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介绍(自己总结)(共14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介绍(自己总结)(共14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生物处理工艺介绍(自己总结)(共14页).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污水生物处理工艺1. 活性污泥法1.1. 传统活性污泥法(CPSP)传统活性污泥法又称标准法、普通法。传统活性污泥法中,污水与回流污泥从曝气池进入,污水与回流污泥混合液在池内呈纵向混合的推流式流动,在池的末端流出池外进入二次沉淀池,在重力分离作用下,污水与活性污泥分离后排出,部分污泥回流至曝气池补充活性污泥量,另一部分剩余污泥到污泥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主要特征为:在曝气池前端,由于有机物浓度较高,营养丰富,微生物处于生长曲线的对数生长期后期或稳定期。到曝气池末端是,有机物几乎耗尽,污泥进入内源代谢其,活动能力相应减弱,沉降性能提高。经过曝气池内的推流运行,污泥经历了对数
2、增长,减速增长以及内源呼吸期的完全生长周期。因此,传统活性污泥法的BOD和悬浮物去除率都很高,达到90%95%左右。传统活性污泥法适用于出力要求高,水质稳定的废水。图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主要工艺参数:BOD5去除率:90%95%;污泥负荷:0.20.4kgBOD/(kgMLSSd);容积负荷:0.30.6kgBOD/(m3d);MLSS:15003000mg/L;水力停留时间:48h;泥龄:35d;污泥回流比:0.250.5。1.2. 缺氧-好氧-兼氧活性污泥法(AOE工艺)AOE工艺内环(A区)是前置厌氧段,中间环(O区)是好氧硝化段,外环(E区)是内源反硝化段。废水首先进入A区,水中的有
3、机物进行初步的降解,水中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二沉池的部分污泥外回流输送回A区,来保证A区足够的硝酸盐,进行反硝化反应,生成氮气,一氧化二氮,排入大气,达到脱氮的目的;另外,一部分有机物在厌氧菌的作用下初步降解。A区的混合污水通过溢流口进入O区,有机物进一步降解,硝化细菌将流入O区的污水中的有机氮转换成氨氮,并通过硝化反应生成硝酸盐和水。最后,O区的混合液通过池底的通道进入E区,进入E区的有机物浓度很低。在E区,混合液被间断的曝气,微生物就自身氧化,减少污泥产量;混合液中的硝酸盐在此段中进一步反硝化,彻底脱氮。AOE工艺不但有去除BOD和脱氮的功能,还有除磷的作用。2. SBR及其变种工艺2
4、.1. 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的污水处理机理与活性污泥法相同。SBR是在单一的反应器内,按时间顺序进行进水、反应(曝气)、沉淀、排水、待机(闲置)(如图1)五个阶段的操作,从进水到待机为一个周期。这种周期周而复始,完成序批式处理。进水期:污水在该时段内连续进入处理池,直到达到最高运行液位,并且借助于池底泵的搅动,使废水和池中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此时活性污泥中菌胶团(由细菌、藻类、原生动物、后生动物等组成)将对废水中的有机物产生吸附作用,CODcr和BOD5为最大值。反应期:进水达到设定的液位后,开始曝气,采用推流曝气或完全混合曝气方式,使废水中的有机物与池中的微生物充分吸收氧气,水中的溶
5、解氧(DO)达到最大值,CODcr不断降低。可根据去处BOD5、硝化、反硝化、除磷等需要改变曝气、搅拌的操作方式。静置期:既不曝气也不搅拌,反应池处于静沉状态,进行高效的泥水分离,COD降为最小值,随着水中的溶解氧不断降低,厌氧反应也在进行。排水期:排除曝气池沉淀后的上清液,留下活性污泥,作为下一个周期的菌种。闲置期:恢复活性污泥活性,排出剩余污泥。SBR是序列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BatchReactorActivatedSludgeProcess)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SBR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其技术核心就是SBR反应池
6、,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相比,SBR技术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了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用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了稳态生化反应,用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SBR的工艺特点:(1)工艺简单,节省投资;(2)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3)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4)防止污泥膨胀的最好工艺;(5)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SBR主要工艺参数:污泥负荷:高负荷运行0.10.4kgBOD/(kgMLSSd);低负荷运行0.030.1kgBOD/(kgMLSSd);MLSS:15005000mg/L;周期数:高负荷运行34;
