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分析方法(共1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分析方法(共12页).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危险度评价法作者:佚名来源:不详发布时间:2006-12-21 11:15:26危险度评价法是借鉴日本劳动省“六阶段”的定量评价表,结合我国国家标准GB 501601992石油化工防火设计规范(1999修订版)、压力容器中化学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度评价分类(HG 206601991)等技术规范标准,编制了“危险度评价取值表”(表1),规定了危险度由物质、容量、温度、压力和操作等5个项目共同确定,其危险度分别按A10分,B=5分,C=2分,D=0分赋值计分,由累计分值确定单元危险度。危险度分级图如图1所示,分级表见表2。 16点以上为1级,属高度危险; 1115点为2
2、级,需同周围情况用其他设备联系起来进行评价; 110点为3级,属低危险度。 物质:物质本身固有的点火性、可燃性和爆炸性的程度; 容量:运行温度和点火温度的关系。 压力:运行压力(超高压、高压、中压、低压); 操作:运行条件引起爆炸或异常反应的可能性。图1 危险度分级图表1 危险度评价取值表项目分 值A 10(分)B(5分)C (2分)D(0分)物质(指单元内危险、有害程度最大的物质)1.甲类可燃气体2.态烃类3.甲类固体4.极度危害介质1.乙类可燃气体2.甲B、乙A类可燃液体3.乙类固体4.高度危害介质1. 乙B、丙A、丙B类可燃液体2.丙类固体3.中、轻度危害介质不属于左述A、B、C项之物质
3、容量1.气体1000M3以上2.液体100M3以上1.气体500-1000M32.液体50-100M31.气体100-500M32.液体10-50M31.气体100M32.液体10 M3温度1000以上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1. 1000以上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2.在250-1000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1. 在250-1000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2. 在低于250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上在低于250使用,其操作温度在燃点以下压力100MPa20-100 MPa1-20 MPa1 MPa以下操作1.临界放热和特别剧烈的放热反映操作2.在爆炸极限范围内或其附近的操作1.中等
4、放热反映(如烷基化、酯化、加成、氧化、聚合、缩合等反映操作2.系统进入空气或不纯物质,可能发生的危险、操作3.使用粉状或雾状物质,有可能发生粉尘爆炸的操作4.单批式操作1.轻微放热反应(如加氢、水合、异构化、烷基化、磺化、中和等反应)2.在精制过程中伴有化学反应3.单批式操作,但开始使用机械等手段进行程序操作4.有一定危险的操作无危险的操作见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 50160-1992)(1999年修订版)中的可燃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见压力容器中介质毒性危害和爆炸危险程度分类(HG 20660-1991)表1、表2、表3。a.有触媒的反应,应取掉触媒层所占空间;b.气液很合反应,应按
5、其反应的形态选择上述规定。表2 危 险 度 分 级总分值16分11-15分10分等级IIIIII危险程度高度危险中度危险低度危险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法作者:佚名来源:转载发布时间:2008-11-7 20:16:03 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因此,该方法也是一份实现系统安全危害分析的初步或初始的计划,是在方案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完成的。 1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 (1)识别危险,确定安全性关键部位; (2)评价各种危险的程度; (3)确定安全性设计准则,提
