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出处。2、能熟练地复述故事。3、能结合最后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能在学习中正确地运用。【教学重点】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地运用。【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运用“胸有成竹”。【突破重难点的方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和学习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程序】一、激情导入1、让学生讲成语故事:小朋友,你们一定听说过许多的成语故事,你能给同学们讲一讲吗?2、师小结并导入:小朋友们刚才讲的成语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师要与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一个新成语
2、,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38页。二、初读成语故事1、学生自读成语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文章。2、小组交流:读了这个故事,你收获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你能不能在小组内将故事复述出来?3、班上交流,并让学生复述这个成语故事。三、再读成语故事,理解它的内涵1、让学生默读成语故事,边读边思考: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句话来理解?2、小组内交流自己学习的结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组内合作学习,或向老师请教。3、班上交流,师相机引导: 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
3、?因为文与可经常去观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时间、不同气候下的变化,总之,文与可对竹子非常熟悉。 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画的竹子“生动传神”?第三段话中,猫把那幅当成真的了,并把它抓着玩。 你能理解“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吗?可结合文中的哪段话来理解?最后一段。引导学生重点阅读最后一段,并让学生说说他们的理解。引导学生说出“胸有成竹”的意思。(指画画时,胸中有现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处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四、拓展运用1、过渡:刚才同学们理解了“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意思,这还不够,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运用它,下面我们就看看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个成语的意思。2、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4、: 师举例:小明平常学习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认真地复习了,所以,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是胸有成竹。 学生举例,进一步体会”胸有成竹”的意思。五、作业1、让学生用这个成语说12句话。2、课后将自己喜欢的成语积累下来,写在积累本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十一个生字新词,认读四个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了解寓言故事内容,感悟语言包含的道理4、演一演这则故事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是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2、难点是感悟寓言包含的道理教学过程:导入:出示:矛和盾都是古代打仗的兵器。矛,在长杆的一端装有青铜或铁制的枪头;盾,盾牌,用来防护身体、遮挡刀矛枪箭。用来比喻语言、行动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苏教版五 年级 上册 语文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