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理论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理论研究.ppt(3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第五章 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分析 第一节 财政支出分类,一、按国家职能(财政功能)类别分类 1、经济建设费 2、社会文教费 3、国防费 4、行政管理费 5、其它支出,2,二、按支出用途分类 社会总产品在价值构成上分为C、V、M三个组成部分。 社会总产品最终的使用用途与社会再生产联系来看可分为补偿基金、积累基金、消费基金。消费基金不等于全部用于消费。图3-1社会总产品的运行过程,图3-1社会总产品的运行过程,分配,社会总产品再生产价值,储蓄,再分配,4,(一)社会消费主要来自剩余产品价值 (二)劳动者个人收入 作为劳动者个人收入的部分 V,也有一部分会以 储蓄的形式沉淀下来再通过各种渠道转化为
2、投资。 剩余产品价值不等于积累,其原因是社会消费的一部分来自于剩余产品价值M。 (三)社会再生产(动态) 1、消费性支出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抚恤和社会救济费、,5,行政管理费、国防战备费等,属于消费性支出。 任何经济社会中的财政活动都是一种分配社会总产品的活动。 财政支出首先满足社会消费,剩余部分再用于扩大再生产的积累,用于新增投资。 2、投资性支出 挖潜改造基金属于补偿支出 科技三项费用是政府为支持科技事业发展而设立的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和重大科技项目补助费。,6,科技三项费用是财政科技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重要资金来源。 3、积累性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
3、出、国家物质储备以及新产品试制、地质勘探、支农、各项经济建设事业、城市公用事业等支出中的增加固定资产的股份,属于积累支出(可分生产性积累与非生产积累)。 我国历史上曾经有相当一部分是由C部分转化到投资,财政支出的投资中有一部分属于补偿生产资料耗费的简单再生产投资,这部分属于重置投资。,7,2008年投资总额144511亿元 按地区划分,按产业划分(含非财政资金),8,三、按经济性质分类 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交换为标准,可以把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购买性支出 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的支出,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或服务的支出,它体现的是政
4、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 (1)日常政务活动的商品和服务支出; (2)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9,在这一经济活动中是等价交换的活动,它所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再分配活动。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的比重越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越大,通过财政所配置的资源的规模就越大。 2、转移性支出 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 所有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10,3、分类的经济意义 (1)购买性支出所起的作用是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微观经济主体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双向交换,政府直接以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者身份出现在市场上,这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着
5、直接的影响,也影响到分配,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 (2)转移性支出的作用,通过支出过程使政府所有的资金转移到领受者手中,资金的使用权的转移,微观经济主体如何使用已经脱离了政府的直接控制,因此,这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影响是间接的。,11,(3)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通过购买性支出体现财政活动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 安排转移性支出,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一贯制的原则可以遵循,转移性支出的规模及其结构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从微观经济的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所以通过转移性支出体现出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性的。(4)微观经济主体同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发
6、生联系时,必须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向政府提供商,12,品和服务的企业,他们收益的大小,取决于市场供应状况及其销售收入同生产成本的对比关系,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性的; 微观经济主体在同政府的转移性支出发生联系时,并无交换发生。因此,对于可以得到政府转移性支出的微观经济主体,他们收入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能力和生产能力,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软性的。 参5-1按经济类型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doc,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一)经常性支出维护国家机器正常运、满足社会公共部门的正常开支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财政支出。经常性支出项目
7、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社会保障支出。具体有:(1)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支出,包括农业水利事业费、农垦事业费、农业事业费、畜牧业事业费、林业事业费、水利事业费、水产事业费、气象事业费、农机事业费、其他农业事业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包括文化事业、教育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体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 通讯和广播电视事业费、计划生育事业费、其他文教事业费;(2)国家政权建设支出,包括行政管理费,公、检、法支出,外交支出,国防费;(3)对外援助支出;(4)政策性补贴支出,包括粮、棉、油价格补贴,平抑物价和储备粮等补贴,肉食价格补贴,其他价格补贴;(5)税务等部门的事业费;(6)其他支出;(7)
