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9《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doc(6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29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第一章 由内而外全面造就自己(一) 品德成功论强调圆满的生活与基本品德是不可分的。惟有修养自己具备品德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与恒久的快乐。 没有正常的生活就没有真正卓越的人生。 乔登(David Starr Jordan)美国生物学家及教育家 25余年来我在商界、大学与担任家庭婚姻顾问的工作经验中接触过形形色色表面上事业有成、内心却感到匮乏的人他们极渴望过和谐、圆满的生活并享有不断开展的良好人际关系。我相信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你所关注的: 我曾为自己定下许多目标也都一一达成。我的事业十分成功但却牺牲了个人与家庭。不但与妻儿形同陌路甚至不知道还认不认识自
2、己不了解什么对自己是真正重要的。我不得不扪心自问这样做值得吗? 我今年已开始第5次控制饮食。我知道自己身体过重也的确想改变。我阅读了所有的新资料确定目标用积极的态度激励自己说我是可以做到的。但我并没有做到。几周后我失败了。我似乎根本不能实现自己的诺言。 我上过无数教导主管如何有效管理的课程我对员工的期望很高也想尽办法善待他们希望维持彼此良好的关系。可是总觉得员工不忠心我若是有一天生病在家他们一定会终日无所事事闲扯。为什么不能把他们训练成独立又有责任心的员工呢?为什么我始终找不到这种员工? 我那十几岁的儿子不听话还吸毒。不管我怎么说他就是不听我的话。我该怎么办呢? 我要做的事太多了可是总感到时间
3、不够用。每天都觉得神经紧张、匆匆忙忙。一周7天天天如此。我参加时间管理研讨会也尝试过不下6种规划时间的办法虽然不能说没有帮助但是仍觉得无法过上理想中的既充实又自在的生活。 我想教我的孩子懂得工作的价值但是每次要他们做点事都得时时刻刻在旁边监督还得忍受他们不时发出的怨言结果还不如自己动手来得简单。为什么孩子们就不能快快乐乐地料理自己的事而用不着别人来提醒呢? 我很忙的确很忙。但有时候我并不清楚从长远看我做的工作是否有意义。我的确希望在我的生活中那是有意义的希望由于我的存在事情会出现某种不同。 看到别人有所成功或获得某种肯定表面上我会堆出一张笑脸热忱忱地恭贺他们。可是心底却难过得不得了。为什么会有
4、这种感觉? 我的个性很强。我知道几乎在任何交往中我都能控制结果。多数情况下我甚至可以影响其他人通过我想要的决议。我仔细考虑每种情况并且觉得我提出的建议通常对大家都是最好的。但是我感到不安。我往往不知道他人对我的建议到底取何态度。 我的婚姻已变得平淡无趣。我们并没有恶言相向甚至大打出手只是不再有爱的感觉。我们请教过婚姻顾问也试过许多办法可是仿佛就是无法重新燃起往日的爱情火花。 这些都是深层、痛苦的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得了的。 几年前我和妻子桑德拉就为类似的问题大伤脑筋。我们的一个儿子当时在学校陷入困境他的成绩惨不忍睹连考卷上的答题说明都看不懂更甭想拿高分了。在交往上他是不成熟的往往使那些十分
5、亲近他的人都感到很窘迫。在运动场上他身材瘦小又不灵活。打棒球时往往球还没投出就已挥棒每每招来同学的嘲笑。 桑德拉和我想尽办法帮助他。我们总以为若要做个“十全十美”的人当然也得做个完美的父母。于是我们改变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也试着想改变儿子的我们企图用积极的态度来激发他的自信心。例如鼓励他:“加油孩子你可以办得到!我们知道你可以。把棒子握高一点眼睛看着球等球快到面前再挥棒。”只要稍有进步我们一定忙不停地称赞来增强他的信心。 如果有人嘲笑他我们一定斥责对方:“不要笑让他自己来他还在学习。”而这时我们的儿子会哭起来坚持说自己永远也学不好还有他根本就不喜欢棒球。 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劳无功那时我们真是心急如
6、焚看得出来这一切努力反而对他的自尊心是个打击。一开始我们尽量鼓励、帮助、肯定他可是一再失败之后终于放弃了。只有试着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当时我的主要工作是为全美各地的客户设计领导力训练课程。由于这个机缘我每两个月要为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主管讲授有关沟通与认知的课程。 在准备教材的过程中有关思维的形成、思维如何影响观点、观点又如何左右行为这些都令我深感兴趣因而进一步研究相关的理论。从中我意识到每个人的思维是多么根深蒂固。并且了解到认知不仅是认识外在世界更与我们向外看时所透过的“镜片”有关因为这镜片(即思维)往往左右着我们对外界的诠释。 我跟桑德拉谈到这些观念并借此检讨自身所遭遇的困
