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记念刘和珍君》 5]纪念刘和珍君.doc
《2021[《记念刘和珍君》 5]纪念刘和珍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记念刘和珍君》 5]纪念刘和珍君.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记念刘和珍君 5纪念刘和珍君记念刘和珍君 5纪念刘和珍君宁波镇海龙赛中学时剑波315200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其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明确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通过寻找关键句来理清思路。 3深入体会作者的悲愤之情,品味文中一些富含深意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 1学习通过关键词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深入理解作者的悲愤之情。 2联系具体语境解读疑难句段。 三、教学难点 1选择合理的切入点,长文短教,突出重点,领会深意。 2创设恰当的情境,跨越时空界限,激发学生的情感。 四、教学设想 学生起点状态分析 这是学生高中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鉴于高一学生理解
2、能力还不强及常有的对于鲁迅文章的畏难情绪,因而要将此文讲深讲透不太现实。因此针对我校历来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力求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路清晰,学有所获,为学习鲁迅的文章开一个好头。 教学方法 1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做到阅读课文,整体把握,浏览注释,勾划难句。 2教学思路为点关键理思路品感情析深意,教学中拟采用讨论法、点拨法。 媒体设计 1 播放有关“八一三”惨案的历史纪录片。 2. 制作有关鲁迅、刘和珍的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感受刘和珍的形象和精神品质,梳理文章思路,把握感情线索。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一人被誉为“民族魂”。
3、他时刻以深沉的情怀、睿智的目光关注着我们民族的生存状态和精神世界。在他逝世之时,举国哀悼,举世震惊。一友人送对联以示悼念: 译书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呐喊;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这位呐喊者便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记念刘和珍君,看一看鲁迅是怎样为革命、为正义、为青年呐喊的。 (出示关于鲁迅介绍文字及图片的投影卡片) 二、解题 1刘和珍: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三一八”惨案中,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游行。她扛着校旗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开枪,刘和珍身中七弹,壮烈牺牲,时年22岁。 2 关于“三一八”惨案,教学时可参阅文中注
4、释。 3 文题中的“纪”相当于“记”字,并非鲁迅写了错别字。因为当时白话文刚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也有一说,认为鲁迅曾留学日本,他的用语用词受到过日文的影响。“记念”一词来自日文,义同中文的“纪念”(见语文学习98年第6期第35页)。 (出示有关刘和珍图片及文字的投影片,播放有关“三一八”的历史纪录片) 三、研习课文 1刘和珍在“三一八”惨案中牺牲了,年仅22岁。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殒落了,如一技傲放的鲜花凋零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悲剧,鲁迅曾经说过:“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下面我们不妨来探寻一下刘和珍身上有价值的东西,那些可贵的品质。 师生讨论后小结: 生活艰难中,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记念刘和珍君 2021记念刘和珍君 5纪念刘和珍君 2021 记念刘 纪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