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心理学(共2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情感心理学(共29页).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四讲 情感心理学教学目的:通过对情感心理学所包含的人际交往于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交往中所出现的心理效应以及常见的人际交往障碍调试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搭建良好的人际交往平台;通过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常见恋爱心理困惑调试、大学生性心理发展特点以及性心理困惑的调试等内容的解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形成健康的恋爱观。教学重点:1、人际交往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 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3、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及调试 4、大学生常见恋爱心理困惑及调试 5、如何形成健康的恋爱观 6、大学生性心理的发展和特点 7、大学生性心理表现 8、常见大学生性心理困惑教学难点:
2、1、 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2、 常见人际交往障碍及调试3、 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及调试4、 大学生常见性心理困惑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演绎、视频观看教案:一、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1、 人际交往与大学生发展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1)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水平 人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通过个人和他人相互作用、相互认知从而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从和他人关系中认识自我形象,从与别人的比较中认识自我,即我们常说的以人为镜。正确认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塑造完美的人格。同时恰当的自
3、我认知,既能使人避免夜郎自大,又能使人摆脱自卑感。(2)有助于大学生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学习会起到积极的作用。书本上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人际交往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同时,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能。由于知识的局限,加上社会经验不足,大学生看问题难免陷入僵局。而在与老师、同学的交往中,畅所欲言,思维撞击,就会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使自己茅塞顿开。 (3)有助于大学生走向社会化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个人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技能和文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生活必需的知识技能
4、,学会与人平等相处,才能自立于社会,取得社会认可,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化的人。(4)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通过人际交往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爱护、关怀、信任与友谊 ,是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彼此的交往过程中,相互倾诉各自的喜怒哀乐,进行感情交流,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通过交往,大学生能满足生理、心理上的需要,培养良好的情绪、开朗的性格和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自己的身心健康。【案例】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与融洽的关系,他们
