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期末试卷分析.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二期末试卷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期末试卷分析.ppt(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09年通用技术会考质量考分析,温州四中 林彬彬,2009年通用技术会考质量考分析,会考试卷分析应对会考的经验小结对今后教学的建议教学进度及复习安排,会考试卷分析框架,双向细目表,共考核了会考标准中29个知识点的内容,而会考标准中共有92个考核知识点,占了31.5%。,本卷的题型、题量与2008年的浙江通用技术会考卷相比,选择题从20题增加到了35题,总题量也从26个题目增加到39个题目。分析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模块试题的题型、题量、考核内容与会考标准指向内容的关系:与会考标准的考试内容分布技术与设计1(505)%,技术与设计2(505)%,完全符合。技术与设计1模块:卷中的选择题18
2、题共36分、卷中的作图读图1题6分,分析评价题一题4分,技术应用题3小题8分,共50分,占50% 。技术与设计2模块:卷中的选择题17题共34分、卷中的分析评价题一题6分,技术应用题2小题6分,共50分,占50% 。,试卷分值分布,从章节来看,已经分布到每一个章节的内容,只是,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第四章 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第五章 方案的构思与方法均只有涉及到一个选择题2分,考核内容偏少。技术与设计2每章节的知识点分布比较均匀。,试题类型分布,题型分布上与样卷完全一致,考试要求分布,考试能力要求分布与考试说明a层次、b层次、c层次之比为1:2.4:6.6,应用题量偏多,但难度不高
3、。,第卷得分情况,第卷学生得分平均分为23.175分,难度值约为0.773,相对2008年的0.82的难度值,更接近会考水平考试,但是试卷梯度不明显,区分度不高。,红线预计的难度值要普遍高于蓝线实际的难度值,这说明学生实际掌握的不如老师预计的好。这一方面是老师低估了题目的难度;其次,这些题目是主观题,存在较大的迁移,学生又缺少必要的生活经验所致;再者,学生对课程重视度不够,不少学生自恃题目简单,因此,上课不仔细听,导致相关的知识没有掌握。比如39(3)题,控制方框图相关的知识我已在课堂上强调,但是学生的得分率还是很低。,第(1)小题得分率低,不到30%,B,正方,900mm900mm,圆柱,6
4、50mm,教学建议:对于三视图,教学中不应局限于画图补线、标注尺寸,还必须让学生学会看图认图、能从视图中提取到一些信息,简单计算某些部分的具体尺寸,并注意尺寸书写的规范性,注重边缘知识的拓展。,漏栏,合理利用空间,通风干燥,标注尺寸,常见错误:挂钩、隔板,有些甚至连题目所给的图也没看清楚就将答案写下来 适应不同人的需求、人机关系、三视图、技术规范性 将通风理解成通光 尺寸线、尺寸界线、比例、尺寸比例、标准尺度、尺寸设计等,教学建议:技术的评价其实在历次考试中,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对一项产品的准确评价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技术素养。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应加强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经常在课内展示
5、一些有趣的技术产品,让学生来评价,最后再由教师总结点评。多次这样的训练,学生也就能做到用合适的技术语言去评价一件产品了。 各类技术术语及它们的表达,是学生在通用技术学习中需要掌握的。教师在教授各种技术术语时,除了要让学生记住,还要让学生理解,并最终能够在技术评价和技术交流中自如运用。这样才不至于发生这种张冠李戴的现象。,上货架,智能传送带,A,上货架,智能传送带,A,常见错误:第1空格:人工1个2个上货架、取货、打包、贴标签取货(2)错选D。原因可能是把流程图误认为是控制方框图去解答。,教学建议:平时应注意从身边的事件处理程序入手,培养学生读流程图、分析流程图的能力。,支架,螺栓,教学建议:学
