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2015-2016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入库指南(共21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兰州市2015-2016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入库指南(共2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兰州市2015-2016年度科技计划项目入库指南(共21页).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附件2:2018年度兰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 市级重大科技专项2018年市级重大科技专项,按照兰州市“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部署,充分体现目标和创新导向,整合科技资源,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需求,集中力量解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度高、示范带动性强的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战略任务、共性关键技术、重要民生改善、重点产品研发、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集中力量,实现产业化突破,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该计划以2018年度“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兰州市十大科技创新项目”的形式下达。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重点支持
2、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经认定的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工业领域重点支持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及其他急需解决的重大科技热点、难点问题。农业领域重点支持农作物种植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研制、生物农业等。社会发展领域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与环境保护、文化创新、重大疾病防控、公共安全、现代科技服务业等。 (二)申报要求1.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工业类、社会发展类要求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企业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不低于3000万元;农业类要求项目总投资500万元以上,企业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不低于1500万元。2.申报单位须提供专业查新机构出具
3、的科技项目查新报告、项目单位管理层及科技研发人员构成情况、最近两年的财务报表、纳税证明、主营业务市场占有情况说明及项目单位已获得的各类专业资质、奖励及相关证明材料。3.“三区”和各县(区)可推荐三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其他推荐单位可推荐一项市级重大科技专项。 (三)受理部门由市科技局高新处、成果处、社发处、农村处、计划处按各自分管领域分别负责推荐,并与计划处共同负责考察。二、 科技支撑计划2018年科技支撑计划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农业科技创新专项、院地院企合作专项。支持开展新产品、新设备以及关键共性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做好持续性的技术储备,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4、和科技成果。(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1.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重点支持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新项目,以及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的企业为申报主体承担的项目和争取国家、省级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承担的项目。2.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1)新材料领域,围绕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对新型材料的需求,支持新型功能材料与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前沿新型材料的研发应用和延伸,以及记忆合金、稀土材料、锂电池正负极材料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面向聚焦新型功能材料与复合材料、高性能金属材料、前沿新型材料等领域开展的研发。(2
5、)电子信息技术领域,重点围绕智慧城市建设,支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新型智能终端等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产业化。(3)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围绕互联网、智能控制等先进适用技术开发应用,支持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与机器人装备、新能源汽车、民用无人机等领域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和产业化。(4)节能环保领域,重点支持高效节能、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成套设备、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生态治理与环境服务等领域产品研发和产业化。(5)新能源领域,重点支持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技术和相关产品研发和产业化。3.农业科技创新专项:围绕粮食、蔬菜、百合、玫瑰、林果、中药材和农机等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
6、的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研发、示范推广,侧重技术的实用性与创新性。重点支持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关键技术、优良品种繁育、高效安全种植饲养、病虫害绿色防控、减施化肥农药增效技术、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与智能管理、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保鲜贮藏、节水灌溉、循环生态农业、农用机械装备、园林绿化等。4.院地院企合作专项:重点支持在兰院士工作站、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展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集成示范和成果转化的项目。(1) 在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针对企业发展技术需求和新产品开发进行研究,以项目为纽带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促进高校院所技术向企业转移的项目。(2) 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技术需求,联合高校院所共同研发,
7、解决技术问题,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在企业成功转化并取得良好效益。优先支持以企业为牵头单位申报的院地、校企科技合作项目。(3) 院士工作站内正在实施开展的科研项目。(二)申报要求(1)农业科技创新专项:项目必须有农业龙头企业或专业农业合作组织参加实施,有一定的产业规模,辐射带动能力强。(2)院地院企合作专项:申报主体拥有成果使用权,知识产权明晰,成果转化与推广地在兰州市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项目为已经签订科技合作合同并且正式启动的科技项目,项目的实施地和转化地原则上在兰州地区。(三)受理处室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专项由计划处负责考察;高新技术产业化专项由高新处负责考察;农业科技创新专项由农