5、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发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对别人有更强烈更深刻的友谊与更崇高的爱。 2003年6月8日凌晨2时许,兰州某高校一年级女生宿舍内传出女生凄惨的求救声和恐慌的尖叫声,女大学生李琴持刀疯狂地向还处于睡梦中的同学王慧砍去,王慧当即被砍得不省人事,鲜血洒满了床单,同学刘燕爬起来救助血泊中的王慧,也被精神失控的李琴挥刀将刘燕乱刀砍伤,一时间宿舍内充满了恐怖的血腥味,其余女同学早已被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拔打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所幸120及时赶到,两名伤者被分别送往医院急救,李琴被刑警带
6、走被暂时刑拘。 小矛盾引来大仇恨。李琴和王慧同处一个宿舍但却相处不到一块,在事发前两人就为一些琐事经常争吵,两人的矛盾还曾向系上反映过,系上也曾找她们进行过协调,但无济于事。李琴性格内向孤僻,使同学们无法和她勾通。就在前一段时间李琴竟然在同学的杯子里喷过氧乙酸,在防非典时期,学校禁止学生回家,结果李琴偷偷跑回家被学校发现,学校给李琴给了处分。李琴长期蓄积在内心的私愤都发泄在了王慧身上。 还有的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理健康水平高的优秀者,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这也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人际交往状况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佐证。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效应我们生活的空间中,每天都需要与人进行交流,在与人交流
7、的同时在形成着这样或那样的印象。我们形成的印象往往与真实情况有所差别。是什么原因呢?其实是一些“效应”在作怪。积极地了解一些交往心理学知识,了解印象形成的一些“效应”,我们可以学会怎样留给他人一个好印象,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克服这些效应的消极作用。首因效应首因效应一般指人们初次交往接触时各自对交往对象的直觉观察和归因判断,在这种交往情景下,对他人所形成的印象就称为第一印象或最初印象。首因效应对人的印象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初次见面,我们会根据对方的表情、体态、仪表、服装、谈吐、礼节等等,形成对方给自己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一旦形成,要改变它就不那么容易,既使后来的印象与最初的印象有差距,很多时
8、候我们会自然地服从于最初的印象。在现实生活中,首因效应所形成的第一印象常常影响着我们对他人以后的评价和看法。有时我们会听见朋友抱怨:“坏就坏在没有给他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印象已无法改变。” 由于首因效应的存在,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与人交往时留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为了塑造良好的第一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注意仪表,衣服要整洁,服饰搭配要和谐得体;其次应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锻炼和提高自己交谈技巧,掌握适当的社交礼仪。 初次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是取信于人的出发点。我们不仅要学会一些技巧,同时,我们要知道,与人交往是件地久天长的事,无论什么人都有可能成为好朋友,为了保持这份长久,最
9、重要的是我们都应有一颗真诚的心。近因效应第一印象产生的“首因效应”,一般在交往初期,即双方还彼此生疏的阶段,特别重要,而在交往后期,也是双方已经彼此十分熟悉的情况下,近因效应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所谓近因效应,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的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 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常常用近因效应整饰自身的形象。例如,双
10、方感情不合,一旦要分手的时候,主动向对方表示好感甚至歉意,会出乎意料地博得对方的好感,甚至将以往的恩怨化解。晕轮效应美国心理学家戴恩伯恩斯坦曾经做过一项实验,给参加实验的人一些人物相片,这些相片被分为有魅力、无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种,让实验者评定几项与外表无关的特征,如婚姻、职业状况、社会和职业上的幸福等等。结果,几乎在所有特征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最高的评价,仅仅因为长得漂亮,就被认为具有所有积极肯定的品质。这就是晕轮效应。 所谓晕轮效应是指我们在对别人做评价的时候,常喜欢从或好或坏的局部印象出发,扩散出全部好全部坏的整体印象,就像月晕(或光环)一样,从一个中心点逐渐向外扩散成为一个越来越大的圆圈
