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创造力及其培养(共6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七章创造力及其培养(共6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章创造力及其培养(共6页).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七章 创造力及其培养 【教学目的】1、知识:掌握创造力概念、创造过程和结构;了解创造研究的历史进程、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学会对创造力进行测量,创造力的培养。2、技能与能力:通过创造性思维测验,进一步认识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并能够初步开展创造性思维的测验研究。【重点难点】 1、创造过程、结构以及影响创造力发展的因素。1、 创造性思维测验【教学时数】理论讲授:3学时 实验与实践:1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 创造力概述一、创造与创造力(一)创造第一,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第二,创造必须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第三,创造是创造者聪明才智高度发挥的结果。(二)创造力创造
2、力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有知识,开展能动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二、创造过程与创造力结构(一)创造过程创造过程的四个阶段:1.准备阶段2.酝酿阶段 3.明朗阶段4.验证阶段(二)创造力的结构1.创造力的静态结构2.创造力的动态结构三、创造力研究的历史进程1第一阶段(18701907年)1869年,英国生理学家高尔顿发表的遗传的天才一书,为国际上最早的关于创造力研究的系统的科学文献。2第二阶段(19081930年)许多心理学家对创造力进行个性心理的分析和研究3第三阶段(19311949年心理学家们开始从认知结构和思维方法来探索创造力的形成。4第
3、四阶段(19501970年)这一阶段是创造发明研究取得真正的实质性突破和迅速发展阶段。1950年,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美国心理学年会发表了题为“创造性”的著名演讲,引起了心理学界、教育界的极大轰动。5.第五阶段(1971年至今)这一阶段在量和质方面都有大进展。第二节 影响创造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一、生理基础二、年龄和性别三、知识和智力(一)知识知识和创造力之间的关系的观点:一种是张力观,认为知识和创造力的关系是一种倒U型的关系。张力观的核心在于,知识不是越多越好,太多的知识会限制个体的思维方式,从而阻碍其创造力的发挥;一种是地基观,认为知识越丰富,创造力就会越高。(二)智力创造力的三维度模型理论
4、:创造力由智力、智力方式和人格三个维度组成。四、家庭、学校及社会环境影响(一)家庭(二)学校(三)社会环境第三节 创造力的测量一、创造力测量原则(一)统一性原则(二)多样性原则(三)适宜性原则二、创造力测量方法(一)创造力测量的传统方法1.提名法2.作文法3.专家评分法(二)创造力测量的现代方法1.测验法2.实验法3.作品分析法三、创造力测量的工具(一)南加利福尼亚大学测验这是根据吉尔福特1957年提出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编制的发散思维测验。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力的外在表现,由此他将该测验发展为一套创造力测验。该测验由言语测验和图形测验两部分组成,共14个项目。言语部分有10个项目:字词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七 创造力 及其 培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