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关于考研心得体会5篇.doc
《2021关于考研心得体会5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关于考研心得体会5篇.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关于考研心得体会5篇考研心得体会1在应试教育依然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带毕业班开中高考研讨会显得尤为重要。我所在的地方,省市县级很重视这种研讨与交流,给予了足够的人力和财力方面的支持。因而对我们来说,开中考研讨会是每个毕业班老师所津津乐道的,甚至会引以为豪。上周末我和几位同事去x参加了x届中考研讨会,现在叫做教师培训会了。说句实话,没有那种特别激动人心的感觉,但要说收获还是有一些的。首先,我见到了我们市的英语教研员张x老师。他流利、地道的英语发音彰显了一个英语老师特有的魅力。不断的学习与研究使得他在理论水平方面比我们走得远了很多。除此之外,张老师对工作的认真程度让我们折服。在全市的“阳光师
2、训”活动中,他为了给大家总结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光听课记录就翻阅了200多本。到各个地方学校进行验收检查时,他听课后反馈从来不把问题藏着掖着,而是直言不讳,将问题一一列举。使得有些老师不敢让他听课,还有人背后偷偷叫他“大魔头”呢?但是大家都说他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被指导的教师也能尽快在课堂教学方面提高。希望我们身边多一些这样的人,让我们尽快地在教育教学路上成长起来。x中学的精彩我们耳熟能详,短短几年跻身于全国名校之列,靠的是真正的实力。学生自主管理已不陌生,可是张x老师介绍的走班教学使我为之一振。对学生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学有所获,量力而行难道不是对人的一种尊敬吗?这种以前只是在报纸上看到过
3、的外国的教学模式,想不到x中学已经付诸了实践,这种学习意识和实践精神令人刮目相看。我们做不到大刀阔斧的全校进行改革,为何不能在自己的教学班内分层分组实施教学活动呢?x一中的魏x老师已是第二次来进行交流了。她依然是那么健谈、活泼,善于总结、富有经验。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城里老师的压力之重,更看到了城里老师对工作的敬畏。每天的听力播放、阅读指导、校本材料的编写、作文的批改等占用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可是他们却激情饱满、脸上洋溢着一个做教师的自豪与幸福。我想,这种职业幸福感才是城市教师与乡下教师最大的不同吧。参与交流的还有x中学的刘x,实验中学的周x。刘老师能将外出培训所学即时实践运用,这一点难能可贵。比
4、如思维导图,他的学生做得挺棒。我则是培训时激动,回家不动。周老师一上场,自信与干练的形象便映入我们眼帘。倾听其漂亮的英语口语也是一种享受。开研讨会本身也是一种全市同学科教师的交流机会。见到老朋友是一种幸福,结交一些新朋友亦是一种快乐。学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是一种收获。其实、不断的学习才是一种提高自己的真正路径。考研心得体会2虽然考研结束已经半年了,我也正式成为华中科技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了,但是四五个月的考研备战经历我终生难忘,这段经历已经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还记得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去占座的情景,每天晚上十点钟拖着路灯下疲惫的身影回寝室的场景也历历在目。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宝贵的财富
5、,不仅仅是因为它让我获得了攻读研究生的资格,更重要的是它教给我一个人生哲理:凡事必须得坚持。我是从10年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考研备战之中,一直到09年一月八号,除去国庆节休息三天,我每天都坚持去图书馆上自习。除了坚持天天上自习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目标,包括长远的目标和短期的目标。长远的目标,是指在未来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内,将哪本专业课课本全部看完,或者将政治的重点全部过一遍等等;短期的目标可以分为一星期的目标、一天的目标甚至一天中某个时间段的目标。有了清晰的目标和计划之后,你会发现自己仿佛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复习起来也有了强大的动力。我在七月中旬报了一个政治辅导班,上了一个星期的课程,
