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考试题分析.ppt
《北京高考试题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高考试题分析.ppt(14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与同行朋友们谈:数学高考复习实效性,连春兴,我想谈两方面问题:,一、课标卷考风特色分析二、如何提升复习实效?(一)宏观策略(二)具体方法1、一轮复习的两个要领2、二轮复习专题与课时设计3、加强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一、数学课标1卷考风特色分析,从课标卷考试说明看-7方面能力要求(1)运算求解能力,(2)推理论证能力, (3)空间想象能力 (4)抽象概括能力(5)数据处理能力,(6)应用意识, (7)创新意识。但对命题风格的把握,抽象的说明远不如对试题分析来得真切。,(一)选填题朴实不怪、坚守四个特色:,1、重视基本运算能力的考查,(画出区域,据几何意义求解),2、固守联系实际的命题理念,3、强化
2、 “数形结合”能力的考查,4、坚持考查基本数学素养,2014新课标理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个城市.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解法分析:甲说没去过B,乙没去过C,三人同去过同一个城市,三人同去过,乙至少去过;若乙再去城市B,甲去过的城市至多两个,不可能比乙多,矛盾!由此可判断乙去过且仅去过城.,重要启示:在OMN450时,圆上存在符合条件的点,是非逻辑的、直觉的思维!说明课标卷的新理念。,1、(理17) 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an0,a2n+2an=4Sn+3。(
3、)求an的通项公式。()设bn=1/anan+1 ,求数列前n项和解法分析:()题设中,用n+1取代n,两式相减,推出等差数列.()裂项求和(略)点评:比2014数列题容易,符合稳中有降的趋势。2013简答题首题是三角题,不可忽略的特点。,(二)简答题题型布局相对稳定,2014考直方图,正态分布,思维力度也不高。2013考独立重复试验、分布列、期望,有一定能力要求。所以,试题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今年我们要全面复习,附2013课标1理19.,一批产品的质检方案是:从中任取4件作检(1)若含三件优质品,则需再任取4件作检,全优则通过;(2)若四件全优,则再任取1件,优则过; 其它情况不通过。 假定
4、抽出每件优质品概率1/2,且相互独立(1)求这批产品通过检验的概率;(2)已知每件检验费100元,抽出每件产品都要检验,设质检费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解法分析:首先定性独立重复试验,(1)互斥和事件概率。(2)确定随机变量X的取值是难点。因为抽出每件产品都要检验,所以,检验产品个数由第一次任取的4个产品决定:若0,1,2个优质,无需再抽检(不过)X=400若3个优质,二次抽取检8个,X=800;若4个优质,二次抽取检5个,X=500.所以,P(X=500)=1/16; P(X=800)=C341/16=1/4 P(X=400)=1-1/16-1/4=11/16.下略。此题首先要确定随机
5、变量的取值,在阅读理解,分析题意方面要求不低。,点评:解析几何控制运算量的意图明显,重要启示:数形结合形当先,先直觉猜想,后推理论证。,2015数学课标1卷总评:,(1)选填题除12、16两道压轴题扣10分外,得70分问题不大。(2)简答题结构稳定,与2014相比,除统计与概率和立体几何外,其它题型顺序都不变。对于中等生来说,17(数列)18(立体)加三选一不丢分,19(统计)20(解析)21(导数)扣36=18分,总分达到122,是可能的。,但要完成这个目标,有个前提:中等学生要确保“会而必对” !而事实上,以往的考试,我们远远没有达到这个目标!这就逼迫我们思考:怎样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实现“会
6、而必对”?怎样解决“容易题做不对”的症结?,二、如何提升复习实效?,(一)宏观策略-复习规划及目标制定(二)具体方法1、一轮复习的两个要领2、二轮复习的专题与课时设计3、加强教法研究与学法指导,(一)宏观策略,制约高考复习效率的几个要素其一,高三一年复习无层次,一、二轮复习无区别,“夹生饭”反复炒。其二,以“解题”代替概念复习,反复巩固操作性技能,导致两个后果:学生领会概念先天不足,同类问题反复错;强化题型作用,知识结构、思想方法难以把握,题型一变,束手无策。,对策之一:强调三个轮次复习的区别,复习好比“盖大楼”,离不开三部曲“打地基”“建主体”“精装修”第一轮复习的功能相当于“打地基”第二轮
