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总结(共9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山区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卷总结(共9页).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宝山区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质量监测试卷注意: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 阅读 80分(一) 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寻找我们非读大学不可的理由刘铁芳 大学不是资格养成所,大学不是我们为世俗世界的利益(b y)场,不是给我们脸上贴金的工具性场域,“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来养成独立自由的人格,涵育广博充实的生命。大学最早的学科是医学、神学,文学和法学,大学一开始就是呵护人的身心,提升人的精神,(dun zo)人的灵魂,让我们身心更加健康,精神趋于卓越,灵魂走向高贵。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也许大学终将无法改变我们的屌丝
2、命运,但大学的经历将孕育我们自尊自信、不卑不亢的勇敢之心。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大学的目的正是养成我们的傲骨,也即陈寅恪所言“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为了自我人格的卓越,这正是我们来到大学的根本理由。 我们凭什么来改变自身?凭借大学问。“大学者,高深学问者也。”通往高深学问之路在何方?在大师,读大学就是识读大师。正如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大学就是大师,亲近大师就是亲近大学。亲近大师的路径,一是直接的路径,那就是亲近师友,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真正的大学就在与周遭的老师、学友切磋、交流之中;二是间接地路径,那就是亲近书籍,特别是那些堪
3、称人类文明的经典之作,经典阅读可谓启迪智慧、滋养人心的最重要的方式。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常说踩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巨人的肩膀不是那么容易让人踩上去,唯有黾勉勤奋,孜孜以求。“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我们要踏踏实实读书思考、悉心研讨、对话交流。当然,亲近大师本身并不是目的,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师”的目的是“重道”,大师就是我们寻求真理的阶梯。诚如亚里士多德所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亦如哈佛校训所言,“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我们要亲近大师,更要亲近真理。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师不如无师。 在大学里,课堂当然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聆听与对话、探讨
4、与辩论,这是知识生活的基本形式。但大学不只是课堂,更是“视野、志同道合的友谊和图书馆的书籍”(苇岸:大地上的事情,页3)。大学也要考试,大学也有分数,但真正的大学并非一张考卷,几个分数,低层级的记诵之学不足以名之大学。大学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活法,大学乃是积极主动、创造性地文化生活。你们来这里,就是要学会过为文化所引领的积极的大学生活。大学作为生活方式,主要表现为三重生活,一是个人生活,主题词是青春,彰显青春的关键词是健康、友谊、爱情;二是学习生活,主题词是学问,追求学问的关键是知识、智慧与创造;三是社会生活,主题词是责任,扩展责任的关键词是视野、情怀与担当。 大学有两种:一是世俗意义上的现实
5、大学,一是精神意义上的理想大学。也许,湖南师范大学并不是我们心中理想的大学,也许,理想的大学在现实中是很难找到的,甚至根本就不存在,但重要的是它能否存在于我们的灵魂之中。理想的大学乃是以精神的方式在我们灵魂的高处引领着我们。我们要记住,现实的大学是给定的,有局限的,但在我们想象世界中的作为精神的大学是超越现实的,没有边界的,我们就是要在并不完满的大学里读出理想大学的踪迹。我们的身份是有界限的,但读书、思考是没有边界的。今天,我们就是要从这里出发,从脚下坚持的土地出发,眺望精神意义上的大学,追寻真理之光,让人类文明的薪火与人类悠远的智慧充盈我们年轻的心,我们也因此而走向超越世俗边界的精神之大学。
