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二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doc
《精品高二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二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带答案)所有学科都要靠语文为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二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20152016学年高二第一学期语文寒假作业试题 一、阅读题 2009年以,考古工作者在元上都遗址进行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考古挖掘。通过考古发掘,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元上都遗址,不仅保存着宫城、皇城、外城、关厢、街道等元代城市遗址,而且保存着中轴线和棋盘街的城市布局。元上都外城西部通过考古钻探发现了500多座房址、8条大型道路及众多支道。城墙、瓮城、城门及大型建筑基址基本保存完好,地表清晰可见街道、房址及宫城遗迹。由于它建在地势开阔的金莲川草原之上,高大的城墙,鳞次栉比的宫殿基
2、址,构成了草原地带深邃悠远、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 元上都遗址的人类文明价值难以估量。作为中国元代都城系列中创建最早、沿用历史最久、保存格局最完整的遗存,元上都遗址为蒙元帝国这一疆土空前辽阔的消逝了的王朝提供了特殊见证。 2012年6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致通过,元上都遗址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0个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曾经在7个世纪前闻名于世的草原都城,再度得到世人的关注。 元上都是由成吉思汗之孙、元世祖忽必烈于1256年命人所建,历时3年完工,初名开平府,后几经改扩建。1260年,忽必烈在此称汗,将其作为临时都城;1263年,升开平府为上都,正式定其为元朝都城。1271年忽必烈
3、定国号为元,上都城和大都城成为元朝交替使用的两个都城,经历十一帝,108年。一直到元朝末年,元上都始终是元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元朝的十一位皇帝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在元上都处理国事、接受外国使节和蒙古宗王的朝觐。这十一位皇帝中有六位的登基大典是在元上都举行。这一时期的元朝疆域辽阔、国力空前强盛,开创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游牧民族史的新纪元。 元上都作为元朝的开国都城,接纳的最早一批定居于此的蒙古族牧民,就是忽必烈和他的金莲川幕府幕僚。忽必烈筑城屯田,改变了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习俗。忽必烈时期的那达慕、敖包祭祀等蒙元遗风保留至今。元朝的皇帝,春分时离开元大都北上元上都,到秋分的时候,他们再南
4、下离开。除了处理政务,他们可以在元上都尽情地狩猎行乐,并举办蒙古风格的传统盛会和祭祀。1358年,元上都被农民起义军攻陷后焚毁,10年后朱元璋的军队攻入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大一统的局面。从此元上都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一座沉睡在草原上的文化遗址。 1.下列有关元上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元上都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元朝的第一个首都,开始时被称为开平府,忽必烈称汗时改名为元上都。 B.元上都在公元7世纪前就闻名于世,从考古发掘中发现元上都有中轴线和棋盘街的城市布局。 C.元上都是一处规模宏大的文化景观,其接纳的最早一批定居于此的蒙古族牧民是忽必烈和他的幕僚。 D.元上都在公元135
5、8年被攻陷焚毁,从这年开始,作为元朝标志性城市的元上都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元上都对蒙元王朝说意义非凡,元朝11位皇帝中有6位在此举行登基仪式,筑城屯田改变了蒙古族逐水草而居的习俗。 B.元上都遗址是元代都城系列中保存格局最完整的遗存,其人类文明价值高,2012年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C.元上都一直是个谜,令世人难解,即便是通过考古挖掘,人们也不清楚元上都的特点,对此还需要得到更多相关资料才能了解。 D.元大都建成后元上都依然重要,元朝皇帝每年都有近半年的时间在元上都处理政务、狩猎以及举办蒙古风格的传统活动。 3.根椐原文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第一 学期 语文 寒假 作业 试题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