7、复习的功能相当于“建主体”第三轮复习相当于“精装修”,第一轮复习“打地基”做什么?,(1)强调整体布局、构建网络,相关概念逻辑化与相关知识的结构化;(2)强调主干问题反映基本规律、通性通法(3)控制难度,降低起点与综合性,深化概念理解,落实通性通法;(4)克服“见木不见林”弊端,帮学生树立“战略上藐视敌人”的信心。,第二轮复习“建主体”做什么?,专题练习、适度综合、巩固知识、熟练技法、提炼思想、发展能力。从心理上帮学生树立“战术上重视敌人”的观念。,第三轮复习“精装修”做什么?,热身练习、教学诊断、查漏补缺、细致讨论、有错必究、考前辅导。所以,三个轮次的复习目的要求不一,内容错落有别,难度循序
8、渐进,而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夹生饭”反复炒。,对策之二:复习目标宜实不宜高,通常我们制定教学目标,往往拘泥知识与技能,对下列问题考虑较少:(1)结构上把握不同内容的知识体系 (2)洞悉各知识板块的基本思想、基本技能(3)通过阅读理解,养成落笔有据、会而必对的思维品质,凭借严密的思考,规范的表达,会到哪做到哪,不会不做心里不慌。,学生基础好,我们复习内容起点可以高一些,否则可以低一些,对待基础一般的同学,要尽力实现前三条基本要求。而对全体同学来说,要把下面第四条全程培养。(4)培养学生面对陌生的问题情景,挖掘隐含信息,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心理素质。,(二)具体方法,1、一轮复习要
9、固守的三化:(1)逻辑化与结构化;(2)技能训练层级化。众所周知,零散知识不易理解、记忆、运用。所以,复习的首要任务是相关概念逻辑化与相关知识的结构化,解决“见木见林”的问题。但是,复习课现状-先罗列概念,或者先罗列目标,再例、习题选讲、油水分离、深浅无序,能否实现三化?,(1)如何实现逻辑化与结构化?,案例1-三个二次“三个二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复习时不罗列,用什么方法复习?我建议的方法是“问题驱动”,采用区分于新授课的“问题导学”方式,以促进学生参与和深化。,问题2、当a0时,与“方程ax2+bx+c=0无实根” 等价的命题有哪些?,案例2-平行概念判定与性质,前提:直线a/b问题
10、1:经过b的平面M在什么条件下,满足a/M?(逼出线面平行的判定)问题2:在a/M前提下,如何找到M中与a平行的直线?(逼出搭平面,得交线,线面平行的性质),问题3:过直线a的平面N在什么条件下,满足平面M/N?(逼出面面平行的判定)问题4:在平面M/N的条件下,如何在M中找到平行于N的直线?如何分别在M,N中,各找一条相互平行的直线?,四个问题渐次深入,构成“线线平行、线面平行、面面平行”任意两两之间的闭合回路。特别是把问题解决的策略与定理内容的记忆与理解融为一体,达到了“逻辑化、结构化”的复习目的,将大大提升运用定理的自觉性。,案例3-线面垂直关系复习,前提:直线ab问题1 增设什么条件,
11、直线a垂直于过b的平面?(逼出线面垂直的判定)问题2 一个人立正站在地面上,靠在此人身上的平面旋转,此平面与地面什么关系?是否随旋转而改变?(逼出面面垂直的判定)问题3 一个人靠墙站,怎样能保证与地面垂直?(逼出面面垂直的性质),(2)技能层级的设计,案例4-解析几何的复习按照突出主干、通性通法、追求结构化的构想,进行整章设计,挤牙膏式的设计,严重影响复习效率。设计要体现:基本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基本方法-坐标法(三部曲),研究对象-几何问题主要分为四个层级:定点问题(中点、定比分点,对称点,利用向量)动点轨迹问题;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运用函数思想解决几何问题。这样设计,即展示层级
12、,又有利于结构性把握。, 定点问题,让学生感悟坐标法三步曲的优势,领会坐标法与综合法的区别,享受“牛刀宰蚊子” 的快感,以极大提高兴趣。第一类:运用坐标法(结合向量),计算定点坐标;第二类:论证三点共线(向量工具);第三类:证明一些简单的几何命题。如: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等等例1求证三角形ABC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动点轨迹问题,把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求轨迹问题放在一起复习。深化求轨迹的方法是对运动不变量的代数刻画(几何条件代数化)。直线的运动不变量是什么?斜率!以已知两点求斜率公式为基础,强化点斜式奠基作用把据条件求轨迹,反之利用轨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 高考 试题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