6、(本文为刘铁芳教授在湖南师范大学2014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有删节。)1.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1)(b y) (2)(dun zo)2.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一段方框内,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3分)利益的考量也必不可少但大学的宗旨是以对知识与真理的无上追求尽管在世俗世界中资格很重要尽管今日大学早已不是象牙之塔A. B. C. D. 3. 阅读第段,分条概述议论要点,写在下列空行上。(3分)(1) 读大学就是亲近大师。 (2) (3) (4) 4. 阅读第段,分析开头画线句的作用。(3分)5. 第段作者为什么要论述“理想大学”?(3分)6. 仿照第段画线句,为“公民素养”拟一个主
7、题词和三个关键词。(4分)(二) 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蔡川堡牛红旗东出固原城,向云雾山方向行驶,不到50公里,一座古堡就出现在官厅镇蔡川村的东面半山坡上。空洞的堡门孤零零地眺望着过往的车辆与行人,俯视着颌下20来户炊烟依然升起的人家。踏上农户门前的土路,穿过稀疏的杏林,顺着时断时续的羊肠小路没走多久,我就站到了被人遗弃的古堡前。驻足,抬头审视,然后,抬起脚跨进了已经没有门板的砖箍堡门。堡内一片荒芜,只有两棵榆树的干枝在微风中飒飒作响。土堡分两层,两棵榆树在内堡和外堡的隔墙两边生长。榆树高过堡墙,从虬曲的枝干和皲裂的树皮看得出,这两棵榆树在此已生长了数十个春秋。它们一棵半倚着堡墙
8、,一棵梢上栖落着两只喜鹊。两只喜鹊并没被我这个不速之客吓跑,而是跳跃几下后定在一个枝头上冷漠地观望起我来。它们仿佛是这古堡的守望者。这倒让我心虚,有了侵犯他人领土的尴尬。我忙咧咧嘴,投以歉意的微笑,小声说:“你们好?不好意思打扰你们了。”喜鹊显然是讨厌我的多舌,不等我把话说完,就“嘎嘎”叫着旋上崖畔,飞向了后山。在一截老土坎上坐下,我卸下摄影包,细细端详起眼前的古堡残迹来。记得前年春天初次来这座古堡时,天气尚未转暖,草芽刚刚出土,崖畔上桃花乍开,内堡的梨树刚刚含苞。那时,从远处向这边看,一片冷冷的粉红又一簇簇高过墙头的素白。再走近了看,粉红的,素净的,都还鲜艳,都还迷人。至今,当时那股子淡淡的
9、香气还萦绕在我的鼻翼。当时,最引人注目的并非桃梨的鲜花,而是堡内崖畔下十几孔窑洞。那时,我已在西海固境内走访了大大小小方形、半圆形、梯形、葫芦形、龟背形、八卦形等各式各样300多座古城堡。城堡内的建筑有蓝砖房、土箍窑,有庙宇、仓库,有改成牛羊圈舍后搭建的草棚,有切成块分给多户人家做宅院修建的红机瓦房,也有一根木棍、一砖半瓦不见的荒院,惟独没有见过像蔡川堡这样半是土筑堡墙半是崖洞的堡子。其他城堡,即便半面筑墙或依山而建,堡主也都在堡内筑有豁亮的砖瓦房舍,不像这座土堡,只有一排黑黝黝的窑洞。我想,这与堡主的财力、生活习惯以及对居安思危的理解有关。那天,我一走进堡内这些黑黝黝窑洞,就被其中的土桌、石
10、磨、木马桩、泥坯马槽、锅台连炕、扫帚疙瘩、剪纸窗花,以及报纸炕围和清油灯碗吸引了。我逐个端详,渐次揣摩,觉得当年生活在这些窑洞里的大人和孩子并不十分寂寞。其中有一孔窑洞,不宽、不深,除了土炕、土凳和学生生字本糊就的炕围以外,窑壁的铁钉上还挂着一个打了补丁的花布书包。我估计这是一孔孩子居住过的窑洞。因为窑壁上有一行十分稚拙的铅笔字:“我要上初中”。同时我看到炕头上还贴过一张被人细心撕扯又没有完整揭走的小奖状。残留的奖状上,有隐约可辨的“小学”的红印章和尚能辨析的“白梅”、“三好”等字迹。再扫视一圈,稍稍靠里的窑壁上另有一些同样稚拙的铅笔字画:有梳着小辫戴着红领巾的肖像,有自行车,有迎风飘扬的五环
11、旗,有“我想骑着车子看奥运”、“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等文字。当时,我虽然清楚地觉得这些文字和图画别有一番情致,但由于没带闪光灯,也就没能拍下照片。最后,我不得不抱着遗憾,带着对这位白梅同学的许多假想走出这孔窑洞。当我走出白梅同学的窑洞走进另一孔已经坍塌的窑洞时,又被一幅用土坷垃画在黑糊糊窑壁上的简笔画诱惑住了。简笔画画的是一对相互凝视着的男女。这幅画,细细端详,很温暖。要拍下这些画,是我再次来这里的主要原因。这一次来之前我早早就准备好了闪光灯。我想,也许正是那个叫白梅的同学和这对相互凝望的恋人,才是这座古堡当年的灵魂,才使这座古堡在我心里没有彻底坍塌。也许正是这些最浅显的向往和最本真的爱恋,才
12、最美好,最逼近人性。窑外阳光明媚,窑内荧光闪烁。我一次又一次按下相机快门,一张又一张记录下了这些被时光熏黑了的窑洞里的远古岩画般的场景。我在想,白梅同学早已上了大学,已经骑着崭新的自行车去北京奥运村看那钢制的鸟巢和飘扬的五环旗了。还有,我相信那对在窑壁上渴望爱情的青年男女,已终成眷属。我觉得来这座古堡,除拍下这些别有意趣的照片之外,还有其他来由。暗暗寻思:这里落寞得只有一排空窑、三垛土墙、一地杂草、一股清风和三两声鹊鸣,并没什么还能令我迷恋的呀?(11)这时,我嗅闻到了一种气息,一种都市少有的迷人的香味。我忽然记起了一片粉红中的素白,记起了堡内那棵含苞欲放的梨树,莫非它还在开花?我急忙走出窑洞