6、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此外,预先危险分析还可提供下述信息: (1)为制(修)定安全工作计划提供信息; (2)确定安全性工作安排的优先顺序; (3)确定进行安全性试验的范围; (4)确定进一步分析的范围,特别是为故障树分析确定不希望发生的事件; (5)编写初始危险分析报告,作为分析结果的书面记录; (6)确定系统或设备安全要求,编制系统或设备的性能及设计说明书。 2分析内容 由于初始危险分析从寿命周期的早期阶段开始,因此,分析中的信息仅是一船性的,不会太详细。这些初始信息应能指出潜在的危险及其影响,以提醒设计师们要通过设计加以纠正。这种分析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审查相应的安全性历史资料
7、; (2)列出主要能源的类型,并调查各种能源,确定其控制措施; (3)确定系统或设备必须遵循有关的人员安全、环境安全和有毒物质的安全要求及其它有关的规定; (4)提出纠正措施建议,在完成识别危险、评价危险的严重程度及可能性之后,还应提出如何控制危险的建议。 为了能全面地识别和评价潜在的危险,分析中还必须考虑的如下项目: (1)危险物品,例如:燃料、激光、炸药、有毒物、有危险的建筑材料、放射性物质等; (2)系统部件间接口的安全性,例如:材料相容性、电磁干扰、意外触发、或爆炸的发生和蔓延、硬件和软件控制(包括软件对系统或分系统安全的影响)等; (3)确定控制可靠性的关键软件命令和响应,例如:错误
8、命令、不适时的命令或响应、或由订购方指定的不希望事件等; (4)与安全有关的设备、保险装置和应急装置等,例如:联锁装置、硬件或软件故障安全设计、分系统保护、灭火系统、人员防护设备、通风装置、噪声或辐射屏蔽等; (5)包括生产环境在内的环境约束条件,如:坠落、冲击、振动、极限、温度、噪声、接触有毒物、静电放电、雷击、电磁环境影响、电离和非电离辐射等; (6)操作、试验、维修和应急规程等。 进行预先危险分析需要如下资料: (1)各种设计方案的系统和分系统部件的设计图纸和资料; (2)在系统预期的寿命期内,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活动、功能和工作顺序的功能流程图及有关资料; (3)在预期的试验、制造、储存、
9、修理、使用等活动中与安全要求有关的背景材料。 4分析步骤 (1)参照过去同类产品或系统发生的经验教训,查明所开发的系统(工艺、设备)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2)了解所开发系统的任务、目的、基本活动的要求、包括对环境的了解; (3)确定能够造成受伤、损失、功能失效或物质损失的初始危险; (4)确定初始危险的起因事件; (5)找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可能方法; (6)在危险不能控制的情况下,分析最好的预防损失方法,如隔离、个体防护、救护等; (7)指出采取并完成纠正措施的责任者。 有毒作业分级作者:xumin来源: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发布时间:2008-10-30 17:58:12(一)毒物危害分析
10、 新3高炉项目涉及有毒物主要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主要存在于热风炉作业,炉前出铁作业。一氧化碳对人体的危害如下:一氧化碳经呼吸道吸入,属窒息性气体,主要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一氧化碳进入人体,与血红蛋白结合,导致机体缺氧,患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甚至死亡。慢性危害不明显。危害级别级。(二)有毒作业危险评价1.有毒作业分级 根据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职业医学研究所对3高炉作业点的监测数据,其有毒作业分级见表710。表710 车间空气中有毒物浓度监测及有毒作业分级序号采样点(3高炉)毒物名称监测平均值(mg/m3)最高允许浓度(mg/m3)DLB分级C1东侧1CO3.82204300级2东侧2CO3.
