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doc
《精品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1一、教材分析学生缺乏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的有机化学知识这是本节教学内容的瓶颈,而氨基酸的结构和蛋白质的形成又属于微观知识,比较抽象,十分枯燥,所以教学时应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动画、故事、游戏和形象的比喻,不仅增加学生对微观内容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完成重点、难点知识的学习,提高思维能力,形成相应的观点。并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说明氨基酸的结构特点。(2)理解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3)概述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同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树立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辩证唯物
2、主义观点。3.能力方面(1)通过自主对比观察几种氨基酸的结构,思考讨论后得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培养观察分析能力。(2)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获取形象的、信息内容的同时,培养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蛋白质的功能。(2)氨基酸的结构及其形成蛋白质的过程。难点:(1)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2)蛋白质的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四、教法学法及媒体选择1.教法及媒体选择根据新课程理念,针对本节内容,我主要采取探究式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层层递进,解决教学难点。2.学法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过程,选择良好的学法关键在于找到教法与学法
3、的结合点,实现教、学的统一。与探究式教学法相对应,我通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使他们能用观察法、分析法、比较推理法得出结论,进行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能由宏观进入微观再回到宏观,形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播放_侠的片段,问:_中的主人公是谁?他最有力的武器是什么?展示:黑寡妇_的图片,黑寡妇_因为它蛛丝中的“蛛丝蛋白”,使得他的蛛丝的强度异常的高。荧光水母的图片问:这是什么生物?为什么它们能发出美丽的荧光?问:从这些画面中我们应该不难发现这些神奇的生命现象是由谁来承担的?引出今天这节课的主题。展示:一些食物(肉、蛋、乳等)问
4、:为什么我们经常说这些食物的营养价值很高?问:蛋白质对人体很重要,那么人体中的蛋白质又能承担怎样的生命活动呢?大家想不想和我一起到人体中去进行一次旅行?创设情景:三维透明人体场景。观看人体骨骼肌的三维动画,并问:构建肌肉的主要结构物质是什么?这又说明蛋白质可以具有怎样的功能?接着让学生观察在人体中可以发生的4个生命活动的场景,并问:在这样的4个场景中分别涉及到了哪些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又各自具有怎样的功能呢?总结:蛋白质在生物体中承担的功能多不多?概括出蛋白质的功能,“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过渡: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蛋白质们能够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这是否和
5、他的功能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掀开它的神秘面纱吧!研究表明蛋白质的结构是复杂的,可是这种复杂的分子却是由一些结构简单的氨基酸分子作为基本单位所构成。所以认识蛋白质的结构,首先就必须了解氨基酸的结构创设情景:利用比喻,讲述“4个氢兄弟”和“两个强大势力集团”的斗争故事,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羧基”、“氨基”这些基团和它们的一些书写方法,以及是如何由“甲烷”到形成“甘氨酸”这种氨基酸的,为后面认识构成生物体蛋白质、氨基酸的结构,以及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打下铺垫。过渡:氨基酸会不会只有甘氨酸一种呢?告诉学生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其它的氨基酸吧!提问
6、:比一比这4种氨基酸,从4个“邻居”的角度来看,有几个“邻居”相同?几个“邻居”不同?提问:其实其它的氨基酸也都符合这一规律,能否根据这一规律将约20种氨基酸用一个结构通式表示出来?活动:邀请两位学生主动到黑板上演板,其他学生尝试在纸上书写。请学生评价演板的两位同学尝试写出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教师最后总结,并针对错误进行说明。提问:观察结构通式,不同的氨基酸在结构上只是什么不同?那么甘氨酸和丙氨酸的R基是什么?观察结构通式,氨基酸们都拥有哪些相同的元素?那么蛋白质呢?再来观察结构通式,和刚才的4种氨基酸,问道:如果说从氨基和羧基的角度来看这些氨基酸又有哪些共同结构特点。(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
7、从氨基和羧基的数量;氨基与羧基的连接方式两个方面考虑)总结:对氨基酸共同结构特点进行总结,并指出只有同时满足共同结构特点的氨基酸才是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否则不是。过渡:现在我们知道了氨基酸的结构,但是由氨基酸作为基本单位又是如何形成蛋白质的呢?指出是“相互连接”。活动:请一位同学到前台来,和我做同样的一种姿势伸展双臂,两腿并拢,让学通过今天课的内容进行联想,可以想到什么?问:我和这位同学连接起来时最简单的方式是什么?再问:那么氨基酸在相互连接时是否也有“左右手”,以及“握手”的地方呢?创设情景:观看flas_(蛋白质的形成)提问:描述氨基酸分子间是如何“相互连接”的?有没有“左右手”和“
8、握手的地方”总结出“肽键”虽然和手牵手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没有不同的地方?总结出这种“相互连接”称为“脱水缩合”这是不是一种新的分子,指出“二肽”二肽还能继续进行“脱水缩合”吗?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出“三肽”,“多肽”,“肽链”,以及一条“肽链”中“肽键数”,“脱去的水分子数”,和“氨基酸数”之间存在的数量关系。总结:氨基酸形成蛋白质大致经过了哪几个阶段?过渡:展示一些常见蛋白质的结构图片,指出这些蛋白质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并指蛋白质的种类有10101012可是构成这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约20种这些氨基酸怎能形成数量如此多的蛋白质分子呢?活动:讲学生分成每6人一组,请其中一组的同学到台上
