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亲子活动设计(共2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个月亲子活动设计(共2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月亲子活动设计(共24页).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530个月亲子活动方案2527个月亲子游戏(一)智能训练:给玩具配对 目的:1、练习向指定方向走。2、发展匹配能力。准备:每人两个动物玩具:小狗、小猫、小兔、小鸭、小象。过程:1、将全体孩子分成两组站在活动室的一边,请家长站在活动室的另一边。2、教师发给第一组孩子和家长各一个动物玩具,逐一询问孩子手里拿的是什么动物,并请孩子走到场地另一边在家长手中找到和自己手中相同的玩具,找到后,与家长手拉手一起说:“我们是好朋友。”说,与家长一起拉手走回原地并将玩具分别交给第二组孩子和家长。游戏重新开始。注意事项:1、游戏中如孩子找错了朋友,家长要说:“我不是你的朋友。”启发孩子
2、重新找。 2、游戏中还可匹配其它玩具和物品。3、游戏中不比赛快慢,完成任务即可。4、家长所拿玩具不必与自己孩子的玩具相同。喂小狗吃骨头目的:1. 获得经验:小狗喜欢吃肉骨头。2. 学习发音和短句:“汪汪”“小狗请吃肉骨头”。准备:小狗的盒式教具三只,自制肉骨头若干。过程:1“小朋友看,这是什么?小狗怎么叫?”集体学发音“汪汪”,可多叫几声,也可请个别孩子学叫。 2喂小狗。教师代小狗说话:“汪汪!汪汪!我肚子饿了。”教师问孩子:“小狗喜欢吃什么?”边问边拿出肉骨头,一齐学说:“小狗吃肉骨头。”“你们看,老师这里有许多肉骨头。”讲完后,教师示范,走到小狗面前将肉骨头送入小狗嘴里,并说:“小狗请吃肉
3、骨头。”3. 孩子自由去喂小狗吃肉骨头,家长在一旁提醒孩子说:“小狗请吃肉骨头。”不 是 目的:能说否定句“不是”。准备:布娃娃一个。过程:1“看,布娃娃来了,大家欢迎。”孩子拍手欢迎。“你们看,布娃娃多漂亮呀,大大的眼睛,黑黑的头发,还有这是鼻子,嘴巴。”教师指着布娃娃的五官逐一提问:“这是什么?”要求孩子正确地说出五官的名称。2. 教师指着布娃娃的眼睛问孩子:“这是鼻子吗?”要求孩子通过判断,回答出“不是”,接着,教师再指着鼻子、头发、嘴巴,同时问相反的问题,同样要求孩子回答“不是”。看图说话目的:看图学说完整的句子。准备:图片:爸爸看报,哥哥抱球,妈妈洗衣服,娃娃搭积木,姐姐跳舞。过程:
4、教师出示“爸爸看报”的图片,问孩子:“小朋友,你们说说图片上有谁呀?”孩子说:“爸爸。”“对了,爸爸在干什么呢?”教师分别请个别孩子回答,其余几张图片的出示与讲述同上。注意事项:当孩子所说的句子不完整或过于简短时,家长要用问题扩展句子。对 歌 目的:丰富各类词汇。准备:图片四张:大象、小老鼠;鸟在天空飞,鱼在水里游;方桌子,长板凳;冬天冷,夏天热。过程:1. “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念一个好听的儿歌,这个儿歌可有趣了,你们听:大象大,老鼠小,鸟会飞,鱼会游,桌子方,板凳长,冬天冷,夏天热。”2. 教师出示图片,将四张图片上面的画,一一讲给孩子听,并要求孩子能慢慢地跟着教师说。3. 说教师和孩子对