8、村处负责考察;院地院企合作专项由成果处负责考察。三、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平台建设计划2018年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平台建设计划分县(区)科技能力建设专项、兰白试验区创新平台建设专项、兰白试验区创新平台建设专项。(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1)县(区)科技能力建设专项:重点支持县(区)科技局提高和改善科技基础条件建设,提升区域科技创新服务能力。(2)兰白试验区创新平台建设专项:推动试验区在项目实施、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先行先试,重点支持试验区确定的重点产业和优势产业项目以及在试验区建设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等。(3)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专项:重点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所联
9、合创办的、具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的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联盟等的建设。(二)申报要求(1)依托单位重视基地、平台建设工作,有稳定的运行经费保障,能与相关业务有效衔接,具有符合平台工作特点有关保障措施。(2)平台建设承担单位具有保障平台日常运行服务的专门管理机构,建立了符合科技平台特点、有效保障平台运行的决策、咨询、监督机构。(3)县(区)科技能力建设专项各县区限报1项。申报单位在本专项中若有未结题项目,不予受理新申报的项目。(三)受理部门县(区)科技能力建设专项由农村处负责考察;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支撑专项由高新处负责考察;科技创新创业平台专项由高新处、计划处负责考察。四、重大
10、专利技术产业化专项(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业结构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并已完成研发、中试阶段,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能力,具备实施产业化的人才、技术装备和产业基础等条件,项目实施后能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项目。(二)申报要求1.申报主体为具有专利技术的企业。2.申报单位对所报项目的专利技术应当具有合法使用权,并无权属和侵权等纠纷,同时提交有效专利证书复印件。3.项目具备产业化的基本条件,总投资额500万元以上,企业2017年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4.提供已完成研发、中试阶段后取得的技术指标和数据。(三)受理部门兰州市知识产权局负责考察。五、社会发展计
11、划2018年社会发展计划分医疗卫生、生物医药、科技与文化融合、软科学专项。(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1.医疗卫生专项重点支持针对影响群众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临床诊治技术应用研究项目;支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范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项目。2.生物医药专项重点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农业等领域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及前期关键技术研发。(1)生物医药领域。重点支持生物药品、新型疫苗、诊断试剂等生物药研究;规范化中药材种植、现代化中药饮片、标准化中药提取物、现代创新中(藏)药、中药健康产品等技术开发。(2)生物医学工程领域。重点支持医疗关键技术优化及专用装置研制和产业化;植、介入材料及制
12、品研制和产业化;新型体外诊疗产品、远程诊断装备等技术开发;(3)生物农业领域。重点支持生物农药、兽医生物制品及兽药等技术开发。3.科技与文化融合专项围绕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与科技融合基地等建设,面向本地区文化产业和行业发展科技需求,开展文化内容创作、生产、管理、传播与消费等文化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利用数字技术增强文化领域共性技术支撑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创造力、表现力和传播力。重点支持新闻出版权产业链上的内容资源集成、出版、印刷、发行、版权保护等重点环节开展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结合本地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展特色旅游和文化旅游应用示范,支持基于先进表现与传播技术的科普产品与服务、立体
13、视觉系统研发集成与内容服务、动漫游戏与虚拟仿真技术集成应用。4.软科学专项2018年市级科技计划项目软科学专项采取自由命题与定向征集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其中,定向征集的研究重点为以下五个方面:(1)推进兰州经济社会转型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研究:围绕结构性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培育新兴产业、提升第三产业等开展研究;围绕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业、循环经济、新型城镇化、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研究;围绕创新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社会热点问题研究。(2)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建立企业为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研究;围绕强化协同创新和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基础研究
14、、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创新研究;开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3)兰白科技创新试验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围绕加快推进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紧盯创新链、价值链开展各项差别化政策研究;围绕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效益最大化,开展基金使用、风险管控等方面的研究,打造试验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金融体系,强化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4)营造创新创业良好社会环境研究:围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优化创新激励机制和营造创新环境的对策研究;围绕创新创业的评价和导向等问题开展研究;围绕加强科研诚信建设,营造科学民主、宽松包容的学术氛围,进一步激发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
15、和创造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围绕基于市场导向机制的新服务模式研究。(5)对外开放合作对策研究:兰州市对外合作交流的平台建设研究;兰州市“走出去引进来”重点领域及产业链布局研究;兰州市对外合作的体制机制及法律政策研究。(二)申报要求1.医疗卫生专项由各单位统一组织推荐。2.软科学专项以解决实际问题、推进决策应用为立足点,要求前期研究基础扎实,注重研究的实证性、对策性、操作性,紧盯兰州市情,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建议。鼓励跨单位、多学科合作,加强研究单位和政策应用单位合作。优先支持研究方向稳定持续,基于一手调查研究资料,数据确凿、研究方法科学、分析全面深刻、提出可操作性对策建议的研究项目。项目的研究周期一
16、般不超过一年。(三)受理部门医疗卫生、生物医药项目由社发处负责考察;科技与文化融合项目由高新处负责考察;软科学项目由法规处负责组织。六、民生科技计划2018年民生科技计划以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为重点,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使科技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民众。主要安排全市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镇发展等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先进适用技术综合集成、示范应用项目。 (一)重点支持的技术领域 以先进实用技术集成和示范应用为重点,提升科技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服务基层社会建设的能力,使科技成果更好更多地惠及民众。重点支持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公共安全、城镇发展等领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兰州市 2015 2016 年度 科技 计划 项目 入库 指南 21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