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几点探析.doc
《精品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几点探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几点探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校“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几点探析高校历史教育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铸造民族精神,培育国民意识,推动学术发展,践行道德建设的重任。高校历史教育关注学术前沿,推动学术发展,客观解读历史,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将学术领域的成果和治学方法以有效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如何将学术成果中的教育因素提炼,显得尤为重要。口前学术界关于中国的讨论,方兴未艾,如何在这个背景下,合理进行教学意义重大。 一、何为中国视闭 高校历史教育中,两通是主十课程,即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中国古代史一般是中国通史中单独设立的一门课程。置于时空概念中,中国的内涵是什么?过去一直不被关注。今天,我们国家面临着重要的历史机遇和转型,学术上关于
2、中国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很多西方学术领域,用族群等概念解读中国的历史,尤其是美国东亚学派中,口前占主流趋势的新清史等观点;还有从周边看中国;也有很多学者从中国看边疆;或从边疆看中国;抑或讨论中国的边疆的范围变迁等。这些讨论意图通过历史的视角,解读今天的中国。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既要让学生了解当前的学术动态,同时还要为这些动态做实际的辨析。因此首先要明确中国的概念。中国古代史教学中,中国的含义是从今天的现实来确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学者都对中国的范围、边界有相应的讨论,现今的中国古代史中的中国意味着我国今天的疆域。在这个疆域范围内,历史的主角是生活在今天的我国各族人民。中国古代史教学内容和范畴就是今天中
3、国视闽内,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历史。 今天的中国是由漫长的历史变迁发展而来,中国这个词由来己久。在古代史中,并没有名称为中国的国家。中国这个词,作为文化内涵,却早己被接受和使用,汉代铜镜铭文中常常出现中国一词,它是与匈奴对举的心。中国这个词更多地体现的是中心的一种观念。在教学中,我们要明确的就是今天的中国不等同于历史上的中国,历史上的中国也不是今天的中国。我们只是将中国古代史的教学范围和内涵限定在今天中国疆域内的各族人民的历史。 二、中国视闽下,中国古代史教学要坚持的两个基本 史观 历史教学中,要坚持很多基本理论和史观,其中全球史观和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史观是值得关注和必须坚持的。 (一)坚持全球
4、史观 全球史观的兴起是针对欧洲中心论的观点提出来的,主要倡导者是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二战以来,世界局势急剧变化,根本上动摇了欧洲中心论的观点。巴勒克拉夫提出跳出欧洲,跳出西方,将视线投入到所有地区和所有时代,将视角放置在全球的时空范围内。并提出公正地对待各个朝代和世界各地区一切民族的建树。这个史观体现全人类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促进的,不存在绝对独立的 一个地理区域,也不存在一个绝对的中心。它对世界史学界的影响是巨大的,也直接影响了我国世界史研究。事实上,全球史观也给中国古代史教学带来机遇和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讲授中国古代史避免了单一中国和过分强调中国所在的独立区域,这样解读的历史才更客观,更真实
5、。例如,汉朝张赛出使西域,以及后来形成丝绸之路的意义;唐朝时期,中国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和罗马帝国的往来等问题;宋辽金以后的历史更是与世界历史密不可分。同时,中国古代历史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也是非常突出的。如匈奴西迁;唐朝的对外交往;蒙古帝国西征;清朝的大一统建设的努力。不将其放置在全球视野,探索中国古代历史的脉络和规律,得出的结论难免偏颇和主观臆断;当今社会与世界接轨,中国文明的内涵也要从全球角度进行解读、理解、把握,有助于更好地提升和提炼中国古代史中传统文化的因素。 (二)坚守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民族史观 坚持全球史观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还要坚守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史观。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史
6、观是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1988年召开的国际著名演讲活动之-泰纳讲演会上的演说稿。学者一直在思考中国的现状和历史,中国的民族问题等,包括顾领刚、谭其攘等老一辈学者都有过深入思考。费先生结合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历史学等各方面研究,用开阔的视野综合分析,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客观地描述了当今中国形成的基本轨迹。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特点是:存在一个凝聚的核心;少数民族,所占地区占全国面积一半以上;民族融合的条件是复杂的,主要是社会和经济需求;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概念,近几年,用近代以来民族国家概念解读中国古代史,确实有其局限性。费先生的演讲
7、己经过去近2年,尽管当前关于中国从哪里来,向哪里去的研究如火如茶,多元一体格局的中华史观依然是占主流研究的典范。在中国视闽下,多元一体格局的史观重要意义在于,既不是从汉族角度出发,将少数民族历史仅仅置于汉族历史的民族关系角度;也不是过分强调少数民族的历史。 坚持全球史观是把中国的历史置于全球视野中,坚持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史观是坚守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中国视闽下各民族的历史既是对多元一体的体现,也是多元一体格局的结果。在教学中,这两个史观把握的好,关系处理得当,教学才有支撑点。 三、中国视闽下,中国古代史几点需要讨论的问题 (一)中国古代政权的变化 教育理念经历了中华文明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由于考
8、古挖掘成果丰富,地点遍布全国,大部分教科书中的史前史、原始社会、奴隶社会时期,均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元性;而对于封建社会时段,则又贯穿以中原为核心的状态,有大民族意识。在今天流行的一些教科书体例中,关于封建社会这个时段的阐述,多过分强调中原正统观以及汉族的凝聚性,未很好地解决中国历史从一元向多元的转变的观点。费孝通先生在多元一体格局史观中提出凝聚核心汉族的出现,认为汉族的形成是早于汉朝的,但名称却是晚于汉朝的。称呼的起源在南北朝初期,司一能是符合事实的,这时期,北方各族纷纷进入中原,必是用汉人这种称谓指代当时的中原原有居民。当时中原原有的居民在外来的人看来是一种族类,而以同一名称来相呼,说明了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精品 高校 中国 古代史 教学 探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