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测温管理制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红外测温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外测温管理制度.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红外测温管理制度红外测温制度 为了风电场红外检测与诊断工作进一步规范红外检测工作保障红外测温设备能够有效的发挥作用充分发挥红外检测技术对风场安全运行的作用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及华北电网有限公司红外技术管理制度并结合我风场使用红外检测设备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 一、红外检测与诊断的基本要求 (一)对检测设备的要求 1、红外测温仪应操作简单携带方便测温精确度高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仪器应满足现场带电实测对距离的要求并应能对表面放射率、大气环境参数、测量距离等进行修正以保证测量结果的真实性。 2、红外热电视应操作
2、简单携带方便有较好的测温精确度测量结果的重复性好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图像清晰具有图像锁定、记录、输出和简单的分析功能。 3、红外热像仪应图象清晰、稳定不受测量环境中高压电磁场的干扰具有较强的图象分析功能具有较高的热传感分辨率和图象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应满足实测距离的要求具有较高的测量精确度和合适的测温范围。 (二)对被检测设备的要求 1、被检测设备应为带电设备。 2、红外检测人员在对运行设备进行检测时检测现场应有熟悉设备的运行人员在现场。当需要打开遮挡红外辐射的门或盖板时应由当值运行负责人按照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在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三)检测环境的要求 1、一般检测环境要求
3、 (1)被检设备是带电运行设备并尽量移开视线中的封闭遮挡物如玻璃窗、门或盖板。 (2)不应在有雷、雨、雾、雪的情况下进行检测风速一般不大于5m/s(树叶有微枝摆动不息旗帜展开相当于3级风3.45.4m/s)。如果检测中风速发生明显度化应记录风速必要时按照相应公式进行测量数据的修正。 (3)气候为阴天、多云为宜晴天要避_光直接照射或反射入镜、无雾。在室内检测应避开灯光的直射最好闭灯检测。 (4)检测电流致热的设备最好在设备负荷高峰状态下进行一般不低于额定负荷的30%。 2、精确检测环境条件要求 (1)风速一般不大于0.5m/s(烟能表示方向树叶略有摇动相当于1级风0.31.5m/s)。设备通电时
4、间不小于6小时最好在24小时以上。 (2)检测时间为晴天日落后2小时。 (3)被检测设备周围应具有均衡的背景辐射测温时要避开附近的热辐射源的干扰。 二、现场操作方法 (一)一般检测 1、红外热像仪在开机后需进行内部温度校准在图像稳定后即可开始。 2、红外检测一般先用红外热像仪对所有应测试部位进行全面扫描发现热像异常部位然后对异常部位和重点被检测设备进行详细测温。 3、热像系统的初始温度量程宜设置在环境温度加10-20左右的温升范围内进行检测。 4、有伪彩色显示功能的热像系统宜选择彩色显示方式并结合数值测温手段如高温跟踪区域温度跟踪等手段进行检测。 5、应充分利用红外设备的有关功能达到最佳检测效
5、果如图像平均自动跟踪。 6、环境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对仪器重新进行内部温度校准(有自校除外)校准按仪器的说明书进行。 7、被检测电气设备的辐射率一般可取0.9。 (二)精确检测 1、检测温升所用的环境温度参照体(环境温度参照体:选择合适的环境温度参照体是红外检测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异常设备的温升本来很小红外检测仪器的精度相对较低如果环境温度参照体选择得不合适测量结果将毫无价值。例如要测一组220kV电磁型电压互感器的温升则先测三相互感器储油柜的温度然后选择这组互感器隔离开关的底座为环境温度参照体因为它们都是铁质的表面都涂有防腐材料处在相似的环境中刀闸瓷瓶的表面泄漏电流对刀闸底座的温度
6、几乎没有影响。)应尽可能选择与被测设备类似的物体且最好能在同一方向或同一视场中选择。 2、在安全距离保证的条件下红外仪器宜尽量靠近被检设备使被检设备充满整个视场。以提高红外仪器对被检设备表面细节的分辨能力及测温精度必要时可使用中长焦距镜头线路检测需使用中长焦距镜头。 3、精确测量跟踪应事先设定几个不同的角度确定可进行检测的最佳位置并作上标记使以后的复测仍在该位置有互比性提高作业效率。 4、正确选择被测物体的辐射率(可参考下列数值选取:瓷套类选0.92带漆部位金属类选0.94金属导线及金属连接选0.9)。 5、仪器应有大气条件的修正模型可将大气温度、相对湿度、测量距离等补偿参数输入进行修正并选择
7、适当的测温范围。 6、记录被检测设备的实际负荷电流、电压及被检测设备温度及环境参照体的温度值。 三、红外检测的诊断方法和判断依据 (一)表面温度判断法 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的温度值对照GB763-90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的有关规定凡温度超过标准的可根据设备超标的程度、设备负荷率的大小、设备的重要性及设备承受的机械应力的大小来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对在小负荷率下温升超标或承受机械应力较大的设备要从严定性。 1、危急热缺陷():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90或温升超过75或相对温差(温差)超过55; 2、严重热缺陷():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75或温升超过65或相对温差(温差)超过50; 3、一般热缺
8、陷():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60或温升超过30或相对温差(温差)超过25; 4、热隐患():电气设备表面温度超过50或相对温差(温差)超过20; (二)相对温差判断法 1、温差:用同一检测仪器相继测得的不同被测物或同一被测物不同部位之间的温度差。 2、相对温差:两个相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相对温差可用下式求出: =(1-2)/1100%=(T1-T2)/(T1-T0)100% 式中:1和T1发热点的温升和温度 2和T2正常相对应点的温升和温度 0环境参照体的温度 对于电流致热型设备若发现设备的导流部分状态异常应进行准确测温按照上述公式算出相对温差值参照下表的规定判断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外 测温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