7、境。终于体认到我们对儿子往往言不由衷。反躬自省后我们承认在内心深处的确觉得儿子“不如人”。所以不论态度与行为表现得多么愿意帮助他效果都有限。因为表面的言行终究掩饰不住真正传达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护。” 此时我们才觉悟要改变现状就得改变自己;要改变自己先得改变我们看待外界的观点。 第三章 习惯一:积极主动(三) 着重于“影响圈”的人脚踏实地不好高鹜远;把心力投注于自己能有所作为的事情所获成就将使影响圈逐步扩大。 反之消极被动的人全神贯注在“关注圈”时刻不忘环境的种种限制、他人的种种缺失徒为无法改变的状况担忧。结果是怨天尤人、畏畏缩缩受迫害的感觉日益强烈。由于着力方向错误及由此而生
8、的副作用影响圈便会缩小。 前面曾提到我的一个儿子在学校适应不良我与桑德拉都很担心他不如人受人轻视这些都属关注圈之内。起先我们把全部心力投注其上完全处于被动反而增添忧虑无助以及孩子的依赖心。 后来我们转移目标到影响圈产生了积极效果不但改变了我们最后也影响到孩子。因此我们不必担忧外在条件只要反求诸己就足以化阻力为助力。 由于每个人的地位、财富、角色与人际关系不同在某些情况下影响圈可能大于关注圈。这反映出此人自私浅薄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受制于人。 影响力的发挥固然有其轻重缓急无法完全脱离关注的目标。不过积极主动的人关注圈应与影响圈不相上下如此影响力才能做最有效的发挥。 别让问题制服了你 根据自主程度的高
9、低人生的问题可分为三类:个人可直接控制(与自身行为有关);个人可间接控制(与他人行为有关);无法控制(已成过去或客观环境使然)。积极主动的人对影响圈中的这三类问题都有应对之道。 可直接控制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习惯这是我们绝对做得到的。本书第二部分“个人的成功”中讨论到的习惯一、二、三即属这一类。 可间接控制的问题:有赖改进发挥影响力的方法来加以解决这在第三部分“人际关系的成功”中的习惯四、五、六中有所讨论。我个人即曾发掘过30余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足以影响他人。通常一般人顶多知晓个三四招:不外乎动之以情说之以理;不成功便三十六计走为上策或唇枪舌战、拳脚相向。若能扬弃传统压制对方的观念学习有效的
10、新方式你可以施展得更为游刃有余。 无能为力的问题:我们的责任就是改变嘴角的线条以微笑、真诚平和的态度接纳这些问题。纵使有再多不满也要学习处之泰然如此才不至于让问题制服了我们。不管一个问题是能直接控制还是无法控制或是能间接控制解决问题的第一步都在于改变我们的习惯改变我们的影响途径改变我们看问题的方式。而所有这些都在我们所能控制的影响圈之内。 用心扩大影响圈 一旦化学方程式有某一部分改变整个化学变化就会改观。同样地只要我们开始对环境做选择性的回应影响力也会大增。 我曾经与一家公司合作过该公司总裁精力旺盛而且对流行趋势反应极其敏锐。他才华横溢精明干练但是管理风格却十分独裁。对部属总是颐指气使从不给他
11、们独当一面的机会人人都只是奉命行事的小角色连主管也不例外。 这种作风几乎使所有主管离心离德大多一有机会便聚集在走廊上大发牢骚。乍听之下不但言之成理而且用心良苦仿佛全心全意为公司着想。只可惜他们光说不练以上司的缺失作为坐而言却不起而行的借口。 例如一位主管说:“你绝对不会相信。那天我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他却突然跑来指示一番。就凭一句话把我这几个月来的努力一笔勾销我真不知道该如何再做下去。他还有多久才退休?” 有人答道:“他才59岁你想你还能熬6年吗?” “不知道反正公司大概也不会让他这种人退休。” 然而有一位主管却不愿意向环境低头。他并非不了解顶头上司的缺点但他的回应不是批评而是设法弥补这些缺失
12、。上司颐指气使他就加以缓冲减轻属下的压力。又设法配合上司的长处把努力的重点放在能够着力的范围内。 受差遣时他总尽量多做一步设身处地体会上司的需要与心意。假定奉命提供资料他就附上资料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有一天我以顾问的身分与该公司总裁交谈他大为夸赞这位主管。以后再开会时其他主管依然接到各种指示惟有那位积极主动的主管受到总裁征询意见他的影响圈因此而扩大。 这在办公室造成不小的震撼那些只知抱怨的人又找到了新的攻击目标。对他们而言惟有推卸责任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肯负责就得不怕失败为了免于为自己的错误负责有人干脆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种人以尽量挑剔别人的错误为能事借此证明“错不在我”。 幸好这