13、,穿过豁口奔进内堡。看着黄叶婆娑的梨树我顿住了,时值深秋,哪棵梨树还能开花呀?我自嘲地笑了。可就在我自嘲的同时,惊呆了,被一股股透骨的香气袭晕了梨树下,满地落果。如遍地发酵的黄泥,弥漫着醇厚的酒香7.第段开头画线句运用拟人修辞,分析这样写的好处。(3分)8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树上两只喜鹊象征古堡守护神,令前来观看者心虚。B第段描写蔡川堡内的陈设,突出它昔日的繁华。C运用插叙,将眼前所见与回忆自然融合。D第段写白梅骑车去奥运村,暗示生活条件已改善。9.第段有关白梅的窑洞描写详尽,而另一窑洞则一笔带过,简析这样写的理由。(3分)10. 第段画线句理解:为何白梅同学和这对相互
14、凝望的恋人是这座古堡的灵魂?(3分)11. 概括作者这次去蔡川堡的原因。(3分)12. 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评析结尾段的作用。(5分)(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案,按前6空评分】13.(1)蒹葭萋萋, 。 (诗经蒹葭) (2) ,苒苒物华休。 (柳永八声甘州)来源:Z,xx,k.Com (3) ,最难将息。 (李清照声声慢) (4)夕阳下,酒旆闲, 。 (马致远寿阳曲远浦帆归)(5)同声相应, 。 (易经) (6)好学近乎智, 。 (礼记中庸) (7) ,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来源:学|科|网Z|X|X|K (8)桐花万里丹山路, 。(李商隐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四)阅
15、读下面的元曲,完成第14-16题。(8分)【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元卢挚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注释】潇湘画里:宋代画家宋迪曾画过“潇湘八景”,这里言潇湘两岸的风景如画。写作该曲时卢挚正在湖南宪使任上。14. “沉醉东风”是这首散曲的 。(1分)15.下列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是倒装句式,更突出“绝壁”这一主体景色。B次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C以“西风”、“秋意”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内心愁绪。D通篇写景远近结合、动静交织,使景物富有画面美。16.从时空转换的角度赏析该散曲。(4
16、分)(五) 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宋濂获罪(明)徐祯卿洪武十年,宋学士濂,乞老归,帝亲饯之,敕其孙慎辅行。濂顿首辞,且要曰:“臣性命未毕蓬土,请岁觐陛阶。”既归,每就帝庆节称贺如约,帝念旧,恋恋多深情。十三年失朝,帝召其子中书舍人璲,孙殿廷礼仪司序班慎,问之,对曰:“不幸有旦夕之忧,惟陛下哀矜裁其罪!”帝微使人瞰之,无恙,大怒,下璲、慎狱。诏御史,就诛濂,没其家。先是濂尝授太子及诸王经,太子于是泣且谏曰:“臣愚戆无他师,幸陛下哀矜裁其死。”帝怒曰:“俟汝为天子而宥之。”太子惶惧,不知所出,遂赴溺,左右救得免。帝且喜且骂曰:“痴儿子,我杀人,何与汝也!”因遍录救溺者。凡衣履入水,擢
17、三级;解衣舄者,皆斩之。曰:“太子溺,俟汝解衣而救之乎!”乃赦濂死,而更令入谒,然怒卒未解也。会与后食,后具斋素,帝问之故,对曰:“妾闻宋先生坐罪,溥为作福祐之。”濂至,帝令毋相见。谪居茂州,而竟杀璲、慎。(选自剪胜野闻)【注释】未毕蓬土:没死之前。 失朝:指失约未赴朝觐见。 中书舍人:官职 殿廷礼仪司:明代官署名 序班:掌管司仪之官。 舄(x戏):古代一种复底鞋。溥:广17.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1)濂顿首辞,且要曰 (2)先是濂尝授太子及诸王经(3)俟汝为天子而宥之 (4)而竟杀璲、慎18.找出下列“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不幸有旦夕之忧B.俟汝为天子而宥
18、之C.太子溺,俟汝解衣而救之乎D.溥为作福祐之19. 将下列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帝微使人瞰之,无恙,大怒,下璲、慎狱(2) 会与后食,后具斋素,帝问之故20. 对太子的说情,皇帝“且喜且骂”,分析“喜”与“骂”的原因。(2分)21. 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皇帝阴险狠毒的表现。(3分)(六) 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1分)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