5、歌,教师说:大象大,老鼠 ,每念到一句中最后一个字时,稍停顿,让孩子自己说出来,如孩子说不出来,家长可帮助或提示孩子,练习几遍后,请孩子独立与成人对歌,正确地使用词汇。兔妈妈和小兔目的:学说话:小白兔,兔妈妈,我要喝水,倒开水,谢谢妈妈。准备:一张图片(图片上有一只小白兔站在一旁看,兔妈妈倒开水)。过程:1. 教师出示图片问孩子:“小朋友,你们看,图片上有谁呀?“小朋友回答:”小兔。“教师说:对了,有小兔,是一只小白兔,旁边是谁呀?”“老师告诉你们,那只是兔妈妈,你们说说看。”孩子一齐说:“兔妈妈。”“小白兔渴了,它对兔妈妈说什么呢?”“我要喝水。”“兔妈妈在干什么?”“兔妈妈在倒开水。”“因
6、为开水很烫,小朋友是不能去碰开水的,开水会烫着小朋友的手,是吗?兔妈妈给小白兔倒好了开水,小白兔说了什么?(谢谢妈妈)。2. 教师说:“小白兔很有礼貌,我们也要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这样,大家都会喜欢的。”翻 跟 斗 目的:会专心看一样物品,学说词:翻跟斗。准备:机动玩具:猩猩翻跟斗。过程:1. 教师出示机动玩具说:“小朋友看,教师拿什么来了?”“是个猩猩,猩猩很能干,它会干什么呢?你们看。”教师打开开关,猩猩在地上翻起跟斗来,教师问:“猩猩在干什么?(翻跟斗)”大家一起学说:“翻跟斗。”也可请个别孩子学说:“翻跟斗。”2. 教师说:“现在,教师要请小朋友的爸爸来表演个节目。”说着,家长在垫子上
7、翻跟斗。给孩子看。教师问:“小朋友的爸爸在干什么?”要求孩子说出“翻跟斗。”3. 孩子自由地在垫子上翻跟斗。注意事项:孩子在翻跟斗时,家长不要勉强让孩子动作做到位,如果孩子愿意在垫子上打滚也行。出来进去 目的:1. 辨认圆形、方形、三角形。 2. 学习听口令踩图形。准备:1. 在活动室的地毯上布置34个大圆圈。 2. 圆形、方形、三角形硬板若干。过程:1 .教师示范讲解。家长和孩子一起坐在地毯上的大圆圈内,教师也坐在一个大圆圈内,问:“老师坐 在什么图形里?”(圆形),教师拿出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硬板,边给孩子认边将图形摆放在大圆圈外围,摆放完后告诉孩子:“今天,老师要和你们玩一个出来进去的游
8、戏,听口令踩图形出来、进去,先看教师是怎样的。”教师示范做游戏,教师先发出口令,“踩了圆形走出来”。并照着做,出来后,再发口令:“踩了三角形走进去。”边做边给孩子讲解。 2. 家长和孩子游戏。 全体分成34个组,每三个或四个家长带孩子为一组坐在一个圆圈内,由一位家摆放图形和发口令,圈内的人听口令做游戏,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做,也可以看孩子做,在旁边指导,孩子踩对图形,家长可为其鼓掌。注意事项:1. 这一活动必须在孩子认识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 2. 这一活动在孩子玩了几遍后,可增加一些难度,如“踩踩圆形,再踩踩方形走进去。”他 是 谁 目的:能识别并较正确地称呼穿各种服装的人。准备:
