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思考.doc
《关于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思考.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思考关于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的思考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成长发展的一种恒久动力支持系统影响着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这个以创新为特征的时代企业文化创新已成为企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要素;在企业兼并与重组的过程中文化的融合则是企业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所以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创新已成为当今时代建设企业文化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 明晰建设企业文化的立足点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文化融合与创新过程中的主旨精神。 企业文化核心目标:塑造“企业人”理解企业文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企业文化重在“化人”即帮助企业的员工真正实现由一个社会人到企业人的转变这是企业文化的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因此可以说企业
2、文化的中心目标就是塑造企业人企业文化离不开“企业人”的塑造。而在实际情况中许多企业家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却倾向在“人”之外设计方案、展开工作例如在企业发展壮大之后购买篮球队、足球队、歌舞团等文娱项目。而事实上这些并不是建设企业文化的主导方面充其量只是辅助性工具企业文化最根本的任务是要塑造人心、改变观念从而帮助员工实现由一个社会人到企业人的转变。 何谓“企业人”?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的员工才称为企业人当我们谈及人的时候在哲学层面讲人是一个身心复合体用马克思的话说人是一个二重性的存在。人既有灵魂还有肉体是灵与肉的存在。从人的身体角度讲人与其他动物没有区别;但除了身体之外人还有心灵心灵的建构构成了人类文
3、化成长最广阔的空间。从人的二重性这个角度来分析企业人讲究全身心融入。作为一个企业老板都不能容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职工即人虽然在我的企业但是心就没有投入进来或者说心从来没有在过我的企业。但这种情况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绝非纸上谈兵现实中经常发生这就需要企业积极主动塑造的“企业人”。 而企业人的塑造是一个过程这里我们可以把员工的企业实践分为四个基本层次:合格投入创造忘我。第一个层次:合格员工。“格”代表企业的规章制度合“格”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基本的要求即要求员工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求中规中矩地把自己的分内工作做好。一个企业老板对员工的最低要求就是合格员工。第二个层次:员工全身心地、投入性地开展工作
4、。投入性不仅仅是一个身份到位、行为规范的问题它还涉及到心理认同、文化认同问题。第三个层次: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员工创新能力的 培养是企业创新的最基础工程。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只有把员工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个最基础的工作做好企业才有可持续的创新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企业老板眼中不能仅仅盯住高端员工高端员工当然是人才但是这些高端员工的昨天和前天可能就是企业的普通员工我们应把企业创新的眼光放在企业最基层的地方对有培养潜质的基层员工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于基层员工来说这种帮助就是雪中送炭式的帮助。一个人最需要的可能就是雪中送炭而对于管理者来说最难做的事也是雪中送炭。从效果上讲雪中送炭最能赢得人心赢得员工对
5、企业的忠诚度。 为了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可以先在一些企业的细节中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比如专门设立一个信箱职工合理化建议箱让员工每月至少提一条关于企业的创新建议或合理化建议。目的就是培养员工的这种创造性的意识并让每一个员工都形成这种参与意识而且应该变成一个刚性要求。最具可操作性的企业创新行为往往来自于企业第一线。在一线操作的员工可能比工程师的感受更直接更能知道哪种方法更到位、更效率。假设有一个3 000人的企业一个员工每月提一条建议就是3 000条建议按1%的合理化采中率则共有30条用到企业革新上形成的效益就会很可观。 最后员工是忘我的员工。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这种忘我的员工是在企
6、业价值观层面的一个要求并不是说让大家实实在在地真正地忘我。例如有企业的口号是:在岗一分钟奉献60秒。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员工并不喜欢这个口号许多员工说看到这个口号感觉老板像张着血盆大口要一口吞掉员工。那么为什么还要提倡忘我精神?是因为即使做不到大公无私做到先公后私还是具有可行性的。特别是在企业成长的关键时期企业的员工能不能真正把企业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考虑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因此培养忘我精神就是要让企业获得一种企业精神的成长未来、成长空间例如企业愿景它就是全体企业员工共同期望的一种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就有忘我要素体现在其中。 从管理的高度来看待文化融合与创新当我们从塑造企业人的角度来看企业文化的
7、时候要进一步明确的一点就是企业文化的融合和创新是一种管理诉求。而文化管理则是建设企业文化最根本的价值诉求。改革开放30多年企业经历了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三个历程特别是对于国企来说这方面的感受可能更深刻。如果把10年作为企业成长的一个阶段这30多年正好是经验管理阶段、制度管理阶段、文化管理阶段这三个阶段。通过文化建设来超越传统管理视野提升企业凝聚力打造高绩效团队这是一个企业健康成长所不容回避的首先问题。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倡导“管理在现场指挥在一线”的口号领导干部要和员工搞“三同”说明那时候的主要管理模式是经验管理。经验管理有一个非常主要的特征那就是在人性假设方面它是一种“经
8、济人”的假设。在老板的心中员工是经济人来企业一天则企业发一天工资。员工也定位自己为经济动物:我来企业并没有别的奢望只是为了养家糊口。经验管理的最大优点是领导能够随时掌控企业的运行情况。与此同时经验管理还存在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是企业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企业一线中去了那么相对应地企业家对企业的战略、对企业发展外部环境的精力投入就减少了。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企业家要用80%的时间去思考企业的未来。这句话说明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战略谋划是很重要的而在经验管理模式的背景下企业家每天要花十几个小时在企业内部有时甚至要合衣而睡在办公室完全不可能拿出这么多时间来思考企业的未来。但是在目前这种激烈的全球化、市场化的背景
9、下相比起内部处理的细节问题企业更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发展战略。经验管理的第二个问题在于因为要层层监督、层层管理导致管理成本太高。从本质上讲现场管理的本质就是监督管理企业家在一线的原因在于企业家不相信自己不在的情况下员工会好好干活。而人的心理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逆反心理:你越不相信我我就越不出活。监督管理的客观效果加剧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互不信任。可见经验管理是人治人治会经常导致人际之间的冲突和摩擦。 企业文化融合要正视文化差异、各美其美。两个企业在重组过程中要正视文化差异不要简单粗暴地把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说到各美其美企业都有自己辉煌的过去成长的历史应正视兼并企业的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几代人
10、传承下来的简单地忽略这种企业认同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费孝通先生在说到两种文化交流时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首先着眼于不用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如何相处其实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也具有这种特点每个企业的文化都有历史要看到不同资源的独特价值。文化只有通过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才能形成文化合金打造出一个“合金”企业文化。合金意味着文化形态的新的形成而不是简单的原有文化的相加。 文化融合中的常见问题文化融合中的常见问题首先表现为集而不团忽视文化跟进。虽然整体的协调到位了但是文化的跟进却没有跟上而企业最重要的是应该文化先行。第二漠视员工归属感和文化认同。企业的老板不要以一种强势的行政
11、命令方式来解决文化认同问题因为企业文化是一种塑心工程即塑造心灵的工程和制度不一样制度是束身工程即制度是约束规范人的身体行为而文化是塑造心灵的所以文化的提升是从身体到心灵的提升工程。束身容易塑心难。制度推行不难难在老板能不能从我做起如果能做到那么制度不难做到。最难做到的是文化认同因为文化认同要大家从内心拥戴企业的价值观。企业文化启动慢不能操之过急。世界500强企业对文化的改造周期平均为68年的时间而 中国的企业许多都是巨无霸的企业从业人数在500强前列所以我们解决文化问题肯定会比500强还要难。所以大家不要以急功近利的心态来搞文化建设。因为文化解决的是文化认同问题心理塑造需要时间。我国有句古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企业文化 融合 创新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