8、预备费;(8)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等。 (二)资本性支出,资本性支出是指购买或生产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耐用品所需的支出。用于建筑厂房、购买机械设备、修筑铁路、公路、修建桥梁等生产性支出。建筑办公楼、购买汽车、以及办公设备等非生产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的补偿:一是税收;二是折旧;三是国债。,16,第二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衡量财政活动规模的指标(一)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 财政支出,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表现为财政对GDP实际使用和支配的规模。 财政支出反映的是财政在GDP使用过程的活动。 财政支出通过它的规模和结构实现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结构。 财政分配的全过程固然始于财政
9、收入,但通过财政支出才能最终完成。,17,(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三)财政收支规模的的变化 财政收支增长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扩展的趋势,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受到国家经济体制所制约和影响。 参5-2历年财政支出.ppt 参5-3财政支出增长规模.ppt,18,二、财政支出规模发展的趋势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财政支出,都是在不断上升,这与政府的活动有直接的关联。 (一)政府活动扩张法则 十九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关于公共支出增长的含义究竟是指公共支出占GDP中的份额上升,还是指它的绝对增长,按照马斯格雷夫的解释,瓦格纳法则是指公共部门的相对增长。,19,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
10、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 他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 1、政治因素 随着经济工业化,正在扩大的市场与这些 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的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要求建立司法组织实行这些法律,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的设施。,20,2、经济因素 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进程,人口居住将密集化,由此而产生的住房交通卫生环保等外部的问题,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 同时把对于教育、文化、娱乐、保健、社会福利以及服务等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会随
11、到实际收入的上升,公共支出的增长会快于GDP的增长。 (二) 公共梯度渐进增长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与怀斯曼在瓦格纳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他们对18901955年间英国的公,21,共部门成长情况的研究,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1、替代效应2、检查效应3、集中效应 内在因素 政府喜欢多支出,公民不愿多缴税,当政府在决定预算支出规模时,应密切注意公民关于负税承受能力的反应,公民所容忍的税收水平是政府公共支出的约束条件。,22,在正常情况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收的税收也会随之而上升。政府支出上升会与GD
12、P上升成线性关系。 外在因素 发生外部冲突,如战争,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急时期也会接受提高的税率,会采取替代效应,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会增加。但在危急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的水平。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在结束战争之后,总有大量的国债,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和一段时期。,23,(三)公共支出增长的发展模型 美国的财政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阶段论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支出为经济建设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运输、卫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以及用于人力资源的投资等等这些投资,对处
13、于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早期阶段的国家进入起飞,以致进入发展的中期阶段是必不可少的。,24,在发展的中期,政府投资还会继续进行,但这时政府投资将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无论在发展的早期还是在中期,都存在着市场失灵和市场缺陷,阻碍经济发展。需要加强政府的干预。但是,政府投资占GDP的比重会趋于下降,但总投资的比重会上升。 罗斯托认为,一般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会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与社会福利方面的支出,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它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25,(四)非均衡增长论 美国经济学家鲍莫尔(1967)从公共部门生产函数中投入品价格的角度,对政府支出
14、增长现象解释。公共部门活动是劳动密集型的,相对资本密集型的私人部门而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相对缓慢。私人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提高,引起职员工资水平的上升。公共部门为了向社会提供足够的服务,其工资也的提高与私人部门保持同步。 使公共部门提供的服务的单位成本上升,又导致其价格的上升,就必定形成公共支出增长的趋势。,26,(五)收入再分配 发达国家中的转移支出,主要用于中低收入者,可以赢得更多的选票。 另一观点是收入再分配主要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经济学中的迪克拉特定律指出:公共支出主要有益于中产阶级,而用于筹资的税收收入大部分是由穷人和富人交纳的。 在发达国家政府的转移支付,大多数人受益包括富人。
15、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财政支出的规模就会不断地增长。,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发展变化(略)四、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一)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宏观因素1、经济因素2、政治因素3、社会因素(二)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微观因素公共物品的需求、公共物品的成本、价格、质量等。(三)政治决策程序完善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依法行政。,第三节 财政支出结构的分析,一、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一)政府职能分类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 参5-4从世行报告看俄罗斯政府和中国政府的作为.doc1、经济管理职能 、社会管理职能2、政府的层级职能 :按照政府所辖行政区域,在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之间进行配置。,(1)中央政府专有职能
