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共8页).doc
《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共8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共8页).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摘要:讨论了当前国内外主要的几种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包括物理法和化学法两大类下的几种,机械球磨法、磁控溅射法、静电纺丝法、溶胶凝胶法、微乳液法、模板法等,并分析了以上几种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优缺点关键词:半导体纳米粒子性质;半导体纳米材料;溶胶一凝胶法;机械球磨法;磁控溅射法;静电纺丝法;微乳液法;模板法;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淀积引言半导体材料(semiconductormaterial)是一类具有半导体性能(导电能力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电阻率约在1mcm1Gcm范围内)。相对于导体材料而言,半导体中的电子动能较低,有较长的德布罗意波长,对空间限域比较敏感。半
2、导体材料空间中某一方向的尺寸限制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可比拟时,电子的运动被量子化地限制在离散的本征态,从而失去一个空间自由度或者说减少了一维,通常适用体材料的电子的粒子行为在此材料中不再适用。这种自然界不存在,通过能带工程人工制造的新型功能材料叫做半导体纳米材料。现已知道,半导体纳米粒子结构上的特点(原子畴尺寸小于100nm,大比例原子处于晶界环境,各畴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等是导致半导体纳米材料具有特殊性质的根本原因。半导体纳米材料独特的质使其将在未来的各种功能器件中发挥重要作用,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讨论了半导体纳米材料的性质,综述了几种化学法制备半导体纳米材料的原理和特
3、点。2.半导体纳米粒子的基本性质2.1表面效应球形颗粒的表面积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其体积与直径的立方成正比,故其比表面积(表面积/体积)与直径成反比。随着颗粒直径变小,比表面积将会显著增大,说明表面原子所占的百分数将会显著地增加。对直径大于0.1微米的颗粒表面效应可忽略不计,当尺寸小于0.1微米时,其表面原子百分数激剧增长,甚至1克超微颗粒表面积的总和可高达100平方米,这时的表面效应将不容忽略。随着纳米材料粒径的减小,表面原子数迅速增加。例如当粒径为10nm时,表面原子数为完整晶粒原子总数的20%;而粒径为1nm时,其表面原子百分数增大到99%;此时组成该纳米晶粒的所有约30个原子几乎全部分
4、布在表面。由于表面原子周围缺少相邻的原子:有许多悬空键,具有不饱和性,易与其他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来,故表现出很高的化学活性。随着粒径的减小,纳米材料的表面积、表面能及表面结合能都迅速增大。超微颗粒的表面与大块物体的表面是十分不同的,若用高倍率电子显微镜对金超微颗粒(直径为2*10-3微米)进行电视摄像,实时观察发现这些颗粒没有固定的形态,随着时间的变化会自动形成各种形状(如立方八面体,十面体,二十面体多李晶等),它既不同于一般固体,又不同于液体,是一种准固体。在电子显微镜的电子束照射下,表面原子仿佛进入了“沸腾”状态,尺寸大于10纳米后才看不到这种颗粒结构的不稳定性,这时微颗粒具有稳定的结构状
5、态。因此想要获得发光效率高的纳米材料,采用适当的方法合成表面完好的半导体材料很重要。2.2量子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是指当粒子尺寸下降到某一数值时,费米能级附近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或者能隙变宽的现象。当能级的变化程度大于热能、光能、电磁能的变化时,导致了纳米微粒磁、光、声、热、电及超导特性与常规材料有显著的不同。当半导体材料从体相减小到某一临界尺寸(如与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电子的非弹性散射平均自由程和体相激子的玻尔半径相等以后,其中的电子、空穴和激子等载流子的运动将受到强量子封闭性的限制,同时导致其能量的增加,与此相应的电子结构也从体相的连续能带结构变成类似于分子的准分裂能级,使原来
6、的能隙变宽,即光吸收谱向短波方向移动,这就是量子尺寸效应。当热能、电场能或磁场能比平均的能级间距还小时,超微颗粒就会呈现一系列与宏观物体截然不同的特性,客观表现为光谱线会向短波方向移动,催化活性变化。XuSh-ming等2测定其合成的半导体纳米线阵列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随着半导体纳米线直径减小,其吸收边相对于体相蓝移的幅度增加,显示了明显的量子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是未来微电子、光电子器件的基础,当微电子器件进一步微小化时,必须考虑量子效应。2.3介电限域效应当用电容率较小的材料修饰半导体纳米材料表面时,带电的半导体纳米粒子发出的电场线很容易穿过电容率比自己小的包覆层。因此,屏蔽效应减小,
7、带电粒子间的库仑作用力增强,结果增强了激子的结合能和振子强度,引起量子点电子结构变化。量子点中的电子、空穴和激子等载流子受之影响,这种现象称为介电限域效应。对于超微粒子来说,随着粒径减小,和块体相比红移和蓝移同时起作用,一般导致蓝移的电子2空穴空间限域起主导作用,因而主要观察到的为量子尺寸效应。但是当对超微粒表面进行化学修饰后,如果半导体材料和包覆材料的介电常数相差较大,便产生明显的介电限域效应,屏蔽效应减弱,半导体材料和包覆材料的介电常数差值越大,则介电限域效应越强,红移越大。当表面效应引起的能量变化大于由于空间效应所引起的变化时,超微粒的表观带隙减小,反应到吸收光谱上就表现出明显的红移现象
8、。刘成林等人3将制得的ZnO/ZnS胶体作为亚相,在亚相表面滴加硬脂酸氯仿溶液,形成ZnO/ZnS超微粒2硬脂酸复合单分子层。ZnO/ZnS超微粒表观带隙为4.04eV,对应的波长为308nm,ZnO/ZnS超微粒2硬脂酸复合的表观带隙为3.14eV,对应的波长为361nm,相对于胶体的紫外2可见吸收光谱出现了“红移”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硬脂酸单分子膜对超微粒子起着表面修饰作用,从而出现了介电限域效应,引起了红移。这种变化对纳米粒子的应用产生重要影响。3.半导体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技术3.1物理法制备3.1.1机械球磨法用外部机械力的作用,即通过研球,研磨罐和颗粒的频繁碰撞,颗粒在球磨过程
9、中被反复的挤压、变形、断裂、焊合。随着球磨过程的延续,颗粒表面的缺陷密度增加,晶粒逐渐细化。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条件得到纯元素、合金或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其特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但产品纯度低,颗粒分布不均匀。总之,随着球研磨制备工艺的日益完善及纳米材料产业化进程,球研磨法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制备方法将进一步发挥其工艺简单,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13.1.2磁控溅射法磁控溅射法是在高真空充入适量的氩气,在阴极(柱状靶或平面靶和阳极(镀膜室壁之间施加几百K直流电压,在镀膜室内产生磁控型异常辉光放电,使氩气发生电离。氩离子被阴极加速并轰击阳极靶表面,将靶材表面原子溅射出来沉积在基底表面上形成薄膜。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