6、这基本上算是我暑假的全部收获。我从九月一号开始正式投入到紧张的考研复习之中。首先,我给自己定了一个长远的规划,共分五步:(1)从九月一号到十月一号:每天的上午、下午以及晚上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专业课、英语和专业课(政治不用这么早复习)。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要以一门专业课为主,到了十月一号基本上这门专业课的教材要看完;英语的复习主要就是做阅读,培养自己的语感,同时积累自己的词汇量。(2)从十月一号到十一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的复习推荐使用任汝芬的序列一,每天上午要认真熟记里面的重点和知识点,另外在每看完一章之后要做做相关配套的习题以加深记忆,这段时间里可以不用
7、急,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只复习到全书的一半;英语在这段时间也是主要做阅读,继续加强语感和词汇量;专业课也是以一门专业课为主,抓住重点,注重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会熟记。到十一月一号的时候,第二门专业课教材要全部看完。(3)从十一月一号到十二月一号:每天的三个时间段,也是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政治按照上月的复习方法继续复习,到月末的时候可以完成全书的另一半。所以复习完政治基本上一共要花两个月的时间。政治的第一遍复习是很重要的,所以花的时间也最长,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这样会为自己打下很好的基础。在这段时间里,英语就要开始单项训练了。要保证自己在考试要求的时间内完成完形填空和七选五段落选择。这
8、个月的时间就要认真训练好这两个;专业课复习也是按部就班,在月末时候要完成第三本专业课的教材。(4)从十二月一号到一月一号:每天三个时间段,也是分别复习政治、英语和专业课。不过这段时间主要是进行第二轮复习。政治就要开始大量做题,做完题要翻阅复习资料,加深记忆;英语这时候就要开始训练作文了,每天写一篇作文,写完之后再看看标准答案上的文章,找出它的闪光点,碰到好的句子和词汇一定要记住,要为我所用;专业课的复习,这段时间主要是做历年的真题,通过做真题发现命题的特点,再回过头来看教材以便找出自己第一轮复习时的遗漏点。(5)从一月一号到一月七号:这段时间调整心态很重要,一定要保证好充足的睡眠时间和保持自信
9、的态度。适当的时候可以看看书和以前做过的题目。我的整个考研备战就是按照这五个步骤来的,步步为营,最终也如愿考上了硕士研究生,希望我的这个计划也能够给明年考研的学弟学妹一点启示。考研心得体会3一战失败,毕业工作,心有不甘,辞职二战,终成正果两次考研,起起伏伏,一波三折,那时候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儿,一肚子的理想,一肚子的感慨,不曾抒发,无意中来到了久违的考研吧,又勾起了那些清苦却充实的回忆算是自己的总结吧,要是能有幸能给后来人一些动力,再好不过。x年暑假,去外地实习了两周,之后直接到校,没有回家,开始了正式复习,此时已是八月份,之前把数学看了一遍,英语单词背了一遍,但只有四个月时间全力复习。现在想
10、想一战失败也是注定的,明明知道这是一道必须跨越的鸿沟,可因为自己的懒惰,就是不肯早点热身,早点助跑,最后当然达不到跨越鸿沟的速度。所以奉劝考生,千万不要听信所谓的“过早复习疲惫说”和“天才突击逆袭”说。我那时候就是用这两种说法作为自己拖延症的借口。 当然,你要是愿意,从大一开始在课程上多努力,争取保研最好不过,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复习就是越早越好,而且不管你开始的多早,都要像正式复习一样全力以赴,否则效果不大。毕竟这是个选拔性的考试,目的就是刷人,所以无论你准备的多充分,你都不会真正地“准备充分”,这也是很多人越复习越觉得问题越多的原因。(也许有人觉得我神经紧张了,这里需要解释一下,我是工科选
