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比长短》.doc
《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比长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比长短》.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比长短活动设计背景虽是学前大班的学生,但学生的书本学具时常乱放,小书包里的东西也是乱糟糟的;通过此课的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爱护学具,按书本学具的大小、长短,有序地整理自己小书包的能力。活动目标1. 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2. 通过学生操作学会一般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知道长和短是比出来的。3. 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 培养学生爱护学具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5. 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比较方法,会比几个物体的长短。活动准备1. 十二袋不同的物品。2. 两支不同颜色、不同长度的铅笔。活动过程一、感知物体
2、有长、有短1. 引导观察谈话:小朋友,你们每组的桌子上有两个纸袋,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什么东西吗?现在你们两个人一袋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有什么?2. 交流、汇报(1) 问:能告诉老师,你发现什么了吗?(2) 小组交流。(3) 学生汇报。(4) 引导说出:物体有长、有短。二、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1. 提问: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呢?2. 小组合作探究方法。3. 小组汇报。4. 揭示比较的一般方法。我们不管把铅笔竖着戳在桌面上或手上,把尺子平放在桌面上,还是把小棒平放在桌面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一端对齐。5. 出示铅笔图,引导学生说出谁比谁长,谁比谁短,并板书长、短。
3、三、反馈练习1. 教师谈话:现在 , 我们做一个比较长短的游戏,你们可以自由结组,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愿意比什么就比什么。2. 学生活动。学生会比学具、跳绳、胳膊、手、脚等。四、巩固练习。做书中的练习题。五、整理学具教师提出要求:1. 原来学具袋中的东西不动,把书和自己的东西收拾好。2. 每两人装一袋,再把桌面上的学具摆一摆 , 比一比,听清要求。3. 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长的一个装进纸袋里 ; <屈.老师.出处>再把桌面上的学具中最短的一个装进袋里。4. 各组都只剩下一个学具时,让学生把剩下的一个学具也装进袋里。5. 把装好的学具袋放在桌子的左上角。六、小结。教学反思1、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大多学生能够掌握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并能动手正确的比较物体的长短。2、 多数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整理好自己的小书包,但 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一日就能成的,还需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大练习力度,反复训练。第 4 页 共 4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比长短 大班 数学 教案 教学 反思 长短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