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拉手交朋友》教学教案.doc
《《手拉手交朋友》教学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拉手交朋友》教学教案.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手拉手交朋友教学教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第一学期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手拉手 交朋友 设计者:第一课时 _第三小学 _ 第二课时 _第二小学 _ 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拉拉手 交朋友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我是小学生啦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从身份认同、社交群体、求学之路等方面来适应新环境、新生活它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共有四课分别是开开心心上学去、拉拉手 交朋友、我认识您了、上学路上。本课在第1课“开开心心上学去”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完成了对“我是小学生”的角色认同很自然地开始与周围的人和物交往。所以本课侧重于学生人际交往及适应能力的培养这
2、是达成单元目标的重要内容。 本课内容由“我的好伙伴”、“网到一个新朋友”、“好友大搜索”、“认识你真好”四个栏目构成四个栏目之间层层递进旨在引导学生学会了解、熟悉身边新伙伴的方法与技能喜欢和同学交往还通过8幅插图故事反映学生们在交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懂得交友也需遵守规则要同分享、共分担以此帮助学生尽快地融入班集体的生活中。 (二)基础学情分析 1.学生之间的交际能力参差不齐。面对突然改变的新环境很多孩子表现出交往能力的差别。有的一年级新生主动性较强他与班上的一些同学可能就是幼儿园的小伙伴或者是生活在一个小区里的小伙伴平时就享受到了与朋友交往的乐趣因此他们会主动地和熟悉的小伙伴一起玩。有的
3、新生偏内向进入中规中矩的小学学习生活还不是很适应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交流经常哭着要爸爸、妈妈对于如何与新老师、新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一筹莫展缺少方法指导。有的学生交际能力更强有了一定的结识新朋友的技能但平日里有一些娇惯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在交友过程中不遵守规则易于和朋友产生分歧想不到方 法来解决朋友之间的矛盾。 2.在幼儿园的学习基础上新生们大都喜欢活泼有趣的教学方式诸如做游戏、读儿歌等因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度较弱遵守课堂纪律的规则意识不强。 3.大多数学生都有一定的校园生活经验也喜欢交朋友爱和自己的好朋友分享快乐但并不懂朋友之间还可以共担忧愁互相倾诉还应该互相尊重。 (三)学习准备期的内容与要求 对
4、于一年级新生而言面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遇到的诸多新伙伴会有种种的不适应学生之间呈现出能力的差异学生内心落差较大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学习习惯方面与相对自由的幼儿园比较面对中规中矩的小学学习环境在短时间内有的会较快适应但有些内向的会不知所措甚至会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在学习兴趣上出于好奇对学习内容刚开始会有较高的兴趣偏爱儿歌、游戏等学习方式但受注意力不集中、自由散漫等习惯的影响又局限于自己的交际面不懂得和新朋友互相学习和倾诉心声会逐渐削弱其学习兴趣。 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本课在他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上学的乐趣认识到自己成为小学生的基础上在学唱儿歌、课堂游戏中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新老朋友激发兴趣学会大胆地表现自己克
5、服自己内心的紧张和不安积极扩大自己的交往面初步感受交朋友的愉悦;在读绘本故事、讲述自己故事中认识并克服自己的缺点主动解决交友难题有意识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激发学生对友谊的向往增强个人归属感。 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人际交往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够用这些方法交到新朋友。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自我介绍、寻找共同兴趣爱好等交朋友的方法。尝试自己主动解决或请同伴、教师、长辈等帮忙解决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行为与习惯:了解并遵守朋友交往时的基本规则初步养成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行为习惯。 情感与态度:乐于和同学交往感受到友谊带来的快乐。 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与朋友交往的方法知道在朋友交
6、往时应注意的基本规则。 教学难点:尝试自己主动解决或请同伴、教师等帮忙解决交往中遇到的问题。 四、课时分布 本课分为2课时: 第1课时由“我的好伙伴”、“网到一个新朋友”、“好友大搜索”三个栏目组成三个部分从让学生介绍如何认识新老朋友的再到探究结交新朋友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将所学方法在更大的范围内主动交朋友三个栏目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如何在新环境中交朋友初步感受交友的方法和技能体会主动交友带来的乐趣。 第2课时由“认识你真好”和“小兔子”、“小猴子”交友故事的连环画构成两个部分都是针对学生在交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不懂谦让、不愿分享等问题进而削弱他们友情的力量影响学生交友的主动性所以本课时重在引导
7、他们重视难题寻求解决方法体会交友时应遵守的规则体会好友之间共分担、同分享带来的快乐。 五、教学过程 拉拉手 交朋友教学设计第1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与朋友交往的方法能够用这些方法交到新朋友。 过程与方法:初步掌握自我介绍、寻找共同兴趣爱好等交朋友的方法。 行为与习惯:了解在朋友交往时应注意的基本规则能够有礼貌、主动积极地交朋友。 情感与态度:乐于和同学交往初步感受到交到朋友的快乐。 【教学重点】了解与朋友交往的方法知道在朋友交往时应注意的基本规则。 【教学难点】通过自我介绍、寻找共同兴趣爱好等方法来交到朋友。 【教学准备】游戏音乐、红花、学生自评表、兴趣牌、直通车“车票”、课
