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光--2-3-3-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姜组长模板(共7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二物理--光--2-3-3-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姜组长模板(共7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物理--光--2-3-3-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姜组长模板(共7页).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课 题 凸透镜成像(第3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2.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光的反射定律;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3.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知道光的折射规律。4.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简单应用。重点、难点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考点及考试要求光的反射、折射和凸透镜成像一、知识梳理(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2.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影子;(2)日食与月食;(3)小孔成像。(二)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
2、的概念当光从某种介质(如空气)射到某物体表面时,将改变原传播方向而返回原介质中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光的反射定律光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就是光的反射定律。注: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光的反射的类型:(1)镜面反射;(2)漫反射。4.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因此,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三)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的概念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2.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
3、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减小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减小;反之,增大入射角,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注:(1)当光垂直于界面射入时,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偏折。(2)在光的折射中,光路也是可逆的。3.光的折射现象(1)斜插在盛水的碗里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弯折了;(2)池里的水看起来比实际要浅些;(3)海市蜃楼。4.透镜成像(1)透镜的种类及其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对光线具有汇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大小正倒虚实u2f缩小倒立实像fv2f照相机u=2f
4、等大倒立实像v=2ffu2f放大倒立实像v2f投影仪、幻灯机u=f不成像舞台追光灯uf放大正立虚像vu放大镜(四)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白光穿过三棱镜后,分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2.单色光与复色光3.三原色光:红光、绿光和蓝光叫做三原色光。(五)学生实验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实验器材: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白纸。(3)实验步骤:(略)(4)注意事项:为便于找到虚像的位置,实验时采用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并且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为了便于观察到像,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实验。玻璃板要竖直放在水平桌
5、面上,两支蜡烛也要竖直放置。实验时,将玻璃板后未点燃的蜡烛移到点燃蜡烛像的位置,要求从玻璃板前面的不同位置看去,玻璃板后的蜡烛都好像点燃似的。研究蜡烛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可以去掉玻璃板后面的未点燃的蜡烛,在像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光屏,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存在。实验时要多次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认真记录每一次实验时的玻璃板、两支蜡烛的位置,分别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比较物、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大小和物、像的连线与玻璃板的夹角关系。2.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目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实验器材:凸透镜(焦距已知)、蜡烛(或其他发光物)、光屏、光具座等。(3)实验步骤:(略)(4)注意事项
6、:在调整实验装置时,要使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跟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在移动光屏找像时,要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在移动过程中,眼睛要注意观察光屏上的像,直到光屏上的像最清晰为止;在归纳实验结果时,要将从光具座上读出的物距和像距的值分别跟凸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相比较,并记录相应的成像情况。二、 课堂练习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 C.“风吹草低现牛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二 物理 凸透镜 成像 课时 组长 模板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