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_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_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_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十一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积累优美的语言。3品读重点语句,谈自己的体会,感悟槐乡孩子自立、自强的形象。4结合课文语段,想像作者描绘的画面,体会画面的美,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劳动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的风土人情及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2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槐乡的孩子设计教师高新区第三小学 杜艳梅教学流程设计意图第一
2、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槐花图片,欣赏槐树、槐花的美丽。重点出示“槐”字,“槐”指的是槐树,落叶乔木,羽状复叶,花淡黄色,结荚果圆筒形,花蕾可以制作黄色染料。花、果以及根上的皮都人中药。2导入:(1)板书补充完整课题,读课题。本课以“槐乡的孩子”为题,直接点出来课文内容,简洁明了。(2)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一)阅读要求(出示)1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或字典读准字音。2边读边思考,你从课文知道了什么,讲了一件什么事儿,槐乡的孩子可爱吗?3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准备和同
3、学讨论。(二)检查自读:1指名学生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2辨识下列形近字并组词辫( ) 篮( )撒( ) 碌( ) 炒( )辩( )蓝( )撤( ) 绿( ) 吵( )3解释下列词语。旋涡:急速自旋的水流。惹眼:引人注目,显眼。显山露水:比喻张扬,突出自己。耷拉:向下垂。暮霭:黄昏时的雾气。笼罩:广泛覆盖的样子。满载而归:装得满满的回来。形容收获很大。4课文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脉络(1-4
4、)槐乡的五月,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5-10)槐乡的八月,是槐乡孩子繁忙的季节。三、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第二课时一、检查作业,导入新课:指名背诵你喜欢的段落。谈话导入继续品读课文的学习。二、品读课文,感悟美1你最喜欢槐乡的那个季节?把你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并联系课文说说理由。预设一(1)请喜欢五月槐乡的孩子谈体会:(槐乡的五月令人兴奋,让人陶醉,处处浸润着槐乡特有的风情。)(2)喜欢八月槐乡的同学谈体会:(槐乡的八月,给孩子们带来繁忙与收获,浸透着孩子们吃苦耐劳的精神。)(3)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喜欢的段落。师小结:槐花飘香的五月,是孩子们满意的季
5、节,他们幸福快乐;繁忙的八月,孕育了孩子们勤劳善良、自立自强的品格。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是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可爱之处有以下几点:(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这从对他们唱着快乐的歌,满载而归,从对他们带着甜密的微笑进人梦乡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来。课文中有关孩子们的劳动场面,写得欢快、轻松、活泼,一点不给人以辛苦、劳累的压抑之感,也说明了孩子们的以苦为乐。三、品读佳词妙句,领悟作者用词的准确。找出你认为写
6、得好的词语,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这样写得好处。师引导学生重点领悟:1叠词的广泛运用,使文章读起来琅琅上口。如:槐豆豆、香喷喷、山山洼洼、摇摇晃晃、一缕缕炊烟、香香的花粉。找出文中的叠词,读一读。2比喻、拟人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的描写更生动形象。出示句子:(1)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的挂满枝头,近看如新疆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辮儿。(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槐花的润泽精美以及槐花的俏皮和充满灵气。那美丽的样子,真使人见人爱。)(2)老槐树心疼的伸出手臂为他们遮住露水,并轻轻的哼着谁也听不懂的歌。(槐乡人培育了槐树,槐树庇护着槐乡的儿女,如父母疼爱着自己的儿女。多么温馨的画面啊
7、!)找出文中的其他比喻句、拟人句,读一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3配乐品味朗读,想像生动形画面。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1指名朗读自己喜欢段落。2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师小结: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休闲,来自于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五、课外拓展说一说,你平时进行了哪些劳动(活动),怎样做的?学生欣赏槐树、槐花的美丽图片,给学生视觉上的刺激;近距离感受槐乡的美丽。出示课题后的提问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通过朗读来感悟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情,达到对课文的初步阅读的目的。形近字,词语的理解,为更深入的理解文章奠定基础,这一环节,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培养。理清文章的大致脉络,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自主感悟课文内容,将课堂真正给了孩子。小组合作是高年级应具备一种能力。从扶到放,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让学生学会品读字词,体会文章语言、意境的美和作者用词的准确性,特别是拟人与比喻的应用。拟人与比喻的应用,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激发学生的想像,使他们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真实生动的画面。语文不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课外延续拓展。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