8、后活动作业单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玩“击鼓传花说伙伴”游戏介绍老朋友。 (1)介绍游戏规则: 随音乐传花音乐一停拿着花的同学作上到台前; 说一说自己结识了哪些伙伴点到的人上台站成一排; 依次介绍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好伙伴的; (2)玩游戏随机点评。 2.总结已知交友好方法随机板书。 3.揭示课题。(板书:手拉手 交朋友) 【设计说明】上本课时学生已经入学一段时间也交到了一些朋友。这些朋友或来自同一个幼儿园、小区或是在小学班级里新认识的。通过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方面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和朋友完成任务的喜悦初步体会到与人交友带来的乐趣为后面的乐于交朋友打下情感基础。另一方面也
9、通过学生的介绍让他们感受到交朋友的途径有多种。 (二)掌握方法结识朋友 1.创设情境掌握交友好方法自我介绍。 (1)创设情境:害羞的乐乐 小组讨论:小兔子乐乐除了小花猫这个好朋友之外还想认识新的动物朋友它可以怎么做呢? 全班交流。(随机板书:自我介绍) 情境表演:如果你是小兔子你会怎样自我介绍呢?(随机板书:打招呼、说名字、讲爱好、发邀请) 师小结。 【设计说明】这个环节节选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上的交友漫画通过贴合学生实际的卡通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同身受从而为后来的思考讨论交友好方法自我介绍打下良好的基础。 (2)开展“笑脸送给你”活动 播放找朋友自由选择班级一位想结交的新朋友尝试用自我介绍
10、的 方法与他交朋友; 互赠笑脸。 自主完成“笑脸送给我自己”评价单。 “笑脸送给我自己”课堂活动评价 1. 我会自我介绍。 2.我交到了一个新朋友。 3.我感到开心、快乐。 评价说明: 评价方式是学生自评和互评相结合。学生在活动中尝试运用自我介绍的方法去结交班级新朋友对自己的交友能力进行评价。伙伴通过与被评价者的互动给对方以笑脸评价。活动侧重关注学生的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3)师根据板书小结。 【设计说明】自我介绍是朋友间交往的第一步。在卡通情境中学到的自我介绍的好方法在这一环节则需要经过实践来巩固、完善并通过互赠笑脸及完成“笑脸送给我自己”评价单完成学生的自评及互评真正将交友方法落到实处。
11、2.好友搜索拓展交友好方法兴趣归类 过渡:看来小朋友都学会如何自我介绍也通过自我介绍认识了一个新朋友。其实交到朋友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也可以通过相同的兴趣爱好来交到更多的朋友。 (1)活动:快乐“直通车”好友大搜索 活动准备:学生在“车票”上写上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爱好。 介绍活动规则: 指名学生出示他的“车票”说说平时你为这个爱好都做了些什么? 选出每列“直通车”的小司机拥有共同爱好的学生凭“车票”跟随其后; 讨论:说说你们可以一起为这个爱好做些什么? (出示要求:学会倾听、不打断别人讲话、积极交流。) (2)反馈交流。(随机板书:一起学 互鼓励 同展示 共进步) (3)师拓展:除了共同的兴趣爱
12、好可以让我们交到好朋友你还有什么其他的好方法吗?(随机板书) 3.小结。 【设计说明】在学会自我介绍的基础上让学生知道拥有共同兴趣爱好也可以交到朋友。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让小朋友在交流中明白在交往过程中大家可以一起学习互相鼓励从而可以一起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深化友谊而且可以体会到友谊给人带来的力量。在活动中还需要鼓励学生参与活动讨论中主动交往注意沟通交流的规则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课后延伸活动布置 运用交朋友的方法和技能课后带着你的“五色花”找到你认识的新朋友可以是在小区、在其他班级、在其他学校等等并涂上你们喜欢的颜色再让朋友在花盆上签名描绘出自己的“五色花”大家快快行动吧!【设计
13、说明】课堂所学终归是让学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所以在课后活动中进一步要求学生扩大交往面在任务驱动下学会主动体会交朋友的快乐。 板书设计: 手拉手交朋友 声音响亮 有礼貌 自我介绍:打招呼 兴趣爱好: 一起学 一起游戏 说名字 互鼓励 一起长大 讲爱好 同展示 同月生日 发邀请 共进步 同一小区 爸爸妈妈是朋友 遵守规则 以礼会友 浅谈手拉手 交朋友一课中学生规则意识的养成 手拉手 交朋友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比起品德与社会教材道德与法治则更注重于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的相互联系。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中就指出:“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
14、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在学习手拉手 交朋友这一课时学生在交友过程中就会碰到很多规则问题在学校这个小社会中也只有遵守交友规则的小朋友才能够真正地掌握交友方法交到朋友。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树立学生的规则意识至关重要也应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之中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打好基础。 在这节课中我通过三个游戏活动“击鼓传花说伙伴”、“笑脸送给你”以及“快乐直通车”和一个课后作业活动“五色花”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到了交友的乐趣并初步产生了主动交友的愿望。而
15、在此过程中规则意识的培养也在逐步落实。 首先在“击鼓传花说伙伴”的游戏活动中我提醒学生应爱护手中的“花”在音乐声起的时候从前往后传花要给到下一个同学手里不要直接抛过去等等课堂中有小朋友传递得又快又好时则及时表扬潜移默化地给予学生“我也应该这样做”的方法指导。而这些要求都是学生能够顺利、有效进行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教师有序组织教学的基础只有在这样有序的环境中学生的玩才有用学才有效。 其次在“笑脸送给你”这个活动中学生要通过自我介绍和新结交的朋友互赠笑脸。那里面就有两方面的规则问题其一是自我介绍的交友规则。通过之前害羞的乐乐这一情境讨论及表演学生已对自我介绍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还知道了要在介绍过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拉手交朋友 手拉手 交朋友 教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