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漫话小行星 2].doc
《2021[漫话小行星 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漫话小行星 2].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漫话小行星 2教学设计示例2一、导入新课 先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展示九大行星排列及运行轨迹图,使学生头脑中留下感性的立体的九大行星图。然后,请大家分别谈谈对哪种天体感兴趣,为什么?想没想过在研究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领域寻求自身发展的方向?二、明确目标 1了解小行星的发现史和命名办法,增加这方面的科学知识。 2文章如何安排顺序。 3思考小行星发现进程说明的问题。三、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 孜孜不倦(z):勤勉不知疲倦的工作。 杳无音信(yo):形容沉寂或不见踪影。 雨后春笋(sn):大雨过后,春笋旺盛地长出来。比喻新事物蓬勃涌现。 悬而未决:无着落,未解决。 2
2、学生讨论概括本文内容。 本文以平实的语言介绍了小行星的发现史、命名办法,对小行星观测和研究的新成果以及研究小行星的意义。四、研读课文 1读课文,将你从文中了解到的有关小行星的知识有条理地介绍给大家听。 指名一个学生表述,其他学生听并指出其疏漏。 本文介绍的小行星方面的知识有: (1)太阳系除了九大行星,还有众多的小行星,它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这是文章第一部分,概述小行星的位置。 (2)小行星被发现只有200年的历史。 (3)第一颗小行星是十九世纪的第一天夜里被意大利人皮亚齐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叫谷神星。 (4)第二颗小行星是1802年3月德国人奥伯斯发现,它叫智神星。 (5)
3、小行星的位置在不断地变动着,要经过很多个不眠之夜的观测、检验和繁复的计算;在茫茫星海中把它们找出来不是易事。 (6)1804年和1807年,3号和4号小行星相继被发现,直到1845年,第5号小行星才被发现。 (7)星表、星图等观测更加完备,使用了更强有力的望远镜等后,小行星才不断地被发现。 (8)照相方法在天文观测中被应用后,人们找到的小行星日益增多。 (9)目前已编号的小行星超过8000颗。 以上内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包括第24自然段,介绍小行星的发现史。 (10)给小行星正式编号的先决条件:从计算得到的轨道参数,预报它下次运行到地球附近时的位置,在不同的年代里有三次以上能根据预报观测到它时
4、,才给予正式编号。发现者获得小行星命名权。 (11)以我国古代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有:张衡、祖冲之、一行、郭守敬。 (12)由我国天文工作者发现而正式编号命名的小行星超过百颗,编号而尚未命名的更多。 (13)中国人最早发现小行星的是已故著名天文学家张钰哲,发现时间是1928年。 (14)张钰哲1957年发现的小行星编号是“1125”,命名为“中华”。 以上是第三部分,包括第56自然段,介绍了小行星编号和命名的方式。 (15)已正式编号的八千多颗小行星中,绝大多数都是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它们比较集中在距离太阳2333天文单位间的几个区域内,小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约为28个天文单位。 (16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漫话小行星 2 2021漫话小行星 2 2021 漫话 小行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