13、位主管对同事的批评不以为意仍以平常心待之。久而久之他对同事的影响力也增加了。后来公司里任何重大决策必经他的参与及认可总裁也对他极为倚重并未因他的表现受到威胁。因为他们两人正可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产生互补的效果。 这位主管并非依靠客观的条件而成功是正确的抉择造就了他。有许多人与他处境相同但未必人人都会注重扩大个人的影响圈。 有人误以为“积极主动”就是强出头、富侵略性或无视他人的反应其实不然。积极主动的人只是反应更为敏锐更为理智能够切乎实际并掌握问题的症结所在。 印度圣雄甘地就曾受到印度议员的抨击因为他不肯跟他们唱高调谴责大英帝国奴役印度人民。相反地他亲自下乡在田间与农民同甘共苦。一点一滴努力经营脚踏
14、实地建立影响力最后终于赢得全国人民的支持。他没有任何高官厚禄以一介平民凭着热忱、勇气、绝食以及道德说服的力量终于使英国人投降。3亿人民因而脱离殖民地统治。 想了解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从言谈中就可看出端倪。描述关注圈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了我就了无牵挂。”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裁” “如果我的丈夫脾气好一点孩子肯听话” “如果我能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果我学历更高” 至于反映影响圈的语句则多半强调自身的修养例如: “我可以更有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第三章 习惯一:积极主动(四) 先从自己做起 “外在环境是造成问题的症结所在”这种想法不但错误而且正是问题的根源。假
15、使不能反求诸己一味希望外在环境改变来达成个人的愿望无异于任凭别人摆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改变个人的行为做个更充实、更勤奋、更具创意、更能合作 的人然后再去影响环境。 我最欣赏旧约里约瑟夫的故事约瑟夫便是一个尽其在我的人。他年方17就被亲生手足卖至埃及任何人处在同样的境遇下都难免自怨自艾并对出卖及奴役他的人愤愤不平。但约瑟夫不这么想他专注于修养自己不久便成了主人家的总管掌理所有的产业备受倚重。 后来他遭到诬陷冤枉坐牢13年可是依然不改其志化怨愤为上进的动力。没有多久整座监狱便在他的管理之下。到最后更掌理了整个埃及成为法老以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 这种行为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可是人人都可以为自
16、己的生命负责为自己开创有利的环境而不是坐等好运或恶运的降临。 举例来说如果某人婚姻出了问题却只顾揭发对方的过错。这种做法于事无补只不过强调错不在我且充其量证明你是个无能的受害者并不能挽回婚姻。不断的指责不但无法使人改过迁善反而会令人恼羞成怒。 真正有效的策略应从自身能控制的方面着手也就是先改进自己的缺失努力成为模范妻子或丈夫给予对方无条件的爱与支持。我们当然也盼望能感受这份苦心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不过对方的反应如何并非重点所在。 除了好丈夫、好妻子我们何妨试着做个好学生或好职员。如果遇上实在无能为力的状况保持乐观进取的心情仍是上上策不管快乐或不快乐同样积极主动。有些事物不是人力所能控制比方说天
17、气但我们仍可保持内心或外在环境的愉悦气氛。对力不能及之事处之泰然对能够掌握之事则全力以赴。 不怕犯错只怕不改过 在我们把生命重心由关注圈转移至影响圈前有两件事值得考虑那就是自由选择的后果与错误。 每个人固然可以选择自己的行为与反应但后果仍由自然法则来决定非人力所能左右。比方一步跨到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的正前方可以出自个人的选择但后果却在影响圈之外非人所能控制。 又比方有人喜欢玩弄欺诈手段如果不被揭发虽不会受到社会的惩罚但是人格上的污点却无论如何难以抹杀。 因此我们固然享有选择的自由可是也须承担随之而来的后果。人的一生中选择错误的机率颇大无怪乎常会有悔不当初的遗憾但木已成舟这些都须列入个人无法控制
