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综合实践教案(首都师范版)(共2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上综合实践教案(首都师范版)(共2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上综合实践教案(首都师范版)(共27页).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四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1、挑战“重心”;2、巧用小棍儿做游戏;3、从小学理财;4、哪些蔬菜含有VC;5、关心爷爷奶奶;6、和鸟儿交朋友;7、探秘“七巧板”;8、做个“自护小能手”;9、研究轮子和车子;10、创作“公益标志”;11、学做“手电小医生”;12、怎样克服静电的困扰;13、妙用旧报纸;14、清除社区的“牛皮癣”;15、设计制作“电子贺卡”。二、教学目标:1、主张实践性学习,关注学习方式变革;2、面向学生完整的活动领域,关注学生现实与未来的需要;3、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组织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实现其教育的功能;4、着眼于完善学生素质结构,努力
2、追求学生独具特色的全面发展;5、重塑学校文化,推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培植学校创新文化氛围;三、教学重点:在探究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精神、动手能力。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五、教学准备:1、综合实践活动学具;2、胶水;3、剪刀;4、小刀;5、白纸、彩纸等。六、课时安排:见教学进度表全册教材分析教 学 进 度 表周 次日 期教 学 进 度( 教 学 内 容 )19、39、7挑战“重心”29、109、14巧用小棍儿做游戏39、179、21从小学理财49、249、28哪些蔬菜含有VC510、110、5十一放假610、810、12关心爷爷奶奶710、1510
3、、19和鸟儿交朋友810、2210、26探秘“七巧板”910、2911、2机动1011、511、9做个“自护小能手”1111、1211、16研究轮子和车子1211、1911、23创作“公益标志1311、2611、30机动1412、312、7学做“手电小医生”1512、1012、14怎样克服静电的困扰1612、1712、21机动1712、2412、28妙用旧报纸1812、311、4清除社区的“牛皮癣”191、71、11设计制作“电子贺卡”201、141、18复习211、211、25考核备注:课题:学期起始课教学内容:学期起始课。教学目标:a) 浏览教材。明确本册教材的学习目标、重、难点。b) 明
4、确用本原则,作业书写格式。c) 明确为本学期写作应做的准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本册教材的学习目标、重、难点。教学难点:牢记各项要求,并落实到学习过程中。课时安排:课时课题:起始课第一课时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二、三、四、五、六师生再见面作业本的要求和使用方法课上要求作业要求熟悉教科书作业教师对本学期开学同学们的面貌做一简单总结1、综合实践活动学具;2、胶水;3、剪刀;4、小刀;5、白纸、彩纸等。1、 眼睛看着老师,精神饱满,注意老师提醒的重难点。2、 课上多发言: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不定时多提问。3、 基本知识全班掌握,学生都有不同收获。需要带回家做的物品,希望注意保存,另外
5、要注意每次活动后做好实践活动记录。浏览教科书目录回去做好上课用品准备、设计自己的“实践活动纪录本”第一课:挑战“重心”教学设计思路:(一)激趣导入(二)基本活动(三)汇报交流教学内容:挑战“重心”书14页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学习和应用科学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遇到事情观察思考的习惯,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2、 在亲手制作和调试重心玩具不倒翁的过程中感受物体有重心,体验重心原理的应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教学重点:体验重心原理的应用,制作重心玩具不倒翁。教学难点:调试不倒翁的重心。教学准备:综合实践活动学具、学具:乒乓球、橡皮泥、剪刀、彩纸、彩笔、胶棒等。教学步骤设计
6、意图师生活动(一)激趣导入(二)基本活动(三)汇报交流 通过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明确“重心”学生制作过程中体验“重心”、在调试中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研究精神通过交流、汇报,作出评价和总结。 (一)激趣导入1、同学们,在这节课里,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挑战重心”。你有进行挑战的勇气吗?(有!)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想挑战重心,首先要了解什么是重心,谁来说说你对中心的了解。(生说) 2、教师总结:地球表面上的物体,各部分都受地心的吸引,物体各部分受到的重力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一个物体的重心越低,也就越稳定。 (二)基本活动 1、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就常常会看到利用重心完成的事情