9、来扮演氨基酸,其它组相互同学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请2组学生代表发表蛋白质分子多样的原因。评价并总结: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思考:为什么蛋白质能承担如此众多的功能?小结、结课:在今天的这节课里,我们不仅获取蛋白质的基础知识,而且大家应该感受到蛋白质对生命的意义:生命世界是丰富多彩,五彩缤纷的,离开了蛋白质,这一切还存在吗?不过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承担者,可它们是生命活动“操纵者”吗?它们又会是一种怎样的化合物呢?这个问题就留给下节课吧!高一生物优质教案设计2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阅读教材P110111)1.主要观点(1)生物来源:生物不是神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
10、2)进化历程:由低等到高等。(3)进化原因: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2.意义(1)历第一个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2)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阅读教材P111113)1.主要内容2.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1)自然选择学说的科学性(2)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三、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阅读教材P113)1.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2.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3.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重点聚焦1.在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2.达
11、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是什么?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有哪些局限性?共研探究材料一食蚁兽是吻部尖长、嘴呈管形、舌可伸缩并富有黏液适于舔食昆虫的一种哺乳动物。鼹鼠是外形像鼠、耳小或完全退化、眼小且视力完全退化、营土壤_居生活的另一种哺乳动物。材料二超级病菌是对几乎所有抗生素有抗药性的细菌的统称。能在人身上造成脓疮和毒疱,甚至让人的肌肉逐渐坏死。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1.结合材料,利用拉马克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用进废退食蚁兽吻部和嘴特征的形成:食蚁兽的吻部尖长、嘴呈管形、舌可伸缩并富有黏液是其长期伸向土洞
12、舔食蚂蚁的结果。鼹鼠耳和眼特征的形成:器官长期废而不用的结果。(2)获得性遗传超级细菌的形成:人们经常使用抗生素改变了细菌的生活环境,细菌发生定向性变异,而且逐渐积累和遗传,从而演化为超级细菌。长颈鹿脖子长:草地退化后,长颈鹿只能食用高处的树叶。由于经常使用颈部,导致颈部越用越长,并将长颈这一性状遗传给后代。2.环境引起的性状改变不一定遗传给后代,只有环境使遗传物质改变进而引起性状改变时才能传给后代。总结升华1.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内容(1)用进废退:凡是没有达到其发展限度的每一种动物,它的任何器官,如果持续地使用,会逐渐增强,并且发达起来。相反,任何器官如不经常使用,则会逐渐衰弱,其功能减退,最
13、后导致器官的退化或消失。(2)获得性遗传: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一个动物经常使用某种器官或经常不使用某种器官的结果是发展某器官或丧失某器官,这种变异可以通过生殖遗传给后代。2.拉马克进化学说的“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观点具有局限性。他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实际上,如果环境的变化未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就不会使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对点演练1.拉马克认为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定向变异和定向的自然选择B.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D.器官的反复使用解析:选C拉马克的观点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器官经常用就进化,不用就退化,并且把这种性状遗传给后代。共研
14、探究根据图示,结合教材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1)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性状(表现型)。(2)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3)生存斗争类型:包括生物之间的斗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意义: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原因:过度繁殖、有限的生活资源。(4)自然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5)图乙表示生物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2.自然选择学说四点内容之间的关系(1)过度繁殖为自然选择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加剧了生存斗争。(2)生物进化是通过生存斗争来实现的,生存斗争是生物进化的动
15、力。(3)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易取得胜利而得以生存,有利变异通过遗传得以累积和加强,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类型。(4)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3.请利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形成。提示:长颈鹿产生的后代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导致现有食物不能满足所有个体的需要(生存斗争),又因个体间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而生存下来,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被淘汰。控制长颈的基因经过逐代积累,最终进化成长颈鹿。4.达尔文认为生物进化的关键是自然选择。总结升华1.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1)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和适者生存。