11、,所以有时也称为月晕效应或光环效应。 多数情况下,晕轮效应常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错误,产生一个人一好百好的感觉。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防备晕轮效应的负作用。同时也可以利用晕轮效应的影响增加自身的吸引力。与人交往时,可以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让对方了解我们的优势,以获得以肯定积极为主的评价。 晕轮是美丽的,让我们在其美丽的光环下,冷静、客观地透视人生,把握交往。刻板效应商人常被认为奸诈,有“无奸不商”之说;教授常常被认为是白发苍苍、文质彬彬的老人;江南一代的人往往被认为是聪明伶俐、随机应变的;北方人则被认为是性情豪爽、胆大正直的我们在认识和判断他人
12、时,并不是把个体作孤立的对象来认识,而总是把他看成是某一类人中的一员,使得他既有个性又有共性,很容易认为他具有某一类所有的品质。因而当我们把人笼统地划为固定、概括的类型来加以认识时,刻板印象就形成了。 刻板印象的积极作用在于它简化了我们的认识过程。因为当我们知道他人的一些信息时,常根据该人所属的人群特征来推测他所有的其他典型特征。这样虽然不能形成他人的正确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我们简化认识过程。但刻板效应更多地带来的是负面效应。如种族偏见、民族偏见、性别偏见等等。它常使人以点代面,凝固地看人,容易产生判断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错觉。定势效应有一个农夫丢失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盗,于是
13、观察他走路的样子,脸上的表情,感到言行举止没有一点不像偷斧头的贼。后来农夫在深山里找到了丢失的斧头,他再看邻居的儿子,竟觉得言行举止中没有一点偷斧头的模样了。这则故事描述了农夫在心理定势作用下的心理活动过程。所谓心理定势是指人们在认知活动中用“老眼光”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看待当前的问题的一种心理反应倾向,也叫思维定势或心向。 在人际交往中,定势效应表现在人们用一种固定化了的人物形象去认知他人。例如:我们与老年人交往中,我们会认为他们思想僵化,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而他们则会认为我们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嘴巴无毛,办事不牢”。与同学相处时,我们会认为诚实的人始终不会说谎;而一旦我们认为某个人老奸巨猾
14、,既使他对你表示好感,你也会认为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心理定势效应常常会导致偏见和成见,阻碍我们正确地认知他人。所以我们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他人呀!不要一味地用老眼光来看人处事。投射效应古代一位喜欢吃芹菜的人,总以为别人也像他一样喜欢吃芹菜。于是一到公众场合就向别人热情推荐芹菜,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笑话。但是生活中每个人都免不了犯类似这样的错误,“以己度人”。心理学上称之为投射效应,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属性、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 心理学家罗斯做过这样的实验来研究投射效应,在80名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中征求意见,问他
15、们是否愿意背着一块大牌子在校园里走动。结果,48名大学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园内走动,并且认为大部分学生都会乐意背,而拒绝背牌的学生则普遍认为,只有少数学生愿意背。可见,这些学生将自己的态度投射到其他学生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种典型的投射效应。当别人的行为与我们不同时,我们习惯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的行为,认为别人的行为违反常规;喜欢嫉妒的人常常将别人行为的动机归纳为嫉妒,如果别人对他稍不恭敬,他便觉得别人在嫉妒自己。 为了克服投射效应的消极作用,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他人,做到严于律己,客观待人,尽量避免以自己的标准去判断他人。对方并非如我们所想象,只有尝试了才会知道。3、大学生
16、常见人际交往障碍及调试(1)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人际交往的世界很精彩,可是很多大学生却又对这精彩的世界感到很无奈。自卑、嫉妒、多疑等种种心理问题就像一张无边无际的大网,将他们困在网中央,让他们产生焦虑、痛苦与失望。大学生常见人际交往障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自我中心和心理不相容自我中心是指只会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人际交往是双方的,在交往过程中双方都获得一定的满足才有可能继续维持和发展交往。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常常表现为自私和自负,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而不顾及对方的意愿和利益。凡是与“我”相吻合的便是真理