7、还有利用重心制作的玩具。请看图片:(课件出示) 你想不想也制作一个小玩具呢? 2、出示自制不倒翁,让学生观察,说一说制作这样一个不倒翁都需要什么材料?(乒乓球、橡皮泥、彩纸、彩笔) 教师讲制作过程:第一步:把橡皮泥站在乒乓球的底部,乒乓球底部的橡皮泥越多越集中,不倒翁就越稳,但不要让橡皮泥超过乒乓球的一半;第二步:为不倒翁做装饰,你可以根据你所准备的材料,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一个自己的不倒翁作品。 3、在制作之前,先看一些设计精美的不倒翁。(看课件) 4、现在到了你来挑战重心,制作不倒翁的时候了,十分钟之后,老师等着看你的作品。 (三)汇报交流 1、谁愿意把自己制作的不倒翁展示给大家看
8、?(指名展示并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生评价。) 2、在制作不倒翁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 3、教师总结:对物体重心问题的研究,当然不仅限于制作重心玩具,在生活中,有哪些问题已经用重心原理解决了?有哪些还没有解决?请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并把自己的所得与同学们进行交流,让我们在生活中继续挑战重心。 板书设计:挑战“重心”重心不倒翁第二课:巧用小棍儿做游戏教学设计思路:一、激趣导入二、活动实施(一)平面图形变(二)平面图形变立体(三)拓展与延伸三、活动总结教学内容:巧用小棍儿做游戏书58页教学目标:1、通过“巧用小棍做游戏”活动,培养学生乐于探寻规律,善于团结合作的精神。2、通过巧
9、移、巧用、巧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巧用小棍建大厦”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手实践的能力。教学重点:通过巧移、巧用、巧创的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学难点:通过“巧用小棍建大厦”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手实践的能力。教学准备:1、准备牙签、棉签、塑料棒、吸管等小棍棒、无毒橡皮泥2、自由结合组成研究活动小组。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激趣导入二、活动实施(一)平面图形变换(二)平面图形变立体(三)拓展与延伸三、活动总结 通过谈话激发学生动手意识平面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手实践的能力。通
10、过“巧用小棍建大厦”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手实践的能力。一、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小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多见的物口,谁能说一说,小棍都有哪些用途呢?生自由谈一谈 估计:做火柴、铅笔、牙签、棉签师:小棍不仅有很多实用的价值,我们还可以用小棍儿做许多有趣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二、活动实施(一)平面图形变换:1、摆一摆(个人尝试)要求:用十二根小棍儿,摆成一只飞行的小燕。(生动手摆)引导:想一想,移动其中的哪三根小棍,能使这只小燕改向相反方向飞行。生边思考边动手试一试。指生汇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和移动的方法。估计:生先想象出反方向飞行的小燕的轮廓,再动手移动小棒摆一摆。2、摆一摆(自由结
11、组尝试)师引导:我们掌握了用小棍摆、移小燕的方法,下面我们再来摆一摆。出示操作要求:用十二根小棍,摆成一条游动的小鱼,请移动其中的三根,使这笨小鱼改方向游动。用十二根同样的小棒儿摆成五个正方形:A、拿掉其中的二根,变成两个正方形。B、移动其中的三根,变成三个相等的正方形。C、移动其中的四根,变成十个正形。生:自由结组,尝试交流。指生汇报,集体交流。引导:谁能说一说,平面图形在变换时有什么好方法呢?生自由小结。(二)平面图形变立体师:刚才我们掌握了平面图形变换的方法,下面我们来试一试平面图形变立体。提出操作要求:大家能用六根小棍摆成四个三角形,用十二根小棍儿摆成六个正方形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
12、比,看哪个小组同学最有智慧,完成的最快?)生操作。师:出示练习要求:用九根小棒儿,摆成一只花瓶,请移动三根,使平面图案变成立体图案。用十八根小棍,摆成由三个正六边形和一个正三角形组成的图案,再添九根,摆成由三个正立方体和一个正三角形组成的图案。生:小组想办法交流操作,师巡视点拨。小组汇报,集体交流。(三)拓展与延伸师: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巧用小手建大厦”的比赛,用橡皮泥做连接物,用小棍插接各种建筑模型,比一比谁的大厦更雄伟,更美观,更稳定!生:动手操作作品展评:学生把自己认为满意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分析作品特点,同学互相评论,提出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师:对作品进行点评,评选出优秀小组的优秀
13、作品。三、活动总结:今天我们通过玩小棍的游戏,培养了大家创造力,我希望同学们今后注重动手实践,使自己的思维有进一步的发展创新。 板书设计:巧用小棍儿做游戏教师板书学生作品、动脑筋、动动手第三课:从小学理财教学设计思路: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二、游戏活动:零花钱怎么花?三、游戏活动:结余零花钱怎么处理?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教学内容: 从小学理财书912页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念。学习有计划地做事,树立对生活、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2、培养学生理财的能力;提高全面看问题,及与其他人交流的能力。3、帮助学生学习和体验简单的理财方法,和调查、访问、整理资料的过程,提高做事能力。教学重点:
14、。学习有计划地做事,树立对生活、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培养学生理财的能力教学难点:助学生学习和体验简单的理财方法,提高做事能力教学准备:计算器、清理个人零用钱、准备活动用的笔和记录纸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二、游戏活动:零花钱怎么花?三、游戏活动:结余零花钱怎么处理?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 揭示课题学习理财方法拓展理财的广度、深度、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师:最近老师有些心事,想请大家帮帮忙,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在我们心理咨询室遇到一位小朋友,他一脸的委屈说自己有一个双胞胎哥哥,可是妈妈总是向着哥哥,对自己不公平。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样的一件事情。妈妈每周给兄弟两人10元钱的
15、零花钱,可是总不到周末弟弟的钱就花光了,而哥哥还有,弟弟以为妈妈给自己少了,所以说妈妈给哥哥的钱多一些,这样就不公平了。出示两兄弟买的各样物品师:同学们,看完之后,请你说一说,是他们的妈妈不公平吗?(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师:不是妈妈不公平那是怎么会事呢?(学生说后,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从小学理财)二、游戏活动:零花钱怎么花?(学习理财方法)1、师:现在的家庭条件越来越好了,课前老师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几乎每个孩子都或多或少有了可供自己支配的零花钱,是不是?平时有过零花钱的同学请举一下手。(学生举手示意)2、师:看来有零花钱的同学还真是不少,老师想知道你们平时这些零花钱都做什么用了?(请几个学生
16、说)师:向这样一个一个地说,可能这节课都下了老师还没有弄清楚,这么多的零花钱到底是怎么花的呢?我们来现场做一个小小的调查,就知道了。师:(出示关于学生一周零花钱去向的调查表。)这个表格有些什么项目,该怎样填写呢?我们先来看一看。(指导学生填表格)师:表格上还有大量的数据需要我们统计,除了口算,较大较多的数据我们可以借助什么工具来进行呢?(计算器)师:你们都会使用计算器吗?今天刘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计算器,下面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统计的最快最准确。(学生活动,教师到各个小组进行现场指导)3、选择有代表性的小组到台上交流自己小组的调查结果。4、师:看了这几个小组的调查表,你们发现了他们
17、在使用自己的零花钱上有什么问题?(学生谈自己的发现,教师适时地进行引导,提炼出:合理分配、有计划支出)师:每一组同学再在你们的调查表中,你们发现有哪些钱是不必要的呢?(学生发现)师:算一算,如果象你们刚才说的那样,有计划的进行理财之后,可以节余多少钱?(每一组合作计算,并全班汇报)三、游戏活动:结余零花钱怎么处理?(拓展理财的广度、深度)1、师:象我们这样进行合理支配,有计划地进行安排后,都有了不少的节余,节余的钱你又打算如何处理呢?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结余的零花钱如何处理”设计大比拼。每人有一张表格,把你对节余零花钱的处理方法写在上面。(学生活动)2、交流汇报(引导学生从小学会节约用钱,并
18、会安排自己的节余零花钱。(如进行储蓄或者捐助他人等)。四、全课总结,课后延伸。师:象同学们刚才说的,节余钱可以储蓄,如何去储蓄呢?还有刚才我们在课堂中也提出了几个问题,如:花钱有哪些小窍门等等问题,在课后我们可以自己进行一些小调查,寻找答案。师:相信如果我们能按照今天我们发现的,学会合理分配、有计划支出、再加上一些小窍门,不久你们都能成为理财高手的。 板书设计:从小学理财理财能力:合理分配、有计划支出结余的零花钱如何处理储蓄或者捐助他人等如何去储蓄呢第四课:哪些蔬菜含有VC教学设计思路:做一做:检验维生素C2、研究西红柿里有没有维生素C拓展与延伸活动,教学内容:哪些蔬菜含有VC书1316页教学
19、目标:1、使学生知道检验蔬菜中维生素C的简易方法。2、使学生在检验蔬菜里含有维生素C的实验中,体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3、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检验蔬菜中维生素C的简易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烧杯、滴管、试管、搅棒、纱布、研钵等;按四人一组配备。2、实验材料:医用Vc药片、稀释的碘酒、淀粉、西红柿、其他蔬菜两三种、清水等。教学步骤设计意图师生活动做一做:检验维生素C2、研究西红柿里有没有维生素C拓展与延伸活动, 使学生知道检验蔬菜中维生素C的简易方法体验解决生活中问题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解
20、决问题。1、做一做:检验维生素C 基本活动安排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学生已经比较了解的检验淀粉的实验(将淀粉制成淀粉清液,然后放人稀释的碘酒)。这个实验需要学生明确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同时应该指导学生推理分析:当碘酒滴到某种食物上颜色变为蓝色时,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在上过科学课后,这个实验一般学生都应该知道。 第二个实验,是把维生素C药片研碎后放人淀粉清液中,混合在一起进行观察。这时淀粉清液没有发生颜色变化。 第三个实验,是将碘酒放人维生素C与淀粉的混合液中,观察颜色的变化。结果也没有发生颜色的变化。 学生根据三个实验的结果进行推理分析,说明碘酒与淀粉接触会发生颜色变化,而加人了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实践 教案 首都 师范 27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