18、的关注圈。 对于已难挽回的错误积极主动的做法不是悔恨不已而是承认、改正并从中汲取教训这样才能真正反败为胜。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创始人沃森(T.J.Watson)曾说: 失败是成功之母 犯了错却不肯承认等于错上加错自欺欺人。为自己造成的错误编织各种理由加以辩解则形同掩耳盗铃反而愈描愈黑受害的还是自己。 因为对我们伤害最深的不是别人的所作所为也不是我们自身的缺失而在于不能正视这些缺失。那就仿佛被毒蛇咬了却追上前想去抓蛇反使毒性散得更快还不如尽快设法吸出毒汁。因此切勿文过饰非以免一错再错。 作出承诺信守诺言 让我们再回到影响圈上这个范围所环绕的核心就是许诺与实践诺言。对自己对别人有所承诺并且从
19、不食言是积极主动精神最崇高的表现同时也是个人成长的真义。凭借人类天赋的自我意识与良知我们可以检讨自己找出犹待改进之处及尚可发挥的潜能。然后运用想象力及独立意志立定志向许下承诺、矢志达成。这就是人类成长的过程。 许诺与立志可以使我们掌握人生。有勇气许下诺言即使是小事一桩也能激发自尊。因为这表示我们有自制力并有足够的勇气与实力来承担更多责任。经由不断许诺与实践诺言终有一天荣誉感会凌驾情绪性反应之上。所以对自己信守诺言的力量正是圆满人生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之一。 积极主动:为期三十天的试验 我们虽没有弗兰克尔在死亡集中营的经历但是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琐事已足以使我们培养积极主动的精神来应付人生无比庞大的压
20、力。不论是面对交通阻塞或是顾客的无理要求都需要这种修养。它表现在我们如何集中心力如何看待问题以及如何遣词用句上。 我建议各位利用30天的时间身体力行积极主动的精神。在这30天内全力专注于影响圈的事物许下承诺并予以兑现。做照亮他人的蜡烛而非评判对错的法官;以身作则不要只顾批评;解决问题不要制造问题。 在婚姻、家庭、工作中都可以试行这个原则。不必怪罪别人或文过饰非不怨天不尤人但求尽其在我。 对他人的缺失要心存怜悯别人如何待我并不重要要紧的是何以待人。别活在父母、同事或社会的驱使之下请善用天赋的独立意志为自己的行为与幸福负责如此才能享受最大的自由与幸福。 英国辞典编纂家兼作家约翰逊(Samuel J
21、ohnson)曾说: 满意之泉必须源自内心。若不了解人性而企求不改变自我就可以找到幸福的人终其一生必定虚掷于无意义的追求之中且日益增长其企图摆脱的痛苦。 立即行动 一、以一整天时间倾听自己以及四周人们的用语注意是否常有“但愿”、“我办不到”或“我不得不”等字眼出现。 二、依据过去经验设想近期内是否会遭遇一些令人退缩逃避的情况?这种情况在影响范围之内吗?你应该如何本着积极主动的原则加以应对?请在脑海中一一模拟。提醒自己刺激与回应之间还有余地并把握自由选择的精神。 三、从工作或日常生活中找出一个令你备感挫折的问题。判断它属于直接、间接或无法控制的问题然后在影响圈内寻觅解决的第一步骤并付诸行动。 四
22、、试行积极主动原则30天观察影响圈是否有任何变化?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一) 自我领导的原则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义。 身外之物和内在力量相比便显得微不足道。 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 阅读本章时请找个僻静不受干扰的角落抛开一切杂念敞开心扉跟着我作一段心灵之旅。 假设你正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要去参加一位至亲的丧礼。抵达之后居然发现亲朋友好齐集一堂是为了向你告别。也许这是三五年甚至许久之后的事但姑且假定这时亲族代表、友人、同事或社团伙伴即
23、将上台追述你的生平。 请认真想一想你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评语?你这一生有任何成就、贡献或值得怀念的事吗?你是个称职的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亲友吗?你是个令人怀念的同事或伙伴吗?失去了你对关心你的人会有什么影响?请大致记下你的感受这有助于了解本章的重点以终为始(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以终为始”的意思 以终为始的习惯可适用于各个不同的生活层面而最基本的目的还是人生的最终期许。从上述的实验中可以发掘人们心底最根深蒂固的价值观间接触及影响圈的核心部分。从此时此刻起一举一动一切价值标准都必须以人生的最终愿景为依归;也就是由个人最重视的期许或价值来决定一切。我们应该时时