16、(2)地方政府专有职能(3)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共同具备的职3、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见P.94 -95) 参5-5 2008年中央财政支出结构.ppt(二)政府职能分类的支出结构的变化原因1、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政府职能的外部转移,即政府与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发生的职能重新调整和组合。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政府将不应属于自,己的职能交还给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中介组织,同时还应将属于自己的职能收归政府所有 2、政府职能的内部转移 政府职能的内部转移,即政府系统内部纵向层级之间和横向部门之间的职能配置和划分。(1)在纵向层级之间要按照必要的集中与适当的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职能范围,明
17、确各自的权力和责任;(2)在横向部门之间要按照相同或相近的职能由一个部门承担的原则,合理配置和划分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分工。,3、行政管理方式的转变 行政管理方式,即政府行使职能的方式,包括工作方式、工作作风、运行程序等各个方面。政府行政管理手段的转变,就是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行政手段,转向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二、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我国现行支出分类采用了国际通行做法,即同时使用支出功能分类和支出经济分类两种方法对财政支出进行分类 2009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为例(一)支出功能分类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
18、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采掘电力信息等事务、粮油物资储备及金融监管等事务、国债事务、其他支出和转移性支出。,(二)支出经济分类是按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所作的一种分类。在支出功能分类明确反映政府职能活动的基础上,支出经济分类明确反映政府的钱究竟是怎么花出去的。支出经济分类与支出功能分类从不同侧面、以不同方式反映政府支出活动。我国支出经济分类科目设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等12类,类下设款,具体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对企事业单位的补贴、转移性支出、赠与、债务利息支出、债
19、务还本支出、,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贷款转贷及产权参股和其他支出。 参5-6 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预算表.doc 参5-7 2009年中央财政支出结构.ppt(三)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的原因政府职能的变化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参5-8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doc三、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是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中期的一个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分支,其核心思想是认为经济能够不依赖外力推动实现持续增长,内生的技术进步是保证经济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增长理论家主要在完全竞争假设下考察长期增长率的决定。内生增长模型又包含两条具体的研究思路 。亚当
20、斯密以来,整个经济学界围绕着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争论了长达200多年,最终形成的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一国的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下列三个要素(Tanzi and Zee, 1997, p.180 ),(1)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性资源的积累;(2)在一国的技术知识既定的情况下,现在资源存量的使用效率;(3)技术进步。典型的模型:罗默模型、卢卡斯模型和格鲁斯曼赫普曼模型。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形成的“新经济学”即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也就是说,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
21、、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 许多经济学家早已看到了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Schumperter, 1934;舒尔兹,1990;贝克尔,1989),但是,他们都是把它们看作是外生因素。根据内生增长理论,要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长率就要利用财政政策增加人力资本、基础设施以及研究与开发等三个领域的公共投资。,2009年国家将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以稳定和改善居民消费预期,促进即期消费,拉动消费需求。同时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重点加大“三农”、教育、就业、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投入,并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同时,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参5-9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继续保障改善民生.doc,39,一、名词解释 1、购买性支出 2、 转移性支出 3、财政支出结构 4、积累性支出 5、经常性支出 6、财政支出规模 二、简答题 1、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及其意义 。 2、试述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 3、用“内生增长理论”分析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性。 4、试述政府职能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思 考 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