6、生出现的错误情况为第一空大多数选了法兰、第二空大多数选了螺钉。其错误情况出现的原因可能是对金属加工工艺中连接部件不熟悉和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建议教师在学习工艺这里多向学生介绍些材料连接部件的结构和用途。,错误情况:第一空选光敏传感器和热敏传感器的较多,而第二空回答发电机的较多。其错误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学生对控制系统中控制器和执行器的理解不深,同时也没抓住执行器和被控对象的直接控制关系。,控制装置,电动机,错误情况: 大多数为漏线或尺寸大小划错。其错误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学生缺乏计算能力,所以建议老师加强学生对划线的学习。,错误情况: 第一空回答比较时间、理论速度、比较速度、计算速度、的较多,第二
7、空和第三空多为将答案弄颠倒。其错误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学生没抓住题中所给信息以及前后关系,所以建议老师加强对学生的审题能力的提高。,试卷特点,改变既有模式,促进学科发展革新缺少征兆,教师措手不及试题设计呈现强化实践,弱化设计的特点,改变既有模式,促进学科发展,首先,从试题的类型上观察,将选择题由原来的40分,增加到现在的70分。这个改变有利于扩大知识的覆盖面,提高试卷效度,增加评卷信度和把握试卷难度。应该说,这是符合会考这类通过性考试的特点和要求的。其次,从试题内容上分析,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将曾经每次必考的三视图做图题目改为读图题目,并将同样每次必考的草图绘制的题目给删除。这一变化,让不少一线老师措
8、手不及,十分意外。然而,从学科发展的角度,这一改变是有必要的。因为通用技术经过了三次大型考试,很多人自认为已对考试的题目组成了如指掌,成竹在胸。就像很多老师说的:“我认定草图和三视图为必考内容。”另外,他们还可以列出几个同样认定会考的知识点和出题形式,比如关于控制的,就是写出部件名称,关于工艺的,写出加工流程等。他们的这种“认定”显然会影响他们授课和复习的模式,而实际上,这种“认定”也限制了通用技术学科更多的发展的可能。因为一个学科的评价方式一旦被“认定”,人们就会直接朝着这个评价的方式去努力。而只有当人们感到这个学科有多种考法的时候,才会去专研学科的本质,去更宽广地探索这个学科的发展。因此,
9、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改变时有利于学科的发展的。,革新缺少征兆,教师措手不及,尽管我认为改变通用技术既有的试卷组卷方式对于促进学科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但是,我们也看到这次考试确实让不少一线教师措手不及。通用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少,那教师在复习的时候只能通过两个方面的信息来敲定自己的教学和复习策略。一是以往的考试试题,也就是之前一次会考和两次高考的考法,另一个是本次考试的考试说明,即会考标准中的相关说明和样卷。教师的这种做法显然是正确的,然而,我们可以看到不管是前三次考试,还是会考标准的样卷,都未曾透漏本次考试有重大改变的信息。 每一份卷子都有三视图作图题,都有草图设计题,同时对
10、控制、流程、系统等几个知识的考法还是停留在一样的点上。但是,在正式的考试之中却在各个方面来了极大的变化,让很多一线老师辛勤的成果付诸东流。这让一线教师感到出题者和自己捉迷藏,深感无奈。同时也对刚刚组建的这个不固定通用技术教师群体形成了重大的打击,增加了教师流失的可能性。从这个角度看,这次考试时不利于学科的继续发展的。,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因此,强调实践是学科的要求,出现较多的实践类题目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通用技术学科的实践和金工、木工的专业实践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强调在基本的通识性的技能上实现创造性地实践,力求在解决问题时获得知识,而后者,作为专
11、业的实践,他更强调操作的技巧。本次考试中,第11、14、19、20、21、23、24、39(4)题都是实践类的题目,占了全卷16%的分值。但是也有一些题目过分强调操作的技巧性,超出了通用技术学科的要求,比如选择题第19题,第21题等。在强化实践重要性的同时,我们也发现本次考试弱化了对技术设计的要求。全卷中,因为删除了传统的草图设计题,已经几乎看不到由学生自行设计的题目。然而,在课程标准中,设计始终是贯穿全部知识始末的重要内容,在设计中可以体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兴趣,它有着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将它排除在考试内容之外,是否合适?这有待探讨。,试题设计呈现强化实践,弱化设计的特点,应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期末试卷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