17、。心理不相容即是在人际交往中因为他人不能与自己观点一致,自己不能引起他人的认同而苦恼焦虑。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也常常会为一些在旁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挑起争端,自伤和气,更严重者在观点不一致时,容易情绪激动,甚至会导致矛盾激化,将事情引向极端。多疑、嫉妒与自卑多疑是一种由主观臆断所产生的不信任他人的情绪情感。多疑的特点是不信任人,表现为与人打交道总好斤斤计较,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抱“以邻为壑”的态度。多疑的人往往无中生有,搬弄是非,总把别人的善意当做恶意。嫉妒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品质,表现为与人交往时对他人的长处、成绩心怀不满,产生抱怨、憎恨、愤怒等心态。嫉妒容易使人产生痛苦
18、、忧伤、攻击性言论和行为,导致人际冲突和交往障碍如有的同学在班委竞选中失败,转而恶语中伤他人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自卑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不足和别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敏感,其深层的体验是自己看不起自己。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交往中常常是缺乏勇气,畏首畏尾,遇到一点挫折,便怨天尤人,甚至会形成“社交恐惧症”。角色困惑角色亦称社会角色,它指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相应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并按照一定的社会期望,运用一定权力来履行相应社会职责的行为有些大学生由于交往中没有正确认识自我角色,没有根据不同的角色去学习相应的与人交往的行为方式,因此在与人交往中常常碰壁,以至遭受挫折,使他们感到苦恼和无所适从
19、。主要表现为:(1)在与同龄朋友、同学交往时,往往习惯于一种模式、“一视同仁”,而不善于根据不同的对象及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确认自己所承担的不同角色,掌握不同的交往分寸;(2)在与老师或者领导交往时,往往以和同龄朋友间交往的态度来对待长者或领导,使对方接受不了或造成反感,而自己又为此感到十分苦恼。羞怯与孤僻羞怯是指有交往的欲望,但无交往的勇气,具体表现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出现腼腆,动作忸怩,不自然,说话音量低而小;严重者怯于交往,对交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有这种交往障碍的人往往过多约束自己的言行,无法充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也无法与人沟通,造成交往双方的不理解或误解。孤僻的特点是对人缺乏主动、热情
20、。具体表现为孤芳自赏,自命清高,结果是与人不合群,待人不随和;或是由于有某种特殊的行为习惯,使人无法接受。这样从心理上与行为上和他人有着屏障,自己将自己封闭起来。每个人在交往中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2)调适策略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策略自我意识可以是自身行为的调控器,是影响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身体、心理、自己与他人关系性质的意识、其中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是其核心部分。一个完整的自我意识应该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内容。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其次,从纵的方面来看,自我意识应包括意识到的过去的自我,现在的自我,将来(或理想的)的自我。自我评价在自我意识中具
21、有重要的地位,个体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是不是真实、客观、准确是自我意识成熟的标志之一。不成熟的自我意识往往不是过低估价自己,就是过高估价自己,都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处理。过低评价自己往往产生自卑感,社会交往中缺乏勇气、主动,自己连自己都不信任的人,很难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关注,而这又助长自卑感。如此形成的恶性怪圈,越发减退社交的欲望,最终陷于社交萎缩和社交恐惧的误区。相反地,过高评价自己往往使人产生自傲,看不到别人,在交往中自吹自擂、盛气凌人,根本不接受建议和批评。在工作上出了问题自傲者往往推诿责任,因此,引人反感,不愿与其交往。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库利所说“如果一个人只看到自己比别人好,别人都不如自己,自
