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程基地建设助推教学方式深度变革(共11页).doc
《以课程基地建设助推教学方式深度变革(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课程基地建设助推教学方式深度变革(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以课程基地建设助推教学方式深度变革 摘要:教学承载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需求,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南菁高中依托美育课程基地建设,以教学价值引领、路径探索和生态重建为依托,从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空间拓展以及教学场域重构等维度变革教学方式。其中,文化培育、学科渗透、课程整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教学生态变革,促进教学方式转变的主要路径。 关键词:课程基地;美育;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9A-0055-04 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关键
2、环节。南菁高中依托省美育课程基地建设,加快教学方式的转变,积极构建具有南菁特色的教学生态,进而深入落实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学校特色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1年,南菁高中美育课程基地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江苏省首批普通高中课程基地,随着美育课程体系建设步伐的加快,学校教学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教学生态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教与学呈现出了全新的气象。南菁高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以教学价值引领、路径探索和生态重建为依托,主要从教学价值引领、教学资源开发、教学内容突破、教学空间拓展以及教学场域构建等维度展开。 一、价值引领:以美育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价值追求,促进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
3、 对教学价值的正确认识是教学方式转变的前提。过于强调应试性和专业性,使教育背离了其原初的价值,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价值性的发展需要被遮蔽。当代学生出现的人文素质偏低,艺术素养不高,重理轻文,高分低能等现象,尤其是基础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育的现象,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马克斯?韦伯认为,任何一项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崛起必然有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精神作为价值支撑和道义支持。某种特别的伦理精神赋予某种崛起或发展以特有的价值引擎和伦理动力。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重大命题就是如何通过教育进一步高扬人的价值需要,进而引领人的行动,使教学走向智慧创新、主体关照的新阶
4、段。因此,“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变得十分迫切,这也对转变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 教学承载着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需求,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学习知识,更要努力达到完善人格、丰富情感、提升精神的境界。正如席勒所说,美育的目的不是单纯地促进某一种心理功能的发展,而是通过在内心中达到审美状态使各种心理功能达成和谐,即通过美育使受教育者具有协调和谐的心理状态和人格状态,从而为各种能力的高度发展和充分协调提供基础1。美育充分发挥审美理想和审美价值观的教育,通过培养正确的审美价值意识,帮助受教育者在关心物质利益的同时,也追求精神价值;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也重视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提高;在寻求个
5、人需要满足的同时,也充分尊重社会与他人的需求。围绕南菁美育课程开展的教学,超越了知识本身,充分满足了人的生命价值需要,彰显出深刻的人文关怀。南菁高中促进教学方式深度变革的动力正是基于满足人的需要,让学生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协调发展。通过教学将科学认知与人文精神融化在学习者的心灵深处,融注在他们的学识、品质和行为之中,开展对客观事实“真”的认知,对道德行为“善”的选择,对生活世界“美”的品味,最终达到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二、实践路径:依托文化培育、学科渗透、课程整合三位一体的美育课程体系,实现教学生态变革 1.以课程基地创生育人为本的教学文化,引领传统课堂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南菁美育坚持崇高
6、的教育追求,以师生富有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旨归,着重培养师生的文化情怀和精神气质。我们将南菁气质的内容概括为:有思想会表达,有爱心能宽容,有责任敢担当。南菁气质的凝练,充分体现了教育培养人高贵品质和高贵精神的价值追求,其落实离不开教学方式的转变。服务于培养南菁气质的教育追求,南菁进一步提出理想课堂的教学主张。其基本要求是:以学定教,限时讲授(尽可能减少讲授的时间),合作学习,充分展示。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2基于课堂教学真实状态提出的这些教学主张,旨在促进课堂教学实现“教与学”关系的根本调整,让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的追求。南菁把教
7、学深度变革的空间留给老师,让老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去优化课堂教学。总的原则是让教学充满对美的追求,让学生有学习的自由和自主学习的权利,学生学习行为在课堂上真正发生,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拥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 2.以美育的学科渗透赋予教学更多的文化承载,以价值追求引领教学方式变革 在中学生课业负担本来就非常繁重的情况下,美育不能再依靠增加内容,占有学生更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来实现。因此,南菁高中确定将学科渗透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路径,将美育的要求与学科教学相融合,赋予课堂教学更丰富的审美价值追求。钱钟书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蜜中花,无痕有味,体匿性存。”3这句对诗的描述也同样适用于美
8、的特点。高中学科所呈现的无非是自然科学或人文社会科学,体现的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认识,美蕴含其中,无痕无味。通过充分挖掘学科中蕴含的美的元素,在基础学科教育中进行美育渗透,让学生喜欢并享受学习,进而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将教学过程变成了审美过程。如语文学科的语言之美、数学学科的思维之美、外语学科的异域之美、物理学科的简约之美、化学学科的变幻之美、生物学科的生命之美、历史学科的智慧之美、地理学科的自然之美、政治学科的辨证之美、音乐学科的赏心之美、美术学科的悦目之美、体育学科的健康之美等等。学科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师生进行课程开发,以个性化的方式从事教学创造了前提,也为教学方式变革提供
9、了可能。 在美育学科渗透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惊喜地发现,课堂的育人价值得以充分发挥,师生在对美的追求中构建着充满美学意蕴的课堂教学生态,师生互动、情感交融、合作探究,从而改变了课堂枯燥无味的局面。因为尊重学生,教师在教学中开始更多地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因为追求教学形式之美,挖掘教学内涵之美,教师的教学设计变得丰富多彩,受到学生的喜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习变得更加高效。席勒说过,“所有其他训练都能给人一种特殊的技巧,由此也给人设置了一种特殊的界限。只有审美的训练可以导向无限。”4当课堂充满了对美的追求,学生的学习生活不再是枯燥的训练和考试,而是生命的自由成长。审美的教学唤起了学生对价值的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 基地 建设 助推 教学 方式 深度 变革 11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