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民政局局长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民政局社会救助知识.doc
《2021[民政局局长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民政局社会救助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民政局局长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民政局社会救助知识.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民政局局长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民政局社会救助知识民政局局长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民政局社会救助知识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受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会议报告我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请予审议:一、基本情况目前我区基本实现了“政府领导、民政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建立了以民政为主体,部门为补充的困难群众救助体系。经摸底调查,全区有13个部门和单位都对困难群众救助有关联,全区各相关部门共设置救助项目48项(部门普惠项目不在其中),受益人数285万人次,涉及资金3983万元,其中民政系统项目14个,受益人数13579人次,涉及资金15
2、02万元,其他部门项目34个,受益人数283万人次,涉及资金2481万元。民政部门救助人数占全区总人数的0.5%,涉及资金占全区总资金38%。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关山街党工委办事处非常重视困难群众救助工作,2012年全街累计发放救助资金100万元,同时投入8.7万元,为困难群众提供定点医院看病免费医疗服务,为我区破解对困难群众救助政策难题,为群众提供贴心、快捷、灵活的救助,提供了经验,打造了特色。现将我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汇报如下:(一)城乡低保工作规范发展。在全区城市和农村实行低保范围全员覆盖、低保对象全部由民政统一管理、低保资金全部由财政统一解决的城乡低保“三全”工作机制,实现了动态
3、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对城乡低保对象家庭提供子女教育救助、单亲补贴、水费、电费、燃料补贴、殡葬、司法救助、廉租住房、低收入住房补贴等15项配套救助优惠政策,同时还对农村低保对象提供灾害救助、科技扶贫救助等优惠政策,使低保救助体系逐步得以完善。2012年全区共有18874户次,34191人次低保对象享受了保障待遇,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1112万元。3月底全区共有在册城市低保对象1556户,2608人,农村低保对象154户,215人(城市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518元,农村低保标准为每人每月250元)。(二)医疗救助标准不断提高。2005年根据xx市贫困群众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武民政2005111号)文件精神
4、,我区建立了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对低保家庭及特殊困难家庭患有13个大病病种的对象从实施之时的最高救助4000元、2000元和1000元提高到现在的8000元、4000元和2000元。2010年我区率先在全市提出了“三取消”和扩大救助病种范围的政策,即取消救助起付线(1000元)、取消救助病种、取消转诊和扩大其他病种的救助(即13种病种以外的所有病种均给予救助),此举得到了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和辖区困难群众的欢迎。8年来共为935人次实施了大病医疗救助,累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285 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困难群众看病难和看不起病的问题。自2008年起,由区政府出资将全区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对象全部纳入当
5、地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将未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低保对象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较好地解决了城乡低保对象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需要。(三)临时救助制度稳步推进。2009年我区建立了临时救助制度,将临时救助工作纳入制度性救助范畴。对家庭月人均收入低于低保标准130%(即城市673元、农村325元)因灾、因学、因祸等突发性、特殊性原因造成家庭困难的对象给予最高城市每户每年1500元、农村每户每年1000元的救助。2012年又将低保家庭中考入大专以上的应届大学生子女纳入临时救助的范围,分别给予本科3000元、大专2000元的救助。4年来共为我区1180户次3304人次实施了临时救助,累计发放临时救济资金1
6、48万元,较好地解决了辖区困难群众因灾、因学、因祸等突发性、特殊性原因造成的家庭困难。(四)五保对象实现老有所养。自2003年起我区积极争取建设资金285.54万元,对全区的7个乡镇福利院进行了全面的改扩建,使集中供养率由原来的34.4%提高到91.8%, 2005年随着大病医疗救助的实施,我区五保对象不仅享受同等的大病医疗救助同时还给予每位五保对象每人每月30元的医疗补助(xx市是每人每年120元医疗补助)。截止3月底全区共有五保对象21人,其中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0人,分散供养五保对象1人,集中供养率95%(集中供养五保对象标准为每人每月360元,分散供养五保对象标准为每人每月255元)。(
7、五)特色救助惠及困难群众。通过健全制度,整合资源,拓宽社会救助领域,开展了特色救助活动,促进了社会互助和慈善救助工作发展。1、开展送温暖和重大节日“5个5”物资救助。自2002年起,我区采取社会募集与财政拨款相结合的方式,在每年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慰问贫困户和“5个5”节日物资(即 5斤鱼、5斤肉、5斤蛋、5斤油、50斤米)救助活动,平均每年救助4000余户,1.1万人次,深受困难群众欢迎。救助对象主要是已享受城乡低保待遇及未享受城乡“低保”却因灾、因病、因残、因子女就学、因规划拆迁等原因造成生活特别困难的城乡家庭以及分散五保户、优抚对象等各类困难对象,11年来区政府累计投入1500余万元。
8、仅2012年春节,区政府就拿出126万元资金,慰问贫困边缘户3000户。2、推进以慈善超市为救助平台的社会互助机制建设。2004年以来,我区启动了以开展经常性社会捐赠活动为主的“慈善超市”工作。共设立了市、区级和社区“慈善超市”共计60个,指定专人负责,每月定期开展活动,发给生活困难群众大米、食用油、衣、被等生活必需品,较好的发挥了慈善超市帮扶困难群体作用。2007年以来每年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为困难群众募集善款,累计为52名孤儿、460名困难学生、89名大中专学生提供了生活、节日和上学救助,累计发放慈善资金110万余元;同时还为15名困难家庭的唇颚裂患者争取了免费手术,为他们节约治疗资金
9、16万元。慈善救助有效地发挥了困难群众救助的补充作用。3、实施困难群众“冬暖夏凉工程”。全区的每个社区和农村福利院均设立了“取暖点”和“纳凉点”,每年为“取暖点”和“纳凉点”解决一万元的经费,缓解了困难群众的避暑取暖问题。(六)部门救助突出政策特点。在区民政局对各种困难群体系统救助的基础上,各其它相关部门也根据上级的政策精神积极开展了社会救助活动。区政法委主要是对涉法涉诉的对象给予司法救助,以文件的形式对救助对象、范围、程序、审批时限、资金使用原则等给予了明确规定,同时协调区检察院、区法院和区司法局的司法救助工作;区人力资源局主要是对就业服务对象的就业和创业扶持,包括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职业
10、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职业鉴定补贴和小额担保等扶持政策;区房产局主要是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廉租住房(包括发放租金补贴)和经济适用住房;区教育局主要开展对学前教育(资助和减免)、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普通高中教育(学校减免和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和高等教育(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各个教育阶段的资助,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实现应助尽助;区卫生局开展11项减免的救助活动;区计生委主要是对计生特殊家庭(子女伤残和死亡家庭)的扶助,给予一次性和每月定额的扶助及抚慰;区残联主要针对残疾人实施了临时救助、学费补助、定额补助等救助政策;区总工会主要对困难职工开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民政局局长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2021民政局局长关于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情况的报告 民政局社会救助知识 2021 民政局 局长 关于 社会 救助 体系 建设 情况 报告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