22、我欣赏,自以为是,就会产生盲目乐观情绪。因此,就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自我检查策略即在交往危机出现的时候,引导学生首先询问自己,我到底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在与对方的沟通中运用自我检查策略,采取主动的心态、平等的原则,可以润滑彼此的关系,促使双方的改变。求同存异策略即交往的双方相容,容许不同的存在,在心理和行为上能够相互悦纳、宽容和补充。引导学生做一次角色换位,扮演对方的角色,体验一下对方的情感,就能很好地改变自己的看法,做出有利于交往的行为来。情感联络策略即与人交往,必须以诚相待,热情待人。但光有热诚还不够,必须要有一定的情谊联络的技巧与手段。要鼓励学生培养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并注意自己的言
23、谈举止自然、朴实、得体。如果处理得当,就能使交往非常顺利,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艺术对话策略交谈是人类语言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对话是交谈活动的基本形式,包括发话者、受话者和对话内容三个方面。交谈对话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它可以沟通信息,联络感情,以至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交谈对话的主要方式有:商讨式交谈对话、说服式交谈对话、静听式交谈对话、闲谈式交谈对话。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不好的交谈对话方式,应当引以为戒:一是不要随意打断他人谈话,扰乱人家思路;二是不要因为自己注意力不集中,迫使他人再次重复谈过的话题。三是不要连珠炮般地连续发问,以致他人难以应付。四是不要对他人的提问漫不经心,言
24、谈空洞。五是不要随便解释某种现象,轻率地下断语,借以表现自己是内行。六是不要当别人对某话题感兴趣时,你却感到不耐烦,立即将话题转移到自己感兴趣的方面上去等等。【案例】大学新生适应不良人际交往问题患者姓名:小如(化名),性别:女,年龄:19,教育程度:大学一年级,社会经济地位: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外在表现:紧张,眼神迟疑。表现出的问题:小如在上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一切都是父母料理,学习成绩很好,老师喜欢,父母也高兴。可上大学后这些优势都不复存在,在学习和生活的压力之下,小如感到自己处处不如人,尤其是能说会道的同室的6个上海同学,她不会说上海话,不能与她们交流,她感到很孤独,很寂寞,觉得自己
25、万分的痛苦,快要发疯了。既往生活史与当前生活情景小如家在外地,考学来到上海上学,家里有一个姐姐在当地上大学,父母身体、工作都很好。小悦在家时,除了学习其他事情一概不用自己操心,家人全权代劳,她不懂得料理自己的生活,也不喜与人沟通。到了大学,发现上海同学懂很多东西,会玩、会学、会生活,而自己则象一个不到10岁的孩子似的无知,自己处处不如人,很孤独、很痛苦、很自卑。心理社会发展历史促使因素:在陌生的环境中(寝室)缺乏交流和沟通。先前因素:父母及家人的过度照顾,剥夺了其独立生活的能力。社会文化因素:大学不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看重个人的整体能力。评估与治疗过程专家分析:本案例属于典型的“大学新生适应不
26、良”问题,造成小如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两个方面。前者体现于学校教育突出表现为“以分数论英雄”,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成绩好就行,父母的教育思想和言行也与此一致。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父母代劳了许多本该由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在看似爱护实则剥夺了孩子成长权利的过程中,孩子被养成了温室里的花朵,既自负又脆弱,抗挫折能力极差,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自暴自弃,自我否定,从而使身心均遭遇困扰。本案例的当事人遇到了全方位的应激,表现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原有性格弱点等方面,致使她陷入深深的情绪困扰中,迷失了自我,宜于用现实疗法进行处理。治疗目标:帮助当事人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27、学会处理生活中的问题,重建自信,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使人 生健康地发展。治疗步骤:依次探讨解决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生活自理问题和性格重塑。治疗手段:现实疗法治疗过程:小如第一次坐在咨询室时,双手紧抓着放在并拢的腿上的书包,眼神迟疑。她告诉我她心情很坏。她家在内地,十年寒窗,终于考上了梦寐以求的S大学。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几乎喜极而泣。然而,当她步入大学后,她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在她寝室8个同学中,有6个是上海人。她觉得她们是另一个世界的人:说着日语一样的上海话,知识丰富,活跃兴奋,变着花样玩儿。在她们面前,她自己像个10岁不到的孩子。而老师在课堂上讲着一些莫名其妙又深不可测的东西。上课时
