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未成年犯罪的司法保护.doc
《2021 未成年犯罪的司法保护.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 未成年犯罪的司法保护.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 未成年犯罪的司法保护未成年犯罪的司法保护一、近三年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 2011至2013年,xx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60 件72人。其中,2011年审理20件31人, 2012年审理14件23人,2013年1至9月份审理10件18人。 1、案件类型。未成年人犯罪主要集中在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侵犯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等三类案件,其中大部分案件都是侵犯财产类案件。三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共有34人参与盗窃,8人参与抢劫,16人参与寻衅滋事,全年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86.5%。 2、审理情况 。未成年罪犯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
2、期徒刑的5人,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缓刑、管制等轻刑的67人,非监禁刑适用率达67%。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审理中,一审陪审率达到100%,邀请团委、妇联、学校、居委会等专业人士参与陪审,依法保护未成年被告人的合法权益。 二、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呈现的特点 1、从犯罪主体来说,低年龄、低文化犯罪日益突出。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样,青少年的发育也提前,智商相对提高,但犯罪呈现低龄化、文化层次较低的趋势。三年来,未成年犯罪的高发期年龄在18岁左右,其中以16-18岁少年犯罪更为突出,并呈现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犯罪,我院审理的未成年人犯罪中已满14不满16周岁的低龄罪犯占未成年罪
3、犯的 10%,文化程度方面,文盲、小学、初中文化占92%,高中以上文化的仅有5人,大专1人,仅占8 %。身份情况方面,在校学生7人,占未成年罪犯的10%,农民占50%,辍学和无业人员占40%。 2、从犯罪组织来说,共同犯罪、集团犯罪日益凸显。判处的未成年罪犯中,共同犯罪或集团犯罪的占50%,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赌博等犯罪中表现尤为突出。共同犯罪或集团犯罪的人员组成情况也发现了较大变化,前几年主要是未成年人参与成年罪犯组织的犯罪活动,起辅助作用,而近年来且出现了整个犯罪团伙均系未成年人的情况,甚至未成年人教唆成年人共同作案,共同受益,且有发展趋势。不得不引起重视。&n
4、bsp;3、从犯罪的类型来说,呈现智能化、多元化。过去未成年人犯罪,大多以盗窃活动为主。而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类型越来越多, 已从过去的简单型犯罪转向多样化发展。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如抢劫、强奸、杀人、绑架勒索等严重刑事暴力性犯罪迅速增加。在我们审理的案件中,以未成年幼女为侵害对象的 件,占未成年犯罪的 %。 4、从犯罪的种类来说,呈现偶发及特定性两种趋势。 激情犯罪愈演愈烈,未成年人犯罪表现为自控力差,蛮横任性,逞强显能,遇事冲动,在受外界条件刺激下,往往不计后果,甚至因一些小事就行凶伤人。如我院审理的周某抢劫一案,周某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份较好的工作,
5、因家庭买车一事与岳母、父亲产生矛盾,觉得家庭对不起自己,想自杀未果的情况下,入户盗窃、抢劫,葬送了自己的前程。网络犯罪不断攀升,在我们审理的案件中,82.34%的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有关,未成年罪犯案发前经常出入网吧的占90%,甚至出现网上邀约犯罪或通过QQ群犯罪、伤害被害人的情况,更有甚者,通过网络相识,而未成年人被侵害的案件也曾上升趋势。如我们审理的某中学女学生被强奸案,不满十四周岁,在网上与男生聊天相识后,相约见面,多次被侵害,不仅自己的生理、心理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也将自己的男友送进了监狱。 三、未成年人犯罪影响因素分析。 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改进学校教育
6、、增强学生与学校的联结应成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最为重要、最具效益的环节,注重知识灌输忽视休闲娱乐的应试型学校教育、过于严厉的家庭管束、学校及社区附近利于不良交往的营业场所、暴力资讯的便利获取,均不利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1、家庭环境是影响未成年人犯罪的突出因素。父母婚姻状况不稳定、对子女疏于监管、家庭经济状况较差均是引起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单亲离异家庭,导致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失衡,未成年人很容易形成孤僻、冷漠、自卑等不良性格特点和反叛心理。由于单亲家长对孩子疏于管理和教育,导致未成年人放任自流,误入歧途。二是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一些家长没有遵循未成
7、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教育方式不当,有的对子女娇宠溺爱,有的对孩子简单粗暴,有的对孩子放任自流。三是父母不良行为的影响。父母的言谈举止、态度等对未成年人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有的父母有赌博、酗酒、盗窃等不良行为,给子女以不良暗示。由于孩子自身认知水平不高,缺乏正确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在社会上各种不良因素的诱导和影响下,很容易形成犯罪心理,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单亲家庭的占半数以上,父母以外的人监管的达到72%; 2、未成年人自身因素的影响。未成年人自身素质的影响程度接近80。未成年人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范围是犯罪时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该年龄段的孩子主要集中在中学阶段,而审
8、理的案件中,小学文化、初中未毕业、无业人员均达到92%,他们辍学步入社会后,由于没有技术,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无所事事,惹是生非。二是受腐朽思想影响。他们大多追求个人吃喝玩乐,妄想不劳而获,从而驱使他们铤而走险,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三是法制观念浅薄。未成年人大多没有受过普法教育,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加上自控能力差,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3、学校教育的缺陷。 学校是未成年人受教育的重要场所。当前情况下,学校教育存在一些缺陷,致使少数特殊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又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在外界诱因的作用下,极易走上犯罪道路。当前,学校法制教育不能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的
9、需要和行为,不能使学生用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形成守法的行为习惯,没有收到预防犯罪的效果。中小学校的青春期性教育基本上是空白,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成熟不同步,以及道德法制观念的淡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在外界的刺激下,往往会走向极端,通过暴力等方式宣泄出来,在审理的未成年人强奸案件中,被伤害的均是在校学生,同时部分学校周边环境恶劣,干扰学校和未成年人正常的教育和学习秩序。使学生在耳熏目染中接受了一些不利于他们成长的东西。 4、不良文化的影响。不良文化泛滥已经成为未成年人犯罪的直接诱因。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98%的未成年人平时均爱好上网、打游戏,40%的未成年人经常出入歌厅、酒吧,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未成年犯罪的司法保护 未成年 犯罪 司法 保护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