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等号、不等号》.doc
《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等号、不等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等号、不等号》.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班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认识等号、不等号活动目标:1、认识并理解符号“≠”、“=”表示的意义。学习用“≠”、“=”符号表示两个集合间的数量关系。2、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建立等量关系。3、培养幼儿清楚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教具:点卡(一组数量一样多,一组数量不一样多),符号“≠”“=”各一个,数群卡。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看数群说出其数量。2、看点卡感知数量。(出示图一)问:卡片上有什么?它们一样多吗?你怎么知道它们一样多呢?3、认识等号。问:怎么让别人知道红点和绿点一样多呢?(出示等号,引导幼儿观察)。这个符号
2、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发现“两条线一样=长,两条线间距离一样宽”)谁知道它叫什么名字?(等号)它表示什么意思?(等号就表示一样多、相等的意思)。4、感知等号的用法。现在老师把等号放在红点和绿点的中间表示什么意思?(引导幼儿说出10个红点和10个绿点一样多)。这个式子怎么读呢?(教师带领幼儿读)5、认识不等号。(操作点子)问:去掉1个绿点,还能用等号吗?为什么不能?不一样多可以用什么来表示呢?!.来源:屈老.师!(出示“≠”,引导幼儿观察)不等号和等号有什么区别?不等号放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二、幼儿操作。1、个别幼儿在黑板上看图摆放“等号”或“不等号”。2、幼儿集体检查。3、教师摆放数群卡,幼儿说出应该放等号还是不等号。三、教师小结“等号”、“不等号”的用法后结束本次活动。活动反思:让幼儿认识并理解等号“=”、不等号“≠”表示的意义,学习用这两个符号表示两个集合之间的数量关系。我们中班的幼儿已有认识数字1-9的基础,他们能较熟练地感知9以内的数量,并建立起了初步的数概念。我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及思维特点,采用了游戏化的形式组织本次活动,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第 3 页 共 3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认识等号、不等号 中班 数学教案 教学 反思 认识 等号 不等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