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法律基础知识.ppt(7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主讲人:贺惠萍qq:1062138270,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教材: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2011版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考试:80%笔试+20%平时成绩(考勤、每章作业、课堂提问),课程性质和教学目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安全工程专业方向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主要介绍了与安全生产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标准、规程以及相关的文件。 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方面的内容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以及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知识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安全生产技术安全生产事故
2、案例分析,第一节 法的特征和分类,一、法的概念特征和分类,(一) 法的概念1、广义的法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者认可的,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法是行为规范体系) 。2、狭义的法是指具体的法律规范,包括宪法、法令、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判例、习惯法等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一、法的特征和分类,(二) 法律规范 规范一般可以分为技术规范和社会规范两大类。1、法律规范是国家机关制定或者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的一般行为规则,它反映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社会规范的一种。2、技术规范是指规定人们支配和使用自然力、劳动工具、劳动对
3、象的行为规则。,一、法的特征和分类,3、法律规范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1) 法律规范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其适用和遵守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其他社会规范既不由国家来制定,也不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证。(2) 在一定的国家中,只能有统治阶级的法律规范。其他的社会规范则不同,在同一阶级社会中,可以有不同阶级的规范,如既有统治阶级的道德,又有被统治阶级的道德。,一、法的特征和分类,(3) 法律规范一般具有特定的形式,由国家机关用正式文件规定出来,成为具体的制度。其他社会规范则不一定采用正式文件的形式。(4) 法律规范是一般行为规则。它所针对的不是个别的、特定的事或人,而是适用于大量同类的事或人;不是
4、只适用一次就完结,而是多次适用的一般规则。,一、法的特征和分类,4、法律规范由假定、处理和制裁3个要素构成。(1)假定是指适用法律规范必要条件。即界定每种法律效力(时间、地点)(2)处理是指行为规范本身的基本要求即法律关于允许做什么、禁止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规定。这是法律规范的中心部分,是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在法律文件中,关于处理的规定常常使用这样一些术语或表达方式:可以、有权、有的自由、不受侵犯,或应当、必须、不得、禁止等。,一、法的特征和分类,(3) 制裁是指对违反法律规范将导致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如损害赔偿、行政处罚、经济制裁、判处刑罚等。例如: 煤矿投入生产前,煤矿企业应当依照本法规定向
5、煤炭管理部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由煤炭管理部门对其实际生产条件和安全条件进行审查,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发给煤炭生产许可证,未取得煤炭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煤炭生产,假定,处理,一、法的特征和分类,(三) 法的本质 法的最本质的属性是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不是任何个人的意志,更不是超阶级的共同意志。,一、法的特征和分类,(四) 法的效力(假定) 即法的生效范围,是指法律规范对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和什么时间发生效力。,一、法的特征和分类,1、关于人的效力(人群效力) 法律对什么人发生效力,各国立法原则不同,大体有3种情况:(1) 以国籍为主,即属人原则,亦称属人主义,法律只对本国人适用,不适用于外国
6、人。(2) 以地域为主,即属地原则,亦称属地主义,法律规范在该国主权控制下的陆地、水域及其底床、底土和领空的领域内有绝对效力。不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原则上一律适用该国法律。,(3) 属人原则与属地原则相结合,即凡居住在一国领土内者,无论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原则上一律适用该国法律;但在某些问题上,对外国人仍要适用其本国法律;特别是依照国际惯例和条约,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仍适用其本国法律。我国社会主义法对人的效力,采用属人主义与属地主义相结合的原则。,2、关于地域的效力(空间效力) 这是指法在什么地域范围内发生效力,即从法律生效的地域角度确定法对人的效力,大体有3种情况:,(1) 在全国范
7、围内生效,即在国家主权管辖的全部领域有效,包括延伸意义上的领域,如驻外使领馆、领海及领空外的船舶和飞机。凡是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一般在全国范围内有效。(2) 在局部地区有效,一般是指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在该地区有效,如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3) 有的法律不但在国内有效,在一定条件下其效力还可以超出国境,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3、关于时间的效力 这是
8、指法律何时生效和何时终止效力,主要有3种情况:(1) 自法律公布之日起开始生效。(2) 法律另行规定生效时间。(3) 规定法律公布后到达一定期限时生效。法律一般只适用于生效后发生的事实和关系,通常不具有溯及力,这是当今各国法律特别是刑法所共同遵循的惯例。,法的特征:1、法是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制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法是由国家权力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制定的,其他社会组织均无权制定法。2、法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法的草案的提出、讨论审议、表决通过和公布施行是为了保证法的制定能够充分反映国家意志和人民群众的意愿,3、法具有国家强制性 法既是国家意志,又需要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法具有不可抗拒性。是与
9、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区别之一,也是法的特殊性之所在。4、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法律意义上的“人”,是指自然人和法人以及其他非法人社会组织。,六、法的分类,法的分类有不同标准,按照不同标准对法所划分的类别不同。(1)成文法和不成文法:这是按照法的创立和表现形式所做的分类。成文法由国家特定机关制定和公布,并以成文形式出现;不成文法指由未经国家制定,但经国家认可其法律效力,包括习惯法、判例法。,一、法的特征和分类,2、按照其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的层级划分:法应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宪 法,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宪法的特殊地位和属性,体现在以
10、下方面:1、宪法是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国家生活的基本准则。被称为“母法”、“最高法”。但是宪法只规定立法原则,并不直接规定具体的行为规范,不能代替普通法律。2、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是制定普通法的依据,普通法的内容必须符合宪法的规定,与宪法内容相抵触的法律无效。,宪 法,3、宪法的制定与修改有特别程序。我国宪法草案是由宪法修改委员会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4、宪法的解释、监督均有特别规定。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解释宪法。,宪法中与安全生产相关条款,宪法第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
11、,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规定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保护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劳动者的。,宪法中与安全生产相关条款,宪法第4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这一规定,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总的原则,总的指导思想和总的要求。,宪法第43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国家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其作用和意义有两个方面:(1) 劳动者的休
12、息权利不容侵犯;(2) 通过建立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既保证劳动者的工作时间,又保证劳动者的休息和休假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禁止随意加班加点,以保证劳动者有充沛的精力进行劳动和工作,防止因疲劳过度而发生伤亡事故或造成积劳成疾,防止职业病。,宪法中与安全生产相关条款,宪法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 该规定从各个方面充分肯定了我国广大妇女的地位,她们的权利和利益受到国家法律保护。,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和修改,包括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如刑法、刑事诉讼法
13、、民法通则、工会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立法法 等。,其他法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指定和修改的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狭义的法律。 如安全生产法、劳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行政法规,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为执行法律的规定需要制定行政法规的事项; 宪法第八十九条规定的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的事项。行政法规由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行政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行政法规的名称通常为条例、规定、办法、决定等如: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等,地方性法规, 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
14、常务委员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如重庆市安全生产条例(2005年6月1日正式实施。重庆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地方性法规, 较大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省、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较大的市是指省会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地方性法规,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生产 法律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