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讲解(共10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全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讲解(共10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省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讲解(共10页).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工业经济运行报告内容提要:上半年,面对宏观调控趋紧的特殊环境和严峻挑战,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生产扩大、增速较快、产销良好、效益提升、结构改善”的态势,工业增速居全国第7位、中部六省首位,支柱产业规模快速扩张,多数行业和市州保持较快增长。但进入二季度,经济运行中的制约因素增多,特别是调控政策紧缩与生产成本上升、煤电要素偏紧等约束加大,稳增长压力较大。总体上看,上半年湖北工业经济运行较为稳健,“缓而不慢、紧中稳行、理性调整”的特征明显,下半年“六个转变”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全年工业有望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一、工业经济运行主要特点今年以来
2、,面对宏观调控趋紧的特殊环境和严峻挑战,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呈现“生产扩大、增速较快、产销良好、效益提升、结构改善”的态势。(一)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增速位居全国前列。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924.2亿元,超过2008年全年规模,比去年同期净增1152亿元,增长20.5%,增速高于全国6.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位、中部六省首位。3月份以来当月增加值均保持在660亿元以上,月度规模屡创历史新高,其中6月份达到796.4亿元,增长20.9%。(二)效益水平继续提升,支柱产业扩张较快。1-6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资产总额达到20702亿元,同比净增3170.5亿元,增长18.1%
3、。实现营业收入12197.5亿元,同比净增3212.8亿元,增长35.8%;实现利润611亿元,增长23.3%;税金545.7亿元,增长18.3%。支柱产业规模扩张较快,汽车、钢铁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690.7、1613.3亿元,增长13%、32.1%;食品、石化、机械产业分别达到1503.9、1478.4、1080.2亿元,增长63.5%、36%、41.6%;电子信息、纺织产业分别达到869.8、781.4亿元,增长27.2%、51.6%;建材、有色产业分别达到590.7、429.9亿元,增长67.6%、42.9%。(三)产销衔接水平良好,市场占有率持续提高。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产
4、值12280亿元,增长36.5%;销售产值11974亿元,增长37.3%。工业品产销率为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完成出口交货值496亿元,增长30.3%;内销产值11478亿元,占销售产值的95.8%,增长37.6%,高于出口增幅7.3个百分点,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省工业品市场占有率为3.14%,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0位。市场占有率较高的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3%)、饮料制造业(6.26%)、烟草制品业(5.98%)、钢铁(4.93%)、农副食品加工业(4.71%)。(四)工业结构不断改善,增加值率明显提升。从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5%,增速
5、快于重工业6.4个百分点,轻重工业结构调整为31.4:68.6。从制造业内部看,消费品工业增长24.3%,增速环比加快0.7个百分点,快于原材料工业增速4.3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产业增速放缓,增长17.7%,低于全省工业增速2.8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快,完成增加值1031亿元,增长22.5%,增速同比提高2个百分点,其中先进制造业增长20.8%,所占比重达到40.5%,新材料产业增长28.9%。从企业看,民营工业产值增长51.8%,增幅快于全省工业15.3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提高到60.5%;小型、中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4%、17.6%,均快于大型企业增速。随着产品结构改善、产业档次提
6、升,全省工业增加值率上升至31.9%,较去年提高2.9个百分点。(五)多数市州增长较快,副中心城市增势强劲。全省17个市州中,14个增速超过20%。襄阳、宜昌增速居前,分别增长27.4%、27.2%,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28.3%。随州(27.1%)、荆门(25.6%)、鄂州(25.2%)、咸宁(25.2%)增速超过25%。武汉城市圈工业增长20.1%,其中武汉增长15.2%,环比加快0.1个百分点,扭转增速持续下滑势头。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工业提速,增长24.1%,高于全省工业3.6个百分点,所占比重提高到42%。两个省域副中心(襄阳、宜昌)对鄂西圈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62.1%。(六)工业
7、品出厂价高位震荡,多数产品价格上涨。上半年,在能源资源等原材料大幅涨价、成本大幅上升的推动下,主要产品价格呈现小幅震荡、高位运行的格局,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4%,38个大类行业中有36个行业产品价格上涨。其中,石油加工业上涨13.3,原油价格上涨31.3%,汽油、柴油上涨16.7%、15.4%;纺织业上涨29.1%;煤炭开采业上涨2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上涨14%;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20.9%,精炼铜上涨24.4%;农副食品加工业上涨14.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上涨7.6%;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和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分别下降3.2%、6.2%。(七)工业用
