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五篇精选分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五篇精选分享.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五篇精选分享高二这一年,是成绩分化的分水岭,成绩会形成两极分化:行则扶摇直上,不行则每况愈下。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1一、“人是万物的尺度”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2)强调人的价值。(3)代表人物及主张: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
2、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二、美德即知识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
3、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级的。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2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区别影响显著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
4、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除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有些后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国、日本则尚未完成或刚刚起步,因此,对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这些国家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其发展速度比较迅速。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和资本走向集中,迅速产生垄断和垄断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剧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全球的侵略和扩张
5、。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3(一)汉初的黄老之学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2、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3、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无为而无不为”。4、作用: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2、新儒学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和法家思想。3、新儒学内容:天人感应学说(基础);君权神授;大一统;施政应以德为主;以刑辅德,人伦道德标准
6、,”王道之纲”。【注】天人感应思想:一方面是将君主作为象征;一方面制约君主.4、新儒学的影响:有利于君主统治和巩固国家统一;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5、新儒学的特点: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实质是思想文化专制。即宣扬君权神授,又继承和发挥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的思想;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儒学披上神学外衣。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所以成为正统思想。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从此儒学在政治上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这是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推动重视教育的文化风尚。利用王权对思想进行干预,禁锢了
7、文化思想发展,限制了民主思想自由发展。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4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00年前)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春秋时期(奴隶
8、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07年)五代十国时期(大时期)(907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12年清帝退位)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5一、时间:17、18世纪二、背景:封
9、建专制制度成为西欧国家资产阶级力量发展的严重障碍。自然科学的发展。三、性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四、内容:一用、二批、三消灭、三追求。五、主要人物:(一)英国(发源地、早期代表)霍布斯(代表资产阶级上层利益)观点:(1)社会契约创造君权国家;(2)人民授予君权;(3)人民绝对服从民选君权;(4)支持专制王权,可以干涉私有财产;(5)宗教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评论:提出最基本的启蒙思想,又带有明显封建落后意识。2、洛克修正霍布斯观点:(1)国家政权不应干涉私有财产(2)主张君主立宪制,权力分属议会、君主。(二)法国地位:启蒙运动中心原因: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程度,封建专制制度严重。代表:1、伏尔泰:(1)评价天主教会,但主张信仰上帝。(2)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1)提出三权分立原则;(2)权力制约与平衡。3、卢梭:(1)“社会契约”论;(2)“人民主权”说。4、狄德罗百科全书派。六、影响:(一)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影响;(二)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三)世界其他地区的影响;高二历史知识点总结梳理五篇精选分享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