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思维导图_结合“有余数的除法”谈谈学生数学思维的空间.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1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思维导图_结合“有余数的除法”谈谈学生数学思维的空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思维导图_结合“有余数的除法”谈谈学生数学思维的空间.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思维导图_结合“有余数的除法”谈谈学生数学思维的空间二年级有余数的除法思维导图_结合“有余数的除法”谈谈学生数学思维的空间结合“有余数的除法” 谈谈学生数学思维的空间1.教材分析: 生活中,我们平均分一些物品时,常常会出现“正好分完”和“分后还有剩余”两种情况:二年级学习的表内除法就是研究“正好分完”的情况。而我们今天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就是研究“分后有剩余”的情况,这部分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是知识的载体,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
2、教学过程,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因此本课我着重抓住“余数的认识及其含义”和“余数与除数之间的关系”两大知识点进行教学。 2.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表内除法,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并且在生活中有动手平均分物品的经验。所以这节课的教学根据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来理解余数的意义。 我班有35人,课前调查中了解到,绝大多数学生知道生活中的平均分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如有学生举例:5块糖我和弟弟每人2块,还剩1块。但对于“余数”的含义不甚理解。 3.教学手段与技术准备: 本课充分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3、,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通过观察、操作、探究、讨论、发现、比较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的。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小棒。 三、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并通过操作认识余数,感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能根据平均分有剩余的的情况写出除法算式,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3、通过自主探究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4、通过操作、思维、语言的有机结合,培养观察、分析、比较、概括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书
4、写格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操作中,感知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懂得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做数学游戏:“你说、我找”。用手指从开始依次往下数,1、2、3、4、5、6每一个数都对应一个手指。请学生任意说一个数,老师马上找到这个数对应的手指。可以从较小的数开始,我带领学生验证2、3个数,学生感到很惊奇、很有趣。再让学生说出较大的数,老师也能马上指出对应的手指。这时学生很想知道其中的秘密。 设计意图:将余数的知识渗透在“说数找手指”的游戏中,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年级 有余 除法 思维 结合 谈谈 学生 数学 空间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