24、刻刻把人生使命谨记在心每一天都要朝此迈进不敢有丝毫违背。 确认使命也意味着着手做任何一件事前先认清方向。这样不但可对目前所处的状况了解得更透彻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也不致误入岐途白费工夫。 人生旅途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走冤枉路。许多人拼命埋头苦干却不知所为何来到头来仍然发现追求成功的阶梯搭错了墙为时已晚。因此人们也许很忙碌却不见得有意义。 太多人成功之后反而感到空虚;得到名利之后却发现牺牲了更可贵的事物。上自达官显贵、富豪巨贾下至平头小民、凡夫俗子无人不在追求更多的财富或更高的事业地位与声誉可是名利往往蒙蔽良知成功每每须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我们务必掌握真正重要的愿景然后勇往直前坚持到底使生活充满意
25、义。 盖棺论定时你希望获得的评价才是你心目中真正渴望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名利、成就等等不免显得微不足道。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丧礼上有人问死者的朋友:“他留下多少遗产?”对方答:“他什么也没带走。” 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 “以终为始”是以所有事物都经过两次创造的原则为基础的。所有事物都有心智的即第一次的创造(mental /first creation)和实际的即第二次的创造(physical/second creation)。我们做任何事都是先在心中构思然后付诸实现。正因如此认定使命才显得如此重要。 以建筑为例在拿起工具建造之前必须先有详尽的设计图;而绘出设计图之前须先在脑海中构思每一细节。
26、有了设计图然后有施工计划这样按部就班才能完成建筑。假使设计稍有缺失弥补起来可能就事倍功半。设计蓝图代表愿景整个建筑过程均以它为准绳因此宁可事先追求尽善尽美以免亡羊补牢。 创办企业也是同样道理。要想经营成功必须先确定产品或服务可达到的营运目标然后综合资金、研究发展、生产作业、行销、人事、厂房设备等方面资源朝愿景努力前进。许多企业都败在事先规划不周以致资金不足或对市场认识不清。 教养子女也要有使命。想调教出既懂事又有责任感的子女日常与子女相处时就得谨守这个使命不可做出相违背的举动。 先构思而后行动的原则适用范围极广。比方出门旅行要先决定目的地与路线;上台演讲应先预备讲稿;做衣服要先设计款式。明白这
27、个道理把订定使命看得与行为本身同样重要影响圈就会日渐扩大。 不过“使命”不见得都是有意识的产物。有些人自我意识薄弱只知遵循家庭、社会或环境所赋予的使命前进。这类使命多半出于个人主观好恶不符合客观原则。它之所以被接受乃由于有些人依赖心过重深怕不顺从别人的要求便会失去爱因而必须靠别人来肯定自我价值。 领导与管理:两次创造的体现 “以终为始”是以自我领导的原则为基础的但领导(leadership)不同于管理(management)。管理的层次低于领导我们将在第三个习惯那一章讨论。 领导与管理的差异就好比思想与行为。管理是有效地把事情做好领导则是确定所做的事是否正确;管理是在成功的阶梯上努力往上爬,领
28、导则指出所爬阶梯是否靠在正确的墙上。 要理解两者间的这一区别不难。想象一下一群工人在丛林里清除矮灌木。他们是生产者解决的是实际问题。管理者在他们后面拟定政策引进技术确定工作进程和补贴计划。领导者则爬上最高那棵树巡视全貌然后大声嚷道:“不是这块丛林!” 而忙碌的生产者和管理者常常怎么回答呢?“别说了我们正干得有声有色呢。” 作为个人和企业常常是埋头砍矮灌木甚至没有意识到要砍的并非那块丛林。 尤其在这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有效的领导比以往更显得重要。我们需要方针需要指引。面对纷扰不已的世事谁也难以预料未来的发展这时惟有依靠自己的判断行事。而使命也就是心中的罗盘能使你判断正确。 成功甚至可说求生存的关键并
29、不完全取决于流了多少血汗而在于努力是否得法。因此对各行各业而言领导都重于管理。 企业方面市场瞬息万变领导者必须不断密切注视环境的变化特别是消费者的购买习惯和购买心理以使企业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 工业方面也是这样。领导者若不注意外部环境的变化管理技能再好也不能使他们免于破产。缺乏有效领导的高效率管理有人称之为“就像在泰坦尼克号轮船上拉开躺椅”。无论管理多么成功都不能弥补领导的失败。不过领导的确是很难的因为我们常常陷于管理的圈子难以自拔。 记得在西雅图我曾为一家石油公司主持为期1年的主管进修课程。在最后一堂课上该公司总裁跟我谈到他个人的上课心得: 史蒂芬你在第二个月指出领导与管理的不同之后我立即检
