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共22页).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共22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共22页).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温州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 目 录 1 总则与概述1.1 修订目的1.2 修订依据1.3 适用范围1.4 工作原则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2.2 职责3 预防和预警机制3.1 监测预警3.2 预防预警行动4 防汛防台应急响应4.1 汛情分级4.2 防御重点4.3 应急响应4.4 工作内容5 抗旱应急响应5.1 旱情等级划分5.2 应急响应6 应急保障7 善后工作8 附则1 总则与概述1.1 修订目的做好洪涝台旱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水旱灾害处于可控状态,保证防汛防台抗旱及抢险救援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全
2、面、协调、可持续发展。1.2 修订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温州市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及温州市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办公室关于做好2013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的通知(温城防指办20132号),结合我委工作实际,修订本预案。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市范围内发生的汛期、台风、旱灾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影响,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建筑工地和城镇房屋重大质量安全事故、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重大社会影响和偏远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的建筑工地应急工作。各地应根据本方案要求及当地实际制定相应的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1.4 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以保障人民群众
3、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水平。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实行指挥部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单位负责。 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2 组织机构及职责2.1 组织机构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由总指挥、副总指挥、抢险救灾组、宣传统计组、监督维稳组和后勤值班保障组组成。各地建立相应指挥部,作为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的成员单位。指挥部由总指挥负责调度,当总指挥不在位时,由副总指挥负责。原则上,委班子成员、委机关各处室负责人、委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全部为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成员。抢险救灾组由委规划发展处、住房保
4、障处、城乡建设处、风景园林处、建筑业处、节能设计处、房地产开发与市场监管处、产权产籍处、物业修建管理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宣传统计组由委办公室、机关党委、宣传教育处、行政审批处、计划财务处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监督维稳组由委组织人事处、综合稽查处、职改办、政策法规处、信访处、监察室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组成;后勤值班保障组由委办公室负责人及相关处室、单位人员组成。抢险救灾组、宣传统计组、监督维稳组和后勤值班保障组各分成A、B两小组,各负责一个预案周期内白天和晚上的值勤工作,第二轮预案启动时,值勤时间段予以轮换。指挥部组成总指挥周守权(市住建委主任)副总指挥陈高鲁(市住建委副主任)抢险救灾A组组长:
5、陈高鲁(市住建委副主任)成员:林云敏、许建义、王大顺、程 枫、刘舜之、金 涛、季建忠、季胜杰、滕荣凡、李晓春、陈金浦、冯国锋、岑 瓯、陈正光、林昌华、莫光辉、谢建武、孙宝武、黄 齐、唐东欣、朱 葛、胡国荣、徐新跃、何亦飞抢险救灾B组组长:林道友(市住建委总工)成员:周耀宇、汤伟民、朱伟荣、荣万能、汤建友、曾国海、宋晓军、陈昌坤、吴守远、薛化雨、翁立军、陈剑锋、姜国庆、叶君瑞、郑 克、林舜平、吴演义、袁海滨、周毓雷、丁国华、李海洲、陈锡宗、陈 坚、陈毓慧、汤寿坤宣传统计A组组长:罗宏图(市住建委副主任)成员:陈卫东、戴 岱、陈雪安、赵海滨、马少龙、潘 翔、胡海忠宣传统计B组组长:戴旭强(市住建委
6、副主任)成员:邱 克、吴 浩、瞿哲峰、江丽芳、王东升、刘 婕、马 宏监督维稳A组组长:余跃彬(市住建委副主任)成员:徐凌晨、郑俊义、周宝辉、陈齐盈、施朝霞、林玉宝、赵建清监督维稳B组组长:王敬东(市住建委副主任)成员:郑 晔、林南飞、赵若丽、陈 乾、李 晓、石子娟、尹 俊后勤值班保障A组组长:戚永根(市住建委副主任)成员:张 允、孙映云、胡红葵、胡 佳、张宵入、郑格非、李 航后勤值班保障B组组长:杨毅(市住建委副主任)成员:胡志翔、徐晓燕、王黎珺、吴 策、韩胜恩、林 玲、赵 璋上述人员在岗位变动时,岗位继任者直接递补。2.2 职责根据市政府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成立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指挥部
7、,负责全市建筑工地和城镇房屋较大汛旱情和一般汛旱情的指挥和部署,配合温州市城市防台防洪分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指挥部做好特别重大汛旱情应对工作。2.2.1 总(副)指挥:决定启动市住建委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组织指挥防汛防台抗旱应急工作,对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并实施监督和指导。紧急指挥调度应急储备物资、交通工具以及设施设备,指挥调度市住建系统有关部门和单位参加应急工作。及时向市委、市政府、省建设厅报告灾害和抢险工作进展情况。2.2.2 抢险救灾组:组织贯彻实施指挥部关于抢险的各项决策和命令。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在抢险过程中分析、预测灾害发展趋势,制定处理方案,上报指挥部选择和决策。根据指挥部决策,合理调