28、,她总喜欢坐在僻静的角落里,许多人在一起时,她从不找别人说话,也没有人理她。到食堂去吃饭,有那么多人排着队,她就只好看到什么买什么,连价钱和菜名都搞不清楚,所以吃的东西常常是又贵又难吃。她生活在苦恼中。苦恼着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苦恼着进入了一个“太好”的环境,苦恼着学不好的功课,苦恼着自己幼稚的思想。她的一个室友是上海知青子女,她也在苦恼,而她苦恼的是家境,是操劳的母亲,是自己的生活责任。小如觉得自己的苦恼比别人狭隘。她有一个大她3岁的姐姐,姐姐在内地的一所大学念书,成绩不错,生活过得有目标,很充实;爸爸、妈妈身体、工作都蛮好,不要自己去担心。一家人对她的希望就是她能自己过得好一些。但是她却没法
29、让自己过得好一些。她把自己弄得痛苦不堪、生不如死。这段时间,她经常想到死亡。她说她的生命中除了痛苦还是痛苦。她从没想过要轻易结束自己的生命,因为她的生命根本不是属于她的,而是属于爱她的人;假如她能够死得无牵无挂,死了不会有任何人痛苦,她可能早就去死了。她觉得人活着真没意思,“特别是当你的理想实现了,而你又发现它根本没什么意思时。”。她说她找不到自己。“我到哪儿去了?我该怎么在众多天之骄子的狭缝中生存?我的价值、我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她告诉我:“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似乎被整个世界遗忘了。我害怕,我害怕自己要疯掉了。”我向她坐的方向倾着身子,静静听她诉说,在适当的时候用简短的重复或回应鼓励
30、她宣泄。这是她到上海1个多月累积下来的情绪!能找到人倾诉,就能减少一些恶劣的情绪。她在倾倒累积多日的情绪垃圾,这时她最需要的就是一个容量大的垃圾桶;而在她倾诉的同时,咨询师如果能用理解、关心、尊重的态度对待她,也就很容易建立起良好的咨询关系。在倾听过程中,我判断小悦的问题是“大学新生适应不良”。考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却给小如带来无法承受的失落,是源于小悦入校之后面临的4大问题。她从内地考到上海,上海的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和内地有极大的不同,这种差异带来了冲突。而寝室中6个上海同学的存在,更使小悦无可避免地遭到冲击。小如在进大学之前没有集体生活的经验。在家生活都是爸爸、妈妈照顾,独立生活能力很差
31、,现在必须自己料理自己的生活,自然使她感觉手足无措,觉得自己无能。小如进大学以前的学习,和同学比学得很轻松,老师也喜欢她。进大学后,周围都是优秀的学生,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这时自信心开始动摇、倒塌。这常常也是许多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重要原因。小如性格较为内向,不善与人沟通。其实,许多大学新生第一次离开父母,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要独自面对生活,都有一个学习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学会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但在目前所处的心理状态下,小悦看到的就只是自己的笨拙无能。时间很快过去了,第一次咨询结束的时候,我和小悦约定,以后每星期她来咨询室做1次咨询,直到她走出心理困境。小如第二次来咨询的时候告诉我,那天晚上他们
32、系在开迎新晚会。我问她是不是要去参加,如果她要去,我们的咨询可以改期。但她坚决说愿意做咨询,不去参加迎新晚会。小如告诉我,她昨天练了10个钟头的毛笔字,没去吃午饭,也没去吃晚饭。倒不是想虐待自己,就是不想去,肚子饿了就吃几块饼干。她不要做最差的一个学生。练到最后,她的字的确有了长进。她对自己的成绩很满意。我对她写字有了长进表示祝贺,对她认真做事表示赞赏,更为她能对自己的进步加以肯定感到高兴。小如说,她发现在一个人的时候,自己最自在;人越多,就越孤独。看着他们有说有笑,看着他们朝气蓬勃,觉得自己的整个生命都暗淡下去了。她的性格就是这样的吧。但她不想去改变,也不可能改变,这是她骨子里的东西。她说或
33、许她不该读大学,不该来上海,不如在乡下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安下间小屋,静静地过淡淡的日子。但是如果真叫我们到没有人的乡下去呆一辈子,我们肯定都会逃回来,人毕竟是社会动物。我问她如果她真的没能考上S大学,如果她真的没有来上海,现在的心理会是什么样?她楞了好久,说:“可能我还是会感到遗憾的吧?毕竟上大学是我以前的目标。”我给她介绍了“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说法后,她感到很新鲜。她说她以为只是自己有问题,原来这个问题是一个普遍问题!但她又说,她发现她的同学过得都不错,好像没有适应不良的现象嘛。我说各人情况不同的呀。比如上海同学,因为没有离开上海,父母朋友都离得很近,他们要面对的适应和改变相对而言就比小如
34、要轻微,遇到困难还可以回家寻求帮助和支持,当然更容易适应大学新环境。我告诉小悦,其实痛苦和失意在很多时候是一种信号,告诉你自己需要改变和成长。现在,对新环境的适应对小如提出了新的挑战,当某一天她克服了这些困难的时候,她自身也就成长了。小如对这种说法感到新鲜(这种将烦恼痛苦化成成长的动力的做法,我常常用在对大学生的咨询中,并且极为有效。)。接下来,我和她一起分析了她目前适应不良的各方面问题。一是学习问题。大学的学习方法、要求、技巧都不同于小学,在这方面需要她做出调整改变。二是生活自理问题。她的衣食住行、理财购物,因为以前在家几乎从未操心,现在也都要从头开始学起。三是和同学的关系问题。刚开始住进寝