8、电需求旺盛,煤电要素保障有力。面对省内持续干旱、水电欠发,电煤紧缺、煤价高涨及周边省市拉闸限电的严峻形势,通过千方百计组煤保电,不惜代价外购电,确保全省电力正常供应。上半年,全省发电量934.6亿千瓦时,增长10.5%。全社会用电695亿千瓦时,增长12.7%;工业用电量500亿千瓦时,增长12.7%,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2%。全省电煤到耗量均创新高,累计调运电煤2165万吨,同比增长18.57%;耗煤2054万吨,同比增长24.03%。6月底,全省统调电厂电煤库存237万吨。二、重点行业运行情况39个大类行业中,除石油开采业外均保持增长,其中15个增长30%以上,但行业间出现明显分化。食品、机
9、械、建材行业高位增长,钢铁、电子行业平稳增长,汽车、石化、纺织行业增速放缓。(一)装备制造业。机械行业延续过去几年的较快增长势头,汽车行业在去年高基数上步入平稳发展阶段,电子行业受市场冲击增长乏力,装备制造业实现较快增长。汽车行业理性回调。前两年在政策刺激拉动下显现“井喷式”增长,今年受政策退出、即期消费提前释放及日本地震等因素影响,增速同比明显放缓。1-6月,全省汽车产量88万辆,增速回落至11.5%,但快于全国9个百分点。6月份汽车产量12.2万辆,同比、环比分别下降10.9%、12.8%。分车型看,商用车好于乘用车,载货车、客车产量增长20%、40.9%,SUV、轿车下降10%、0.7%
10、。行业完成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4.3%。实现利润165.2亿元,下降9.3%,但行业仍保持较高盈利水平,销售利润率为9.8%,高出全省工业4.8个百分点。机械行业延续高速增长。随着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步伐加快,行业步入快速发展期。完成增加值449亿元,增长25.5%,占全省工业的11.4%,较去年提高1.1个百分点,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4%。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电气及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24.6%、31.2%、25.3%。全行业实现利润55.4亿元,增长38.8%。通信及电子制造业较快增长。在重点企业产能释放等因素作用下,行业完成增加值117.4亿元,增长18.5%。主要电子产
11、品产量增长较快,计算机整机、显示器、光电子器件、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274%、22%、66.3%、73.3%;但受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冲击、日本地震、产品降价等影响,多普达停产、波导限产,全省手机产量下降51%。冠捷显示排产计划下调至1350万台,每台价格调低为770元。(二)消费品工业。在市场需求旺盛、产品价格上涨等多重有利因素推动下,消费品工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增速快于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食品行业强劲增长。因干旱影响原料减产,部分粮油和水产品加工企业增速放缓,但植物油、精制茶、软饮料、大米、啤酒产量增幅提高,分别增长63%、192%、67%、33%、34%。行业实现增加值466亿元、利润7
12、3.5亿元,分别增长31%、50.7%,对全省工业增长贡献率为16.5%、21.4%,成为拉动力最强的产业。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增加值增长39.2%、30.2%、20.5%,利润增长64.5%、71.5%、30.3%。食品产业扩张步伐加快,产值规模已超过石化、钢铁产业,成为仅次于汽车的第二大产业。纺织行业效益提升。受棉价大幅波动影响,纺织企业为规避经营风险,生产增速同比有所减缓,但受惠纺织品价格上涨,行业效益大幅提升。完成增加值239亿元,增长16.7%,环比加快1.7个百分点。纱、布产量增长19.6%、53%,服装产量增长61%。行业实现利润27.8亿元,增长50.7%,其
13、中纺织业、服装业分别实现利润20.5、7.4亿元,增长64.9%、54%。烟草产品结构改善。全省卷烟产量139.7万箱,同比增长0.7%,其中一、二、三类烟比重较同期分别上升6.1%、1.6%和3.9%,四、五类烟比重分别下降6.9%、4.6%。由于产品结构改善、中高档卷烟比重上升,单箱卷烟收入同比增长22.7%,行业生产效益均保持较快增长。完成增加值176.5亿元,增长20.5%,高出产量增幅19.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18亿元,增长1.9倍;实现税金140.1亿元,占全省工业税金总额的1/4强,增长20.6%。医药行业增速回升。随着前期部分停产企业逐渐复产,化学药品产量3.2万吨,增长15%
14、,扭转前期持续下降局面;中成药产量12.3万吨,增长77%。行业完成增加值79亿元,增长15.6%,增速较一季度回升4.9个百分点。(三)原材料工业。在多种成本高涨支撑下,重点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原材料工业保持较快增长,但受石化等产业影响,增速低于全省工业平均水平。石化行业利润空间收窄。原油价格同比上涨近30%,下游产品成本大幅增加,行业增速同比明显放缓。完成增加值430.9亿元,增长13.6%。全行业实现利润40.8亿元,增长15.9%,增幅较一季度回落4.9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业完成增加值83.8亿元,增长5.3%,两家炼油企业亏损严重,累计净亏损9.6亿元。全省原油产量45.1万吨,增
15、长5.6%;原油加工量487万吨,下降1.3%;受需求好转和原料成本上升双重因素拉动,化肥市场价格普遍上涨,全省化肥产量460万吨,增长24.6%。化工行业完成增加值289.7亿元,增长19.5%;实现利润43.4亿元,增长66.8%。钢材产量稳步增长。二季度以来钢材市场呈现窄幅调整态势,但同比仍有较大幅度上涨。6月末鄂钢、武钢钢材出厂价4900、5010元/吨,同比上涨1050、190元/吨。钢铁企业抢抓市场需求较旺、钢材价格上涨有利时机扩大生产,加之三峡全通等重点项目出力,全省生铁、粗钢、钢材产量1213.4、1343.6、1694万吨,增长10.8%、12.8%、27%。行业完成增加值3
16、14亿元,增长18%;实现利润33.3亿元,增长22%。武钢钢材产量842万吨,增长13.5%;三峡全通生产钢材产量194万吨,增长4倍,完成产值107.8亿元,超过鄂钢、新冶钢,跻身全省第二大钢铁企业。行业建材行业增势强劲。受益于保障房、基础设施工程拉动、产品价格上升及陶瓷等子提速,建材行业发展势头强劲。水泥企业通过行业自律、限产保价,产品价格高位趋稳,6月份鄂东水泥(32.5级)价格为365元/吨,同比上涨140元/吨。行业完成增加值207.2亿元,增长30.8%;实现利润43亿元,增长2.1倍,对全省工业利润增长贡献率达25.2%,行业销售利润率为7.3%,同比提高3.2个百分点。水泥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全省 上半年 经济形势 分析 讲解 10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