30、讨了自己的角色结果发现我根本不曾领导。每天忙着应付管理问题已令人焦头烂额。于是我决定退出管理工作留给别人去负责我希望好好为公司确定大方向。 这实在不容易啊!要放手不管眼前急迫的公务牺牲唾手可得的成就令我十分痛苦。苦思如何领导公司如何建立企业文化如何掌握先机以及深入分析一些问题更让我头痛不已。手下的管理人员也适应不良他们无法再把难题推给我解决日子比以前难过。 不过我决心坚持到底因为我认定自己必须做个领导者。现在我已确实做到整个公司也彷佛脱胎换骨。如今我们更能因应环境的变化公司营业额加倍利润也增长了3倍。我真正发挥了领导力。 在家庭中为人父母者难免也会落入类似的管理陷阱只重规矩、效率与控制忽略了管
31、教的目的、方向与亲情。至于个人的生活可能就更缺乏主导了。终日汲汲营营却像无头苍蝇般漫无目标。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二) 改写人生剧本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承袭了许多来自他人的“人生剧本”也就是价值观与其他方面的制约。要掌握自己的人生就得改写这些剧本或者改变既有的成见。 已故埃及总统萨达特(Anwar Sadt)的自传讲述了一个最令人振奋的改写人生剧本的故事。萨达特是在仇恨以色列的环境中长大成人的一度以仇恨以色列来调动民众的意志。这个剧本有很强的独立性和浓厚的民族主义但它也是愚蠢的忽视了当今世界相互依存的事实。萨达特也知道这一点。 于是萨达特决心改写自己的人生剧本。因为参与推翻法鲁克国王他
32、被关进了监牢。在那里他学会了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观照自己反躬自省改造自我。 当终于成为埃及总统时他改变了自己对以色列的态度。他访问了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国会开启世界历史上最勇于突破先例的和平运动而这一大胆的行为最终产生了戴维营协议。 萨达特利用他的独立意识、想象力和良知进行自我领导改写了自己的“人生剧本”影响了数百万人的生活。 当我们因袭的“人生剧本”有违我们的生活目标时我们能够利用想象力和创造力书写新的剧本它将更为符合我们内在的价值观。 假设我是一位严厉的父亲每当子女做出令我反感的行为立刻会火冒三丈把教训子女的真正目的抛诸脑后;拿出做父亲的权威迫使子女屈服。在眼前的冲突中我固然得胜亲子关系却出现裂痕
33、。孩子表面顺从但口服心不服受到压抑的情绪日后会以更糟的形式表现出来。 让我们再回到本章一开始提到的实验。在我的丧礼上子女齐集一堂表达孝思。我期望他们个个都很有教养满怀对父亲的爱而不是与父亲起冲突的创痛。但愿他们心中所充满的是往日美好的回忆记得老爸曾与他们同甘共苦过。我所以有这些期望因为我重视子女、爱护子女以做他们的父亲为傲。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不一定时时牢记这些表面对孩子的态度并不能真正反映我心底的情感因为繁复的事务扰乱了我的方向。 好在这个缺点并非无法克服。我可以排除外来不合宜的价值观与其他制约由此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与方向和对生命的负责来改写人生剧本让自己的人生真正符合自己的意愿。 于是乎日常生
34、活一旦出现困难或挑战我就可以根据个人价值观决定因应之道。 个人使命宣言 确立人生愿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认定自己的人生哲学或基本信念然后写一份个人使命宣言(mission statement)。宣言中应包括自我期许与基本价值观内容往往因人而异。举例来说我有一位朋友的个人信条如下: 家庭第一。 借重宗教的力量。 决不放弃诚信原则。 未听取正反双方意见不妄下断语。 征求他人意见。 保护不在场的人。 诚恳但立场坚定。 每年掌握一种新技能。 今天计划明天的工作。 抓紧等待的时间。 态度积极保持幽默。 生活与工作有条不紊。 别怕犯错怕的是不能记取教训。 协助属下成功。 多请教别人。 珍惜现在。 对于一位希望
35、兼顾家庭与事业的妇女她的使命感便不尽相同: 我兼顾事业与家庭因为两者对我都很重要。 家庭是平安、祥和与幸福之地我要以智慧来创造整洁温馨的环境并教导子女有爱心、进取与充满欢愉培养他们发挥长才。 珍惜民主社会的权利与自由善尽社会一分子的责任。 积极主动追求人生目标。 避免养成恶习不断改进自己。 金钱是人的奴隶而非主人。我要追求经济独立量入为出并定期储蓄或投资一部分收入。 我愿贡献金钱与才智改善他人的生活。 个人使命宣言是行为处事的根本大法好比一国的宪法。不管世事如何多变环境多么艰困它依然不为所动。 凡是心中秉持恒久不变真理的人才能屹立于动荡的环境中。因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取决于他对自我、目标以及价值