19、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20、,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22. 阅读第段文字,举例分析其整散结合的语言特点。(2分)23. 从比喻修辞角度分析第段画线句。(2分)24.找出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2分)A主客问答是赋的传统手法,它是
21、一种虚拟的对话形式。B当时苏轼被贬黄州,主客问答正体现苏轼内心的矛盾。C主客问答能打破思维定势,使人转变角度来思考问题。D主客问答最终从积极乐观的儒家思想中获得精神寄托。25.客人的话语中包含了对生命 与 的悲叹。(2分)26. 以“月”为例,评析文章将写景、抒情、说理融为一体的特色。(2分)二 写作 70分27.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人生最重要的不是你站在什么地方,而是你朝什么方向走。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 寻找我们非读大学不可的理由(18分)1.(1)博弈 (2)锻造(2分)2.B(3分)3.(1)读大学(求大学问)就是识读大师(亲近
22、大师) (2)亲近大时代额两条途径(3)亲近大事应该勤奋踏实 (4)亲近大师的目的是为了寻求真理。(4分)4.这句话意在说明大学生活的基本形式,认同课堂学习的必要性,由此引出对大学生活方式深入思考,使议论更全面(辩证)。(3分)5.将大学分为“现实”与“理想”(“世俗”与“精神”)两种类型,并强调理想大学的重要性。这样写既丰富了大学的内涵,也更能勉励大学新生不断的超越世俗,寻求真理,提升精神境界。(2分)6.如主题词是“独立”,关键词是“生存”,“理性”,“担当”(4分)(二)蔡川堡(20分)7.“孤零零”突出了古堡周围的荒凉冷清,“眺望”、“俯视”表现了古堡的高大,拟人手法赋予古堡人的主观情
23、感,形象表现古堡的冷落与高大。(3分)8.C(3分)9.首先是两个窑洞内部留存痕迹不同,前者保留较多白梅生活的痕迹,而后者已经坍塌,所留痕迹有限,其次,这样写有详有略,使行文富有变化,更突出文章中心。(3分)10.因为白梅想要上学读书与想要看奥运村,体现了一个孩子最朴素的愿望;而一对情人相互凝望的画,体现了真挚的爱恋,两者都表现了美好的人性,温暖人心。(3分)11.(1)拍摄窑洞内的画(2)难忘梨花香气(3分)12.与第段描写鲜艳梨花与淡淡的香气相呼应,前后照应,结构更完整。醉人的香气烘托(渲染)气氛,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的人性的赞美之情,以景结情给人以无限的遐思。(写出人意料而又入情入理也可给分
24、)(5分)(三) 默写(6分) 13.白露未晞 是处红衰翠减 乍暖还寒时候 两三航未曾着岸同气相求 知耻近乎勇 操千曲而后晓声 雏凤清于老凤声(四)沉醉东风秋景(8分)14.曲牌(1分)15.C(3分)16.(4分)从时间上看,“落残霞”是傍晚时分,而“静夜”、“月影”是写夜晚之景,可以看出时间的推移;从空间看,主要采用“移步换景”写法,“载我”点名是诗人行舟所见,先写两岸近处的绝壁、枯松,再写前方远处的落霞、孤鹜,然后写一路所见的山与水,最后写云帆月影,所写景色随着行踪变化而变化。(五) 宋濂获罪(17分)17. 要:约定 先是:在此以前俟:等待 竟:最终(4分)18. A(2分)19. (
25、6分)皇帝暗中派人去察看宋濂,宋濂没有得病,皇帝非常生气,将宋璲宋慎投入监牢。(得分点,微,下,省略) 恰逢与皇后一起吃饭,皇后准备了素食,皇帝问她原因(缘故)(得分点:会,具,故)20. “喜”是因为看出太子没有篡位夺权的野心,“骂”是因为太子干涉自己的事务(也可以说不满太子的懦弱、妇人之仁)(2分)21. (3分)(1)暗中探查宋濂并没有病重就把宋濂的子孙下狱,还要诛杀宋濂。(2) 太子受父皇责备而投水,左右脱衣鞋相救者因为相救不及时被斩首。(3) 赦免宋濂死罪后让宋濂谪居茂州,又诛杀其子孙。(六)前赤壁赋(11分)22.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是整句,接着“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又是散句,这样整散结合,句式灵活多变,错落有致,使行文自然流畅,富有节奏感。(2分)23.运用比喻,变现了箫声深挚哀婉,余音悠长的特点,将抽象而不可捉摸的声音写得具体可感。(2分)24.D(2分)25.渺小(普通、功业无成);短暂(成仙不得)26.寓情于景,文章开头写生于东山之上的明月,与清风、江水构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由景生情,使作者进入陶然忘我、飘飘欲仙的境界,真正做到情景交融。第段就近取譬,借景言理。借眼前之景来探讨人生哲学,月虽有圆有缺,但却未曾有什么损耗,以此说明变与不变的道理,使主客都得以解脱,情感由悲转喜,景、情、理三者水乳交融。(3分)27略专心-专注-专业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