11、05204300级3南侧1CO2.89204300级4南侧2CO2.78204300级5北侧1CO3.12204300级6北侧2CO3.25204300级7西侧1CO2.89204300级8西侧2CO3.05204300级9操作室CO2.01204300级10东侧1CO269590001300级11东侧2CO271290001300级12南侧1CO273490001300级13南侧2CO278790001300级14北侧1CO271990001300级15北侧2CO275890001300级16西侧1CO273690001300级17西侧2CO272290001300级18操作室CO26809
12、0001300级2.措施评价 通过有毒物浓度监测数据及有毒作业分级分析,可知高炉主要作业点的有毒作业属0级,为安全作业。新高炉项目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有:(1)在高炉出铁口采用吸尘器,排出有毒气体,控制一氧化碳浓度,保证工人作业安全。(2)高炉出铁作业处,采取机械通风,进一步降低一氧化碳浓度。(3)采用相应劳保用品,如防毒面具等,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危险区域作业时,保证工人的作业安全。(4)采用一氧化碳报警器,当作业区域浓度超标时,发出警报,提醒工人采取相应措施,起到预防控制作用。 从上面毒物危害程度和控制措施来看, 3高炉对毒物危害控制总体上来说是有效的,主要作业点的有毒作业级别为0级,为安全作
13、业,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不会对员工的造成大的危害。噪声作业危险分级评价1.噪声作业分级 噪声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0级安全作业、级轻度危害作业、级中度危害作业、级高度危害作业、级极度危害作业五个等级。2.噪声作业卫生标准,见表76表76 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参照表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时间(小时)现有企业允许噪声dB(A)890493296199最高不得超过115dB(A)3.噪声作业分级查表法为了便于实际操作,简化噪声危害指数的计算过程,国家已制定出了噪声作业分级表,见表7-7。表7-7 噪声作业分级表级 声级范围别 dB(A)接触时间(h) 85889194971001031061091121121
14、2O48注1. 现有企业暂时达不到卫生标准时,O级可扩大至级区,其余按表分级。2. 接触噪声超过115dBA的作业,无论时间长短,均为级。粉尘作业危险分级评价方法1、粉尘作业分级 接触性生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共分为五级:0级安全作业、级轻度危害作业、级中度危害作业、级高度危害作业、级极度危害作业五个等级。2、粉尘作业分级查表法 为了便于实际操作,简化粉尘危害指数的计算过程,国家已制定出了粉尘作业分级表,见表7-9。表7-9 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表生产性粉尘中游离的二氧化硅含量,工人接触粉尘时间肺总通气量(L/日人)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012481632641040006000600001
15、040400060006000407040006000600070400060006000有毒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价法介绍作者:xumin来源: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发布时间:2008-10-30 17:52:07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xumin有毒作业危害程度分级评价法是应用国家标准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对有毒作业危害程度进行评价的方法。它是由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D)、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L)和毒物超标倍数(B)三项指标求出的分级指数(C)来进行评定的。1.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D见表7-1。表7-1 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权系数毒物危害程度级别D(极度危害)8(高度危害)4(中度危
16、害)2(轻度危害)1注: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查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2.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L见表7-2。表7-2 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系数有毒作业劳动时间(h)L21252533.毒物浓度超标倍数B式中: 测定的毒物浓度均值,mg/m3; Ms国家规定的该种毒物车间空气中的最高容许浓度,mg/m3,查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1-2002)。4.有毒作业分级指数C计算C=DLB5.确定有毒作业的危害程度级别(1)根据计算的分级指数C值,按表7-3确定该有毒作业的危害程度级别。表7-3 有毒作业危害程度级别分级指数范围级别COO级(安全作业)OC6一级(轻度危害作业
17、)6C24二级(中度危害作业)24C96三级(高度危害作业)C96四级(极度危害作业)注:当有毒作业工作地点空气中存在多种毒物时,应分别进行作业分级,以最严重的级别定级。(2)有毒作业分级简化查表根据有毒作业的毒物浓度超标倍数、毒物危害程度级别、有毒作业劳动时间三项指标综合制定出的有毒作业简化分级见表7-4。表7-4 有毒作业简化分级表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毒物浓度超标倍数0 O1 12 24488-1616-3232-6464一二 三四注:跨两级区格的级别,当有毒作业劳动时间2小时时,从左到右依次分别为一、二、三级;2小时则依次分别为二、三、四级。当有毒作业工作地点空气中存在多种毒物时,应分别进行