36、观的不变信念。确立个人使命之后我们就不必借助成见或偏见来面对变局如此一来便能保持安全感。 世界变动太快许多人难以适应因而选择了退缩与放弃其实人生不必如此消极。弗兰克尔在纳粹死亡集中营中不仅觉悟到积极主动的真谛还体会到生命意义的重要。后来他提倡一种“标记疗法”(logotherapy)基本理论便是:许多心理与情绪疾病事实上只是失落感、空虚感在作祟。标记疗法可以协助病人找回生命的意义与使命以祛除内心的空虚。 直指核心 想要确立个人使命必须从影响圈的核心开始因为这是一切思想观念的根本也是安全感、人生方向、智慧与力量的泉源。 “安全感”代表价值观、认同、自尊自重与归属感。“人生方向”是生命的追求方向以
37、及决断所依据的原则。“智慧”是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与判断能力。“力量”则指采取行动、达成目标的能耐。 这四者相辅相成安全感与明确的方向可以带来智慧智慧则能激发行动。若四者十分健全且均衡发展便能产生高尚的人格、平和的个性与完美正直的个体。 这四方面的成熟度同样可以用依赖独立互赖三阶段来衡量。处于最底层依赖阶段的人则极度缺乏安全感他们凭借社会价值订定方向对外界认识不清缺乏行动勇气或受人摆布。若是位在最高的互赖层次则能肯定自我处世泰然;他们确知自己的努力方向深谙待人接物的艺术积极主动不假外求。 第四章 习惯二: 以终为始(三) 你的生活重心是什么? 人人都有生活重心即使不一定意识得到但它依旧存在。一般
38、而言生活重心可以分为以下数种: 一、以配偶为重心:婚姻可说是最亲密持久、最美好可贵的人际关系因此以丈夫或妻子为生活重心再自然不过了。 但根据我多年来担任婚姻顾问的经验以配偶为重心的婚姻关系多半发生情感过度依赖的问题。太过于重视婚姻会使人的情感异常脆弱经不起些许打击甚至无法面对如新生儿降临或经济窘迫等变化。 婚姻会带来更多的责任与压力一般人通常根据以往所受的教养来应付。然而两个背景不同的人思想必定有差异于是乎理财、教养子女、婆家或岳家的问题都会引起争执。若再加上其中一方情感难以独立这桩婚姻便岌岌可危。 如果我们一方面在情感上依赖对方一方面又与对方有所突击就极易陷入爱恨交织、进退失据的矛盾中。为了
39、保护自己便更加退缩及排斥对方。于是冷嘲热讽代替了真实的感受感情用事的结果是失去了方向、智慧与力量。纵使表面似乎保住了安全感实则不然。 二、以家庭为重心:以家庭为重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而且似乎理所当然。家的确带来爱与被爱、同甘共苦以及归属的感觉但过分重视家庭反而有害家庭生活。 太仰赖家庭提供安全感及价值感太重视家族传统与名誉通常无法接受任何可能影响这些传统与声誉的改变。以家庭为重的父母不能为子女的真正幸福着想他们的爱往往是有条件的。结果若非导致子女更为依赖就是变得叛逆。 三、以金钱为重心:谁也无法否认钱的重要经济上的安全感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因此追求财富无可厚非。但若惟利是图往往得不偿失。 如果
40、一个人的安全感与价值观完全建立在金钱的多寡上势必寝食难安因为影响财富的变数太多任何一个闪失都令人承受不起。但是钱却不能带来智慧或指引生命的方向只能提供有限的力量与安全感。 有人为了逐利不惜将家庭及其他重要事物摆在一边而且以为别人都认同这种做法。我认识一位可敬的父亲准备带子女出游时忽然接到公司要求加班的电话但是他回绝了因为“工作还会再来童年却只有一次”。这一幕深深印在子女脑海里永志不忘。 四、以工作为重心:只知埋头苦干的“工作狂”即使牺牲健康、家庭与人际关系也在所不惜。他的生命价值只在于他是个医生、作家或演员一旦无法工作便失去所有的生活意义。 五、以名利为重心:占有欲极强的人想据为己有的不仅是有
41、形的物质如汽车、洋房、华服等等;无形的名誉、荣耀与社会地位也决不放过。 我们都知道名利不可依靠因为它们随时可以毁于一旦一个人若必须靠名利与物质来肯定自我必定时时处于惶惶不安的状态中深恐身外之物转眼成空。当他们面对条件比自己更好的人便相形见拙;见到略逊一筹的人又趾高气扬。如此一来自我价值起伏不定永无宁日。难怪有人在股票大跌或政坛失意后会选择自戕一途。 六、以享乐为重心:在当前崇尚速成的世界里享乐之风盛行不足为奇。电视与电影喂大了观众的胃口然而银幕上的浮华生活骨子里并不如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美好光鲜。 真正的快乐可使人身心舒畅短暂的刺激却丝毫不能给人持久的快乐与满足。贪图享乐的人很快便会对既有的刺激感