9、1. 警察、医生、解放军的服装各一套。2. 两位男家长分别饰警察和解放军,一位女家长饰医生。过程:1. 从穿着上分辨警察、医生、解放军。教师分别请穿着警察、医生、解放军服装的家长一一从门外走进来,让孩子说出他们是谁,教师说:“你们看,谁来了?”穿着警察服装的男家长从门外走进来,站到孩子们的面前:“小朋友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然后让孩子们从他穿着的服装说出他是谁,引导孩子们有礼貌地说:“警察叔叔好!”依次类推分辨医生和解放军,并能正确称呼。2. 游戏藏猫猫。警察、医生、解放军排成一横排,教师对孩子说:“请小朋友注意,我们来玩个藏猫猫的游戏,请小朋友闭上眼睛,等我请你们睁开的时候,才能睁开眼睛。
10、”说完以后,教师请他们三人中的一人躲起来,然后让孩子们说出是谁藏起来了。注意事项:1. 一次分辨的人不要太多,要慢慢地增多。教师必须用孩子在生活中接触较多的人作为分辨对象小 青 蛙目的:1. 理解歌词,会唱歌曲,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表演。2. 知道青蛙是吃害虫的,要保护青蛙。准备:1. 布袋木偶:青蛙一个2. 桌面教具:猫、鸡、狗、鸭过程:1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小动物。出示小动物,问:“他们是谁呀?他们是怎样叫的?我们一起来唱我爱我的小动物。”再出示木偶,引起幼儿兴趣。“这是谁呀?它会怎样叫?我们一起唱我爱我的小青蛙,好吗?”2“小青蛙马上要做一件事,听听它做了什么?”教师有节奏的念歌词。然后家长与
11、幼儿一起跟念歌词。3. 教师范唱歌曲一遍,提问:“小青蛙做了什么?我们一起来唱小青蛙吧。”4教师弹琴,家长带孩子边唱边表演。“这一次请大家起立,请小青蛙和爸爸、妈妈面对面找空地方站了,听琴唱歌。”5“请孩子到前面表演,请爸爸、妈妈做观众。”家长要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只要幼儿愿意表演,都应表扬。注意事项:1. 活动结束后,家长可利用休息时间向孩子介绍关于青蛙的一些知识。附歌曲:小青蛙 小 青 蛙1=F 2/4 1 3 5 3 | 5 - | 5 3 1 2 | 3 - | 一 只 小 青 蛙, 呱 呱 呱 呱 呱, 5 5 4 3 | 2 - | 5 4 3 2 | 1 - 害 虫 飞 来 了,
12、一 口 吃 掉 它。红旗红旗在哪里目的:1. 学习唱歌,理解歌词内容,乐意参与游戏。2. 学习跟着音乐节奏踏步走。准备:小红旗若干,与孩子人数相等。解放军拿红旗的图片一张。过程:1. 出示图片,引起幼儿兴趣。“图上是谁?他在干什么?”2. 学习唱歌及游戏。1)家长表演游戏。教师说:“看,爸爸妈妈也变成了解放军,看看他们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教师弹琴,几个家长排队有节奏地边走边唱,做动作。2)家长带孩子学唱。教师说:“你们想学解放军吗?现在谁学会唱这首歌,我就请他来当解放军。”教师弹琴,家长带孩子原地作动作学唱。3)集体游戏,全体围成一圈。“请小朋友跟在自己父母身后,我们的队伍要出发了,看谁最有
13、精神。”按顺时针方向边走边唱,做动作。要求尽量跟音乐踏步走。3. 孩子单独游戏,家长在旁拍节奏。注意事项:1. 由于年龄特征,开始不要强求孩子一定按节奏走,等熟悉歌曲后,再进一步学习。附歌曲:红旗红旗在哪里1=F 2/4 红 旗 红 旗 在 哪 里 3 1 3 1 | 3 5 5 | 3 1 3 1 | 3 2 2 | 红 旗 红 旗 在 哪 里,红 旗 红 旗 在 这 里。 3 1 3 1 | 3 5 6 | 2 3 | 1 - 红 旗 红 旗 举 起 来,走 一 走。毛 线 团 目的:初步学习有控制的涂鸦,用笔在纸上反复绕圈。准备:各色毛线团。纸、笔、垫板每人一份。过程:1. 教师出示毛线