35、室时,因为她们都说上海话,自己听不懂,就插不上话;到后来成 习惯了,同寝室的6人常说说笑笑(另一个同学很外向,担任了许多社会工作,常在晚上睡觉时才回到寝室),就像她不存在一样。这让小悦很难过,又不知怎么去改变。四是小如的性格问题。她一直觉得自己内向、忧郁,很难适应变动的环境。本来以为这是自己的命运,但既然来寻求咨询,可能的话也希望能有所改变。一下子抓出这么多的问题,要在短时间内解决肯定是不可能的。经过进一步讨论,小悦希望先解决学习问题。因为咨询结束时间已到,我们确定下次专门讨论学习方面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在第三次咨询中,我们主要讨论了学习问题。许多新生在刚进入大学时,都会遇到学习不适应的困惑:大
36、学的学习和中学时代的学习相比,有明显的不同。中学的学习内容范围是有限的,这些有限的内容还是老师一勺一勺地喂给学生。只要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多做相关的练习,成绩就可以得到保证。而大学的学习内容范围非常广泛,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东西也许并不是学生所使用的教材上的东西,学生从老师那儿得到的知识甚至可能是非常不确定的;要找到最满意的答案,学生必须在课后阅读大量材料,才能跟上老师的教学。如果学生还是像在中学时一样,等着老师喂知识给自己,就会感觉无所适从。在他们对新的学习无所适从的时候,如果不能意识到大学老师教学方式与中学老师存在差别,常常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发生怀疑。当他们开始对自己学习能力产生怀疑时
37、,常常又会推及到对自己人生的怀疑。我询问了小如以前学习上成功和失败的经历、以往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现在开设的课程、自习时间的安排然后,在较为全面了解了小如学习情况的基础上,我们一起按照目前开设课程的重要及难易程度,定出了一个小如能够接受并执行的新的学习时间安排表。我还建议小如去高年级的同学处了解一下任课老师的教学及考试情况,以便能有的放矢地学习。当然,这样做的另一个目的,我没有告诉小如,就是想让她能主动去接触一些高年级同学,熟悉大学生活,并锻炼自己与人交往的技能。小如这次走出咨询室大门的时候,显得非常开心。这让我也感觉心情轻松。然而,几天以后,正当我几乎认为对小如的咨询已步上平坦大道的时候,
38、咨询室转给我一个大大的信封:是小如寄给我的。小如给我寄来的是她的一本日记。在日记中,小如记录了她的痛苦、困惑、她的生活而对我更重要的信息是,在她的日记里记录了对我的一种感情。她写道:“和她在一起时,我可以抛弃许多顾忌,那是一种安全感,是在其它地方都不曾有过的。我多想扑进她的怀中,痛哭一场;我多想叫她一声姐姐;我多想躲进那间属于她的小屋里,永远永远都不出来”;“真想不通,为什么我会对这样一个几乎是完全陌生的人产生如此强烈的依赖感,总觉得只要见到她,什么事都好办了,总觉得和她在一起是最安全的,总想见到她,总想跟她在一起呆着,哪怕什么都不做也好”在对小如进行咨询时,我基本上采取的是现实疗法的思路和
39、原则:强调当事人的责任和力量;重视当前的行为,协助当事人拟定明确的行为改变计划并切实执行;以关怀和尊重为基础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强调当事人自身的优点和潜能,帮助她发展成功认同经验。最重要的是,现实疗法反对移情,拒绝采用移情的作用。现实疗法反对移情是基于让当事人自己对自己生活负责的人性观,而移情使当事人与咨询者之间联系太过紧密,甚至会助长当事人的依赖心理,在现实疗法中往往会起反作用。而我此刻显然碰到了小如对我的移情。如何处理这种移情,有效利用这种移情,成了我必须解决的问题。我和小如已经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在以后的咨询中,我一如既往地做到对她关心和接纳、了解和支持,但拒绝小如推脱对自己行为负责的
40、任何理由。在结束咨询关系之后,小如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她的咨询体会:假如你心中充满了沮丧,假如你一味地退缩和逃避,那么诉苦就只能给你一时的轻松,它甚至还可能纵容你的痛苦。她后来说:“这世上黑暗的隧道虽然很多,却没有一个是走不到尽头的,阳光普照的地方毕竟更多些。克服苦恼的最好办法莫过于找到自己的爱好,克服自卑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培养起自己的专长,两者结合,我找到了阅读和写作。这时,我那颗似乎枯死的心又复活了。”当然这些都还是后话,在我们最终结束咨询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小如仍然独步在她的黑暗隧道中看不到尽头。我的工作是不断告诉她,尽头就在不远处了,她会走出去的。在第四次咨询中,我感激小如以寄来日记的方式表示
41、出的对我的信任。我告诉她她的日记写得很好:文笔优美流畅,叙事细腻生动。而写作正是她的爱好和特长。我把日记本还给她,要她继续写自己的日记,要她以后也把日记拿给我看。在第五次咨询中,我们就她日记中记叙的一些事情进行了分析、讨论;也留出时间对我们上次讨论的学习问题进行了回顾检查。在小如给我带来的新日记中,第一篇就写着:“今天的日记居然会注明了天气,这在我似乎是第一次。以前很少会注意天气,因为心情不好,再好的阳光也无法照亮自己阴霾的心灵,所以什么样的天气对我而言根本无所谓。”但在小如从黑暗隧道走出来的过程中,有许多的反复。在后面的几次咨询中,我一直对小如强调doing(做)。而小如是个不善利用时间的人