42、到乏味然后就得追求更刺激的“快感”。 休太长的假看太多的电影、电视打太多的电子游戏长久无所事事都只是浪费生命。无益于增长智慧激发潜能增进安全感或指引人生只不过制造更多的空虚而已。 马格里奇(Malcolm Muggeridge)在二十世纪的圣经(A Twentieth-Century Testimony)中写到: 回忆旧日生活对我触动最大的是当时看上去十分重要、十分吸引人的事现在看来微不足道荒唐可笑。比方各种各样的成功、名气和赞誉;得到金钱或吸引女人后的欢愉;旅行像撒旦那样上下沉浮经历着浮华世界里的一切。 回想起来所有这些满足都已虚无缥缈。 七、以敌人或朋友为重心:青少年尤其容易陷于以朋友为重
43、的情结中。为了被同行团体接纳他们愿付出一切代价;对团体的所有价值观也都照单全收因而极为依赖团体。 以朋友为重心可能只针对一个人而言情况类似以配偶为重心。也就是完全为对方而活导致的不良后果则大同小异。 以敌人为重心似乎少有所闻其实这种现象相当普遍只是不易被察觉罢了。当某人觉得遭到重要人物(如主管)的不公平待遇后很容易耿耿于怀所作所为都为了要反抗待他不公的人。这就是以敌人为生活重心。 我有一位朋友在大学教书由于与行政主管交恶便终日以对方为假想敌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家庭生活与工作都大受影响最后逼得他不得不选择离开。 于是我问他:“如果不是那位仁兄你宁愿继续留下来对不对?” 他回答:“是的可是只要
44、他在一天我便永远不得安宁只好另谋高就。” “你为什么让他成了你生活的重心?” 朋友被这个问题震住了一口否认。但我分析道理说明他咎由自取。朋友起先只承认行政主管的确对他影响很大但认为错在对方。最后经过我不断开导才承认自己也应负一部分责任。 有些离婚的人仍念念不忘对前夫前妻的深仇大恨;有些已成年的子女仍为父母当年的忽视、偏心或责骂而愤愤不平这也都是以敌人为重心。 以朋友或敌人为重心的人没有安全感。他们的价值观变化无常受制于他人的情绪和行为时时揣摩如何反击。这样的个人是没有力量的时时被别人牵着鼻子走。 八、以宗教为重心:有人对宗教活动极为热衷甚或没有宗教信仰言行却更合乎宗教劝人向善的宗旨。 九、以自
45、我为重心:时下最常见的恐怕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自私自利。然而市面上盛行的个人成功术无一不以个人为中心标榜只索取不付出。殊不知狭隘的自我中心观会使人缺乏安全感和人生方向而且也不会有智慧及行动力量。惟有为造福人群、无私奉献而追求自我成长才能在这四方面有所长进。 一般而言我们都是以上某几种形态的混合体随外在情势的不同而有所调整。此一时可能以朋友为重心彼一时或许又变为以配偶为重心。 生活重心如此摇摆不定情绪上难免起起落落一会儿意兴风发一会儿颓唐沮丧;一会儿斗志昂扬一会儿又落魄消沉。 所以最理想的状况还是建立明确固定的生活重心使人生更平顺、更和谐。 第四章 习惯二:以终为始(四) 以
46、原则为重心 所谓正确的生活重心也就是以原则为依归。 原则是恒久不变、历久弥新的不像其他重心依靠的是善变的人或物。所以原则值得信赖更可以增加安全感。同时它是理智而非感情用事的能带给你“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信心。 配偶也许会与你离婚再亲密的朋友也可能离你而去。但原则助人披荆斩棘克服人生也教人处顺境而不迷失方向。原则使人冷静发挥智慧正确判断;它使我们不为外力所动勇往直前。 以原则为生活重心可说是统合了其他重心而自成一格。 我们且举实例来说生活重心不同产生的观念便互异。(参看附录一) 现在假定你已买好票准备晚上与妻子(或丈夫)一同去欣赏音乐会对方兴奋不已充满期待。可是突然老板要你晚上加班因为第二天有一个
47、重要会议。 对以家庭或配偶为重的人而言当然是优先考虑配偶的感受。那么你很可能委婉拒绝老板以免令配偶大失所望。即使为了保住工作而勉强留下来加班心里也一定十分不情愿一方面还得设法平息配偶的失望与不满。 至于金钱至上的人则重视加班费或考虑到加班能使老板在调薪时另眼相看。你会理直气壮地告诉配偶你要加班也会理所当然认为对方应该谅解因为经济的需求超过一切。 对工作狂来说加班正中下怀。因为既可增加经验又有更多表现的机会有利于晋升。所以不论是否需要仍然自动延长加班时间且自以为配偶一定以此为荣对爽约不会小题大作。 贪嗜名利的人则为加班费所增加的购买力而兴奋或认为加班对个人形象很有帮助可借此赢得为工作而牺牲奉献的美誉。 重视享受的人即使配偶并不介意他加班仍会撇下工作去赴音乐会因为他觉得该慰劳自己一下。 看重朋友的人则根据是否有朋友同行或其他工作伙伴是否也留下来加班而做决定。 以敌人为念的人会乐于留下来因为这可能是一个打击对手的良机。在对方悠哉游哉的时候拼命工作正足以证明你对公司的贡献更胜一筹。 热衷宗教的人则会衡量共同加班的人是否信仰同一宗教或音乐会演奏的是否为宗教音乐等等来决定取舍。 自我中心的人只关心加班或赴音乐会哪一样对个人的好处较大。 但注重原则的人会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不受情绪或其他因素干扰。然后从整体的角度包括工作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