14、团,问:“这是什么呀?毛线团是怎样做起来的?对,是用线绕呀绕起来的。我们一起来学学绕的动作。”出示其它毛线团,让孩子知道毛线团可以有各种颜色。2. 教师示范画毛线团。讲解要求:“从中间往外绕,绕一个大大的毛线团。”3. 由孩子挑选一种颜色的笔画毛线团。对不会画的孩子,家长可抓着他的手画12 个,并可提示孩子换一种颜色再试试。注意事项:家长不要完全包办代替。可让孩子在同伴间交流,告诉别人说:“这是我画的毛线团。”添画:牙刷 目的:1. 初步学习竖线的画法,体验绘画的乐趣。2. 初步学习根据成人的语言进行简单的观察。准备:1. 牙刷一把。2. 画好牙刷的画纸,油画棒。3. 人一块。过程:1. 出主
15、题。“一物长又细,早晚放嘴里,刷呀刷呀,牙齿不生病。它是什么?”2. 刷,让孩子观察,牙刷是什么样的,刷毛是什么样的,刷毛在牙刷的什么地方。3. 示画着刷把的纸张,问:“这个牙刷少了什么?”教师示范画刷毛并讲解要求:要从上往下画的又细又长,刷毛连着刷柄。4. 画,家长在一旁指导,对不会的孩子可适当帮忙,但不可包办代替。家长应提醒孩子不乱画,画完后自己将纸笔收拾好。教师展览孩子的画。5. 曲子,家长带孩子做刷牙的律动。注意事项:这是初画竖线,只要孩子愿意画家长就应表扬,画得不好没关系。(二)感统训练:乡村小路 目的: 1. 练习在窄道上走,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和稳定性。2. 能大胆、认真地参加活动。
16、准备: 在场地中间画两条20厘米的平行线。过程: 1. 引发孩子的参与愿望。全体孩子和家长坐在小路旁,教师指着小路对大家说:“这是一条乡村的小路,它比马路窄,走时要特别小心,别摔倒。”说完,教师慢慢地从小路上走过。“你们谁想试一试?”请愿意的孩子先上来走。走完,大家拍手鼓掌。2. 练习走小路。游戏开始,教师再请一名动作发展较好的孩子带头走过小路。其余孩子依次轮流走小路,对害怕、胆小的孩子教师在旁鼓励和保护,必要时帮一下忙。待全体孩子走完以后,愿意继续走的孩子还可以玩。游戏可反复进行。注意事项:为增加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参与活动,与孩子一起一前一后地走。如小路数量少,教师可多画几条。送小狗回家目
17、的:1. 练习按要求走不规则曲线,发展观察和识别能力。2. 通过活动,能有爱护、关心小动物的情感。3. 初步学习遵守规则。准备:1. 每人一只(塑胶)小狗。2. 一只(绒毛)大狗。3. 小狗回家线路图。过程:1. 引出情景,激发情感。在活动室中间的地上画一个小狗回家线路图,将小狗放在图中央,用布盖住。请一名家长抱着大狗坐在门口假装伤心地哭泣:“汪!汪!汪!我的孩子找不到了。他们到哪儿去了呢?我找来找去找不着,真是急死人。”教师安慰狗妈妈,并对孩子说:“小狗妈妈那么伤心着急,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忙找小狗好吗?”教师又转身对大狗说:“狗妈妈,我们会把小狗找到,送它回家的,你在家等着,别着急。2.