18、毒物作业地分级,以最严重的级别定级,同时注明其它生产性毒物作业的级别。火灾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及过程作者:佚名来源:转载发布时间:2008-9-20 15:14:24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不同的被评价系统,选择不同的方法,选择过程有所不同。在选择方法时,应首先详细分析被评价的系统,明确通过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需要给出哪些、什么样的结果,然后应收集尽量多的方法,将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被评价的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最后根据要达到的目标以及所需的基础数据、工艺和其他资料,选择适用的方法。 选择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1充分考虑被评价系统的特点 根据被评价系统的规模、组成、复杂程度、工艺类型
19、、工艺过程、工艺参数以及原料、中间产品、产品、作业环境等,选择方法。随着被评价的系统规模、复杂程度的增大,有些评价方法的工作量、工作时间和费用相应地增大,甚至超过容许的条件,在 这种情况下,有些评价方法即使很适合,也不能采用。一般而言,对危险性较大的系统可采用 系统的定性、定量方法,工作量也较 大,如故障树、危险指数评价法、TNT当量法等。反 之,可采用经验的定性方法或直接引 用分级(分类)标准进行评价,如安全检查表、直观 经验法或直接引用高处坠落危险性分级标准等。被 评价系统若同时存在几类危险、有害因素,往往需要 用几种方法集合分别进行评价。对于规模 大、复杂、危险性高的系统可先用简单的定性
20、安 全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筛选,然后再对重点部位(设 备或设施)采用系统的定性或定量方 法进行评价。 2评价的具体目标和要求的最终结果 在中,由于评价目标不同,要求的评价最终结果是不同的,如:查找引起的基本危 险有害因素,由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可能发生的, 评价系统的发生可能性,评价系统的严重 程度,评价系统的危险性,评价某危险有害因素 对发生的影响程度等,因此需要根据被评价目 标选择适用的方法。 3评价资料的占有情况 如果被评价系统技术资料、数据齐全,可选择合 适的定性、定量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反 之,如果是一个正在设计的系统、缺乏足够的数据资 料或工艺参数不全,则只能选择较简单的、需要数据
21、较少的方法。且人员的知识、经 验、习惯,对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作者: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来源:湖北安全生产信息网发布时间:2008-8-9 17:48:04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评价方法简介道化学公司(DOW)、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第7版)根据以往的统计资料、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的安全措施情况,利用系统工艺过程中的物质、设备、物量等数据,通过逐步推算的公式,对系统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爆炸危险、反应性危险进行评价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根据单元物质系统MF、工艺条件(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F2),通过一系列计算(单元爆炸指数F&E、影响区域
22、、破坏系数DF计算)确定单元爆炸危险程度(最大可能财产损失及采取安全后的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最大可能损失日MPDO和停产损失BI),并与安全指标比较,判断损失能否被接受的评价方法。 评价程序选取工艺单元确定物质系数 MF计算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计算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确定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1F2计算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C1C2C3确定、爆炸指数F&EI=F3MF确定暴露区域面积确定暴露区域内财产的更换价值确定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确定危害系数确定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MPPD确定最大可能损失工作日MPDO确定停产损失BI道化学公司(DOW) 评价过程确定评价单元。包括评价单元的
23、确定和评价设备的选择。求取单元内重要物质的物质系数MF。重要物质是指单元中以较多数量(5%以上)存在的危险性潜能较大的物质。物质系数(MF)是表述物质由燃烧或其它化学反应引起的、爆炸过程中释放能量大小的内在特性,它由物质可燃性Nf和化学活泼性(不稳定性)Nr求得。根据单元的工艺条件,采用适当的危险系数,求得单元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和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是确定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是影响发生概率的主要因素。求工艺单元危险系数F3。F3=F1F2。求、爆炸指数F&EI。F&E1=F3MF它可被用来估计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破坏。用、爆炸指数值查出单元的暴露区域半径R(m),并计算暴露面积A。A=R2(m2)确定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为工艺控制补偿系数C1、物质隔离补偿系统数C2、防火措施补偿系数C3三者的乘积,即C=C1C2C3。 计算安全措施补偿后的、爆炸指数F&E1。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