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给玩具找家》.doc
《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给玩具找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给玩具找家》.doc(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班社会教案及教学反思给玩具找家活动设计背景幼儿园里的玩具很多,小朋友平时也很喜欢玩,但是每次玩完玩具后他们都把玩具乱扔,而且也不会分类将玩具装在篮子里,弄得玩具到处都是,所以我针对孩子这一情况设计了这节“给玩具找家”。活动目标1、能按标志图给玩具找家。2、知道玩了玩具要放回原位。3、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玩具的好习惯。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教学重点、难点1、培养幼儿收拾整理玩具的习惯。2、知道按玩具的种类进行分类。活动准备1、各种各样的玩具。2、各种玩具标志图。3、装玩具的篮子。活动过程1、老师以玩具娃娃的的口吻哭着告诉幼儿:“我是积木娃娃,刚才小朋
2、友玩了以后没把我送回去,我找不到家了。”启发幼儿想象自己找不到家会怎么样?那玩具宝宝找不到家会怎么样?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它?2、老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玩具,让幼儿观察认识它们的特征,并区别它们的种类。3、出示玩具标志图,让幼儿认识。并请幼儿说说哪些玩具最适合用这些标志来表示,让幼儿初步学会一一对应收放玩具。4、引导幼儿将标志图贴在篮子上,请幼儿根据标志图将玩具分别放在篮子里。5、游戏“给玩具找家”让幼儿迅速按玩具的种类把各种各样的玩具送回家,看哪些幼儿能又快又准帮玩具找到自己的家。6、鼓励找得好的小朋友,并给与奖励。7、游戏反复进行。8、教师小结:每个玩具都有自己的家,如果它找不到家了就会像小朋友
3、找不到家一样很可怜,所以我们以后不管什么时候玩了玩具都要将玩具收拾整理好,不能到处乱扔,养成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人人喜欢的乖宝宝。教学反思现在的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从小就娇生惯养,什么事都让家长代劳,因此让幼儿养成了“有前手没后手”的坏习惯。通过“给玩具找家”的教学活动让每个幼儿亲自操作体验,帮助幼儿改正玩具到处乱扔的坏习惯,让幼儿知道玩了玩具后学会收拾整理玩具,要将玩具放回原位,不能到处乱扔,并知道玩具掉在地上要捡起来,让幼儿从小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操作过程多数幼儿能按要求给玩具找家,但还是有少部分年龄偏小的幼儿还不能正确的给玩具分类,这就需要老师在平时多引导他们,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会了。第 3 页 共 3 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给玩具找家 小班 社会 教案 教学 反思 玩具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