试卷】村行王禹傅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抖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1诗中颔联、颈联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描绘出山野美丽的景象,请具体分析。(3分)12找出传达诗人情感的词语,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3分)【答案】11示例:晚籁与斜阳,动静对比。 沉寂幽静;胭红与雪白。色彩对比,鲜明绚丽;群山万壑与棠梨荞麦,远近高低对比,层次分明。共3分12示例:兴长 惆怅 诗人原本游兴正浓,一看到村桥原树极像家乡景物,便触发对故土亲人的思念之情。 共3分【解
19、析】1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表达思想感情的理解,诗的第二联先写“万壑”之中的天籁之声,再写“无语立斜阳”的“数峰”之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突出秋日山野之沉寂。作者选择了“棠梨”与“荞麦”这两种具有秋日山村特征的事物来加以描绘,用“胭脂”和“白雪”分别比喻“棠梨叶落”的红色与“荞麦花开”的白色,把山村原野写得色彩斑斓,可谓有声有色有香。【考点定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考点定位】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2【20xx年中考山东东营卷】(4 分)盆 池杜牧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
20、,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8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分)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分)【答案】8答案:情感: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思想:超尘脱俗(或淡泊宁静,或天人合一)评分:答出情感或思想中的一种得2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9答案示例:构思:总分相承,层次井然。先写凿池,灌水,映天,然后再写天空中的白云,明月,依序而进。第二句是总写,三四句是第二句的分写,条理清晰,颇具章法。写法一:借助鲜明意象,创造幽淡境界。以碧绿之“苔”、蔚蓝之“天”、雪白之“云”、清澈之“月”这些淡雅纯净的意象,营造出淡泊雅静之境,体现出诗人超然
21、脱俗、心契自然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酷爱自然(或热爱生活,或乐享人生)之情,融于对盆池景物描写之中。写法三:借景寄志。诗人将超尘脱俗的襟怀(或淡泊宁静的精神追求,或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寄寓在对盆池的描写之中。语言一:平中见奇,凝练传神。示例一,如“偷”字,将池水映现天空想象成盆池把一片天空偷纳自己怀中,可谓奇思妙想,自出机杼。示例二,如“生”“落”两字,化静为动,平中见奇,情趣盎然,将盆池景色写得栩栩如生,表现诗人对盆池景色的喜爱之情。语言二:巧用修辞。示例,“白云生镜里”,把盆池比喻成明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白云倒映入池如同从镜中浮出的景象。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从构思、写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语文试题 分项版 解析 汇编 02 专题 15 诗歌 鉴赏 3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