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新一轮退耕还林问题与对策.doc
《精品新一轮退耕还林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新一轮退耕还林问题与对策.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一轮退耕还林问题与对策新一轮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已被列入国家重点督查项目之一。新一轮退耕还林的实施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较快增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增加森林资源、提高生态质量、构筑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实现林业双增目标的有效途径1。各地要认真履行职责,积极谋划,采取有效措施,推动工程建设。为确保全市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按时保質完成,赣州市制定了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每季一督办的政策,对任务县(区)落实情况进行摸底、调查、督导、通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1 赣州市退耕还林基本情况赣州市位于
2、江西省南部,东接福建、南临广东、西靠湖南、临近港澳,总面积39 379.64 km2,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3.60%,森林覆盖率达76.23%。自2002年实施第一轮退耕还林以来,林地面积大幅增加,林地固土、涵养水源能力进一步增强2,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面积,生态环境得到明显修复。同时,退耕农户收入大幅增长,如赣县区结合当地农民种植丛生竹的经验、依托附近长年收购丛生竹的赣州华劲纸业有限公司,将符合条件的退耕用地改种丛生竹,使得退耕农户每年纯收入达36 750 元/hm2。退耕还林既绿了山,又富了民,可实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双赢局面。因此,实施退耕还林对生态环境改善3及增加农民收入等具有
3、重大意义。20152016年赣州市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为1 464.67 hm2,占江西省总任务(2 000 hm2)的73.23%,主要涉及南康、崇义、信丰、安远、寻乌、宁都、兴国7个县(区)的94个乡镇、 2 090个小班、6 855个农户、735户贫困户。由于新一轮退耕还林对用地要求较高,且赣州市境内符合条件的用地较少,因此赣州市新一轮退耕还林表现出点多、面广、难度大的特点。2 新一轮退耕还林特点2.1 对退耕农户、林种要求低新一轮退耕还林坚持统一标准、农民自愿、政府助推、自我发展的原则,突出农民自愿退不退耕,栽植什么树种由农民自主决定,强调退耕还林以农民为主、政府为辅的思想。同时新一轮退
4、耕还林不再划定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比例,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意愿,采取农民自愿申报的方式。2.2 用地条件要求高新一轮退耕还林严格限定在25以上非基本农田坡耕地,以及重要水源地1525非基本农田,不得将基本农田、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耕地、坡改梯耕地、上一轮退耕还林地纳入此次退耕范围。对已划入基本农田的25以上坡耕地,在确保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的前提下,依法定程序调整为非基本农田后方可纳入。且新一轮退耕还林要求必须将退耕地块落实到当地国土部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并将落实小班进行矢量化建立矢量数据库。由于实施过程中需要与国土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因此落实符合条件的用地相对缓慢。2.3 补助标准较低第一轮退耕还
5、林补助标准为生态林补助共计28 350元/hm2、经济林补助共计19 200元/hm2。此外,还有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每年补助3 450元/hm2,生态林补助8年,经济林补助5年。而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为22 500元/hm2,资金分3次下达,第1年补助12 000元/hm2(含种苗造林费4 500元/hm2),第3年补助4 500元/hm2,第5年补助6 000元/hm2。与上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相比,新一轮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偏低。3 存在的问题3.1 落实难3.1.1符合标准的用地少且分散。赣州市第一轮退耕还林已实施完成25以上坡耕地26 100 hm2,目前可用于退耕还林的用地较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一轮 退耕还林 问题 对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