11、手,考数学一和英语一,而且跨专业,所以有难度,不过相信无论什么专业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考上的)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说明早做准备,早入状态才是正道。暑假留过校的同学应该看到过每天早晨图书馆大排长龙的景象,这些人十有八九是考研的,等到图书馆开门,景象更是惨烈,于是我就在被踩了脚的同学的惨叫和门的嘎吱声中开始了复习的每一天。别看图书馆那一亩三分地,也别看中午吃面包挤出的区区一小时,更别看晚自习的加时训练,考研的人会把复习中的每一件事都当做救命稻草,有一次我占了座,接水回来时被人给挤了,我大发雷霆,在自习室就冲那人吼起来。压紧的弹簧是最不稳定的。由于怕吵,我和另外两个研友申请了一间考研宿舍,那个宿舍在负二层
12、,比较潮湿,不知道你听没听说过一种吸血的虫子,瓢虫那么大,平时藏在木板里,夜深了就爬出来吸血,毒性比蚊子大很多,学名木蚤,仅仅三天,我的身上就被叮了六十多个包,而且每个包都比蚊子叮的痒得多,消肿也很慢,大概要两三个月。为此我们在十二平米的空间里洒了两瓶敌敌畏,家里种地的研友说这两瓶敌敌畏够家里好几亩地用的好在我们没被毒死。但是问题接踵而来,宿舍的虫子杀死了,负二层的人渣却还在,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为什么住在考研宿舍,但是每天凌晨以后喝酒划拳,看电影大笑,似乎是在故意打扰别人,搞得我们这种失眠党无法入睡。考研的人都很谨慎,虽然有过几次冲突,可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沉默,很辛酸啊有木有。辛酸归辛酸,第
13、一次还是失败了,败给了自己一直不擅长的数学,记得成绩下来那一刻,我没有想象中的悲痛欲绝,只是莫名地感觉到不知所措,于是我莫名地去了一家书店,买了两本书,一本叫“人生路,莫慌张”,一本叫“放开你的心”,看了起来。现在想想,也许是突然之间缺失了目标,不自觉得按给自己一个不要气馁,不要慌张的理由吧。转眼大四下半学期开学,接着是毕业设计,这时候已经过了招聘的高峰期,好的单位已经寥寥无几,现实不允许我浸在考研失利的失落中,要么不找工作全力二战, 要么先随便找个工作,边工作边考研,总之一定要考的。这不是励志,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迷信学历,事实也是考研并不一定是最好的路,尤其是x年开始取消公费研究生,所以存
14、在投入、年龄的压力。因此对于是否该执着于高学历的问题,见仁见智。对于我来说,一是性格原因,大学时也参加过学生会,直到担任副主席, 这让我发现自己其实并不喜欢这样的状态,有句话叫:“宁要聪明的寂寞,不要愚蠢的热闹”,虽然热闹的不一定都愚蠢,但我更喜欢前者。二是我自己是个比较认死理的人,我认为既然我花了x年时间精力金钱上学,为什么不舍得花三年时间再进一步?有些人毕业以后选择自己创业,有些人继承父母的衣钵,我不太理解,既然这样你干嘛还要那么费力地去考大学?临近毕业,我找了一份离家近的工作,一心想边工作边准备二战,相信很多一战失利的同学都有这个想法,既可以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也可以减轻自己思想上的压力
15、, 但是就我的经验来看,这样做是错的。我本科是机械专业,加上学校一般,工作也是随便找的,结果就是,先到一线实习半年后转技术岗,什么是一线?生产型企业,永远拿业绩说话,不管你是新手还是老手,公司绝不会白白养活你,于是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大学生要和老工人做一样的活,他们8个小时能做完的活,我们平均要做 14个小时,而且都是体力活,要是轮到夜班,你得连续工作24个小时,每天回家,累得饭都不想吃,每天最多也只能复习2个小时.根本不是我当初想象的那样,当然不排除你找到个好点的工作,可是如果你很满意这份工作,那你也许就没那么大的动力考研了。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我辞职了,为了不受家里琐事的影响,我决定去学校复习
16、,于是我背了铺盖去了离家780公里的兰州,在学校周围找了一间出租屋。就这样,二战开始了。二战没有一战那么多的趣事,这次没有研友陪伴和鼓励,只有一个人,一张床,一张书桌,买了糖去自习室分发给不认识的研友也成了一种乐趣,那时候说的最多的一句话,确切的说是一个字:“草”,因为数学题又做错了。我有个很大的毛病,失眠。相信有些考研的同学也有这个问题,你是不是在每天晚上 睡觉之前会不自觉的想:“早点睡着,明天早起看书”,但是你越是这样想,越是睡不着,第二天拖着酸困的肩膀醒来,想到别人已经做在自习室开始看书了,心里就发慌,于是挣扎着起床去自习室,可是因为没有休息好,你的反应总是很迟钝,于是决定今晚一定要早点
