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oc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竞争力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竞争力分析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与竞争力分析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副部长、研究员 冯飞一、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概览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中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形成一个产品种类比较齐全、基本满足国内需求的工业体系。从1955年到1998年中国汽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如下表所示。 表1 单位:辆 年份 汽车产量合计 其他 载货汽车 越野汽车 客车 轿车 汽车底盘 初创阶段 1955 61 0 61 0 0 0 0 1960 22574 4146 17148 1182 0 98 4146 成长阶段 1965 40542 11563 26538 2308 0 133 11516
2、 1966 55861 14286 34199 7074 0 302 14279 1970 87166 20248 47 19621 0 196 18585 1975 139800 29584 77606 30791 0 1819 27497 1980 222288 53304 135532 28034 / 5418 48321 全面发展阶段 1981 175645 44420 108261 19536 / 3428 39986 1985 443377 164167 236934 25172 11897 5207 114069 1990 509242 129868 269098 44719 2
3、3148 42409 90574 1995 1452697 216289 571751 91766 247430 325461 161808 1998 1629026 230292 483419 40901 366553 507861 195653根据汽车产量增长情况、汽车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发展战略基本特征的变化可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1、初创阶段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是通过国家集中投资和全方位技术引进的方式实现的其标志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设和投产。建国后由于国内汽车专门人才缺乏重工业部于1950年8月决定聘请苏联专家承担汽车制造厂的整体设计工作。1953年在国家领导人的
4、亲自推动下第一汽车制造厂破土动工。经过短短的三年时间便建成投产成为中国第一个汽车生产基地。这种全盘引进的方式不仅为一汽的建设提供了物质和技术条件而且为中国学习和迅速掌握汽车生产技术、积累经验提供了捷径。一汽建成后先后发展了4吨解放牌、25吨越野、红旗轿车等产品并形成一定生产能力。 1958年以后的大跃进期间全国范围企业下放各省市纷纷利用汽车配件厂和修理厂仿制和拼装汽车形成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第一次“热潮”。到50年代未中国的汽车制造厂迅速增长到16家汽车改装厂增加到28家汽车、特别是载货汽车产量迅速稳步增长达到两万多辆的水平。中国各地方发展汽车工业的积极性一方面丰富了中国汽车产品的品种建立了
5、比较完整的载货汽车生产体系(具备轻型、中型、重型载货汽车和各种专用改装汽车的生产能力)、满足了国民经济的多种需要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汽车工业投资的严重分散和浪费、布点混乱重复生产的“小而全”畸形格局为以后汽车工业的发展留下了隐患。另外中国汽车工业未能形成独立开发和研制汽车新产品的能力零部件工业也比较薄弱。 2、摸索成长阶段该阶段从1960年到1980年跨越了四个“五年”计划以第二汽车制造厂、四川汽车制造厂和陕西汽车制造厂的建设为主线。 第二汽车制造厂是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二个生产基地1965年开始筹划由于各种因素干扰到1975年才建成投产建设周期长达10年之久。不过二汽是完全依靠中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汽车工业 发展 竞争力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