8、配抢险物资、设备及人员,负责调集抢险所需物资、设备和人员,随时协调和控制具体抢险行动。组织召集应急技术专家,为指挥部的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配合属地政府做好人员安置工作。2.2.3 宣传报道组:及时报道防汛指挥部的抗洪救灾部署,播报台风信息、汛情公报等;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负责接应上级和外埠媒体的采访,准确报道受灾抗灾情况;编辑有关材料。负责了解掌握天气动态,及时提供气象信息。统计受灾情况,编写防汛情、台风、旱情等害天气简报,汇报救灾情况。2.2.4 监督维稳组:督查各单位执行抗洪救灾命令和决定落实情况,督办各部门党政领导到岗和组织抗洪抢险等工作,监督检查抗洪救灾资金、物资调拨
9、到位情况;查处抗洪抢险救灾中渎职行为和违纪案件。负责可能发生的不稳定事件的处理工作,负责受灾人员安抚工作,化解可能发生的恶性群体事件。2.2.5 后勤值班保障组:做好值班和后勤保障工作。3 预防和预警机制3.1 监测预警3.1.1 各成员单位和市属建筑工程施工、直管公房和危旧房屋监管、物业管理企业各方主体单位要根据气象部门和市防汛指挥监测预警中心的监测预警信息,结合实际,认真做好汛情、旱情可能造成的相关影响及危害的分析预测,做好预警预报工作,及时向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报告。3.1.2 市住建委应急指挥部建立正常信息交流和集中分析会商机制,多渠道、多途径收集汇总和分析研判汛情、旱情有关信息,及时通
10、报各成员单位和各方主体单位。3.1.3 预防预警准备工作(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全民预防灾害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特大汛旱情的思想准备。(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组织指挥机构,落实责任人、队伍和地质灾害易发重点区域的监测网络及预警措施,加强专业机动抢险队的建设。(3)工程准备。对存在病险的在建工程和现有建筑实行应急除险加固,落实安全度汛方案。(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各类预案和应急方案,开展预案演练,建立和完善灾害应急响应和处置工作机制。加强防灾减灾人员、装备、物资、资金等管理,细化处置流程。(5)物资准备。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储备充足的抢险物资。(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各种途径,确保雨情
11、、水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指挥调度指令畅通。(7)防汛防台抗旱检查。实行以查组织、查工程、查预案、查物资、查通信为主要内容的分级检查制度,发现薄弱环节,明确责任、限期整改。3.2 预警预防行动3.2.1 江河洪水预警。当江河即将出现洪水时,及时向有关单位提供水位实测情况和洪水走势,为抗灾救灾提供基本依据。3.2.2 山洪灾害预警。凡可能遭受山洪地质灾害威胁的地方,应根据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因和特点,采取预防和避险措施。可能受山洪灾害威胁的在建建筑工程和现有建筑,应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并明确区域内易发生山洪灾害的地点及范围、安全转移方案、组织机构的设置及职责。3.2.3 台风暴潮灾害预警。及时将市气
12、象台发布的台风(含热带风暴、热带低压等,下同)中心位置、强度、移动方向和速度等信息向各有关单位转发,对可能遭遇台风袭击的地方,各成员单位应加强值班,密切注视台风动向。加强对城镇危房、在建建筑工地的检查和采取加固措施。3.2.4 旱情预警。干旱发生的时间、地点、程度、受旱范围、影响人口,以及对城乡生活方面造成的影响。4 防汛防台应急响应4.1 汛情分级级依据预报或实测汛情信息分为四级。4.1.1 一般汛情(1)市气象台发布台风(包括热带风暴、下同)消息,预报台风可能影响温州;(2)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或预报日降雨量:50100毫米;(特殊情况作较大汛情处理)(3)潮(水)位:瓯江龙湾站44.41
13、米;(4)沿海最大风力:8级;(5)建筑工地地下室或基坑内严重积水,未影响基坑支护稳定状态,民工宿舍、现有建筑未出现明显安全隐患。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一般汛情。4.1.2 较大汛情(1)市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预报台风影响较大;(2)发布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或者预报日降雨量100-200毫米,过程降雨量200-300毫米;(3)潮(水)位:瓯江龙湾站4.42-4.71米;(4)沿海最大风力:9-11级;(5)建筑工地出现严重积水,发生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基坑支护坍塌、大型起重机械倒塌等情况,未造成人员伤亡。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条以上的定为较大汛情。4.1.3 重大汛情(1)市
14、气象台发布台风紧急警报;预报台风严重影响温州;(2)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或者预报日降雨量:2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300-500毫米;(3)潮(水)位:瓯江龙湾站高于4.71-5.47米;(4)沿海最大风力:12-15级;(5)受台风影响,建筑工地发生大型起重设备倒塌、基坑支护坍塌、触电、洪涝灾害、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等情况,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重伤1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1 条以上的定为重大汛情。特殊情况可作特大汛情处理。4.1.4 特大汛情(1)发布台风(含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热带低压,下同)紧急警报阶段;预报台风登陆温州或强
15、台风、超强台风严重影响温州;(2)全区平均日降雨量:300毫米以上,过程降雨量500毫米以上;(3)潮位温州站高于5.47米;(4)沿海最大风力:16级以上;(5)受台风影响,建筑工地发生大型起重设备倒塌、基坑支护坍塌、触电、洪涝灾害、民工宿舍、现有建筑倒塌等情况,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重伤30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凡符合上述5条中1条或者1条以上的定为特大汛情。4.2 防御重点4.2.1 建筑施工现场临时搭建的办公室、食堂、民工宿舍、仓库及脚手架、防护棚、大型起重机械和未达到标准强度的工程部位,特别是基坑、地下室施工和高层建筑为安全防范工作重点。4.2.2 做好直管公房、居民危旧房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温州市 建委 防汛 抗旱 应急 预案 22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