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突发公共安全问题仅供参考.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11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突发公共安全问题仅供参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突发公共安全问题仅供参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1年政法干警申论热点:突发公共安全问题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政法干警复习指导-申论 公共安全 问题 一、突发公共事件分类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自然灾害 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 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 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
2、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 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二、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 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间接损失同样不可忽视。比如说,事故灾害发生之后,公众的生活节奏被打乱,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 此外,有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是由于管理不当、玩忽职守所引发,在处理过程中当地政府又存在 捂盖子 的行为,例如广西南丹县的矿井事故。当此类事件尘埃落定,真相大白之后,政府的公信力会遭受严重损伤。总而言之,这类损失虽然是软性的、不可量化的,但其伤害和长远的影响甚至可能超过直接损失。 三、我国突发公共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缺少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政法 干警 申论 热点 突发 公共安全 问题 仅供参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