17、睡着,明天早起看书.就这样恶性循环,痛苦不堪。一战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想到别人在学习,我就慌了,那是因为我不自觉的把自己融入了考研的紧张的气氛中,但是你想想,别人什么样,和你有半毛钱关系吗?反过来, 你学到了什么和别人有半毛钱关系吗?没有,自己学到了没有只有自己清楚,而事实上,很多人每天复习的时间比别人都长,可是成绩却很不理想,这就是流于形式了。谁规定的大清早坐在自习室看书才有效果?谁规定的每天就一定要学10个小时以上才叫考研复习?那是你长久以来养成的思维定式,你学习的是否有效果,在于你是不是真的学进去了,体会到了,而不在于你学了多少个小时。我当时的策略是什么时候累了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状态好
18、什么时候学习。一月初考试,考完后就回家等成绩了。等成绩的时候坐不住,陆陆续续投了一些简历,也收到一些面试,我想如果还是没戏,就先工作吧。成绩下来了,没有预期的好,我以为自己没希望了,就从通知面试的单位里筛选了两个,一个在深圳,一个在大连,对于一个身在西北小城的往届大学毕业生来说这种选择并不明智,父母也颇不情愿,也许是他们知道我是在和自己赌气,和一切我认识的和认识我的人赌气,所以没说什么。后来确定考上后回家,妈妈指着盛着半杯水的我的玻璃杯,笑着说“你走时只喝了一口,我以为你这半年不回来了,心想这是你喝过的,看见它就想起你了,所以一直没舍得倒,你看,现在还剩这点儿。”我看着水面上那由于缓慢蒸发留下
19、来的一圈圈水垢,心想:这不都是母亲思念儿子的夜晚么。三月底,我先去了深圳,住在舍友那里,由于在校表现不错,该有的都有,我自信满满地投了简历,然而出乎意料地被拒绝,我没有了去大连的勇气,当时的状态甚至连不知所措都算不上,似乎整个人悬空在那里了,就像一条挂着的被晒干的猪皮,经历了分吹日晒,没有了弹性,但却谈不上坚硬。舍友不忍看我天天躲在宿舍抽烟,催促我去别的公司投简历,为了交差,我敷衍的投了几个,当然是没有回应。在深圳待了20多天,除了去看了一次大海了结了夙愿,我再没出过门。想了几天,还是理智胜过了冲动,我打消了去大连的年头,准备回兰州参加另一个面试,决定下来的那一晚,无意中看到考研国家线降了十分
20、,这样一来我似乎有点考上的可能性了,我给学长打了电话,确定复试名单里有我,但却是最后一个。我并没有很高兴,我已经不相信奇迹会发生在我身上了。本来也打算回兰州,顺便试试吧。到了兰州,马上联系学长,因为自己先放弃了,所以复试专业课一眼没看,又因为跨考,连课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于是我赶紧找书,找资料(多亏了给力的学长),用剩下的九天时间将一门自己从未接触过的学科搞懂了七八成。记得专业课复试时,前面很多比我分数高的同学专业课都表现很差,三道专业问答一个没说上的不止一两个。我以为自己又白看了,直到抽到了题,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三道题,我干净利落地答上了两道,这对于一个跨专业的学生已经不错了,当时复试的导
21、师们都很满意,有一位导师问:“你家是不是有人做相关行业的?”、“你是不是喜欢这门学科”机会果然还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最后结果出乎意料,但却是情理之中,我甚至没有很大情绪上的波动,反而觉得自己的付出本不该让自己赢得如此牵强。至于经验,我分析了一下,我第一次失败的原因,除了复习晚,再就是我一直在和不擅长的数学死磕,可是那时已到八月,离考试还有四个月,我一战就是跨专业,二战总不能放弃再跨吧,即便是跨回去还避是不开数一(我是不是很愚蠢)。关键是时间不够,所以我只能硬着头皮想办法拿下数一。大家都说复习数学,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最好,但是对于我这种凡人,那厚厚的宝典犹如天书一般,就像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所以我
22、改变了策略,干脆放弃全书,直接看视频和讲义,基础打好后先做的660题(强力推荐),之后研究真题,真题从头到尾做了三遍,第一遍按照考试时间做,做完后对照答案给自己打分,然后逐个研究错题和不会的题,研究完再做一遍,基本两天一套,用了24天,第二遍重点做错题和经典题,第三遍的时候就临近考试了,查漏补缺,再自己压一些题。我的观点是,精做一道题盖过粗做10道题,所以我做得题并不多,但是每一道都印象深刻。记得第一遍做完后我根据每套题的分数做了一个折线图,分析了一下自己到底有没有进步,算了个平均分,我最后的考研成绩大概只有这个平均分的70%80%,所以我想你最后的考研成绩基本也就是平时成绩的70%80%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关于 考研 心得体会
限制150内