18、教师找小狗,送小狗回家。教师站在小狗家门口,东看看,西看看,忽然叫起来:“小朋友,前面有一条路,让我去找找看。”教师沿着弯曲的小路走到中间,从盖布下拿起一只小狗说:“小狗找到了!”说完,从原路返回将小狗交给狗妈妈,并说:“给你小狗!”狗妈妈说声“谢谢!”3. 孩子玩游戏。教师打开盖布并提醒孩子一定要顺着路往里走,走错了路,就找不着小狗了。找到了小狗要从原路返回,每人只能抱一只小狗。第一个孩子送回小狗,返回原地。第二个接着送,直到全部送完。4. 和狗妈妈、小狗道别。待全部孩子送完后,教师带领全体孩子讲“狗妈妈、小狗,再见!”对方回谢:“小朋友再见!”注意事项:1. 游戏中教师要反复提醒孩子遵守规
19、则,应从两曲线中间走,拿一只小狗回家。2. 活动中,游戏的对话要给予提供、指导,教师忙不过来,可请家长协助。大象搬木头目的:练习大象走和带物走的技能,发展动作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准备:1. 木偶大象一只,筷子4根。2. 每人两根短木棍。过程:1. 木偶大象表演搬木头。教师举起大象问:“小朋友,你们猜猜我是谁?”“对了!我是大象。我的力气可大啦,我只要用鼻子轻轻一卷就可以把大木头搬起来送到别的地方。”教师边说边用象鼻子把四根筷子夹起来送到别处。2. 学大象走。请全体孩子身体稍前倾,两手下垂相握做大象鼻子。教师对全体孩子说:“我们一起来学大象伯伯走。”说完,带着孩子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两手在身前来
20、回摆动。3. 玩游戏。将短木棍放在活动室另一边.老师:“我是象妈妈,你们都是小象,妈妈要带你们去搬木头.”说完带着小象走到活动室的另一边,每人拿一根木棍后慢慢再回来.休息片后,游戏可继续玩。注意事项:1.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老师和家长注意孩子安全,别让棍子戳到孩子.2. 游戏中,老师注意控制孩子的活动量和活动时间.小 猫 走 目的:1. 练习前倾和手脚较协调地轻走.2. 练习随音乐做动作。3. 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准备:机动小猫一只。过程:1. 出示小猫,示范小猫走。“喵,喵!谁来了(出示小猫)?”“小朋友好!今天小猫要到我们这里来做客,和我们一起玩游戏。小猫先给我们表演节目。”教师说完,打开开
21、关,小猫走。观看片刻问:“小猫怎么走的?”教师边说边学猫走,小猫走路是轻轻地,稍前倾,走过去抓老鼠。抓到老鼠小猫就高兴地“喵,喵”地叫。2. 学小猫走、小猫叫。教师示范后对全体孩子说:“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学小猫走、小猫捉老鼠和小猫叫。”全体孩子跟教师一起做动作。家长可参与活动,同时指导自己的孩子。3. 听音乐做动作。教师放录音,全体孩子跟着音乐在教师带领下手脚较一致地轻轻地学小猫走,音乐结束,伸出双手,做抓老鼠动作,并发出“喵”的叫声。4. 与小猫道别。注意事项:孩子开始学走时,手脚动作不够协调,教师和家长要多加鼓励,不予指责,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附音乐 1D 24 小 猫 走3 5 1 1
22、3 5 1 1 6 6 i 6 6 5 3 5 1 1 3 5 1 1 2 3 4 32 1 喵 呜!瓶 盖 目的:1. 学习配对,知道大瓶子对大瓶盖,小瓶子对小瓶盖。2. 发展孩子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准备:各式大、小瓶子若干。过程:1 .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说:“雪碧娃娃告诉老师,它有许多的好朋友,它的好朋友就是这些漂亮的瓶娃娃。可是瓶娃娃今天忘记带帽子了,这样就不好看了,雪碧娃娃想请小朋友,还有你们的妈妈一起帮着瓶娃娃找到帽子。”教师出示一个大瓶子对小盖子,引导孩子知道盖子太小了,会掉下来;盖子太大了,也不行。强调大瓶子带大帽子,小瓶子带小帽子,帽子不能大也不能小,这样才漂亮。 2. 家
23、长与孩子共同玩游戏。 预先在地上放许多瓶子,请家长与孩子一起给瓶子找帽子,提醒家长不要过多地帮助孩子,最好让他们自己观察、思考、寻找。 注意事项:瓶子的大小、形状等,要由易到难,反复练习,不断增加难度。穿 木 珠目的:1 .会将相同颜色的木珠穿在一起。 2 初步学习根据颜色进行分类。准备:1 .图片(图片上方有红、黄、绿三串悬挂着的穿好的木珠,串木珠下面有零散的三种颜色的木珠若干)。2.小盆若干(每个盆里有一根穿珠线和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木珠若干)。过程:1. 引发孩子穿珠的兴趣。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身边,教师出示图片给孩子看,并提出问题“这串珠子的颜色一样吗?”“是什么颜色的?”分别问完三串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亲子 活动 设计 2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