16、(2)关系图解: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区别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本来就有,环境和生物的意愿都不能决定生物变异的方向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动物的意愿可决定变异的方向适应环境有利变异适者生存不利变异不适者被淘汰环境和动物的意愿决定的变异都适应环境进化方向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自身决定联系承认生物非神所造,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即由简单复杂,由低等高等进化,且都是“渐变”的结果【易错易混】(1)自然选择和变异的方向不一定是相同的,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材料,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2)达尔文进化论以生物个体为研究对象。对点演练2.对达尔文
17、自然选择学说的正确理解是()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是不定向的变异是定向的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积累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A.B.C.D.解析:选B影响生物变异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变异是随机的、不定向的。1.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解析:选B拉马克进化学说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的,也不是不变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生物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
18、形成都是由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所致。2.下列有关进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各种生物都有强大的繁殖力B.生存斗争造成多数个体死亡,少数生存C.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变异朝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行,通过遗传逐渐积累解析:选D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适应环境的变异)通过自然选择被保留下来,并可以通过遗传逐代积累,而不利变异则被淘汰。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新的物种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解析:选D自然选择学说认
19、为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通过自然选择,不利的变异被淘汰,有利的变异被保存,并通过遗传积累起来,然后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4.如图表示达尔文对现代长颈鹿进化形成过程的解释,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颈鹿祖先过度繁殖的含义是_。长颈鹿的颈和前肢的长短各异,这表明生物变异是_。变异提供生物进化的_。(2)在缺乏青草的时期,有的个体能吃到高处食物而活下来,有的个体因得不到食物而死亡,这个过程叫_,它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生存斗争是指_。(3)适应有双重含义:一是生物体的_与环境相适应的表现,二是指生物_的过程。适应是_的结果。解析: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
20、择的必然结果。自然选择总是选择有利于生存的变异,淘汰不利于生存的变异,所以,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适应主要是指生物的性状与环境相适应,适应是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生物改造自己形成适应环境的性状的过程,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答案:(1)后代数目超过环境承受的能力不定向的原材料(2)自然选择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3)性状改造自己形成适合环境的性状自然选择【基础题组】1.按照拉马克的观点,现代食蚁兽舌头细长的原因是()A.用进废退B.适应性变异C.自然选择的结果D.定向变异的结果解析:选A拉马克的观点是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1937年,有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
21、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A.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B.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C.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D.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解析:选C白三叶草本身存在抗寒个体的变异,环境(气候比较寒冷)使抗寒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从而使耐寒性状在后代中积累和加强。不耐寒的个体在与无机环境的斗争中被自然环境淘汰。3.在下列几种简式中,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A.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
22、生存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解析:选A在达尔文进化论中,强调了变异是不定向的,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动力,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4.雄鹿往往用鹿角作为争夺配偶的武器,所以它的鹿角发达。根据达尔文的观点,鹿角发达的原因是()A.鹿角不发达的个体被淘汰,鹿角发达的个体被保留B.鹿角因经常使用而发达C.鹿角的变异朝着有利于生存的方向发展D.雄鹿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而使鹿角发达解析:选A达尔文的观点认为,雄鹿的鹿角存在发达和不发达的变异,雄鹿之间为争夺配偶要进行生存斗争,有发达鹿角的个体能够得到配偶,并把这种变异遗传下去,没有发达鹿角的个体因争夺不到配偶,其变异就很难遗传下去,经过一代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生物 优质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