42、,总也完不成自己的计划,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又总是在发呆、出神中把时间都消耗掉了。她还告诉我:“我最大的兴趣爱好就是胡思乱想。”她常常会拖拖拉拉把时间混过去,再后悔又一次没有完成对我所做的承诺。她有时还想到,或许再过几次她就不会去找我了,她自己太顽固,从骨子里就有忧伤和无助,或许痛苦就是她一生的特质,是上帝赐给她的礼物,她是摆脱不了的;或许没有人能帮助她,因为痛苦是她生命的全部,而她只有别无选择地痛苦下去,她的生命根本就是为了忍受痛苦而存在的。我采取的策略是信赖和耐心。当事人在这时会有意无意给咨询者设置障碍,希望你放弃他,来证明自己真是不能改变的。而我不断告诉小悦我相信她的能力。在我一次次阅读了
43、小如的日记,在和小如一次次深入交谈之后,我有理由相信她!一旦小如真用心把自己投入doing中,效果是惊人的,她的一次专业课成绩在全班了第一名,寝室中那些她以为非常优秀的同学成绩都比她低。她几乎不相信这是真的。她对自己问了又问:“这可能吗?这可能吗?”。“老师,你告诉我,这怎么会是真的?其实那作业简单极了,我想不通,像我这么个糊里糊涂的家伙,作业怎么会成了全班最好的?”那次成功的体验带给小如很多东西。她身上开始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她在以前总是觉得“烦死了”,可并不去主动做什么事让它改变。现在,尽管很多时候她心情还是不太好,尽管生活、学习上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她已找到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总想做些事
44、情。她已经很少回忆过去,很少想到自己是否快疯了,甚至不再想回家,不再想放假,只是想,要尽量有计划,慢慢地什么都会好起来。她告诉我,她甚至不像以前那样自卑了呢!“我就做我自己,那个单纯、幼稚、善感、什么都不懂、永远都不会优秀的自己。”一天,当小如在图书馆看完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时,她感到了一种没来由的兴奋,她觉得从没有过的清新、安静。她不知道这是怎么发生的,但她知道,她已学会了doing。黑暗的隧道终于有了尽头,温暖的阳光终于照到了小如身上。在小如最后一次来咨询时,她告诉我,她已打算主动和寝室同学搞好关系。她说她想通了,现在该是她主动向她们敞开心扉的时候了,她们都不坏,她们只是不了解她。毕竟,她们
45、在一起有那么多共同的东西,那么容易沟通,容易产生共鸣;而她对她们而言,更为陌生难懂,要想和她们融洽相处,就只有自己主动去接近她们。她知道这很难,尤其对她这样一个内向而近乎木讷的女孩子。但她必须跨越这一步,或许在一开始她会做得很糟糕,但她必须面对,不能逃避。她会对她们抱以友好的微笑,倾听她们的谈话。对小如的咨询前后共进行了8次。小如一进校门,便从考上S大学的美梦中跌进承受心理危机折磨的噩梦中,情绪低落消沉,失去自信心,大学生活变成一个失落的梦。原因在于小如从以前熟悉的环境进入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原有的性格都受到冲击和挑战,要求小如重新去调整适应。对小如来说,这是一场应激
46、。而小如在最初选用了不适当的方式对付此种状况:否认自己的能力、价值,陷进情绪困扰之中。我在咨询中采用了“现实疗法”的原则和思想,在给予温暖接纳的同时,一直坚持要小如对自己的生活负责,强调“行动(doing)”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及性格等诸多问题中,重点选择了学习问题,要求小如采取实际行动,让她在“doing”中找回自信,也找回失去的大学之梦。或者应该说,通过咨询,小悦从梦中醒了过来,并且更有信心和能力去面对现实的人生。二、大学生恋爱心理学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相互间最真挚的爱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专一和稳定的感情。L代表L
47、isten(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并给予自己最大的协助。O代表only(唯一),爱就是百分百的纯正,对唯一的你所作出唯一的承诺。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体贴,真诚的鼓励,悦耳的赞美,尊重他或她的选择。E 代表Excuse(宽恕) ,爱就是仁慈的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与错误,维持优点与长处,并帮助他改正错误。 1、大学生恋爱,除具有一般青年恋爱的特征外,还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第一、注意恋爱过程,轻视恋爱结果。现代大学生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不求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一些大学生把恋爱当作一种感情体验及时行乐,借次寻求刺激,满足精神享受,一些大学生为了充实课余生活,排除寂寞,填补空虚,把恋爱当作一种消遣文化。这种行为实质是只强调爱的权利,而否认了爱的责任。第二、主观学业第一,客观爱情至上。在对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上,43.6%认为“学业高于爱情”;6.8%认为“爱情高于学业”。调查结果说明绝大多的大学生能够正确地看待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大都没有忘记学业,总想把学业放在首要位置。但是,上述这些只是大学生主观上、思想上的愿望而已。教育实践经验表明,真正在客观上、行为上能够正确处理好学业与爱情关系的大学生虽然也有,但为数不多。更多的是一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