7、低负荷运行23;排除比(1/m):高负荷运行1/41/2;低负荷运行1/61/3;需氧量:高负荷运行0.51.5 kgO2 /kgBOD;低负荷运行1.52.5 kgO2 /kgBOD;2.2. CASS连续进水周期循环曝气活性污泥系统CASS是将可变容积活性污泥法和生物选择器原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同步脱氮除磷效果,以序批曝气非曝气方式运行的充放式间歇活性污泥处理工艺。CASS是将SBR反应池沿池长方向分为生物选择器、预反应区(缺氧区)和主反应区(好氧区)(10),各区容积比一般为1:5:30。生物选择器设置在CASS前端,容积约占总容积的10,通常在厌氧或兼氧条件下运行。生物选择器对进水水
8、质水量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通过与回流污泥及进水混合,可以加速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去除及难降解有机物的水解,同时可促进磷的释放和反硝化作用,进而改善污泥沉降性能,可有效抑制污泥膨胀。预反应区(缺氧区)可以进一步促进释磷以及反硝化作用,还可以辅助生物选择器对水质水量起调节作用。主反应区(好氧区)是去除有机物的主要场所,运行时,通常将主反应区的曝气强度加以控制,使反应区内主体溶液处于好氧状态,完成有机物的降解,而活性污泥内部则基本处于缺氧状态,溶解氧向污泥絮体内的传递受到限制,而硝态氮由污泥内向主体溶液的传递不受限制,从而使主反应区中同时发生有机物的降解以及同步硝化和反硝化作用。运行时,按进水曝气、曝气
9、、沉淀、滗水、进水闲置完成一个周期,其工艺原理如图3所示。CASS主要技术特征如下:(1) 连续进水,间断排水 (2) CASS反应池通常按曝气、沉淀、排水和闲置四个阶段根据时间依次进行。(3) 运行过程是非稳态的,每个工作周期内,液位、反应池内混合液体积和基质浓度均是变化的,基质降解是非稳态的。(4) 溶解氧周期性变化,浓度梯度高,氧利用效率较高。CASS工艺的特点:(1) 工艺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投资较低;(2) 生化反应推动力大;(3) 沉淀效果好;(4) 运行灵活,抗冲击能力强,可实现不同的处理目标;(5) 不易发生污泥膨胀;(6) 适用范围广,适合分期建设;(7) 剩余污泥量小,性
10、质稳定。CASS工艺主要涉及运行参数:水力停留时间:12h;运行周期:4.0 h;周期内 曝气/沉淀/排水/闲置时间/:120/4060/40/20 min;污泥浓度:2.53.5(g/L);污泥负荷:0.220.32 kgCOD/(kgMLSSd);污泥产率:0.20.36 kgMLSS/(去除kgCODd);污泥龄:1520d;溶解氧:2.05.0(mg/L)。2.3. UNITANK-一体化活性污泥系统UNITANK是由比利时SEGHERS公司开发的,具有SBR和三沟式氧化沟技术的特点,由3个矩形池组成,3个池通过彼此间隔墙上的开口实现水力相通,每个单元都配有曝气系统,可以表面曝气或鼓风
11、曝气,中间池始终作曝气池,两个边池既可作曝气池也可作沉淀池,设有溢流堰,用于排水和排放剩余污泥。污水可以交替进入任一池,可以实现连续进水连续排水。UNITANK运行周期包括两个主体运行阶段和两个较短的过渡阶段,两个主体运行阶段运行过程完全相同,运行方向相反,如图5所示。第一个主体运行阶段包括以下过程: 污水进入左侧池内,因该池在上个主体运行阶段作为沉淀池时积累了大量经过再生、具有较高吸附及活性的污泥,且污泥浓度较高,可以高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混合液同时自左向右通过始终作曝气池的中间池,继续曝气,有机物得到进一步降解,同时在推流过程中,左侧池内活性污泥进入中间池,再进入右侧池,使污泥在各池内
12、重新分配; 混合液进入作为沉淀池的右侧池,处理后出水通过溢流堰排放,也可在此排放剩余污泥。第一个主体运行阶段结束后,通过一个短暂的过渡段,即进入第二个主体运行阶段。第二个主体运行阶段过程污水流向相反,操作过程相同。此外,通过对系统时间和空间的控制,适当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可以形成厌氧、缺氧和好氧条件,实现脱氮除磷。UNITANK最大优势在于省去了污泥回流,3个池共用池壁,布置紧凑,且占地面积较小,基建投资省,故自问世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3. 氧化沟(Oxidation Ditch)氧化沟又称氧化渠或循环曝气池,因其构筑物呈封闭状的沟渠而得名。氧化沟是活性污泥法的一张改型,它把连续环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 生物 处理 工艺 介绍 自己 总结 14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